- 相關推薦
語文二年級《水鄉歌》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二年級《水鄉歌》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二年級《水鄉歌》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十個生字,重點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好“渠”字。
3、讓學生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美好的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本課重點是:讀懂、讀好課文。認識生字,記住字形。
2、課難點是: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美好的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及錄音磁帶。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并查找有關江南水鄉的相關資料,形成初步感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
1、小朋友,你們去過水鄉嗎?水鄉是什么樣的,想去看看嗎?(教師放音樂,出示水鄉風光圖,師輕輕地念課文,給圖配上旁白。)
點評: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氛圍的營造,不是單靠教師的語言功力就能達到的,它還需要教者借助其他的教學手段、教學藝術,諸如音樂藝術、美術圖案…
2、學生小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初讀課文
1、同學間互相推薦讀課文,思考:課文介紹了水鄉的什么?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水多
船多
歌多
三、細讀課文
(一)。
1、誰對水多的這部分課文感興趣?就來讀一讀。
2、指導讀好問話、答話。
3、你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到水多的呢?先讀一讀,小小組再討論討論。
點評: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文章本身要有吸引力以外,還應在教學方法上有所改變。使學生能真正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為此我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營造自學思考和平等對話的良好氛圍,恰時采用小組討論,多讓學生各抒已見,多聽學生意見,有問題隨時提出,有想法隨時發表,使生與生、師與生默契配合,達成思維共振與感情共鳴。
4、根據學生學習匯報情況,教師相機出詞:“渠”以及“水渠”的課件。
指導讀“千條渠”“萬條河”“一個連一個”等詞語,感受水鄉水多。
5、教師在學生學習基礎上再次渲染情境,和學生一起讀讀這段再次感受江南水鄉的水多。
(二)。
1、誰對船多的那部分內容感興趣,就來讀給大家聽。
2、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并根據學習情況相機出詞:“駁”以及“駁船”的課件。
“像”,為什么說“白帆片片像云朵”?說說你的看法,小小組交流。
3、教師在學生學習基礎上再次渲染情境,和學生一起讀讀這段再次感受江南水鄉的船多。
(三)。
1、課文最后一部分講了歌多。自己小聲讀一讀,能不能讀懂?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來研究。
2、學生讀后,質疑:“什么是新生活?”
“新生活能唱嗎?”
“歌怎么能往籮里裝呢?”
師:同學們很會提問題,下面我們就來邊讀書、邊討論你們提出來的問題。“生活”是什么意思,小朋友都懂,在“生活”前面加了個“新”字,說明生活的怎么樣?
生: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生:生活改善了。
師:(引導學生讀書、看課件、回憶課前查找的有關資料)你們從哪里知道現在水鄉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改善了呢?
生:我從課文前面講了“千只船、萬只駁,飄滿湖面飄滿河。”可以想象出水鄉人忙碌的場景,不難看出他們生活改善了。
生:《大海》那課有一句話可以用在現在水鄉人身上——“搖過去白帆點點,搖過來魚蝦滿船。”
師:學習后面的詞語能主動結合前一段課文,甚至將前面學過的課文聯系起來,是我們理解字詞的好方法。
生:我從圖上看出,水鄉人現在蓋上了新樓房,知道他們生活富裕了。
生:我還看到樓房旁邊架起了電線,說明他們已經通上了電。
師:你知道以前水鄉人住的是什么房子嗎?
生:我聽爸爸說,他們小時侯住的是瓦房。
生:我在電視上看到,水鄉人以前住的還是破草房呢。
師:從住房的變化可以看出水鄉人生活的確有了改善。這就是他們的——
生:新生活!
師:除了住房有變化,水鄉還有哪些變化呢?
生:我來補充剛才××同學說的,水鄉通了電,不僅用上了電燈,還用上了電冰箱、大彩電,甚至有的人家還買了電腦呢!
生:我課前查找了有關資料,現在水鄉人養魚技術越來越棒!養的魚數量多,品種多,運到城里還能賣個好價錢!
師:對!這就是科學養魚,產量高,品種優。
生:以前水鄉人到什么地方去辦事一般靠步行,現在用上了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甚至有的人家還買了私家車!
