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秀

時間:2024-08-21 09:24:3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秀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秀1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馮驥才,本文真實而生動地描述了作者少年時代成長道路上的一次冒失行動:活潑好動、好奇心極強的“我”不顧爺爺的反對捅了馬蜂窩,結果遭到馬蜂的反擊,差點兒丟了性命,通過這件事,“我”對馬蜂有了新的認識,并獲得了人生的啟迪——再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情。

  “捅馬蜂窩”是“我”在淘氣的年齡時干的淘氣的事,作者把兒時的小事寫得一波三折。每一次轉折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真是引人入勝,讓人回味無窮。本文內容淺近,思路明晰。敘事生動,語言活潑,在敘述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容易激起孩子們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14個生字,會寫12個田字格里的生字。

  2.利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或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文中“樂園、冒險、復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詞語的意思。

  3.體會“爬滿青苔”的“爬”,“闖進屋來”的“闖”,“拖進了屋”的“拖”等詞的形象性。

  4.朗讀課文。練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話、朗讀、合作,聯系課文有關語句說說“我”的情感變化。

  2.品味語言,學習作者把一件事情寫具體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閱讀實踐中了解不傷害別人的意義,引發人和動物如何相處的思考。

  重難點分析:

  l本課教學重點是讀懂文章充滿情趣的語言,了解“我”情感的變化。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理清層次,然后抓住表示“我”在捅馬蜂窩之前、捅馬蜂窩之時、捅馬蜂窩之后不同心理的重點詞句展開教學,教師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品讀相關詞句,結合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幫助學生梳理情感線索,體驗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同時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

  l了解課文內容,產生不傷害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是本課教學難點。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作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力圖圍繞學生探究主題,引導學生在靜讀默思、解疑悟情的過程中實現這個對話過程,產生不傷害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

  課前準備:

  1.查找有關馬蜂的知識。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了解馬蜂。

  (一)交流課前搜集資料,說說對馬蜂的了解。

  (二)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并課件出示關于馬蜂的介紹資料。

  (三)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馮冀才的童年生活,和他一起體會“捅馬蜂窩”。

  (四)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五)播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一)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標出自然段,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出示生字、容易讀錯的詞語,檢查讀音,相機正音。

  (三)同桌分自然段互讀課文,要求互相正音,對方讀得不流利的地方,請他再讀一遍。

  (四)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五)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一)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教師提示:快速默讀就是一行一行地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用眼睛掃視,邊讀邊想文章脈絡。

  (二)師生交流。

  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9自然段):寫“我”捅馬蜂窩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學生交流(課件出示)

  原因:奶奶的叨念和好奇心。

  經過:“我”去捅馬蜂窩,妹妹由于害怕忘了事先的約定,把“我”關在門外,我被蜂蜇了。

  結果:“我”被馬蜂蜇病了,并且因害怕馬蜂而不敢去后院了。

  第二部分(10-19自然段):寫“我”聽了爺爺的述說,后悔自己捅馬蜂窩,盼望馬蜂重返檐下筑巢的心情。

  第三部分(20-21自然段):寫捅馬蜂窩的啟示:再不做任何傷害旁人的事。

  第二課時

  一、回憶內容鞏固認知。

  回憶課文內容,這篇文章主要講了

  一件什么事?

  二、牽出情線,初步感悟

  (一)在“我”捅馬蜂窩的前后過程中,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自由讀文,畫出描寫作者感情變化的句子,寫批注。

  (二)指名讀作者感情變化的句子。(課件出示)

  (三)說一說作者的情感變化。老師適時板書:好奇、膽怯、愧疚、期望

  過渡:你們看,作者從一件捅馬蜂窩的事情中,有這么多心情的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他首先出現的“好奇”

  三、品味詞句,深入領悟。

  (一)激情朗讀,體會“好奇”

  1.課件出示第一次情感變化的句子,學生讀。

  2.馬蜂窩是什么樣子?讀文填空:

  這里,()要數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好像()。

  3.對于這個壯觀的馬蜂窩,奶奶總為他生氣,時常埋怨道——,爺爺卻連連搖手,警告說——,我站在一旁,心里卻——。

  4.對于捅馬蜂窩這件事,家里的人所持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找出家人對于捅馬蜂窩各自的態度是怎樣的?

  ●爺爺:捅不得,會蜇死人的。

  ●奶奶:生氣請人來捅()

  ●妹妹:害怕

  ●我:有趣、渴望、(課件出示)

  5.我對捅馬蜂窩產生了截然不同想法,聯系其他家人的態度,聯系上下文來說說,為什么我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嗎?

  語言訓練(課件出示):

  因為,我心里涌起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

  6.想一想,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男孩子?

