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29 16:29:4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集合15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一、 本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大熊貓》是第八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這一單元以“可愛的動物”為主題,旨在使學生懂得關愛動物,了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這一課從大熊貓的具體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入手寫出了大熊貓是一種可愛的動物。對突出本單元主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 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2、 產生喜愛大熊貓的情感,增強保護珍奇動物的意識。

  3、 認識本課9個生字。

  教學重點是:

  認識本課9個生字。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文基礎上,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教學難點是:

  在閱讀中,抓住描寫大熊貓外型及習性特點的詞句,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三、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課標要求,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認識生字800個左右,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閱讀量大大增加。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五、教法與學法

  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為主,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主張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理解課文,發散思維;在合作學習中,學會解決難題,獲取知識。

  六、 教學流程

  本節教學分四個環節。

 。ㄒ唬┲i語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所以我利用謎語進行導入。首先,我說:“同學們,有一種動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邊鏡子,愛吃嫩綠竹子。你能猜出它是誰嗎?”學生們興致勃勃的來猜謎底。最后猜出是大熊貓。隨機我出示課件(一張大熊貓的圖片),并揭示課題《大熊貓》。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學生喜歡的猜謎語形式導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文伊始要求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了解課文內容,圈出本課生字。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助學生深入細致的學習課文。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 讀文識字,掃清障礙。

  學習、認識生字,是學習課文的基礎。所以我首先指導學生將不認識或不熟悉的生字一一清除。隨機板書生字,學習生字采取的方式有三種:①同桌之間互讀、互學,初步讀準字音。②請小老師教大家,將自己的識字方法與其他同學交流,如:用拼音識字,利用熟字學習生字,編順口溜識字等。③小組驗讀,互相檢驗錯誤。通過這三個步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認識生字,接下來我采用一些手段對學生進行識字的鞏固:①讀詞練習。課件出示一些卡通式的詞,來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樣學生都會興趣盎然的積極參與讀詞。②小組識字比賽。(出示字卡)每組每人讀一個字,輪流讀,看那組說的又對又好。同時,給每組相應記分,最后評出優勝組。通過師生的相應配合,從而完成生字的學習。

  2、 細致讀文,深入理解。

  解決了生字的難題,部分學生已經能流利的讀文,再此基礎上進行聽讀評價練習,既有助學生正確流利的讀文,又鍛煉了學生的評價能力,為學生理解課文做好鋪墊。隨后,運用“關于大熊貓你有哪些了解?”這樣的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的答案可能是生活中積累的,也可能是文中剛了解到的,由于學生年齡小,他們的答案不會很全面。通過這一問題的解答,使學生對大熊貓的特點有了全面的掌握。并帶著對大熊貓的了解,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學生找出有關大熊貓外貌及生活習性的語段。

  接著,我出示一段熊貓寶寶的錄像,使學生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對大熊貓流露出更加喜愛的情感。并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情感在讀課文,讀出大熊貓的可愛,讀出自己對大熊貓的喜愛。其中,重點對描寫大熊貓的習性和外貌特征的詞句進行朗讀體會。如:“身子胖”,“尾巴短”,“毛茸茸”和“爬上爬下”,“呼呼大睡”等。在這里教師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教育,這么可愛的大熊貓只有我們國家才有。所以,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咱們要珍惜它、愛護它!

  3、 鞏固練習,檢驗效果。

  在學生完成了對本課的學習之后,我課件出示填空練習題,

  讓學生填一填,說一說。這一習題的設計,使學生學會總結全文,并學會根據一定的模式學寫有關動物的習作,為下一課做好鋪墊。

 。ㄋ模┛偨Y延伸,課外拓展。

  通過兩個作業:

  作業1 畫一張大熊貓的畫。

  作業2 再讀一篇有關大熊貓的文章。

  將本課進行一個拓展,使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本節課的學習成果。

  七、預期目標

  這節課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思維拓展等幾方面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使學生不僅了解到了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特點,還明確了要愛護大熊貓的必要性,增強了學生保護珍奇動物的意識。達到了課前預期的目標。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教育學生遇事要善于動腦筋,培養創新意識。

  學習重點:

  學習他人遇事要善于動腦筋,培養創新意識。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根據自學提示,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想,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用筆畫出三個徒弟各是怎樣畫的句子。

  3、說說小徒弟的一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二、匯報交流

  1、同桌互相檢查

  3、指旬讀,想機指導讀流利。

  交流思考問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說說為什么師父夸小徒弟畫得好?好在哪里?

  (根據交流,重點讀師父說的話,體會好在哪里?)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讀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畫的,以及師父的話。

  四、總結,隨文閱讀

  總結: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有數的,兩小徒弟不公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想象。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只有這樣,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創新。你通過讀書或在生活中發現還有沒有這樣的事?(自主談,教師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隨文閱讀《踏花歸去馬蹄香》,畫一畫,看看誰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五、課外拓展。

  課外收集一個這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把課文中的事像畫師那樣考考家人,看他們誰想得更妙。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學習目的

  一、了解“攝、媚”等八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

  二、正確、流利、有情感地誦讀課文,聯絡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三、認識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欽敬酷愛、高爾基對小男孩非常慈祥、關懷備至的情感。

  課前準備

  一、生字卡片。

  二、教學掛圖。

  三、采集認識關于高爾基平生故事、資料。

  第一課時

  揭題導入

  一、上節課人人學習了前蘇聯革命領袖列寧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今日,咱們再來學習一名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這個男孩是一個小攝影師。

  二、板書課題。讀準生字:攝(shè)。

  聯絡生存現實說說“拍照”是怎么回事,“攝影師”是干什么的人。

  三、出示教學掛圖,門生交換高爾基平生情形,老師相機補充解說。

  初讀課文

  一、選擇自己喜好的念書體例,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搭檔一塊兒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二、搜檢誦讀情形:開火車讀詞語,重點指點“鞠(jū)躬(gōng)”、“膠(jiāo)卷”,輕聲字“就緒(dang)”、“端詳(liang)”、注重:玩弄(nòng)聲母是n 。

  三、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示門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一自然段。

  四、交換學習疑問,相機指點門生誦讀該詞、句地點段落,通過聯絡上下文的法子初步講明課文字、詞障礙。

  五、齊讀全文后,完全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識字

  一、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

  二、交換識記法子:行使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謄寫時應當注重甚么。

  第二課時

  溫習導入,語言實習

  一、鞏固詞語

  紙團 墻報 鞠躬 端詳 叮囑 玩弄 膠卷 秘書 雜志社 轉告

  二、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角色演讀,領會情感

  一、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支配組員分角色誦讀、演出課文第一—十一自然段的內容。

