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風》教學設計2篇(熱)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風》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風》教學設計1
一、板書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一篇關于風的課文,看看小作者從哪里感受到風娃娃的?(板書:風)齊讀課題。
引導學生用“風”一字組多詞。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小作者從哪里感受到風娃娃的?
2、集體交流,指名說說。
(1)從樹葉顫動可以感受到風來了。(板書出示)
①生讀第一小節,引導樹葉“顫動”會是什么樣的?(用身體的動作幫助理解“顫動”的意思。)
②樹葉輕輕地顫動,風大嗎?
③“樹葉顫動”像是在和我們干什么呢?
④齊讀此節。
(2)從林木點頭可以感受到風來了。(板書出示)
①生讀第二小節,樹枝在微微點頭,怎樣才算微微點頭呢?
②假如你們現在變成了這片樹林,風兒輕輕吹來,師邊用手勢做風的動作邊敘述:呼呼,風來了。小朋友身體擺動。問:你們現在該怎么做?又有什么感受?(理解風大了些)。
③若生答不出,師引導:風娃娃跟剛才比,有什么不一樣?
④分男女同學比賽讀這一節,男同學讀時女同學表演,然后交換角色。
(3)從河水起波可以感受到風來了。(板書出示)
①生讀第三小節,想象一下,風會和水做什么游戲呢?
②這一小節又該怎樣讀的更好,老師邊讀邊用手勢做動作。
③喜歡這一小節的.同學站起來邊做動作邊讀。
3、小結:哇!小作者真細心呀!他從樹葉顫動、林木點頭、河水起波感受到風來了。
4、那!跟著老師,我們也一起去感受下風,開開心心地讀一讀全詩吧!
三、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1、找共同點:把三節中相同的語句用“”勾畫出來
(學生觀察匯報,課件出示)
①每個小節的第一句話是相同的。
(生讀,課件顯示:“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齊讀此句。)
(理解“誰”就是指“任何人”。風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沒有味道,你、我、他,大家都沒有看見過。風太神秘了!生再齊讀此句。)
②相同的還有“但是……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了”等詞句。
2、師生合作讀課文。(老師讀每節相同的,學生讀每節不同的。)
3、師小結:風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卻從樹葉顫動、林木點頭、河水起波的時候感覺到風來了,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風?。
手中的筆給他們寫信吧!(課件出示課文中的森警所處的位置,及他們詳細的通訊地址。)
四、拓展訓練,引導創編
1、找找我們身邊哪些地方感受到風?
(師生交流,出示板書)
2、聯系生活當中風無處不在,師生一起觀看課件。
3、爭當小小詩人,學生續編詩歌。
出示句式: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了。
(引言:同學們,這首詩歌這么美,可惜太短了。老師給它續編了一節,你們看行嗎?“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但是地上落葉悄悄飛舞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掃地了。”同學們,行嗎?你們能不能也像老師這樣來編一編呢?)
4、相機展示作品,師生評價修改。
板書展示:
樹葉、顫動、在、那兒
林木、點頭、風、正、走過
河水、起波、來、游戲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運用綜合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中情感,落實感情朗讀,練習背誦課文。
3、續編小詩,初步感知風的特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編能力。
教學重點
1、會認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讓學生了解風雖然看不到,卻能通過身邊的事物感受到風的存在。
2、續編小詩。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感知風的圖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喜歡猜謎嗎?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看不見,摸不著,小草見它彎腰,小花見它搖頭,小樹見它招手,云兒見它就跑。它是什么?
(出示課題)
風就在你我身邊,可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抓不住。大家想知道它在哪,在干什么嗎?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
跟老師一起走進詩中,我們就會知道答案。請同學們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認真看,找一找風在哪兒。(課件播放風吹葉動的情景,并配有風聲的悠揚音樂,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看畫面傾聽)
想自己走入文中去了解風嗎?(自己認真地把詩歌讀一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生字。)
(字卡帖在黑板上:顫動、點頭、起波、游戲)
2、檢查字詞。(顫動、起波、游戲)
看大家專注的神情,我就知道你們讀書非常認真。和文中的生字交上朋友了嗎?(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嗎?(字卡)(懂得的.就大聲地讀出來。開火車讀)
真棒,下面咱們加大難度,誰有勇氣起來讀讀課文?(指名三人接讀詩歌。)
表揚讀得好的同學,糾正存在的讀音問題。
三、感知課文,體會風就在我們身邊
(一)勾畫描寫風的句子
同學們,你們讀得又響亮又好聽。風娃娃說,你們一定能在文中找到我藏在什么地方。請大家拿起筆,看一看,課文哪些句子,讓我們知道風就在我們的身邊,請用“——”畫出來。(畫一畫,反饋。)
(二)師生合作讀,找風。
1、老師也想和你們讀讀課文,我一邊讀一邊提出問題,你們用詩中的句子來回答我。
2、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風在哪兒呢?
