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2 09:07:2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放飛蜻蜓教學設計推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推薦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推薦1

  【教學難點】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放飛蜻蜓

  2、齊讀題目。

  3、讀了題目,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嗎?

 。ㄕl放飛了蜻蜓?為什么要放飛蜻蜓?)

  4、提得非常好,我們圍繞這兩個問題學習這篇課文。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入課題,從問題入手,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通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促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標出沒有把握讀好的字。

  2、放課文范讀課件。

  (要求學生特別聽準剛才畫出來的生字詞的讀音,并標上拼音。)

  3、同桌互相認讀預習時畫出來的生字、詞,糾正讀音。

  4、指名讀生字、詞,檢查、訂正讀音。

  5、帶著問題再讀課文(要求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讀準,句句讀通)。

  ⑴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扑伎迹赫n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誰為什么放飛了蜻蜓?)

  6、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相機簡介陶行知生平。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線,只有讀通,才能讀懂,按循序漸進原則,先讀準字音,再讀通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識記生字。

 、、組內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別人,看看誰的方法多。

  ⑵、指名全班匯報交流,新方法予以鼓勵推廣。

  2、指導書寫。

  ⑴、仔細觀察每個字,看看你發現了什么,⑵、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請老師或會寫的同學示范。

 、、你認為哪個字你能寫得最好,寫給大家看看。

  3、檢查訂正,評價誰寫得好,寫得美觀。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中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已掌握的識字方法的基礎上應予以鞏固提高,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對識字、寫字能力應有更高的標準,并為之奮斗!

  四、小結課堂,布置作業。

  基礎性作業(人人必須完成好)

  1、比一比,再組詞。

  搶()蠅()構()復()

  槍()繩()夠()夏()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ㄕl)因為所以地放飛了蜻蜓。

  拓展性作業(人人都來試一試,看誰獨到,看誰勤)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捉()吃()停下()調整()

  放()送()展開()保持()

  2、課后認真朗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設計意圖:充分肯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設計層次性作業,基礎性作業是對本節課堂教學重點的檢測與鞏固,拓展性作業設計為下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初讀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誰愿說一說?

  2、誰愿匯報自己不理解的的問題。

 。1、陶行知為什么勸孩子們把蜻蜓放了?2、他為什么還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設計意圖:子曰“溫故而知新”,此環節的設計既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整體內容的把握情況,又是將學生思維引入本節課學習的重點,使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連接起來!

  二、細讀感悟

 。ㄒ唬@“陶行知怎樣勸孩子們放飛蜻蜓”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反復朗讀,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想想:陶行知先生說了幾次話,用“

  —————”畫出他說的話。

  2、匯報后,自由讀讀這些話,自主體驗這些話的意思。

  3、看看課文,再想想:陶行知先生是怎樣對孩子們說這些話的?自由讀讀這些話,讀出語氣。

  4、指名讀,讀出語氣,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大家評一評。

  5、重點體會陶行知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說的兩句話:①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一個名叫翠貞的小女孩兒的頭,說:“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②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換成陳述句與原句比較,體會陶行知說話語氣的委婉,⑵、讀出慈愛的、商量的委婉語氣。

  6、每次陶行知說完話后,孩子們有什么表現?

 。◤暮⒆觽兊姆磻M一步襯托出陶行知的平易近人、對孩子真誠的關愛。)

  (二)、探究課文,尋找答案。

  直接勸孩子們把蜻蜓放了就行了,為什么陶行知要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眼睛和尾巴?

 。1)認真讀陶行知介紹蜻蜓眼睛和尾巴的語言,你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

  (2)說說蜻蜓各部分特點及功能。播放相關介紹蜻蜓各部分特點及功能的課件,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3)說說陶行知這樣對孩子們詳細介紹,目的何在。

  (只有更多地了解蜻蜓,才會更加喜歡蜻蜓,保護蜻蜓。)

 。ㄈ、繼續朗讀,說說感受,分角色表演。

  1、放飛了蜻蜓,孩子們什么心情?讀出這種感覺。

  2、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人的不同語氣和心情。

  3、自由組合分角色表演讀。指名表演讀。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味!痹谡^教學環節設計上,緊緊圍繞讀書與交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特別是分角色表演讀,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領會作品的思想內涵,使體驗更加細膩,使感知更加深刻!