  提示:以課文內容為腳本,找出描述動作、神志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誦讀。

  二、老師分組巡查、指點誦讀、演出。

  三、遴選一組門生上臺演出,依據演出情形,相機指點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門生演出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端詳”、“玩弄相機”、“趕忙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演出時領會到小男孩其時的心境是怎么樣的?引誘門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欽敬酷愛之情。

  c.捉住高爾基的反映,尤其是“叮囑”2字,開展商討,領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祥和眷注。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重高爾基的神志動作,指點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不少膠卷。”讓門生頻頻誦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匡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妙的'欲望。

  四、實習分角色有情感誦讀課文,讀出對話的差別語氣。

  巧設疑難,升華情感

  一、發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二、讓門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要求聯絡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根據。

  三、高爾基期望孩子來嗎?指點誦讀末了一句話,捉住“無非”、“必定”等詞表示的先后態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入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眷注和深深的愛。

  課外延長,想一想續寫

  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晤面時他們會說寫甚么?做些甚么呢?請你開展想一想,接著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硯間互相交換。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一、習作內容:(第五冊習作八)

  請讀讀下面的詩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識廬山真面貌,只緣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你知道以上詩句各出自哪首詩?你知道這些詩的作者是誰嗎?他們是哪個朝代的人?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選擇其中你不太明白的兩句詩進行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寫出來。相信通過研究,你會有許多新的感受,增長不少知識。

  二、教學要求:

 。J真閱讀古詩句,通過搜集資料,仔細研究,了解其出處、作者、意思等。

 。プ∽约赫J為最為重要的或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決心研究,學會用研究報告的形式寫出來,語言要清晰,表達要準確。

  三、教學重難點:

  學會寫關于古詩句的研究報告,用查閱資料的方法,研究古詩句,深刻理解其含義。

  四、教學準備:

 。吨腥A經典誦讀》、《唐詩三百首》;

  .研究結果匯報表一份。

  五、教學過程:

  習作指導課

 。ㄒ唬├闹笇В瑢W習寫作。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有一個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寫了一篇關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研究報告,你們想看看嗎?

 。该x屈美生同學的《關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研究報告》。思考:這份報告中講到了些什么?

  小結小作者的寫法:

 。1)先寫詩的出處

  (作者、朝代、詩題、全詩)

 。2)再寫兩句詩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點明兩句詩對人們的啟發或激勵作用

  (4)假如小作者收集資料充分,還可以寫什么?

  (詩的寫作背景、有關趣聞等)

 。愦蛩阍鯓訉懽约旱难芯繄蟾?你還想研究些什么嗎?小結:步驟:提出問題——查找資料——研究資料——解決問題——撰寫報告

  (二)小組學習,研究古詩

  請讀讀下面的詩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識廬山真面貌,只緣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這些詩句,有的比較深奧,要到四五年級才能學到。這堂課,教師讓你們自己研究、學習,你們有信心嗎?

 。〗M同學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詩句進行研究。

  研究指導:詩的.出處、作者、意思等,都可作為研究的內容。

  研究方法:可查閱資料,提供《中華經典誦讀》、《唐詩三百首》。

  .小組同學相互探究,進行熱烈的討論。

 。硌芯拷Y果,填寫研究結果匯報表。

  (內容包括詩人的簡介,詩作的背景,對詩的理解或賦予詩句新的意義。)

  (三)集體交流,匯報結果

  匯報:通過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討論: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參加班級討論。

  教師可補充介紹詩作的背景,從而更有利于理解詩句的含義。

 。ㄋ模┳珜懷芯繄蟾

 。涯愕难芯砍晒麑懗梢黄芯繄蟾。

  要求:語言要清晰,表達要準確。

 。畬W生各自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評點】本次習作內容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實踐活動的具體體現,教學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讓學生了解自學詩句的一般方法;二是了解研究報告可以寫什么。在自主、合作中學生進行了探究性的實踐,學生學得有法,學得有“心”。

  習作講評課

 。ㄒ唬⿵土

  什么是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應怎樣寫?

 。ǘ⿲W生繼續修改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ㄔ谘惨曔^程中,選出需要點評的作文草稿)

  三)評點學生習作,提示要點。

  實物投影出示學生的作文草稿進行評點。

 。1)自由讀這篇作文,小組討論:這篇作文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地方寫得不好,還需要改進?

  (2)交流,師小結。

  (3)針對以上不足之處,集體修改這篇作文。

  根據學生作文草稿的情況,提出以下修改要求:

 。1)與文章內容無關的應略去,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有關的文人故事,讓人讀來倍感生動有意思。

 。2)把研究報告寫具體。

  四)學生根據以上修改要求進行修改,教師輔導。

  學生自己修改。

  小組互相修改。

  讀一讀修改好的文章。

  五)學生謄寫作文,教師巡視。

  【設計評點】緊緊圍繞研究報告的層次清晰,語言準確,內容真實的習作要求,對學生的習作草稿進行有針對性的評點,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呈現一些文人逸事,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人文歷史。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詞句。

  三、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圖片展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五、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二、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三、評選最佳學生,頒發小獎品。

  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選擇具有云貴民族風情的樂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配樂。

  四、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絨球花、傣(dǎi)族、景頗(pō)族、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貍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搖晃(huàng)

  五、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d、配樂朗讀這一段。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仿佛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復朗讀這幾句話。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e、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f、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四、作業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梢杂萌沼浀姆绞絹碛洠部梢杂昧斜砀竦姆绞絹碛,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八、小結

  民族小學的學生們快樂、幸福。大家在學習的同時,要珍惜我們今天的學習生活,努力上進。

  九、板書設計(略)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優美的文筆描寫了港島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的景色和港灣里燈光流淌、色彩變幻、形態多樣的迷人景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香港夜色的特點。

  2、感受香港夜色的美麗,體會作者對香港夜色的贊美。

  教學重點:

  了解香港夜色的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香港夜色的美麗,體會作者對香港夜色的贊美。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景導入

  1.教師放《東方之珠》的歌曲,讓學生從歌詞、畫面中感知香港的美,用優美的旋律調動學生的情感。

  2.啟發談話:把你搜集到的有關香港的文字或圖片展示給大家,讓大家交流搜集到的信息。(香港的過去及現在、地理位置、民俗、景點等)學生發言后,引出課題:香港夜色。讀題,你想了解哪些問師:同學們,多么迷人的景色呀!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欣賞的美景:香港夜色(師板書題目)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課件出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書解決。

  2、師檢查自學情況。

  讀準字音:印象輝煌拐彎錯落有致摩天大廈海濱穿梭的確指導:摩、廈、維、罩

  理解詞語:難以忘懷流連五光十色摩天大廈林立如筍,熟讀課文,說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三、熟讀課文

  1、熟讀課文,把自己喜愛的句子、段落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設疑自探

  1、生聽寫詞語。印象輝煌拐彎錯落有致摩天大廈海濱穿梭的確維護籠罩

  2、讀了課文,你的腦海中產生了哪些問題?生自主質疑,師梳理出本節課所要探究的重點問題

  (1)在這燈火輝煌的夜晚,作者欣賞了香港哪些地方的景色?