3、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你們看見風了嗎?
4、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不用說我和你了。你們能感受到風嗎?
5、小結:是啊,誰也沒有看見過風,但是風就在我們的身邊。
(三)學生匯報。細讀課文,知道怎樣能感受到風
1、三節小詩中,你最喜歡哪一處的風,先美美地讀一讀,再說說你的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相機指導。
第一節:
(1)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2)學生質疑(預設:什么叫顫動?)
解決方法一:換詞法:抖動
解決方法二:同學們,快伸出你的雙手,這就是一片一片的小樹葉,風來了,小樹葉在枝頭什么樣?(學生的小手動了起來)哦,一片片樹葉在風中微微地、不停地動起來了,這就是顫動。
(3)綠綠的樹葉被風吹得輕輕地跳起舞來,誰能讀出來?
(4)看來,每個人對課文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朗讀的味兒也各不相同。請大家帶著自己的感受再美美地讀一遍。
第二節:
(1)林木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正走過了。
(2)想想什么意思,怎么才能讀好?
(3)你們看,林木正在向你們微微點頭(放課件),就好像——?把你的想象送到句子中說一說。(出示課件:林木微微點頭的時候,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
(4)林木微微點頭什么樣?你能讀出來嗎?同桌互相讀一讀。(同桌互讀)
(5)誰愿意推薦一位同學讀一讀?(生推薦讀)
第三節:
(1)誰再來說說從哪兒感受到了風?
(2)你從這找到了風(投影:平靜的水面,微微泛起了波紋。這就是我們書上說的——河水泛起波紋。
(3)再看(投影:波浪)一樣么?
(4)波浪的力度比較大,可是這里呢,風不急,是微風。所以這里要讀得怎么樣?誰會讀?(指名讀,示范讀,跟著讀)
(5)小手動一動,扮演風兒隨著老師的敘述跟河水做游戲。
風兒風兒悄悄地來了……
風兒風兒輕輕吹……
風兒風兒大起來了……
同學們,風會和我們玩快樂的游戲,所以我們讀這句的時候,心情是快樂——(快樂的)。大家試著帶著快樂的心情來最后一句。(如果學生不理想,教師可以范讀:老師可以讀得更快樂。……像我這樣讀,好嗎
四、指導背誦。
五、激發想象,拓展延伸
1、你們背得這么好,把風也吸引來了。快看,它來到了哪兒?(課件出示1幅動態圖蒲公英)
誰也沒有見過風,不要說你和我了。
但是()的時候,我們知道風()。
2、真沒想到,我們班的同學也會寫詩。
請你也來當回小詩人,選擇圖上的內容或者發揮你的想象和同桌練習說一說。(課件出示“風車轉動、紅旗飄動”圖及句子)
3、走出教室,找一找風在哪里。
第二課時
指導生字書寫
1、朗讀課文。
2、你認為本課生字中哪個字你會寫了?如果會寫,請到前邊來教一教大家。
學生書寫,注意筆順,怎樣把字寫好。
3、你認為哪個字不容易寫好或寫不好呢?
4、教師指導重點字:過,半包圍結構,先寫“寸“后寫偏旁,捺要長一些等。
5、“說”為左右結構,但書寫時,要左窄右寬,帶這個偏旁的字有()。
作業設計:
小畫家:畫風
小作家:創編有關風的詩句
搜集能手:搜集有關風的詩句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風》教學設計10-30
二年級上冊語文《風娃娃》教學設計07-13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4-10
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5-03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5篇04-10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5篇)04-10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6-13
小學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4-01
二年級語文《風娃娃》教學設計03-13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通用15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