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八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

時間:2024-02-25 10:29:4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

八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1

  設計思想:

  1、根據新的教學理念,本著讓全體同學積極參與的原則,能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在整體上初步感知詩篇的思想、內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

  2、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六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在思維上偏重感性,所以在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教學設計在導入上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國際形勢,創設情景,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因此在完成本課教學的重點時,采用了小組討論的形式,大家共同研究,分析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主旨,互相取長補短,效果很好。

  4、注重讀寫結合,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教學設計就設計了寫作的片斷練習,同時也結合了課文內容,加深了對詩的理解,達到了一箭雙雕的目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借朗讀、想象加深對詩歌的理解,領會意境。

  2、過程與方法:讀—議—講—問—拓—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戰爭的殘酷,增強和平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意境,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從文章樸實的語言中體會詩中蘊含的深刻主題。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全球關注的伊拉克戰爭已告一段落,但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從古到今,在人類歷史上可以說戰爭不計其數,有人曾做過這樣的統計,在人類五千年文明史里,和平年只有392年,打個比方,如果把五千年看作一天的話,一天中有23個小時在打仗。我國古代戰爭的頻繁,同樣給百姓帶來巨大的災難,十五歲從軍到頭發蒼白才拖著傷殘的身軀回到故鄉,這又是怎樣的悲劇,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戰爭題材的古詩《十五從軍征》。

  二、誦讀體味:

  1、師范讀:正音

  2、生讀(反復)

  3、片斷朗讀。指導朗讀,重讀、停頓指導

  4、繼續朗讀

  三、探究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進行討論探究。

  思考題:

  1、《十五從軍征》是一首什么詩?

  2、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用自己的話講成故事。

  3、“松柏冢壘壘”說明了什么?“兔從狗竇入——————井上生旅葵”幾句詩,帶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4、為什么老翁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5、說一說讀了這首詩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四、明析深化:

  1、《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樂府詩。(小資料)

  2、指導學生把詩的內容講成故事。(用自己的話)

  3、從“松柏冢壘壘,兔從狗竇入——————井上生旅葵”說明老翁家人都已不在人世,原本溫馨的家已成為荒涼之地,這一切是殘酷的戰爭造成的。

  4、最深的感受:詩中的老翁實在太可憐了,然而現實就是如此悲慘,由此引導學生領悟出此詩主題,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殘酷,戰爭的殘酷。

  五、拓展引申:

  1、播放美伊戰爭后,伊拉克人民生活鏡頭。

  2、讓學生談一談對伊拉克戰爭的看法。

  3、教師小結:世界需要和平,人民反對戰爭。

  六、課堂練筆:

  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段話描寫老翁回家后的心理活動(字數不限)。

  教師適時點評。

  七、歸納總結:

  戰爭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對人類文明造成巨大的破壞,作為地球村的一分子,我們要反對戰爭,呼吁和平與發展,創造人類共同的進步。

  八、作業:

  俗話說詩畫不分家,拿起手中的筆,根據詩的內容畫一幅畫。

  教學評析:

  1、對新課程理念,對新教材的編寫意圖的理解和把握都很到位。

  2、教態親切,教學民主,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情趣,課堂上洋溢著和諧、民主、快樂的氣氛。

  3、啟發學生合作學習,仔細品味,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學生學得主動積極。

  4、三維目標落實到位,尤其情感目標達成突出。

八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十五從軍征》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7單元《戰爭》中課文《古詩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戰多年回到家鄉,看到家中一片凄涼的情景。反映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控訴及對和平的向往。

  設計理念:

  教學中使學生在積極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掌握學習古詩文的方法,體會詩中的情感,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地去誦讀,注重學生的自主感悟,激發他們的情感共鳴。總之在教學中,始終要注重把握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使學生在掌握語文基本技能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教學目標:

  1、看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邊讀邊想象詩所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理解詩歌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和平的熱愛。

  教具準備:

  ppt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這節課給大家帶來了幾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伊拉克戰爭中家園被毀、人民流離、傷亡慘重的悲慘畫面。教師隨機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圖片解說。)

  師:同學們,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是無情的,它給世界和國家都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它又給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百姓帶來什么呢?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與戰爭有關的古詩《十五從軍征》。

  (師板題,學生齊讀詩題。)

  二、感知理解。

  (一)初讀詩歌,讀通詩句。

  1、學生自由試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教師檢測學生掌握情況。

  (二)細讀詩歌,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讀古詩,邊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然后利用借助工具書與同伴交流等方法解決不理解的字詞,最后記下自己沒有解決的字詞。

  2、學生匯報自己理解的字詞義,師生共同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字詞問題。

  3、教師引導學生采用看注釋和插圖及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

  (課件出示詩句及學生已理解的字詞義。)

  4、學生互相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敘述這首詩所講的事情。

  6、指名帶著自己的感情朗讀整首詩。

  7、教師配樂朗讀。

  (三)品讀詩歌,體會情感。

  1、學生概括本首詩的主要內容,并說說自己從哪里知道的。

  2、從重點內容入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家的凄涼。

  3、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老人一生的悲慘遭遇中感受到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沉重災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從而激發學生對和平的熱愛。

  三、積累運用。

  1、背誦整首古詩。

  2、摘抄感觸最深的詩句。

  四、作業設計。

  1、把這首詩改寫成一則小故事。

  2、把自己對戰爭的看法寫成小片段,與同學交流,或放入自己的博客、q群里與更多的人交流。

  附:板書設計

  十五從軍征

  服役久

  家凄涼戰爭的殘酷

  淚沾衣

【八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05-27

八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精選8篇)05-26

改寫《十五從軍征》10-07

改寫《十五從軍征》05-30

改寫《十五從軍征》10-07

改寫《十五從軍征》10-06

十五從軍征作文03-17

古詩《十五從軍征》01-12

改寫《十五從軍征》02-25

《十五從軍征》 閱讀練習09-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亚洲少妇一二三区视频 |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五月天AV免费在线观看 | 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