  (2)香港夜色為什么使人流連和難以忘懷?香港夜色有什么特點?

  (3)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1)請同學們帶著這三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梢越柚n文右邊的批注,把自己的感受用鉛筆隨時批在課文右邊的空白處,并用“——”畫出相關句子。

  (2)生自學、師巡視,了解學情。

  二、解疑合探

  同桌交流與同桌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要互相傾聽、糾正和補充。

  班級匯報

  1、交流問題

  (1)作者欣賞了港島和港灣的迷人夜色。(生評價)

  2、合探問題

  師:作者為什么對香港的夜色如此癡迷呢?自己讀課文,看看作者所介紹的港島夜色怎樣呢?

  師:你能說說你看到的港島的夜色怎樣嗎?把文中描寫港島夜色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出示句子:隨著山道地勢的升高,我的眼光透過車窗,看見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燈光:遠處的像無數的星星閃閃爍爍,而近處的則是五光十色、壯觀輝煌。

  A、從這些描寫港島夜色的句子中你可以體會到什么?(港島夜景的美麗、壯觀。)

  B、自由讀句子,注意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邊讀邊想象港島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的燈光所呈現的情景。

  C、句子中哪些詞語用得好?好在哪兒?(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閃閃爍爍、五光十色、壯觀輝煌,寫出了燈光的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的情景。)

  D、出示港島、港灣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說說圖中展現了文中哪些內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圖中的內容。這樣圖文結合,讓學生從優美的文字和形象的圖片中欣賞香港夜色的美。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

  2)感受港灣的夜色美

  師:港島高低錯落、壯觀輝煌的燈光讓人留戀,港灣里的景象更是讓人難以忘懷。選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感受港灣里的美麗景象。

  生讀句子,出示第四自然段

  啊!燈火里的維多利亞灣,飄灑著金輝銀光。白天一片藍悠悠的海濱,此刻融下了兩岸萬千廣廈映照的燈光。那緩緩行駛的萬噸巨輪和來回穿梭的渡輪,那游艇上掛著的.橫的燈串、直的燈柱,紅紅綠綠,黃黃白白,相映成趣,把夜的港灣裝點得如同白晝。掠過那片燈火的海港,仍是一望無際的燈火,只見大地上燈光連著光環,光環罩著燈光,近的在眼前,遠的在天邊。燈火與天上的星星連在一起,天宇與大地連在一起,遼闊大地,萬里海天,就像撒滿了珍珠。

  A、讀一讀,想想句子中所描寫的情景,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港灣里燈火隨波流淌、色彩變化、形態多樣、海天相連的情景。)

  B、畫橫線部分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體會到海天相連的情景。)

  C、指名讀,生評再讀。

  (3)師指導朗讀。

  (4)欣賞到維多利亞灣夜色的美,勾畫描寫維多利亞灣夜色的句子。朗讀、想象港灣里燈火隨波流淌,色彩變化,形態也多樣的迷人景色;欣賞遠處的燈火,朗讀、想象海天相接,燈火與星星相連的景色。

  (5)小結

  師:多么美麗、壯觀的燈火呀!(師相機板書:美麗、壯觀。)可真是讓人流連和難以忘懷。同學們喜歡嗎?讓我們懷著喜愛、贊美的語氣來讀一讀吧!(師板書:喜愛、贊美)

  三、質疑再探

  課文學完了,自探提示中的問題,你弄明白了嗎?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請提出來。預設;

  1、“四大夜景”指的是哪四大夜景?

  2、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間有什么關系?

  四、運用拓展

  1、請你根據這篇課文的內容設計一兩道作業題,測試自己或同學。(自編題建議:希望同學們可以從語言積累、寫法運用、字詞鞏固等方面設計自測題)

  2、教師對有價值的題進行梳理歸納,在班級交流、測試。

  教師補充題:把香港夜色的美景講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港島五光十色壯觀輝煌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郁、澈”等9個宇,學會“林、郁”等13個字。正確讀寫“山谷、森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亂砍伐樹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教學難點是聯系生適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1、小黑板(字詞)。

  2、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與森林的破壞情況、植物與水土流失、植物與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

  一、投影插圖,導入新課

  1、師:山谷中,有這樣一個小村莊,請同學們看一看,它給你留下怎樣丁怎岸的印象?

  2、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體會小村莊的環境之美。

  3、今云,我們就讀一讀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出示課題)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到許多年前開始。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咆哮、 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

  3、邊讀邊思考:小村莊結果怎么樣了?

  三、匯報交流思考的問題。

  小結: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最后在一場大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真令人痛心,這到底是誰造成的呢?我們下節課探究這個問題。

  四、熟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1、自己練習講述。

  2、指名講述。評價讀音的準確,故事的完整。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意境。

  2.抓住文中有新鮮感的表達,品讀、感悟、積累語言,并嘗試遷移運用。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所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豐富細膩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朗讀回顧,圈畫有新鮮感的詞句

  1.詩歌的魅力一在讀,二在品,哪位同學能給大家師:詩歌的魅力一在讀;二在品,用詩歌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把大家帶進這所獨特的花的學校;其他同學,邊認真聽邊用筆在文中劃出你認為有新鮮感的詞句,匯報時把理由說一說,講一講。

  生:讀全文(注意情感把握)

  2.交流圈話新鮮感詞句。

  生:“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溫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比嗽诟吲d時就會一邊走,一邊吹著口笛,從這句中就把東風的快樂與無拘無束體現出來了。

 。ǘ嗝醋杂蓺g快的東風呀,好像寫出了人的情感,這種擬人化的表達方式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欣賞這樣的詞句,需要邊讀邊想象邊品味,方能發現其中的獨特之處,新鮮之處,美妙之處。)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碰觸是什么意思,能用動作表現出來嗎?接觸、碰撞就是碰觸。和同桌一起,輕輕地碰觸一下(同桌碰觸)動作幅度加大一點,再來碰觸碰觸。(生做動作)

  現在我化身為東風,你們都化身為一根根樹枝了喲!咱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讀描寫樹枝的部分,悠閑的東風走到這兒來了: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調皮的東風走到這來了呦: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東風加快了腳步,又走到這兒來了。)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東風來了,不光樹枝開心,綠葉開心,連雷云也高興地(拍著大手),雷云拍著大手,實際上就是(打雷),我們平時是怎樣描寫雷聲的?

