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3 14:03: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范例(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范例(15篇)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討論,認識五壯士在頂峰殲敵、英勇跳崖的英勇豪邁,體會五壯士愛人民、恨敵人的思想感情。

  2、帶著對五壯士的無限崇敬之情,重音鮮明、節奏有變化地朗讀課文四、五段,提高朗讀水平。

  3、了解四、五段課文是通過詳寫五壯士的神情、動作、語盲來表現五壯士的英勇豪邁的。

  4、理解鞏固課文的重點詞語,進行句子訓練。

  【教具準備】

  幻燈片、投影儀、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檢查宇詞,復習導入

  1、師:昨天老師告訴大家,今天這一節課一開始要檢查字詞,給大家一分鐘,再讀讀記記課后第四題的詞語,并復習一下重點詞的意思。

  2、師主持檢測:

  ⑴ 聽寫:

  崎嶇、山澗、橫七豎八。

  ⑵ 看意思寫詞語:

  斬釘截鐵、居高臨下。

  3、學生自批、訂正,師反饋。

  4、師:上節課,我們還給課文分了段,課文分五段。這五段中寫得比較詳細的是哪三段?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四、五段,研究一個問題:第四、五段課文中,五壯士的英勇豪邁表現在哪里?是怎樣寫詳細、寫具體的,用我們有感情的朗讀,讀出五壯士的英勇豪壯。

  二、學第四段,以情促練

  1、(生自由讀4、6自然段)思考:

  這一段中五壯士的英勇豪壯表現在哪里?他們在頂峰是怎樣英勇殲敵的?

  2、師:他們就是這樣,在頂峰英勇殲敵,與敵人血戰到底。在頂峰殲敵的戰斗中,寫得最詳細的、五壯士最令你感動的舉動是什么?

  (石頭砸。)

  3、(出示幻燈)這幅插圖描繪的就是五壯士用石頭砸向敵人的壯烈一幕。第五節中,哪部分內容是描繪這幅插圖的。請同學們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用( )括出來。

  4、(生自由讀括號中的內容)思考:

  課文是怎樣把“石頭砸”寫詳細的?哪些詞句令你感動?

  交流:

  ⑴ 猛地舉起。

  ⑵ “同志們,用石頭砸!”:

  (個別讀→評(大聲、重音)→師范讀一齊讀。)

  ⑶ 句子對比:

  ① 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向敵人頭上砸去。

  ② 石頭向敵人頭上砸去:

  (自由讀→比較不同→書上為什么用第一句。)

  ⑷ 師:五壯士不顧激戰數小時的勞累,不顧累累傷痕的劇痛,把一塊塊磨盤大的石頭猛地舉起,狠狠地砸向敵人。此時,他們的決心是什么?中國人民的仇恨是什么?

  ⑸ 師:想到這一切,怒火在他們心中燃燒,他們決心用最原始的武器──石頭,向敵人討還血債,與敵人血戰到底。這句句子用上兩個“帶著”,不僅把石頭寫活了,更重要的.是寫出了五壯士的英勇豪壯。

  ⑹ 指導朗讀:

  自由讀→個別讀→評(兩個“帶著”后一個語氣更強,“砸”前稍作停頓,“砸”念重音)→師范讀→自由讀→齊讀。

  三、學第五段。

  1、(師配樂范讀)思考:

  第五段中,最能體現五壯士英勇豪壯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2、師:請同學們學著老師的樣子,自由讀讀第五段,想一想;五壯士跳崖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3、師:請同學們打開練習本,模仿“石頭像……帶著……帶著……”這句話,從課文中找依據,用“帶著……帶著……”試寫一句話。

  4、匯報交流:

  ⑴ “勝利的喜悅”:

  從哪兒體會到的?(齊讀)五壯士知道自己將要犧牲了,為什么臉上還要露出勝利的喜悅?

  (再讀:輕緩、帶著眷戀。)

  ⑵ “對敵人的憎恨”:

  從哪兒體會到的?為什么砸槍?是砸自己的槍嗎?

  (朗讀:“砸碎”重讀)喊口號(有力,末字處長)

  ⑶ 除了這兩個“帶著”,還有別的嗎?課文是怎樣詳寫五壯士跳崖的?

