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詩歌教學設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詩歌吧,詩歌飽含豐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兒童詩歌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兒童詩歌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從而展現童年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設計理念:
在兒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麗;在他們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們看來,夢想可以無限飛翔,快樂可以無限傳達。因此,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朗讀,讓他們想個夠,讀個透,結合誦讀,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文本,體會詩歌情感,并且鑒賞詩歌寫法,用詩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學習兒童詩表達方式,領悟兒童詩的寫法。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我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兒童詩,形象解讀兒童詩意境的“意”和“境”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這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尤其是孩子們,這一環節能令他們暢所欲言,一吐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師從中更真切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的愿望就被寫進了詩里,同學們知道是什么詩嗎?——兒童詩 師:同學們,你們讀過兒童詩嗎?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兒童詩嗎?
1:詩人寫給兒童讀的詩叫兒童詩。
2:適合兒童讀的詩。
3:還有兒童寫的有兒童情趣的詩
……
師:對!成人或兒童寫的具有兒童情趣、反映兒童生活、適合兒童閱讀的詩就是兒童詩。
師:有人說兒童詩意境好美啊,你們知道什么是兒童詩的意境嗎?不知道吧,下面我們來了解兒童詩的意境吧。
師出示符號“0”,讓學生根據 “0”的形態特點觀察、想象:“0”是什么? (數字零、字母0、雞蛋、石子、張開的嘴、圓圓的盤子、圓圓的月亮、紅紅的太陽??)
師:同學們,你們剛才的想象是一幅幅畫面,就可以作為兒童詩的“境”,如果以此為題目在詩中進行無限的遐想抒發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就是“意”。我們讀兒童詩就要抓住詩中的“境”去體會詩中的“意”。
二、啟發學生以“小手、桃樹枝,眼睛、風箏,我、春天的土地”為依據,想象《我想》這首詩的意境,體會兒童奇特的想象
師:出示“小手﹢桃樹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會長出什么呢? 1:我會長出稚嫩的花蕾,在陽光下盡情地綻放。
2:我會長出稚嫩的枝條,在春風春雨中盡情地生長。
師:此時的你會有些什么想法?
1:我會與樹上的小鳥、桃樹枝、桃樹葉成為好朋友。
2:我會讓小鳥在我的枝條上筑巢、搭窩,讓鳥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3:歌唱美好的生活??
師:出示“腳丫十柳樹根”,如果把你的`腳丫接在柳樹根上,又會長出什么呢?
1:我會長好多好多的根。
2:我會發好多好多的芽。
3:我會長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葉。
4:我會長出很多很多的柳樹,長成一片茂盛的柳樹林子。
師:此時的你會有些什么愿望?
我會給人們遮蔭,讓我的同學在樹下乘晾、讀書??
師:出示“眼睛十風箏”,如果把你的眼睛裝在風箏上,你會看到些什么? 1:我會看見藍藍的天空、自由飄飛的白云。
2:我會看見自由飛翔的小鳥;還會看見紅彤彤的太陽。
師:往下看。
看到巍巍長城、滾滾長江、滔滔黃河、一碧千里的草原;看到繁華的都市北京、上海、重慶、廣州??
師:出示“我+春天的土地”,如果把你種在春天的土地里,你會變成什么? 我會變成小草、小花,把祖國打扮得美麗無比??
師:那么,你們又會有什么美好的愿望?
1:我會變成蒲公英,在空中自由地飛呀飛,把我的理想告訴小樹、小花,告訴小松鼠、小花貓、小熊貓??
2:我會變成一棵搖錢樹,為窮人搖下很多很多的錢,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3:我會變成神筆馬良,為癱瘓的媽媽畫出神藥,媽媽吃了藥馬上就能站起來。
師:多么孝順、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
我也會變成神筆馬良,為窮人畫美味佳肴、高樓大廈;還為我自己畫一臺電腦,我要在網上讀好多好多書,還要盡情地玩各種喜歡的游戲??這一切都是我們所想。
請同學們打開書39頁——兒童詩之《我想》
板書課題:9、我想
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我想》,啟發學生用學習詩歌的方法體會《我想》的思想感情
1.生自由放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讀到字正腔圓。
2.檢查、教讀,讀到正確、流利,讀出兒童詩的節奏、韻味。特別注意“悠啊(wa)悠”、“長啊(nga)長”、“望啊(nga)望”、“飛啊(ya)飛”中的“啊”的變音指導。
師過渡:同學們剛才的想象豐富、奇特,我相信你們還有很多美好的愿望。我相信你們的愿望通過努力一定會實現的。“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土地上”作者又是怎么想象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體會《我想》的意境及情感教育
(一)作者想象
師:請同學們把課文認真讀一讀,看看作者的想象好在哪里?