  生:轟隆隆的雷聲

  雷聲轟響。詩人卻說他們是(拍著大手),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

  他們的快樂,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大家各自讀一讀,試一試!

  3.文中還有吸引你的詞句嗎?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ㄟ@個句子比較長,在讀長句子時,我們要在句中適當的停頓。瞧!老師已經用斜線把需要停頓的地方標示出來了,

  4.想想,這一群群的花,會是些什么花兒呢?把花名放進這個句子中讀讀看。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杜鵑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5.如果添上了花的顏色,那會更漂亮,誰能再來說一說嗎?

  生:于是,一群一群紅艷艷的'杜鵑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生:于是,一群一群金燦燦的油菜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火紅的太陽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6.這真是一場花的盛宴。。ǔ鍪净ǖ膱D片)瞧!一群一群金黃的向日葵,淺紫色的牽;,粉紅的荷花,紅艷艷的玫瑰,潔白的梔子花,還有些說不出顏色,也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呢,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你知道無人知道的對方在哪兒嗎?

  生:地下。

  師:他們跑出來之前在干嘛呢?做功課,他們是真的在做功課嗎?(不是的)其實在地下、在肥沃的土壤里吸取營養,詩人卻說他們是關了門做功課,這也是作者的想象。瞧,這朵開放在墻角的小花,詩人說他是被老師罰站墻角的,多么有趣奇特的想象,多么新鮮的表達呀!

  7.那花孩子們會怎樣狂歡?想象一下。

  生:花孩子們手拉著手唱歌、跳舞。

  生:他們一邊歡呼,一邊在草地上打滾。

  生:他們開心地蹦蹦跳跳。

  8.狂歡過后的花孩子又會去哪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七至九自然段。大家想想他們的媽媽是誰呢?

  生:他們生長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他們的媽媽。

  生:大自然中的土壤給予他們營養,土壤是他們的媽媽;陽光是他們的媽媽,有了陽光,他們才能長得更快;雨水滋潤他們,所以雨水也是他們的媽媽。

  9.狂歡過后的花孩子們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會對媽媽說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生:他們會告訴媽媽自己今天和朋友們在一起很快樂。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的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詩人泰戈爾用他的文字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花孩子們的自由與歡快,更讓我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今天,我還為大家帶了泰戈爾詩集中另外兩個片段,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

  二、鏈接文本,拓展閱讀

  出示泰戈爾《新月集》中的片段,師生共賞。

  泰戈爾的詩歌就是這樣地富有靈性的芬芳,所以有人稱他為“人類的兒童”,更是一個“兒童的天使”,他的詩充滿著童真與童趣,我們今天學習的《花的學校》和剛才的兩個片段都出自于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詩集里還有更多更美的詩等著你們去欣賞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讀一讀。

  三、布置作業,鞏固復習

  認真閱讀拓展詩歌,并嘗試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并寫一寫理由。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 關注科技發展,展開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樂于參與口語交際,交流自己想發明什么樣的機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 就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大膽想象,先說后寫,與同學交流后再修改。

  3、 能發現多音字的規律,正確掌握6個多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讀音。

  4、 認記8個生字,積累關于天氣預測的民間科技知識。

  5、 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了解和積累科技知識。

  教學重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的科技新聞和相關課件等。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機器人圖片欣賞。

 。ǔ鍪緢D片)剛才你們欣賞的是什么?(機器人)

  你們覺得機器人怎樣?(聰明、能干、有趣、可愛)

  是呀,因為機器人能做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人們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極想擁有一些機器人。比如,熊熊燃燒的烈火會危害消防隊員的生命安全,科學家根據他們的工作需要發明了消防機器人,代替消防隊員深入險境排除險情。又如,社會上有相當數量的盲人,眼睛看不見使他們不能象正常人一樣上街購物,科學家根據他們的生活需要發明了導盲機器人,雖然僅僅是一個普通的鐵盒子,卻引領盲人走上街頭。

  二、課件出示口語交際內容,學生齊讀。

  你們喜歡機器人嗎?那我們就來說說機器人。(出示交際內容)

  讓我們展開想象,發明自己的機器人。請把你們畫的機器人的畫展示出來。

  三、學生展示畫,取名,開火車說出機器人的名字。

  四、介紹機器人的有關知識

  同學們,你們知道機器人的哪些知識呢?(學生上臺介紹后出示機器人的有關知識)

  五、開展口語交際:

  現在機器人協會要舉辦“未來機器人”大賽,評出“最佳創意獎”你們有沒有信心去參賽,介紹自己發明的機器人呢?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想獲獎,應該怎樣介紹自己發明的機器人呢?老師先去采訪一位參賽選手,看看他是怎樣介紹的?同時注意聽清楚老師采訪時提出的幾個問題。(出示)

  1、你想發明什么機器人?

  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保姆機器人”。

  2、你為什么想發明“保姆機器人”呢?

  因為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忙于工作,沒有人照顧我,被送到了很遠很遠的奶奶家,一直到我上幼兒園才回到父母身邊。所以,我想發明一個“保姆機器人”,專門在家照顧小孩。

  3、你發明的機器人是什么樣子的?

  大家看,她的樣子是不是有點像機器貓?一看就特別可愛,小孩會特別喜歡。不同的是,她的臉是一個屏幕,能出現爸爸或媽媽微笑的臉龐,讓孩子覺得父母就在身邊。

  4、它有哪些本領?