  三、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說說你的收獲。(可以引導學生從字詞、語句、懂得科學知識和道理等多方面來談。)

  2、學完課文,你還有問題嗎?如“蜻蜓尾巴被自己吃掉了一截,真的會再長出來嗎?”“蜻蜓眼睛為什么能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可指導學生圍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課下查資料,教師提供一些途徑、方法。比如網絡搜索等。)

  【設計意圖:遵循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留給學生較大的空間,便于自主選擇,使語文課堂有效向課外延伸!

  四、布置作業

  基礎性作業(人人必須完成好)

  1、把你喜歡的詞語摘抄下來。

  2、寫一段200字左右的話,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收獲。

  拓展性作業(人人都來試一試,看誰獨到,看誰勤)

  1、你見過的蜻蜓是什么樣的?用幾句話把它的樣子寫下來。

  2、搜集更多關于蜻蜓的資料,進一步了解蜻蜓的特點和它對人類的好處,向大家說一說。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作業設計的層次性和語文學科的開放性,把學生的學習由課堂引向課外!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推薦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的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初步感受陶行知的慈愛、循循善誘。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課文,掌握蜻蜓的知識。

  教學難點:品讀課文,認識蜻蜓的特點。

  一、揭題,導入

  1、今天咱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認真看老師寫題目。(板書)放飛蜻蜓蜻蜓都是后鼻音,跟老師讀“蜻蜓”!蜻蜓的“蜓”是和咱們在第一課學習的“蜿蜒”的“蜒”很容易混淆的。

  2、伸出手,把這兩個字對比著寫一寫。你看,蜻蜓的“蜓”里面是,蜿蜒的“蜒”里面是。

  3、讓我們一起大聲讀課題,讀——放飛蜻蜓,(齊讀課題)

  4、讀了這個課題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你呢?還有嗎?是呀,是誰捉了蜻蜓又放了呢?你的問題提得好!

  相機板書捉?放

  二、梳理課文、生字詞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里。

  1、來,打開書,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把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2、檢查。這兒有一些詞語,你能讀準它們嗎?(出示)

  慈愛蒼蠅蚊子掌握七嘴八舌

  據說復雜結構搶著成千上萬

  zhen geng

  翠貞田埂

 。1)指名讀。請你讀!

 。2)“蠅”是生字,讀后鼻音,單獨讀的時候讀第二聲,跟蒼組成詞的時候要念讀輕聲,你帶大家讀一讀。

  (3)同學們再看,這兩個字都是二類生字,貞是前鼻音,梗是后鼻音,一起來讀一讀。

 。4)讓我們把這些詞語連起來,大聲地讀一讀。

  3、真了不起,這么多詞語都會讀了。來,讓我們把詞語送到課文中去,再去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4、哪位同學能夠來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能這個填空題來說嗎?

  課文主要講了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就引導他們認識,最后孩子們。

  誰再來說說

  三、精讀課文

  1、那么,孩子們從陶爺爺的話中,了解了哪些關于蜻蜓的知識呢?讀一讀,課文的2—10段,拿出筆,到書上去劃一劃,再練著說一說。(出示)待會我們來交流。

  2、指名說,交流:誰來說一說你了解了蜻蜓的哪些知識呢?

  我知道,蜻蜓吃蒼蠅、蚊子、孑孓等害蟲(補充介紹,同學們看,它就是孑孓,它是蚊子的幼蟲,生活在水里,是害蟲,蜻蜓就是吃這些害蟲的,所以蜻蜓是人類的朋友)

  蜻蜓用尾巴點水(補充介紹:你知道嗎?蜻蜓用尾巴點水,其實是在產卵,還有一個成語就叫“蜻蜓點水”呢)

  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掌握飛行方向。

  蜻蜓的眼睛能看見四面八方的蟲子。

  3、同學們從陶爺爺和孩子們的對話中,知道了這么多關于蜻蜓的知識。收獲真不少!出示幻燈片

  蜻蜓吃蒼蠅、蚊子、孑孓等害蟲

  蜻蜓用尾巴點水

  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掌握飛行方向

  蜻蜓的眼睛能看見四面八方的蟲子

  4、課文中第十自然段對于蜻蜓的知識,陶爺爺講的最具體的。(出示文字)

  5、咱們瀏覽這一段,看看陶爺爺先介紹什么,后介紹什么?