生:我很小的時候,穿不上的衣服都送給我鄉下的表弟,現在小表弟已經不接我的衣服了,他媽媽給他買了很多漂亮衣服。有一次,衣服買大了,表弟還把它送給了我。
師:是啊,水鄉人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水鄉人的——
生:新生活。
點評:對“新生活”一詞理解分三步。第一步僅從字面上理解,重點在“新”字上下功夫;第二步借助課文語言文字,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自我結合課文語境,進一步理解“新生活”;第三步完全放手讓學生學習,自己去發現、去領悟“新生活”一詞深刻含義,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師:其他兩個問題能解決嗎?小小組討論交流。
生:我們知道“唱咱水鄉新生活”的“唱”就是“歌唱”、“贊揚”、“夸獎”的意思。
生:我們知道說“歌往籮里裝”,是來說明歌多的。
3、齊讀全文。
四、學習字詞
1、帶拼音讀詞。
2、去拼音讀詞。
3、你記住了哪寫字的字形,說一說。
五、指導寫字
1、描紅。
2、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寫好“渠”字,通過演示課件,幫助學生體會寫好這個字右上方的“巨”字的豎折和下面“木”的一豎出頭是個關鍵。
第二課時
一、背一背課文
1、和學生一起回顧課文。
2、自己找一個合作伙伴,試著把課文背一背。
3、你對那一段感受最深,就大膽站起來把這段背背。
點評: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學習伙伴,這樣使學生在探討和交流中學習心得得到共享,情感得到共鳴,激發了學生走進課文語言的欲望。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了主動參與的氛圍,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給他們創造了展現個性的機會,達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二、字詞積累
開展擴詞比賽。
三、說一說
水鄉除了“水多”、“船多”、“歌多”,還有什么多?想一想,試著學著課文的樣子說一說。
四、寫一寫
將第一課時沒寫完的字在習字冊上認真寫完。
五、查一查
還有哪些贊美祖國、家鄉的詩?請同學們查一查,有機會大家進行交流。
點評:著名的語言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認為:從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看,得自課內與課外的比例是“三七開”,即大概有30%來自課內,70%得自課外。具體的比例各人可能有所不同,但課外的途徑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資源。這一點在每個人的經驗里都是一致的。因此,從“大語文教育觀”出發,構建開放型的學科吧課件應市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個重點。所謂“大語文教育觀”,就是堅持“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觀點。
綜合評述: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強調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是當前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不懈的追求。倡導自主學習已成為新的課程教學與學習的基本要素,也是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一大亮點。在《水鄉歌》一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一、創設生動活潑、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可見,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不盛氣凌人,居高臨下,才能在師生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才能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和諧民主的氣氛環境。
二、鼓勵質疑,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積極啟發學生的思路,熱情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以疑促思,以思釋疑,把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中來。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再經過教師的精心引導,讓學生讀、思、議,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思中有所認識,在思中找出問題的所在,在思中理清問題的脈絡,使學生在議中充分交流探究,在議中尋得解決問題的門路,在議中得到共同提高。這樣,我們的教學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提高自主閱讀質量。
學習是學生的內部行為,因此不但要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我們的教學只有充分尊重學生,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真正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充分、自主、全面發展。
語文二年級《水鄉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寫好“蕩”、“船”、“飄”、“裝”。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通過朗讀和想象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水鄉美景,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識字教學。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起學生共鳴,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背誦古詩《江南》
2.是呀!來到水鄉,煙波浩淼,荷塘滿是荷花,夕陽倒映在湖面,耳邊傳來陣陣的漁歌,還想到水鄉去看看,走進風光秀麗的水鄉吧!(播放音樂《平湖秋月》,觀賞文中插圖)仔細看看,你們覺得水鄉這個地方怎么樣?
水鄉的美可以用音樂來表達,用圖畫來展現,還可以用詩歌來描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水鄉歌》。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全文:這是一首獻給水鄉的歌。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126頁,聽老師來讀一讀。
2、自讀全文: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一讀這首詩,讀的時候一定要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3、選讀課文:誰愿意選詩歌的一節或幾節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導讀好問句。)
4、速讀全文:現在請同學們用最快的速讀把詩完整地讀一遍,然后告訴老師水鄉什么多?