  她的本領可大了!首先,她能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定時給孩子喂奶、曬太陽、做游戲,哄著孩子睡覺,使孩子健康成長。其次,她能散發出**的體味,讓孩子像在媽媽身邊一樣有安全感,還能用媽媽或爸爸的聲音來為孩子唱歌、講故事。第三,她能通過電子眼敏銳地感受孩子的情緒和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生病,會馬上同主人取得聯系。第四,當孩子哭鬧時,她能通過模擬各種動物的叫聲、播放動畫片等來哄孩子。當然,她還能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搞好家庭衛生,在主人下班時做出一桌可口的飯菜。有了這樣的“保姆機器人”,大人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剛才同學們聽了介紹,知道自己應該怎樣介紹機器人了吧?(生答,出示上面四個問題)

  學生4人小組合作講,推出代表上臺講。

  課件出示說話要求:

  A、想象要奇特、合理。

  B、說得清楚明白。

  C、聲音響亮,態度大方,表情自然,說話有禮貌。

  1、學生代表上臺講。

  2、評出“最佳創意獎”。

  3、宣布“最佳創意獎”名單,并表示祝賀。

  六、總結:

  大家的想象真豐富,大家發明的機器人也聰明能干。我想,只要大家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大家美好的愿望一定會變為現實,所有的理想一定會美夢成真。

  七、作業。

  附板書設計:

  1、你為什么要發明這個機器人?

  口語交際:

  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2、你為什么想發明“保姆機器人”呢?

 。斆鳌⒛芨桑

  3、你發明的機器人是什么樣子的?

  4、他有哪些本領?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 激發習作興趣,拓展思路。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交流了自己想要發明的機器人,未來的機器人可能就是你們今天的想象。那讓我們繼續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未來的人吃穿住行會變得怎樣呢?

  2、 學生自由說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根據學生說的內容,適時小結,啟發學生明白本次習作既可以寫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寫玩具、公共設施等,只要自己感興趣就可以。

  二、 明確習作要求。(出示)

  1、 題目可以用“未來的……”,也可自己擬定題目.

  2、 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語句通順,敘述有一定順序.

  三、 說出想象,初步修改。

  1、 教師示范說,并真誠地邀請同學們提出修改建議。(出示)

  例如:

  未來的食物

  老師最不喜歡進廚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飯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飯時,常常為要吃什么而發愁;而在廚房里煙熏火燎之后,往往連自己都不再想吃飯了。我幻想著未來的食物……

  未來的食物當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鮮的、綠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兒童食物的形狀是各種卡通形象;成人的則是各種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買回來就可以吃,免去了買菜、買面的麻煩。

  未來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為高科技的包裝,它始終保持著最新鮮的狀態和最理想的溫度。我們的廚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戲室了,我們的媽媽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來的食物營養豐富,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維生素,我們只要按時吃飯就能保證身體健康。再也不用考慮一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幾兩肉的問題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擔心身體會發胖。

  怎么樣,同學們,想嘗嘗未來的食物嗎?

  2、 請同學們提出建議或意見,老師表示虛心接受。

  3、 把自己的想象說給小組的同學聽,并請大家提出建議;認真聽別人說,看能受到什么啟發。

  四、 自主習作。

  1、 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2、 在瀏覽中注意發現想象奇特有趣、敘述角度新穎、富有個性的典型習作。

  五、 自己修改,自我評價。

  1、 多讀幾遍自己的習作,修改不滿意的地方。

  2、 為自己的習作配上一幅插圖。

  3、 自我評價一下:五顆星,你的習作能得幾顆?畫在自己的習作后。

  六、 引導互評。

  1、 與你的好朋友互換習作,給對方進行星級評價,并將寫得好的地方畫上波浪線,寫兩句評語。

  2、 各小組內互讀,評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敘述上清楚明白的習作進行全班交流。教師推薦幾名寫法上有個性及進步較大的學生,當眾朗讀,給予鼓勵。

  七、 拓展活動。

  辦一期“美好的未來”板報,展出學生的優秀習作。

  第四課時

  自主探索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出示)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

  2.組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5.教師引導`小結:

  這六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別,進行擴詞練習。

  6.拓展練習:

  交流課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讀讀認認

  1.(出示)讀一讀這首兒歌,注意帶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發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調料和味道。

  3.(出示)這八個字擴詞。

  4.說出另外的跟調料和味道有關的字。

  三、讀讀背背

  1.導入:看見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兒?吹讲煌幕ㄩ_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就揭示了如何預測明日天氣,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出示)

  2.學生自由朗讀諺語,帶有音節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6.看誰最先背下來。

  7.背誦比賽。

  四.寬帶網

  1.科學技術真神奇,可以讓人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樣的一個人……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出示)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掌握豐富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學習記提綱式筆記;嘗試快速閱讀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白求恩的國際共產國主義精神和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白求恩的國際共產國主義精神和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課文攝影插圖,同時放激烈的炮聲錄音。教師講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野戰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矗@位外國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板書: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個外國醫生是誰?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學了這節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提出預習要求,進行預習。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筆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查字典解決的,查字典。

  (3)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用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

  (上述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進行,時間不少于10分鐘,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檢查是否通順)

  (2)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詞讀音情況,隨機提問對部分詞語的初步理解。

  (3)提問:這篇課文用了幾個自然段寫了誰的什么事?

  3.簡介白求恩。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了解戰斗發生的時間、地點及戰斗形勢。)

  2.簡介齊會戰斗。

  3.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齊讀第一段,布置預習任務。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2.議答。

  (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了什么?(說明小廟離戰場非常近,離戰場近有利于及時救治傷員,但白求恩工作環境非常危險。)

  (2)炮彈落在小廟前是怎樣危險的情形?(生答師相機板書:彈落廟前)

  (3)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引導學生抓住“仍然”“鎮定”理解!叭匀弧笔鞘裁匆馑?結合上文怎樣理解?你體會到什么?(白求恩給傷員動手術兩天兩夜沒休息,現在環境更危險了,他還是那樣工作。意在教給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哪個詞可以說明白求恩在鎮定地做手術?(教師相機板書“鎮定”“敏捷”)

  (4)朗讀。指導朗讀把危險形勢的詞語讀急促些,怎樣工作的重點詞語讀得重一些。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體會白求恩不顧個人安危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5)提問:這一自然沒有幾句話?重點寫了哪兩方面的意思?(教師提示方法幫助學生概括: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默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炮彈不停地在小廟周圍爆炸說明了什么?(聯系上文,形勢越來越危險。)而對師長的決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對待傷員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板書:周圍爆炸繼續手術)