  歸納梳理學生的隨機發言:淘氣、好奇心極強、喜歡探險。

  7.體會朗讀:“我站在一旁,心里卻涌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

  8.引讀第七小節相關內容,了解“我”在捅馬蜂窩前的準備:

  (1)當我被這個淘氣的欲望鼓動得難以抑制時,自己也是全副武裝,并配備了武器,最后還和妹妹有了約定。

  (2)看來我是有備而來,對捅馬蜂窩這件事是志在必得。帶著這種雄心壯志,再來讀讀課文的第七小節。

  過渡:這一捅可壞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讀讀文章,找找與“膽怯”有關的句子。

  (二)想象朗讀,體會“膽怯”。

  1.認真讀讀課文的第8自然段,看看人物內心是怎樣變化的?

  (1)歸納梳理:遲疑--好奇--驚呆

  (2)理解:“遲疑”,聯系上下文了解遲疑的原因。

  (3)揣摩心理,合理想象說話。(課件出示)

  我開始有些遲疑,最后還是好奇戰勝了膽怯,我想。

  2.再讀這段話,用聯系上下文了解人物內心情感,選擇一個地方寫下來。

  (1)課件出示:

  ●當我的竿頭觸到……關在門外。我心想。

  ●我一回頭,……使我驚呆了,我心想:。

  (2)交流。

  第一句:抓住“我”的動作“觸、頂、搖撼、扔、跑”,體會“我”捅馬蜂窩時的緊張。

  抓住馬蜂的反應“轟、一團、騰空而起”,感受馬蜂數量之多及其受驚時的慌亂。

  第二句:讀讀下面兩個句子,比較哪個寫得更好?為什么?

  ●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朝我撲來,好像一架戰斗機。

  ●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斗機。

  3.結合板書,抓住我的動作和馬蜂的反擊,根據作者內心的變化說說我捅馬蜂的過程。

  4.捅馬蜂窩的結果怎樣?

  (三)讀中感悟,體會“愧疚”。

  1.這是一只充滿激情和勇氣的馬蜂,卻因我而!

  2.因此作者說:我面對這壯烈犧牲的小飛蟲的尸體,似乎有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心上。我真希望()

  3.朗讀、感悟。

  (四)情景設置,體會“期盼”。

  1.字詞訓練: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課件出示)

  盼望希望渴望失望

  那窩馬蜂呢,無家可歸的一群呢,它們還會不會回來重建家園?一年過去了,我天天()……馬蜂卻沒有來。

  轉年開春,當我看到有兩只馬蜂在窗檐下轉了轉時,不禁心中充滿了(),它又飛走了。空空又是一年,我心中()極了。第三年,風和日麗之時,我()它們能回來。

  2.過渡:你們看,作者的心情被描寫得多具體呀!從盼望馬蜂歸來到仿佛看到了希望,接著又是大失所望,在結尾,作者的渴望,似乎打動了馬蜂,它們又回來了。望著這一切,作者暗下決心,他說:“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

  (1)課件出示句子:

  于是,……再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

  (2)思考:從題目來看更應該是不再做一件傷害馬蜂的的事,那怎么作者又說是: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小組討論。

  小結:每一只馬蜂都是富有激情的生命,來到世間的生命都有無限的生機,人與人要和睦相處,才能有和諧的關系。

  三、與文本對話,觸摸心靈。

  (一)結合“我”捅馬蜂窩的前后過程中心情發生的變化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二)學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三)想一想,演一演:(課件出示)

  1.聽了爺爺的話之后,“我”夢見了英雄馬蜂,設想一下“我”與英雄馬蜂的對話。

  2.“我”與馬蜂的兒子“小馬蜂”的對話。

  四、與生活對話,聯系現實。

  (一)你做過、見過或聽說過隨意傷害生命的事嗎?學了本文之后,你怎么看這件事?

  (二)你知道像馬蜂這樣誓死捍衛家園的英雄嗎?

  五、作業。

  假如你是一個電影導演,讓你將“捅馬蜂窩”這部分拍攝下來,再現當時的情形,請你選擇一個印象最深的鏡頭,把它具體地描寫下來(可以運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品讀、抓重點詞句,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2、感悟文本,體會課文內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導入新課

  1、復習。提問:《捅馬蜂窩》一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導入。教師:同學們,本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有條不紊地向我們介紹了作者小時候捅馬蜂窩的原因、經過、結果;“我”對馬蜂的再認識和“我”對馬蜂歸來的期盼。那么作者是怎樣環環相扣,將意圖表達清楚的呢?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深入了解課文。

  設計意圖:教育學家布魯納曾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成功的情感體驗能讓學生對教材有著濃厚的探究意識。本環節讓學生通過對舊知的回顧,學生成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增強對文本的探究意識。