  6、交流:先介紹尾巴,再介紹眼睛,(板書:尾巴眼睛)

  (1)你說的真好,這段話說了兩個意思呢,出示分層符號//

 。2)那么,陶爺爺在介紹尾巴和眼睛的時候具體說了哪些內容呢?請大家仔細讀讀這一段,按照表格的提示,到文中去劃一劃。

  特點——

  作用≈≈≈

  尾巴

  眼睛

  預設一

  你找的很準,那蜻蜓的尾巴是不是這樣的呢?咱們來看一看,確實是一節一節,又細又長的。(出示圖)誰能把這個尾巴的特點讀好呢!

  預設二

  啊,這眼睛可真不一般,是有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的,能看清四面八方的.東西呢!讀了這樣的介紹,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讀得好!老師獎勵你看一看這樣的眼睛。ǔ鍪緢D)(指導讀好——成千上萬四面八方)

  真是一雙奇特的眼睛,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7、小結:同學們你們看,陶爺爺介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時候,都是先介紹特點,再介紹作用。說得多清楚呀,多有條理呀,難怪孩子們都聽得入神了!

  8、(出示一整段)再看看這段話,除了這些,陶爺爺還說到了什么呢?

 。1)指名說

  (2)你的眼睛真尖!這是真的嗎?

 。3)補充習題上有一段資料,誰來說說你的理解。

 。4)所以陶爺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用上了“據說”這個詞,告訴我們這只是關于蜻蜓的一則趣聞,現在,人們對蜻蜓的了解越來越多了,已經解開了其中的奧秘。

  9、關于蜻蜓的奧秘還有很多呢,所以這段話的結尾時個省略號,同學們可以課后去查一查,向陶爺爺這樣有條理地向別人介紹介紹。

  10、你們想不想再看看這樣蜻蜓。】磮D交流感受

  師述:蜻蜓的種類很多,大小顏色都各不相同,有藍色的,有發綠的,這些小精靈真惹人喜愛啊!

  看了圖,你有什么感受啊?交流

  11、小結:蜻蜓不僅是人類的朋友,而且這么美麗、神奇、可愛!難怪孩子們要放飛蜻蜓!

  12、你喜歡他們嗎?不只我們,很多都喜歡,還把他寫進了詩呢!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出示圖片,老師朗誦!)

  四、簡單品悟陶行知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認真讀課文,了解了蜻蜓那么多知識。如果我們能抓住文中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品味品味,你還會認識一位偉大的人呢!——陶行知(陶行知出示頭像)

  1、簡單介紹:陶行知是我國最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2、請同學們再去讀一讀課文2—10,把課文中描寫陶行知爺爺的動作、神態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體會一下,陶爺爺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1、慈愛

  2、關心孩子們,為孩子們著想

  3、愛護蜻蜓

  ……

  五、總結課文

  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這樣的朋友,同學們可以多去觀察,多去了解,你們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今天得課就到這里。

  六、作業

  1、背一背《小池》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積累關于蜻蜓或者其他小昆蟲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放飛蜻蜓

  捉

  談神奇、可愛

  放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推薦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地讀出句子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引導學生逐步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了解課文敘述順序,滲透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讀中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導。

  教學準備:

  關于蜻蜓的圖文資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讀課題,引發質疑。

  1、談話引入課題,學習“蜻蜓”:

  板書:蜻蜓

  學習“蜻蜓”:(1)提問:認識這兩個字嗎?讀一讀。

 。2)都是什么偏旁?怎樣記?