  3.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話。

  (1)投影出示,指讀。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主要說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謝師長關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手術臺就是打仗的陣地。

  第三句,戰士沒有離開陣地,我就不離開手術臺。第四句,我是八路軍戰士不必優待我。

  (3)討論:由這四句我們體會到什么?(白求恩對同志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具有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4.朗讀全段,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引導聯系第二段試著自己總結。(方法遷移,學生嘗試總結。)

  三、理解第四自然段。

  1.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2.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獨立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門口布簾燒著,火苗向手術臺撲來”“仍然”“爭分奪秒”等詞語深入理解。(板書:火苗撲來爭分奪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進一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主要意思,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感情朗讀。

  5.結合2-4自然段,談一談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對全課重點內容的歸納和總結,要求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饋學習信息。)

  四、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說明了什么?2.出示插圖投影,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下是怎樣連續工作69個小時的?(中上等學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體地說說白求恩當時搶救傷員的語言、動作、神態等。)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內容的炮彈爆炸等越來越緊張的場面的錄音,學生同步朗讀。(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內化。)

  六、作業布置。

  課下自己找關于白求恩的故事,與同學交流。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書寫羽、翠兩字。

  3、學生反復誦讀,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4、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三、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四、教學準備

  課件、課文音頻、翠鳥捕魚視頻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講到作者和媽媽坐船到外祖父家去,接下來我們一起搭上作者的船去看看沿途的風景。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搭船的鳥》

  (二)初讀課文,感受情感。

  聽朗讀,思考問題:

  我觀察了哪些事物和場景?(生答)

  雨天船上的場景、翠鳥的外貌,以及翠鳥捕魚的樣子。

 。ㄈ┰僮x課文,深入體會

  1、搭船的鳥是一只什么樣的鳥?仔細閱讀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這是一只比鸚鵡還漂亮的鳥。

  (教師隨著學生的發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

  課件出示翠鳥圖,引導學生感受翠鳥的美麗,補充翠鳥的`相關知識。

  再次指名讀,教師指導讀出喜愛之情。

  3、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4、那么翠鳥到底在干什么呢?(捕魚)

  5、翠鳥捕魚的情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動作敏捷)

  6、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從“一下子”,“沒一會兒”“一口”體會翠鳥的動作敏捷。

  7、觀看翠鳥捕魚的視頻,更加具體的理解翠鳥的身手了得。

  8、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四)擴展延伸

  指導寫作手法的運用

  外貌描寫 動作描寫

  六、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羽、翠”

  2、教師指導書寫,學生練習

  七、作業布置

  1、請寫一個有關翠鳥的謎語,表達你對翠鳥的喜愛。

  2、留心觀察一種自己熟悉并喜愛的鳥,抓住它的外形、覓食棲息、飛行中的一個方面,用一兩段文字描述下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這篇精讀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描寫和贊美了春天的景色!对伭肥翘拼娙速R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洞喝铡肥撬未韺W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詩,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同時也點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兩首詩把春天描寫得姹紫嫣紅,多姿多彩,而又充滿了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萬物復蘇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來的喜悅。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

  教學準備:

  收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背誦春天的古詩。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詠柳》)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師: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許多詩人通過詩歌來贊美它,誰來背背有關春天的詩歌?(指名背通)/今天我們還要隨著古代詩人賀知章和朱喜一起走進迷人曲春天,看著他們分別贊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絳”“妝”“裁”

  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的詩句來對答。

  師:你看那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掛下來的`萬千柳條,柔軟綿長,隨風搖曳,多像綠綠的絲帶!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師:再看那小巧的新長出來的柳葉,細細尖尖的,整整齊齊的,是誰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四作業: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學習《春日》)

  一、復習導入

  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學習《春日》,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

  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么?能具體說說嗎?(借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的詩旬來對答。

  師: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邊尋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煥然一新了,全沒了冬日的蒼白和蕭瑟。

  生:勝日尋芳漸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師: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到處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生: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四、背誦古詩。

  五、作業:背誦。

  古詩兩首

  詠柳春日

  碧玉妝成一樹高,勝日尋芳似水濱,

  萬條垂下綠絲絳。無邊光景一時新。

  不知細葉誰裁出,等閑識得東風面,

  二月春風似剪刀。萬紫千紅總是春。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課前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教師配樂范讀。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薄⒅该x生字,新詞。

 。、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⑴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后“我”和克萊蒂的感情變化及最后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為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了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寫“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同語。

 。ā盃幊场钡钠鹨、經過和結果,只求了解,暫不做檢查。)

 。病⒃僮x課文,正音正字。

  “嫉( jí )妒( dù )”的“嫉”不要讀成“ ji ”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別人比自己強。)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個“偷,在這里應帶兒化韻,讀“火兒”,“偷偷地”。

  “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的“都”,應讀“dòu”,不要讀成“dù”的音。

  “終于挨到了放學”的“挨”應讀“ ”的音,表示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不要讀成“你挨(ài)著我”、“挨 (āi)家挨(āi)戶”的“挨”字的音!拔野堰@件事告訴了父親”的“訴”(sù)應讀輕聲。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寫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間是,不是“缶”;“畢竟”的“競”不要少寫一橫,注意與“競”區別。

  3、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適當歸并),按意思相關或相近的歸并方法,劃分段落(或按帶有階段性的內容),為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做好準備。

  ⑴ 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萊蒂把我的筆記本弄臟了,我火了,罵了他。他說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報復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臟了。

  第4自然段:克萊蒂氣得要我在外邊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認錯,可是沒有勇氣。

  第6~8自然段:克萊蒂表現出悲哀,又說在外邊等我。我想起父親的話,功課也沒聽進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萊蒂來了,我舉起尺子,他卻要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親說,錯了就該第一個伸手請他原諒,并把尺子折斷扔向墻角。

  2、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爭吵”的故事可歸并為爭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個階段(一般為時間、地點或情節上的變換),劃分四個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臟了,為了報復,“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臟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沒有勇氣向克萊蒂承認錯誤。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學后,克萊蒂主動要求跟“我”重歸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再議四個段落劃分的四個階段:

  第一段“爭吵”的情節是集中的,顯然是在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爭吵”完畢,集中講“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現“我”不安的內心活動。地點仍在學校,時間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節有了大的進展,時間又推后到放學,地點移到了街上,情節也相當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聲,突出了父親的教育情節。地點轉移到家里。

 。、根據結構段段意,自己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寫在練習本上(注意語言連貫,重復的刪掉),再讀一讀。然后教師檢查訂正。