  二、品讀重點,深入感悟。

  1、出示提綱,明確重點。

  默讀課文,用筆畫出文中比較精彩的部分,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2、品讀感悟,美讀升華。

  (一)細讀1—7段,了解捅馬蜂窩的經過

  (1)自由閱讀課文,想一想: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集體交流反饋:

  馬蜂窩的位置、給爺爺奶奶生活帶來的不便、“我”捅蜂窩的準備及過程。

  (3)相機重點引導:

  A、作者寫捅馬蜂窩,為什么還要寫爺爺家的后院?對蜂窩的介紹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從這些內容,你了解了哪種寫作方法?(環境烘托,為捅蜂窩埋下伏筆)

  B、從爺爺奶奶的對話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這對我有什么影響?(引導出:捅蜂窩的方法及“我”強烈捅蜂窩的。欲望)

  C、品讀、抓住重點詞句,體驗扣人心弦的捅窩過程(6—7段)

  ①、找出具體描寫“我”捅蜂窩的段落,讀一讀。

  ②、指名反饋:

  捅馬蜂窩的經過真是__________________!(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緊張、恐懼、驚慌……)

  ③、教師小結:是啊,捅馬蜂窩的情景緊張而扣人心弦,找出具體語句品讀、體會。

  ④、指名反饋句子,相機出示:

  A、“我脫下褂子蒙住頭頂,用上衣的前襟遮蓋下半張臉,只露一雙眼,又把兩根竹竿接綁起來,作為搗毀馬蜂窩的武器。”

  自由讀畫出描寫“我”捅蜂窩準備工作的動詞,并談談讀后感受。

  (從動詞中傳神地透露出“我”準備得細致周密,同時也突出了“我|既想捅又害怕的心理,進而體會捅窩的緊張和扣人心弦。)

  B、“一些受驚的馬蜂轟地飛起來,我趕緊用竿頭頂住蜂窩使勁地搖撼兩下,只聽得‘嗵’,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下來,跟著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門那邊跑。”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情景。指名談感受。

  (“嗵”寫其聲,“沉甸甸”寫其沉重,“一團黃色的飛蟲”用“團”來形容,只見黃色,看不見馬蜂個體,寫蜂群聚集之多,“騰空而起”“扔掉”“跑”等動詞寫出了蜂群受驚后猛然逃出可怕、緊張的情景。)

  指導朗讀,想像、感悟。

  C、“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斗機。”

  品讀句子,找出關鍵詞,體會,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指名反饋,重點引導:“徑直而兇猛”“撲來”寫出了馬蜂不顧一切的氣勢;又用一個比喻句“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斗機。”寫出了馬蜂的拼死一搏。

  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⑤小組合作,再次感情朗讀,體會捅窩的扣人心弦及馬蜂誓死拼搏的精神。

  4、教師小結:從捅蜂窩到挨蜂蜇,時間不長,作者卻寫得生動形象,令人驚心動魄。原因是什么呢?是的,靠的就是平時觀察細致,靠的是準確生動地運用一些表示動作、行為、情態的動詞,靠得是細節描寫這一表達方法。所以希望同學們,在平時要留心觀察,并掌握一些寫作技巧。

  設計意圖:葉老說:“教師之為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把閱讀、理解、品味、感悟留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啟發、點撥、引導、激勵留給教師,讓教師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本環節正是以質疑明確學習方向、以自讀自悟感悟文本內涵、以合作交流加深內容理解來體現這種理念的。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升華。

  (二)研讀8—11段,了解馬蜂的特性。

  (1)輕聲讀文,想想:從爺爺的話中,我對馬蜂的特性有了哪些了解?畫出相關語句。

  (2)齊讀課文第11段,思考:

  A、“我”對馬蜂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B、面對這死去的小飛蟲,為什么會有一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的`心上?“罪孽感”表達了“我”什么樣的心情?

  ①小組讀文、思考、交流、討論、匯報。

  ②教師小結:“我”對馬蜂的態度由厭惡轉為敬佩。因為“我”傷害無辜的生命,破壞了它們的家園而感到罪孽沉重。這種罪孽感更表達出了“我”的愧疚之情,要善待生命。

  C、再次讀文,更深度理解:

  “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引導學生明白:馬蜂的這一特性,正是它為保衛家園而犧牲自己精神的具體體現,令人佩服。點明文章主旨。

  設計意圖:本環節運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抓重點句子研讀感悟,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新課標提出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又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三)精讀第12段,感悟文本內涵

  (1)默讀本段,思考:這一段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你認為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2)集體交流,教師引導:

  作者運用設問句更表達出了“我”盼“無家可歸”的馬蜂歸來重建家園的急切心情。特別是最后一句,既突出了兒童的幼稚之舉,又表達了盼歸的急切,更是在呼吁我們要善待動物,善待生命。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中思考、讀中感悟的習慣。

  (四)入情入境,體會作者情感變化

  速讀全文,從每一部分中感悟作者的內心感受。

  引導學生明確:從捅窩的渴望到捅窩的受驚再到捅窩的懺悔,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體會作者情感變化,把握文章基調,進而提高感情朗讀水平。

  3、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1)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題?

