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三年級語文七顆鉆石教學設(shè)計 三年級七顆鉆石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shè)計,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shè)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七顆鉆石教學設(shè)計 三年級七顆鉆石教學設(shè)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并能感情朗讀課文。
2、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3、學會懂得關(guān)心別人,懂得用愛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體會小姑娘美好的心靈與七顆鉆石的關(guān)系。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巨大力量,培養(yǎng)學生有愛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閱讀,讓學生體會是“愛心”使水罐發(fā)生了一次次神奇的變化,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懂得愛心對別人、對社會的意義,懂得只有愛,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教學過程
(一)設(shè)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鉆石圖片,板書鉆石)
漂亮不漂亮?你想說什么?不光漂亮,它還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啊,它象征著純潔和永恒啊。(板書:七顆鉆石)齊讀課題。
教師過渡: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來自列夫·托爾斯泰的童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fā)生過一次大旱災。夜里,一位小姑娘抱著空水罐離開了家,為她生病的母親找水喝。但,她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三)讀與悟第2段
教師過渡:小姑娘睡醒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1、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二段。
2、指名提問。(小姑娘醒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齊讀文中句子: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4、問題預設(shè):此刻,小女孩心情如何?引導學生找文中“喜出望外”一詞。
5、指名提問。(“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結(jié)合表情理解)
6、齊讀。(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是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
7、指名提問。(小姑娘得到水之后想到了什么?)
(她真想喝個夠,但更想給生病的母親喝,于是趕回家。)
教師過渡:小姑娘得到水,想趕緊拿回家,一不小心被一只小狗(絆倒了),水罐掉在了地上,后來發(fā)生了哪些神奇的變化呢?
(四)請同學們與同桌一起把故事讀完,并拿出預習表格相互交流。
題次小姑娘把水送給誰水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什么原因使水罐發(fā)生變化
第一次母親有了清澈新鮮的水小姑娘孝順之心
第二次小狗銀罐對小動物的愛心
第三次母女互讓金罐母女之間的愛
第四次路人七顆鉆石和巨大水源博大的愛
根據(jù)學生匯報情況填寫表格,并相機進行教學。(表格進行超鏈接,隨學生回答進行學習。)
第一次神奇變化: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點兒水,小狗把它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
教師過渡語:多么神奇,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水罐為什么會變成銀的。
(1)齊讀。
(2)問題預設(shè):為什么小狗要舔凈?(回顧第一段,動物焦渴而死,讓學生明白水的重要。)
(3)教師引導:小姑娘只倒了(一點兒水),就一點兒,說明什么?女讀—評價—男讀
(4)問題預設(shè):如果小姑娘再不給它喝水,它會怎樣?你體會到了什么?(水的珍貴)
(5)問題預設(shè):如果是小貓、小羊、小雞她會讓水嗎?(擴展小動物),說明小姑娘怎么樣?(對動物有愛心。)
(6)讓我們帶著對動物的這份愛一起讀一讀。
(7)出示銀水罐圖片
第二次神奇變化:
課件內(nèi)容:
母親說:“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遞給小姑娘。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變成了金的。
教師過渡:小姑娘抱著銀水罐回到家,看到媽媽是什么樣子?
(1)個人讀。
(2)評價(語氣虛弱)(再讀)
(3)問題預設(shè):如果沒有水母親會怎么樣?那她為什么不喝呢?他們讓來讓去說明什么?如果是爸
【小學三年級語文七顆鉆石教學設(shè)計 三年級七顆鉆石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七顆鉆石》語文教學反思07-21
《七顆鉆石》第1課時教學設(shè)計(通用10篇)10-11
我是鉆石07-29
鉆石作文07-07
鉆石的作文04-12
《七顆鉆石》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0-24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shè)計02-27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shè)計04-02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shè)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