  課文主要內容:

  “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臟了。為了報復,“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臟了!拔摇焙芎蠡谶@樣做,但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后,在克萊蒂主動要求下,我們和好了。回到家,父親又教育了我。

  閱讀分析第一段

  自由讀或默讀,邊讀邊想:

 。薄⑦@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么?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臟“我”的筆記本的!拔摇弊龅貌粚,不應該為了報復故意弄臟了克萊蒂的本子。)

 。病ⅰ拔摇遍_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钡降姿麄z吵架是不是“我” 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里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么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閱讀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萊蒂爭吵后各有什么表現,體會同學之間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我”和克萊蒂爭吵后有什么表現,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同學之間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一、默讀第二段,邊讀邊議,再解答

  這一段主要寫了“我”后悔跟克萊蒂吵架。著重描寫了“我”想向克萊蒂承認錯誤,又覺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靜地反思了一番。過去兩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腦海里再現。

  正像開頭說的“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

  ⑴ “覺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ā安灰,是怕克萊蒂放學后找我算賬,再報復一下,因為他總提出在外邊等我!昂蠡凇钡氖,過去種種事實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的確不是故意弄臟我的筆記本,而是因為我嫉妒他得了獎報復了他,才吵架的。)

 、 “克萊蒂是個好人”,從過去的種種事實證明他好的表現有哪些?

 。ā昂谩钡谋憩F有:幫父母親干活,服侍生病的母親,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們全家誠心誠意的歡迎,特別是父親那么喜歡他等等。)

 、 “我”既然想到了克萊蒂是個“好人”,又很可愛,也“知錯認錯”,心里也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么也說不出來,為什么?

 。]有勇氣,覺得太丟臉)

 、 倆人吵架快結束的時候,克萊蒂再次提出“我在外邊等著你!”,“我”也回答說“我也等著你!”克萊蒂和“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兩個人的說法一樣,意思一樣嗎?再議一議。

 。ㄕf法一樣,意思不一樣:克萊蒂說“在外邊等你”,是想向“我”解釋,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拔摇闭f的“在外邊等你”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以為對方要報復,要打他。只要防御,決不還手就可以了)。

  ⑸ “吵架結束的時候,克萊蒂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薄邦笔怯醚劬υ鯓涌?

  (斜著眼睛看?辞闆r兩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還有,一個人生另一個人的氣,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著眼睛膘幾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⑹ “從他的眼睛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笨巳R蒂應該不應該“憤怒”?

  (應該。吵架的事,他有理。)

  為什么不是“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ǹ磥砥綍r他們很要好,加上克萊蒂是個“好人”,很能體諒、寬容別人,所以把憤怒壓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這“悲哀”是流露出一種出人意料的情緒。對“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報復,很不理解。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自由讀,再指名讀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現出來,特別是表示后海和自責的話要讀出應有的語氣來。

  二、閱讀分析第三段

 。、先自由讀或默讀第三段,寫“我”和克萊蒂重歸于好。邊讀邊想,再議論:“終于挨到了放學”,“終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換成“等”可以不可以?

 。ā敖K于”是經過等待之后出現的情況!鞍ぁ笔抢щy地度過某一段時間。說明“我”心里有事,總想著吵架的事,還擔心克萊蒂找自己算賬,上課的時間難以度過,經過等待之后才下了課放了學。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心想著下課后怎樣應付克萊蒂。)

 。、“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從“獨自”這個詞推測,平時放學回家一定不是“獨自”,是怎樣走的呢?

  (可能跟克萊蒂同行。)

 。场⒔裉旄巳R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責任在“我”。可是克萊蒂是怎樣表現的呢?當“我”聽見克萊蒂從后面跟上來的時候,先是“手里拿著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起尺子”。舉起尺子是為了什么?

 。ǚ烙巳R蒂打來。因為父親說過,自己錯了,別人打你時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出人意料的是克萊蒂是怎樣做的呢?再讀以下4個自然段(10~14)。

  議一議,克萊蒂見到了“我”,表現了一種什么風格?

 。ǹ巳R蒂表現了一種寬容、友好的風格。也說明他的確是個“好人”。)

  這種寬容、友好的風格從哪些地方表現出來了?再議,然后解答、歸納:

  (“微笑著”,是從描寫神態表現寬容和友愛的;“用手撥開尺子”、“兩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從描寫動作表現寬容和友愛的;“溫和地說”,是從描寫說話時的語氣,表現寬容、友愛的;“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以后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是通過語言表現寬容和友愛的。

  總之,課文是通過描寫人物(克萊蒂)的神態、動作、語言和語氣等,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風格的。)

  “我”對克萊蒂的出人意料的寬容和友愛態度做出什么反映?

 。ㄟB連說:“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兩個“再也不了”和“高高興興”反映了“我”被克萊蒂的寬容和友愛及重歸于好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誼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因此,十分激動,高興得不得了。)

 。、最后一段主要寫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對我的教育。

  這一段有個“本想”,帶著“讓父親高興一下”,相對還有個“不料”,引出了“父親把臉一沉”!氨鞠搿焙汀安涣稀睋Q兩個意思相同的詞語,讓句子的意思不變,可以不可以?

 。ǹ梢,“本想”換成“原本想”或“本來想”,“不料”換成“沒想到”或“沒料到”)

  “父親把臉一沉”,說話了!鞍涯樢怀痢笨梢該Q個什么同樣意思的詞語?

 。〒Q成“表情嚴肅”或“板著臉”)

  父親“表情嚴肅”地,“板著臉”地說和做。有什么含義?“第一個伸過手去”是什么意思?“奪過”“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議一議,再回答。

 。ㄒ粋人不但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否則就是錯上加錯!暗谝粋伸過手去”意味著有勇氣主動地向對方認錯,請求對方原諒。

  父親把“我”手里的尺子“奪過去”“折成”兩段,向墻角“扔去”。是希切“我”告別錯誤,永遠友好待人。父親的教育應該說是及時的、深刻的。)

  三、小說結讀后感受

  讀了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是什么?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就是課文中的“我”)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后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以上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感受。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按課后“練筆”要求,練寫自己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事的片段。

  教學重點、難點

  做“以自己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為題材的片段練筆。

  教學過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共同評議

  二、聽寫“思考·練習”第4題“讀讀寫寫”的.詞語。同桌互換訂正。內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1、結合原文原句,解釋“緣故”、“誠心誠意”。

