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語文《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設計1
一、猜書的內容,激發讀課文的興趣
(多媒體打出關于《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的封皮)教師簡介:《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百年,魅力不減。通過書名,你能猜猜這本書的內容嗎?(學生猜測)
二、閱讀梗概,了解小說內容。
1、理解“梗概”的`意思。
2、自由閱讀梗概,了解小說內容。
教師相機提醒學生留意:梗概中寫到了湯姆的幾次歷險?主要寫的是哪次歷險?你從哪知道的?使學生能比較準確地概括主要內容。
三、瀏覽精彩片段,體會人物特點和語言特點。
1、瀏覽精彩片段,與梗概對照,想想精彩片段寫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2、再讀精彩片段,圍繞下面的問題交流:
(1)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你認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來交流,學生可能認為事件精彩,可能認為語言精彩,只要有所體會就可。教師根據學生的感悟,相機引導學生注意語言幽默夸張的特點,讀相關語段。
四、結合課后的泡泡和讀書產生的疑問,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1、通過讀梗概,你對什么內容還產生了要細讀原著的興趣?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
2、看課后的泡泡3(“我讀了整本書,覺得湯姆刷墻那一段很有趣”),你有什么想法?
3、拓展閱讀湯姆刷墻的精彩片段。
4、鼓勵學生讀整本書,為讀書交流作準備。
六年級語文《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默讀節選片段,了解主要內容,體會情節的吸引之處。
2.感知人物形象,尋找自己身邊的伙伴的相同點,并閱讀原著,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學習重點難點
1.默讀節選片段,了解主要內容,體會情節的吸引之處。
2.感知人物形象,尋找自己身邊的伙伴的相同點,并閱讀原著,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簡介、作者簡介、詞語解釋、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閱讀興趣
【出示課件1】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它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先生(板書)的四大名著之一。對于馬克吐溫你們不陌生吧。語文園地四中有講到幽默的他。在五年級也學過一篇課文《金錢的魔力》。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說大師,語言風趣幽默,親切自然。
(板書: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湯姆索亞歷險記》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百年,魅力不減。有人說:如果馬克,吐溫的小說是皇冠的話,那這部小說就是皇冠上的一顆閃亮的明珠。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見一見這顆明珠。
2.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湯姆索亞歷險記》)
3.齊讀課題。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看題目,你覺得這篇小說的關鍵詞應該是什么?什么叫歷險?
2.默讀節選片段,說說這部小說主要寫了什么。
精彩片段講述的是湯姆和貝奇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你喜歡的歷險讀一讀。并說說你的感受。
4、在湯姆這些冒險的經歷中,你覺得最驚險的是什么?歷險結果是什么?
5、以小組的形式再讀課文,讀出湯姆的特點,評出讀得最好的小組。
6、小組復述課文。
三、研讀賞析,感知人物
【出示課件2】1.默讀課文精彩片斷,從精彩片斷中找出人們見他們回來的表現來。
——“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鐘忽然啷啷地大響起來,片刻之間,街上擠滿了衣服還沒有穿整齊的人,瘋狂地大嚷大叫:‘快出來!快出來!找到他們了!’”
2.在他們被找回來前后,人們的情感分別有什么不同?
——正所謂“大悲大喜,先悲后喜。”大師就是大師,寫文章就是與別人不一樣。他的語言主要以夸張幽默著稱。現在我們以大喜的部分為例,你覺得哪些描寫最吸引你?為什么?有感情地讀一讀。
3.湯姆夸張地吹噓這次歷險過程的'描寫更為精彩,有兩個詞一連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六個“怎樣”,五個“如何”。現在請同學們把這一段再讀一讀,你能否盡情地展開想象,把第一個“怎樣和如何”的具體內容寫出來呢?
4.再回到精彩片斷,現在你對湯姆是否又有了新的認識?
樂觀勇敢、頑皮可愛、有愛心
四、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1、通過閱讀這篇課文你還想了解湯姆歷險的哪些具體內容?
【出示課件3】2、小說第二章中有關出讓刷墻權的那段描寫充分展現出湯姆具有杰出的領導才能。本不知不覺地自愿成了湯姆的“俘虜”,他不僅替湯姆刷墻,而且為了能刷上墻,連自己的蘋果也賠上了。當孩子們搶著刷墻時,湯姆卻暗自高興。湯姆是個多種角色的復合,他身上還有著各種各樣的性格特征,也許有著你的影子。請同學們找出《湯姆索亞歷險記》整本書閱讀。
五、布置作業
【出示課件4】1、文中有很多詞看上去是貶義詞,實質表達了作者對人物的喜愛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來嗎?
2、馬克,吐溫是作者的筆名,關于他筆名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
【六年級語文《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05-17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05-17
湯姆索亞歷險記心得03-02
六年級語文《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教學設計(精選10篇)09-27
湯姆索亞歷險記好詞好句07-28
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好詞好句04-22
湯姆索亞歷險記閱讀心得11-05
《湯姆索亞歷險記》閱讀心得05-17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后感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