1:第一節作者用了比喻和擬人進行想象,作者想象“小手長成花苞牽著陽光悠啊悠,悠出聲聲春天的歌”讓人回味無窮。
板書:安----悠 (歌唱)
第二小節作者用“長成一座綠色的篷帳”概括了我們所有的想象。板書:接------長 (篷帳)
第三小節作者把藍天比喻成課堂很美。
板書:裝------望 (藍天)
師:第三小節作者只寫了天空的景象,沒寫天底下看到的情況,是不是作者的想象不夠豐富?
如果高洪波把想到的都寫下來,課本裝得下嗎?在這里他是選取典型的畫面“白云、太陽、天”表達兒童對藍天的遐想和喜愛之情。
師:第四小節想象奇特,“飛”字用得好,寫出了兒童對美好愿望的向往與追求。
板書:種------飛 (遠方)
(二)體會作者構思特點,模仿寫詩
師:請同學們再讀讀這首詩,看看每一節的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1:作者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2:每一節都是先寫我想怎么樣,再想象做什么、結果是什么.
師:對!你能模仿著寫一寫嗎?(學生模仿寫作師巡查)
分享:我想把鼻子裝在蜜蜂上,帶著毛嘟嘟的身體,在花叢中飛舞,聞啊,聞——聞花朵的清香。我想變成一對翅膀讓想飛的人們 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盡情欣賞祖國的秀美風光 我想變成一雙眼睛 讓盲童們感受人間的溫暖 看見世界的光芒 我想變成一幅清亮的喉嗓 讓聾啞兒童 擁有甜美的聲音 能夠盡情歌唱。我想變成一片花瓣 悄悄地站在枝頭 眺望著 春天那美麗的面龐 我想變成一個西瓜 躺在綠油油的田野里 享受那夏日的艷陽 我想變成一片雪花 快樂地飄啊飄 用我的粉妝玉砌 裝點祖國山河大江。
(三)情感教育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老師相信你們的明天就像你們的遐想一樣美
好,但無論你走多遠,有多輝煌,請別忘了家里還有牽掛你的和你牽掛的人。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節。
五、升華總結
1、作者高洪波以“想”為詩眼,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土地上。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往。
2、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們的幸福和歡樂;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我的童年我做主!
愿所有的孩子都過上一個幸福,快樂、難忘的童年!
六、課后練習
寫一首兒童詩。
兒童詩歌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學寫兒童詩》來源于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輕叩詩歌的大門》,本課教學將拓展有關“冬季”的幾首兒童詩。由“賞詩”到試著“寫詩”。 設計理念:
“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這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的學生觀。讓學生學會欣賞、創作兒童詩,能夠激活他們的想象,培養想象力和創新思維。他們的心靈也會受到詩意的熏陶,變得更加美好,童年的天空充滿詩意的色彩。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感悟兒童詩的特點,能依據主題,發揮想象,創作簡單的兒童詩。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賞析,了解兒童詩的特點,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兒童詩的創作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創作兒童詩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嘗試用兒童詩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了解兒童詩的特點,并創設情境讓學生嘗試創作詩歌;
2、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讓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盡情地表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想變成個魔術師,把班上的每個孩子都變成一個小詩人,你們愿意嗎?上學路上,凌冽的寒風,蕭條的街道,都在告訴我們冬天來了。孩子們,你們喜歡冬天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了冬天的禮物,聽、聽,冬天的聲音
二、讀詩體驗,交流感受
《雪》 馬云超
轉眼大地鋪上了羊毛毯,這么冷的天,是誰正在天空剪羊毛呢?
1、出示錢萬成的`兒童詩《會飛的葉子》 誰都怕冬天
說冬天冷
小麻雀卻說不
在光禿禿的樹丫上
朗誦小詩
誰都說冬天難看
孤孤單單沒有綠意
小麻雀站在枝頭
給寂寞的老樹
添上一片
會飛的葉子
我讓“一個勇敢的男孩讀讀第一節”,讓“一個美麗的女孩讀第二節”,再讓所有“勇敢的男孩們讀第一節”,讓“美麗的女孩們讀第二節”,變換著形式,讓孩子們不知不覺把詩讀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2、出示老師改寫后的詩歌,孩子們再讀
誰都怕冬天
說冬天冷
六()班孩子卻說不
在明亮的教室里
朗誦小詩
誰都說冬天難看
孤孤單單沒有綠意
六()班孩子用火一般的活力
給冬季的校園
添上一只只
會飛的蝴蝶
3、引導孩子說說對比讀后的感受(你發現了什么?)
4、出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金波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飄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飄到小河里,‘
變成一滴水,和小魚小蝦游戲?
飄到廣場上,去堆雪人。
望著你笑瞇瞇?