過渡:水鄉美就美在這里的“水多、船多、歌多”;水鄉美就美在它像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三、指導學習第一小節
1、自讀交流: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和同桌一起討論討論。
2、隨機解惑:“渠”聯系學過的成語“水到渠成”來突破;“蕩清波”讓學生做做動作來體會。(副板書:渠蕩)
3、自讀劃詞: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水鄉的水多呢?請同學們再讀讀第一小節,邊讀邊把描寫水多的詞語用橫線劃出來。
4、匯報交流:千條、萬條、一個連一個、處處
5、指導朗讀(畫水):這里千條渠、萬條河,池塘一個連一個,水真多呀!(板書:多)踮起腳尖兒,你會發現水鄉的水很綠、很清,微風輕輕地吹來,水面上蕩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紋,水鄉的水多美呀!美的景物我們在讀得時候要慢一點,劃橫線的詞語要讀得重一些,聽老師來讀一讀(范讀)。誰來和我比一比?
6、想象畫面:(播放音樂《西江月》)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象,我們已經進入了水鄉,聽,水慢慢地從千條渠里流過,從萬條河里流過,從你們的桌子旁邊流過,從你們的椅子下面流過,綠綠的、輕輕的、柔柔的,多美呀!睜開眼睛,讓我們帶著這種感覺伴著音樂,美美地讀一讀。
7、總結學法:能讀出美來說明你們真的讀懂了,現在我們一起回想一下,我們剛才是怎么學習第一小節的呢?
8、出示自學提示(1)讀(自己讀詩,同桌討論)
(2)劃(劃出描寫“多”的詞語)
(3)想(想象畫面,讀出美景)
過渡: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按一、二、三的步驟四個人在一起試著學習詩歌的二、三小節。
四、自學二、三小節
檢查第二、三小節自學情況:
1、第二小節在讀的時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駁”通過查字典配合老師的描述來突破,肚子大大的,頭上沒有頂,用來裝貨的船就是駁船。)(副板書:駁)
2、指名讀第二小節:我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詩歌的.第二小節,同學們要認真聽,待會兒我要請一位同學上來幫我畫船,只有真正聽懂了才能畫好呀!
3、指導畫船:誰讀懂了,會畫船了?
用什么顏色的粉筆?從哪兒知道的?(白帆)
船應該畫在什么位置?文中哪句話告訴你了?(飄滿湖面飄滿河)
畫一只行嗎?從哪兒看出船多?(千只、萬只、片片、飄滿)
從這些詞語我們可以看出船很多。(板書:多)
請大家檢查一下自己剛才劃得對不對。
4、畫云朵:水上有白帆,天上還有云朵。(畫云朵)
這讓你想起書上的哪句話來了?(白帆片片像云朵,飄滿湖面飄滿河)
5、指導朗讀(配樂):同學們看,現在湖面上多熱鬧呀!捕魚的小船,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象在開一個盛大的集會。河水清澈碧綠,讓人分不清是在湖中央還是已在空中行!誰能通過自己的聲音把這幅美景讀出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小節,邊讀邊在腦海里放電影,看誰的電影放得最美!
過渡:碧波蕩漾的水鄉有千條渠,萬條河,河面上飄滿了潔白如云朵般美麗的帆船。看到這幅美景,水鄉人忍不住想唱歌了。他們會唱些什么呢?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畫歌)
1、這一小節有什么你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提問:“歌怎么能裝滿一籮又一籮呢?”師引導:同學們想一想,水鄉人一般用籮來裝什么的?(魚、蝦……)這些魚呀、蝦呀,用一只只的籮來裝,說明了什么呢?(魚、蝦很多)對呀!這里用籮來裝歌,也是為了說明歌多呀!)(板書:多)那表示歌多的詞語除了千首、萬首還應該有哪一句呀?
2、指導朗讀:水不僅給水鄉帶來美好的風光,更給水鄉人帶來了幸福的生活。就讓我們一起來歡唱水鄉的新生活吧!
五、誦背全文(配樂)
齊讀全文:水鄉的風景秀麗,人民的生活幸福,他們的快樂是用船來裝載的,他們的歌謠是用籮來裝滿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水鄉歌,為他們歌唱吧!
引背全文:我們一起來試著背一背吧!我來問,你們答。
六、積累升華
水鄉除了水多、船多、歌多之外,還有什么多?做一回小詩人,學著水鄉歌的樣子來寫一寫水鄉的其他特點。
【語文二年級《水鄉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水鄉歌》教學設計03-24
《水鄉歌》教學設計03-28
語文《水鄉歌》教學反思04-21
語文《水鄉歌》的教學反思01-13
《水鄉歌》的語文教學反思01-06
語文《水鄉歌》教學反思范文01-06
《水鄉歌》語文教學反思03-13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水鄉歌》的教學設計04-22
二年級語文《水鄉歌》教學實錄04-10
水鄉歌的教學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