  (“緣故”,指克萊蒂的上衣肩上的線綻開了!拔摇辈孪攵喟胧强付嗔瞬竦木壒。緣故即原因!罢\心誠意”,真心實意。指克萊蒂到我家時全家歡迎他沒有半點客套和虛假。由此證明,他是個好人。)

 。、他句:

  緣故──

 、 這盆茉莉花,葉子發黃,也不怎么開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緣故。

 、 七十多歲的李爺爺,紅光滿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堅持鍛煉的緣故。

  誠心誠意──

 、 同學們誠心誠意地想盡辦法幫助愛遲到的立冬同學按時到校,保證了學習。

 、 這位標兵營業員主動為媽媽選料,還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誠心誠意地為顧客服務的。

  三、練筆

  選擇一件自己和學之間友愛的字寫成片段。要求內容真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1、總結性地說說讀了“爭吵”一課受到的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教育,特別是要向克萊蒂學習的意義。

 。、說一說我們同學之間出現過哪些團結友愛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在肯定列舉的團結友愛的事情,確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實之后,進一步討論怎樣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議一議“爭吵”一課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樣寫具體的?

 。ā盃幊场币徽n最令人感動,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萊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責;特別是克萊蒂主動找“我”化解矛盾,重歸于好。)

 。础⒁浴爸貧w于好”為例,議一議這一部分是怎樣寫具體的。

  歸結到兩點:一是“重歸于好”的事實經過寫得清楚:從放學后“我”獨自在街上走著,到克萊蒂走近“我”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再到高興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寫得很有層次;二是“重歸于好”的表現寫得具體。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語氣、神態和內心活動等去描寫,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學生可列舉課文中的描寫實例,如:

  克萊蒂從后面跟上來……他走近我……(這是寫動作的);

  克萊蒂微笑著用手撥開尺子,溫和地對我說……(這是動作、神態、語言和語氣的);

  我愣住了。我覺得有兩只手搭在我的肩上!耙院笪覀冊俨怀臣芰,好嗎?”(這又是寫克萊蒂的動作和語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后我們高高興興地分手了。(這是寫“我”的語言和我們倆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寫父親教育“我”。先寫父親的神態,“把臉一沉”。再寫父親的話,“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最后寫動作“從我手里奪過尺子,折成兩段,向墻角扔去。”

 。、小結:

  作者緊緊圍繞“相互寬容、團結友愛”的中心,通過克萊蒂、“我”和父親等人物的動作、語言、語氣、神態和內心活動等描寫,表現上述中心的。我們寫片段也要學習這樣的寫法。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一、教材簡析

  《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與一般的抒情性課文相比,故事情節性強,而語言文字淺顯直白。這樣文體的課文,可以讓學生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在邊講邊說邊議的過程中,與文本對話,了解故事內容,鞏固生字詞,感悟寓意。

  在實際教學中,語文老師作為主要執教老師,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各教學環節滲透講故事、復述故事能力的培養。數學老師作為協同教師,通過“一教一輔”型、“學習站”型協同教學模式,進行個別化輔導,將小班變成“小小班”。

  二、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守、竄、撞、樁、此、鋤;會寫5個生字:守、此、樁、肥、丟。

  2.通過詞語“忽然”、“竄”等體會野兔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通過“白撿”、“從此”、“整天”等詞語體會種田人期盼不勞而獲的愚蠢行為。在品詞讀句中明白寓意。

  3.借助講故事形式,嘗試復述課文,愿意把故事講給同伴或家人聽。

  三、教學重難點

  借助講故事形式,嘗試復述故事,并明白寓意。

  四、課前準備

  課件和生字卡片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揭題引入,激發興趣。

  1.揭示課題,朗讀正音。

  2.老師逐字板書課題,教學生字。

  3.引導學生說題意。

  (二)讀好故事,集中識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2.分組出示字詞(帶拼音),讀通長句。

 、俸鋈桓Z出來(讀通句子:種田人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

 、谧矘錁(讀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里的樹樁上,死了。)

  ③又肥又大樂滋滋(讀通句子:他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樂滋滋地走回家去。)

 、軓拇虽z頭(讀通句子: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3.分組朗讀生字

  4.書寫生字:肥、樁、守(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書寫,并記錄下書寫特別認真、美觀,書寫姿勢端正的學生。)

  (三)學講故事,明白寓意。

  (1)了解、講述故事的起因,隨機鞏固生字詞語“竄、撞、樹樁”。

  1.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誰能講一講。(重點理解:竄)

  2.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事發之“巧”:一只野兔從樹林里飛快地竄出來,剛好有棵樹樁讓她撞上,剛好撞死了,又被種田人看到,你覺得這一切發生得有點兒——(碰巧/奇怪/不可思議)

  3.引導學生嘗試復述故事的起因

  屏幕提示詞語:忽然竄撞樹樁(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復述。)

  4.繼續點撥:種田人僅僅是看到野兔竄出來,撞死在樹樁上就馬上有守株待兔的念頭了嗎?

  學習句子:他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講述守株待兔的過程和結果,隨機鞏固詞語“從此、鋤頭”。

  1.劃找課文寫農夫想法的句子,并嘗試復述。

  2.種田人這樣想,又是怎樣做的呢?

  3.“從此”就是從哪一天以后?

  4.理解“整天”:如果把“整天”一詞去掉,句子的意思還一樣嗎?

  (3)評價種田人的行為,明白寓意

  1.小組內評價種田人的想法和做法。(協同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討論,并記錄討論有序的小組)

  2.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播。

  3.寫話練習(情境中寫字——此、丟)(協同老師巡視、指導、批閱學生的寫話;指導小組學習,并記錄優秀發言。)

  我想勸勸從此以后丟下鋤頭的種田人。

  4.我想對種田人說:你別再( ),趕快去( )吧!

  5.我想告訴種田人一個道理:( )。

  6.師總結寓意。

  (四)講述故事,閱讀推薦。

  1.嘗試接龍復述整個故事。(分兩個學習站,兩位老師分別指導)

  2.建議學生回家把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3.閱讀推薦:《中華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五)學情反饋,多元評價。

  走到進行整節課的課堂反饋。

  教學反思:

  在揭題伊始,我就呈現學習方法,接著通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并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后通過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后歸納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構思新的故事情節,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掌聲》的教學設計06-11

小學語文《白鵝》的教學設計02-26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13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3-14

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03-12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3-02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毒AV在线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