  (2)從文本中你受到了哪些啟發?或者學習完課文后,你想說些什么?

  引導學生深度理解:做事冒失,不經調查研究,造成的后果有時是無法彌補的,要學會為他人著想。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學會質疑,學會探究文本的真正意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以達滲透人文教育之目的。

  三、多元訓練,讀寫結合。

  1、寫一則50—100字的學文讀后感。

  2、根據課文第7段的描寫,寫一場景。(提示:注意人物動作、心理、神態及細節描寫)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以達閱讀之真正目的。

  板書設計

  準備細致周密

  要善待生命

  5、捅馬蜂窩經過扣人心弦不冒失做事

  為他人著想

  結果挨蜇盼歸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童年時候的無知與莽撞源于天真無邪。

  2、在體會文中人物的感情基礎上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掌握“我”捅馬蜂窩前后的情感變化。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家

  師:今天,老師要給同學們介紹一位我國作家——馮驥才。

  媒體出示:馮驥才當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從小喜愛美術、文學、音樂和球類活動。1960年高中畢業后到天津市書畫杜從事繪畫工作,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產生濃厚興趣。1974年調天津工藝美術廠、在工藝美術工人業余大學教圖畫與文藝理論。1978年調天津市文化局創作評論室,后轉入作協天津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文學自由談》和《藝術家》主編等職。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寫)、《神燈前傳》,中篇小說集《鋪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說集《雕花煙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說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報告文學《一百個人的十年》,電影文學劇本《神燈》,文學雜談集《我心中的文學》,以及《馮驥才中短篇小說集》、《馮驥才小說集》、《馮驥才選集》等。短篇小說《雕花煙斗》,中篇小說《啊!》、《神鞭》,分獲全國優秀短篇、優秀中篇小說獎。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況味。

  二、初知課文

  1、板書課題

  師:作家馮驥才童年時候也是一個非常淘氣的孩子。一看課題,我們就知道課文寫了作家小時候捅馬蜂窩的事情。

  2、默讀課文

  邊讀邊思:

  ①課文那幾節寫了捅馬蜂窩的經過?

  ②捅馬蜂窩前、捅馬蜂窩時、捅馬蜂窩后的情緒有什么變化?劃出有關的句子

  三、討論交流

  1、學習1~3節

  體驗朗讀爺爺、奶奶的話。

  奶奶:怨恨爺爺:無奈

  2、學習4~6節

  捅馬蜂窩前

  (1)那都有趣!

  (2)當我被這個淘氣的欲望鼓動得難以抑制時,就找來妹妹,趁爺爺午睡的當兒,悄悄溜到從走廊通往后院的校門口。

  (交流板書:興奮、)

  捅馬蜂窩時

  (1)我開始有些遲疑,最后還是好奇戰勝了膽怯。

  (2)這復仇者不顧一切而拼死的氣勢是我驚呆了。

  (交流板書:遲疑、驚呆、狼狽)

  捅馬蜂窩后

  (1)我生病也沒有過這么長的時間,以至消腫后的幾天里我都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廊上去,生怕那些馬蜂還守在小門口等著我呢!(交流板書:害怕、后悔)

  朗讀感悟

  (反復朗讀,體驗感悟)

  四、總結課文

  師:學了課文,你覺得童年時的馮冀才是個怎樣的。孩子?

  1、其實,我們也和作家一樣,由于自己的`年少無知,干了不少傻事,吃了不少虧。但是,那無知與莽撞源于天真無邪,才是我們的童年更加值得追憶!

  2、練筆:

  師:讓我們和作家一起回到他的童年,你想和馮驥才說點什么呢?請同學們拿出筆,和作家親切的密語幾句。

  3、學生寫作,教師巡視后交流。

  五、感悟寫作方法

  師:大家都喜歡童年時期的馮驥才,那么,他的文學作品有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找出相關的句子加以說明。

  范例:他的作品語言很幽默。

  比如:后院里最壯觀的要屬爺爺屋檐下的馬蜂窩了。壯觀一般形容氣勢很大景物,這里用來形容馬蜂窩,比較夸張,很幽默。

  學生自己討論。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03-27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06-17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最新04-28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6篇)06-23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6篇06-17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優選【12篇】05-06

《捅馬蜂窩》優質課教學設計07-10

優秀教學設計04-13

優秀的教學設計07-0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最大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88 | 亚洲中文色另类欧美小说 | 日本免费亚洲视频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