  (理解“相繼”。)

  五壯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為什么能昂首挺胸,像沖鋒一樣,相繼跳崖?

  (相信抗戰一定會勝利──“抗戰必勝的信心”。)

  (朗讀:注意重讀。)

  5、學生校正、修改,并有感情地讀自己寫的句子。

  6、師:五壯士用自己的壯舉,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證明了,中國人民是──的,所以課文結尾說──(學生接讀)

  (指導朗讀;高昂,讀出“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氣魄。)

  四、回應目標,總結全課

  1、學到這兒,五壯士的英勇豪壯表現在哪里,課文是怎樣寫詳細的,大家明白了嗎?

  課文是抓住了五壯士的動作、語言、神態,詳寫“用石頭砸”和“英勇跳崖”,以此來表現五壯士的英勇豪壯(板書),以此來證明這五位戰士是壯士。

  2、下節課,我們將重點研究為什么這三段要寫得詳細。現在,讓我們全體起立,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五段;(生讀)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歷史,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背景

  (示狼牙山風景圖)同學們,知道這里是什么地方嗎?這就是河北省易縣的狼牙山風景區。在這里,有一座特別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它記錄著五位英雄的動人故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走進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認識這五位英雄。

  3、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一讀)

  你認為什么樣的人能稱為壯士?(勇敢的)

  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稱為壯士呢?你覺得是為勝利能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好,把你對壯士的理解讀進課題里。

  4、從課題中,我們對壯士的品質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進課文,我們還能了解到壯士們更可貴的品質。

  二、檢查字詞,理清脈絡

  (一)字詞部分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這些詞語你能讀準確嗎?

  (出示)大舉進犯、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嘰里哇啦、紛紛滾落

  請你來讀,哦,墜落山澗,請再來一次,咱們一起讀讀。

  2、這一組誰來讀?男生讀、女生讀

  (出示)全神貫注、昂首挺胸、居高臨下、斬釘截鐵、熱血沸騰、壯烈豪邁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哦,很自豪、很驕傲、很有力量)

  3、這兩組詞語,描寫對象有什么不同?(是的,一組是描寫五壯士的,另外一組是描寫敵人的)

  描寫對象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同,同學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如果能像這樣關注到兩組詞語所表達的不同感情色彩,那你對人物的理解一定會更加深刻。來,體會著這些詞語表達的感情,我們一起來讀讀。

  4、在抄寫這些詞語的時候,你有什么收獲與大家分享?

  你提醒大家,“昂”字不要多了一撇

  你認為寫“豪”字的時候,可以把上半部分寫扁一點,這個字就美觀多了,咱們也來試試。

  (二)理清文章脈絡

  1、詞語預習得不錯。你對課文內容了解多少呢?請同學們先在小組里交流一下預習學習單的第二題,然后我們再一起交流。

  2、好,你們小組先來。

  你們認為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全文可以分為五部分,分別是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

  大家同意嗎?

  文章就是按照這樣一個事情發展的順序,分五部分向我們展現了五位壯士的英雄事跡。

  三、合作學習,細讀感悟

  1、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不僅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也對五壯士有了初步的了解。要想進一步了解五壯士的英雄品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課文中,抓住重點詞句細細品讀,走進五壯士的內心世界。下面,請同學們對照學習提示用心品讀課文,一會我們來交流。

  (出示自學提示)哪位同學來讀一下,從中我們提煉出“劃、圈、品、讀”四字學習法,按照這個方法去讀書,相信你一定會收獲很多。

  2、全班交流,引導體驗

  大家學習得很認真,討論得也很熱烈。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五壯士的哪些言行讓你震撼?哪個小組先來?

  ①五壯士包括哪些人?

  ②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畫出關鍵詞理解。

  (班長:“沉著”:鎮定、不慌張――神態描寫;

  葛振林:“滿腔怒火”――心情描寫;

  宋學義:“扔手榴彈掄一個圈”――動作描寫;

  胡德林、胡福才:“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表情描寫;“瞄準射擊”――動作描寫。)

  ③從這些描寫你體會到了什么?