 。3)提示:易錯處:“蜓”右邊不是“延”

  對于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蜻蜓的課文,板書:放飛。

  齊讀課題:放飛蜻蜓。

  2、學生圍繞課題質疑:看了課題,你產生了什么疑問?

  3、學生質疑:誰捉了蜻蜓?誰放飛蜻蜓?為什么放飛?

  4、板書:捉放?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理清順序。

  1、自由讀課文,用以往的學習方式認識課文中的字,標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糾正字音。

  3、初步回答質疑:我們捉蜻蜓我們放蜻蜓陶行知講蜻蜓

  4、板書:講

  5、瀏覽課文:哪幾節講的是捉蜻蜓?哪幾節講的是放蜻蜓?哪幾節講的是講蜻蜓?

  6、自愿選擇分別讀三部分,再次熟悉課文,熟悉生字,糾正讀音,統一認識。

  7、小結: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順序寫的。

  8、導入:看來小朋友放飛蜻蜓是因為陶行知跟他們談論了蜻蜓。那么他都談了

  關于蜻蜓的哪些知識呢?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

  三、感悟課文“講蜻蜓”部分(2——10自然段),了解有關蜻蜓的知識。

  1、學生自由讀2——10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講述關于蜻蜓知識的語句。

  2、指名讀,小組交流,大家議。同時課件演示蜻蜓的構造及特點。激發情趣再讀再讀。

  [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邊動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在學生充分自由品讀的基礎上合作互動學習。]

  3、總結概括:我們都了解了蜻蜓的哪些知識?用“我知道了……,還知道了……”的句式練習說話。

  [發展學生的語言要落實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四、布置作業,拓展學習: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蜻蜓的知識?還想了解哪些知識?

  回家收集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字詞,回顧課文

  1、讀生字卡片及詞語。

  2、指名分角色讀課文。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3、板書:捉放講

  二、交流資料

  1、小組交流:

  2、語言訓練:能說一句話來說說你對蜻蜓的感受嗎?

  如:我喜歡蜻蜓。

  蜻蜓是我們的朋友。

  蜻蜓很美麗。

  [再次進行語言訓練,激發學習情感。]

  三、研讀課文,感悟人物。

  1、同學們,如果你捉到一只蜻蜓心情會怎樣?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講的是小朋友捉蜻蜓?

  2、指名讀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3、可是他們卻把蜻蜓放了,什么心情?讀第三段(11自然段)

 。1)從“紛紛”一詞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飛蜻蜓

  (2)從“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體會孩子們的心情。

  4、引導思考: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卻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了?(在“放飛”下加重點號)。

  此時你對陶行知先生產生了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這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來探討一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5、研讀二、三段

  (1)分角色讀第二、三段,想一想:

  陶行知先生是怎樣跟孩子們談蜻蜓的?

  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蜻蜓的事之后,你會自覺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為什么?

 。2)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談自己的看法。

  重點探究:

  A陶行知的語氣:“慈愛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們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B陶行知先生與孩子們的對話內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結構。(了解蜻蜓的特點,認識到它是益蟲,應該保護)

  提問:從他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什么了解?

  C孩子們的回答內容和神態。(“入神”說明陶行知先生的話太吸引人了)

  (學生讀議)

  6、練習分角色朗讀。

  同座間練習,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指名演讀,集體評議

  7、啟發小結:你覺得陶行知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四、指導寫字(略)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學生自學。

  3、匯報學會的字。交流。

  4、教師示范指導寫:“蜓”、“衡”。抓住結構特點進行提示。

  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查閱有關陶行知先生資料。

【放飛蜻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放飛蜻蜓》課堂教學設計(通用10篇)01-09

放飛蜻蜓作文03-23

放飛蜻蜓作文7篇03-23

精選《放飛蜻蜓》教后反思10篇03-05

三年級語文教案《放飛蜻蜓》01-29

蜻蜓09-11

蜻蜓的日記01-30

蜻蜓的作文04-26

關于《紅蜻蜓》的教學反思(通用8篇)04-18

我喜歡蜻蜓09-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 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免费人爱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