我飄落在媽媽的臉上。
親親她,然后就快樂地融化。
師范讀
師生合作讀
多種形式朗讀(略)
5、你們喜歡這首小詩嗎?你最欣賞哪句詩?為什么?這樣寫美嗎?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充滿想像。
6、(師相機板書:充滿想象 、比喻、擬人)
指名反饋:(總結方法,適時板書)
師:通過交流,我們不難發現兒童詩有一些特點:(點擊課件)
兒童詩的特點:1、詩是分行寫的,每行都很短。
2、經常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
3、詩讀起來常常瑯瑯上口,有時很押韻。
4、詩必須有豐富的想象。
5、詩能把平凡的事物變得活潑、有趣、動人。
生仿寫: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飄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飄到 。(哪兒)。(干什么)
教師小結: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只要我們有一顆童心,能夠大膽想象,錘煉語言,就可以寫出有趣的兒童詩。
三、出示《雪花的快樂》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飛舞,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等著她來花園里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注:本詩只出示前半首,也就是黑色字部分
讀老師加進班上孩子名字的改編版(課件出示)
四、放飛思緒,獨立創作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想飛到
預設:
最有情感的話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想飛到媽媽的臉上親親她。
最富詩意的話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想飛到花瓣上,聞聞它的清香。
兒童最單純的想法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想飛到太陽去,暖和暖和。
(仿《雪花的快樂》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
默默在荒涼的野外
我也會輕吐幽香
用我的嫩嫩的綠
笑著擁抱
擁抱
這貧瘠的土地
(提示——假如我還是:太陽、大地、小草、蝴蝶、山、樹、河流等)
學生自由創作。 展示交流學生的作品。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作品,你們的詩好在哪里,怎樣做修改?把好詩推薦給大家一起分享,看哪一組推薦的詩最好。師再次點評。
五、總結
今天,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一顆純真的心,擁抱童詩。盡管我們的小詩還顯得稚嫩,還有許多不完美,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把 “兒童詩”這顆夢想的種子能夠播撒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讓我們用真情和快樂來澆灌。相信在這個冬天的背后,我們夢里是春天,夢外也是春天。
六、作業布置
課后自由命題,創作一首有趣的兒童詩。
兒童詩歌教學設計3
一、 教材簡析
《家》是一首兒童詩,主題單純,內容淺顯,語言凝煉,韻律和諧,富有兒童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很受兒童的喜愛。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應把握兒童詩的特點,并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展學生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依據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愛好,盡可能的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詩的優美境界中去,感受家的溫暖幸福。
三、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認識本課2個生字。
3、 培養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 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 教學流程
a) 老師這有一個字你們認識嗎?出示“家”這個字。上學期我們學
過一首兒歌題目是“家”,誰還記得?(指名背誦)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朋友(出示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圖片),這些小家伙很調皮,偷偷跑出來玩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家嗎?出示大圖,學生上前貼畫。
b) 學生看圖用句式“(什么)是(誰)的家”說一說。(出示句卡,學生練說時相應出示藍天、白云、樹林、小鳥、小河、魚、泥土、種子詞語,貼在黑板上。。
c) 師小結:說得真好,其實,把你們說的話寫下來,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到快樂讀書屋里去讀讀這首題目是《家》的小詩吧!
(二)講授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要求定位在讀對、讀通上。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小詩,同桌之間評評他讀得怎么樣。 d) 范讀詩歌,想象詩中都寫了誰的家?在哪里?
e) 隨學生交流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
(1)“藍天是白云的家”。看圖或聯系生活中所看到的,說說藍天上的白云怎么樣?學生交流后指名讀,及時評價。
(2)“樹林是小鳥的家”。通過圖理解“樹林”一詞。(再指名讀)
(3)“小河是魚兒的家”。引導學生想象,假如說我們的教師就是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條小魚兒,你會在可愛的家里干些什么事呢?
你能帶著想象再讀這一句嗎?相信你會讀得更好。(小組競賽讀)
(4)“泥土是種子的家”。(有關種子生長的錄像)師描述:春天,陽光暖暖地照著泥土,小種子醒來了。它伸伸小腿,生根了;它伸伸手臂,發芽了。在泥土的懷抱里,它慢慢地長大,長成花,長成草,長成樹木和莊稼。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一句。
(5)小結:你看,其實每一行詩的背后都藏著一幅很美的畫,只要你用心地去讀,去感受,你就會發現這美。
(三)句式遷移
1、你還知道(什么)是(誰)的家?小組討論,學生自由練說,交流。
2、小動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們也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祖國。問:你知道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名字?
3、(出示開滿鮮花的中國地圖)理解“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出示第二句)齊讀。
(四)背誦全文,創編詩歌
(五)自主探究,認字識字
在學習小組內交流,說一說你認識哪幾個生字,說說是怎樣認識的?不認識的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六)總結:同學們,家是溫暖的,是幸福的,描寫家的詩歌還有很多很多。希望你們在看書時發現有關家的兒歌,一定要多讀幾遍,也把它背下來好嗎?
【兒童詩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詩歌教學設計01-14
詩歌鑒賞方法教學設計11-30
兒童詩教學設計05-29
只揀兒童多處行教學設計06-27
《只揀兒童多處行》教學設計08-03
《古代詩歌五首》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04
七上《古代詩歌四首》 教學設計05-10
古代詩歌改寫訓練教學設計:《夜雨寄北》11-02
兒童詩歌(我想)09-18
關于冬天的兒童詩歌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