  (戰士們英勇善戰,對敵人無比的恨。)

  師相機指導:學了這一段,我們作文時,描寫人物要注意把語言、心情、動作、神態描寫具體,還應注意學習概括描寫與具體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④帶著自己的感受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3)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帶頭向棋盤陀走去。默讀思考:

  ①擺在戰士們面前的是兩條什么路?他們是如何選擇的?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②班長在面對生死抉擇時,是什么態度,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③“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用這樣的語氣讀一讀。

  ④戰士們與班長的想法一致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熱血沸騰”――內心狀態;“緊跟”――動作。)

  這里,戰士們沒有多余的語言,只用行動告訴了我們他們做出了與班長同樣的選擇,表現出戰士們崇高的犧牲精神。

  (4)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的頭上砸去

  這個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帶著體會讀。

  (用比喻的方法寫出了石頭非常密集、迅猛,體現了壯士們殺敵的決心和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5)說罷,他把那只從敵人手里從懸崖往下跳

  ①畫出五壯士跳崖前的動作,從中體會到什么?

  ②五壯士喊出了什么口號?你體會到了什么?

  ③這僅僅是五壯士的心聲嗎?

  (這不僅是五壯士的心聲,也是我們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

  讓我們一起讀出這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聲音吧。

  四、回顧升華:

  課文幾次寫了戰士們勝利地完成了任務?重點寫了哪一次?為什么要這樣寫?(寫了兩次,

  第三自然段有一次,第六自然段有一次。重點寫了第二次,這樣寫更突出了五位壯士勇于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他們高大的形象。)

  (一)品讀“引上絕路”部分

  A、品讀“走”

  課件出示: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部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哦,你們交流的是這一部分。

  哦,你們對兩條路所代表的不同結果進行了分析,認為一個“走”字,最能表現班長馬寶玉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說得非常好,兩條路,要么生,要么死,在生死關頭,為了群眾和部隊主力,馬寶玉選擇了犧牲自己。

  讓我們斬釘截鐵地讀讀這句話。

  一個“走”字斬釘截鐵,充分表現了馬寶玉的英雄氣概。

  B、品讀“緊跟”

  請你們接著交流

  你們認為一個“跟”字能夠表現戰士們的勇敢。

  你們小組有不同意見。

  哦,你們認為應該是“緊跟”,這樣才更能表現出戰士們的勇敢。

  大家同意嗎?很有道理。

  明明知道這是一條絕路,但戰士們DD(生接讀)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

  明明知道這是一條絕路,五位壯士――(生接讀)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部隊主力

  小結:壯士們這一走,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

  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五壯士?

  就是這種義無反顧,就是這種豪不畏懼,感動著我們,震撼著我們。(板書:豪不畏懼)這就是我們――(生齊讀課題)豪不畏懼的《狼牙山五壯士》

  過渡語:剛才我們抓住一個“走”字,細品一個“緊跟”,逐漸走進了五壯士的內心。哪個小組接著交流?請你們來。

  (二)品讀“頂峰殲敵”部分

  A、品“舉”

  課件出示: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你能聯系上文中馬寶玉受傷的細節,從一個“舉”字感受到他的勇敢、堅強,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你想讀讀這句話。

  這位同學重點處理了馬寶玉的幾個動作,讀得非常生動。大家也來試試。

  你看,處理好重點詞語,就把人物讀活了。

  B、品“砸”

  請你接著交流。

  你從“砸”字中體會到戰士們的力量大,其他小組有沒有補充?

  你覺得作者把石頭比作雹子,不僅說明力量大,還說明速度也非常快。

  你覺得這個比喻還表現出了戰士們必勝的決心和對敵人的仇恨。

  說得太好了。此刻的石頭,也被賦予了生命和感情,頓時,(生接讀)石頭像雹子一樣

  像這樣體會著人物的感情去讀,就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就用這種方法,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好,讀出了壯士的英雄氣概。

  小結:壯士們這一舉,這一砸,盡顯英雄本色。在槍盡彈絕的情況下,他們寧死也要與敵人血戰到底。

  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五壯士?

  就是這種勇敢頑強,就是這種寧死不屈,感動著我們,震撼著我們。(板書:寧死不屈)這就是我們――(生齊讀課題)寧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

  (三)品讀“跳下懸崖”部分

  此時,前是萬丈深淵,后是咆哮之敵,是玉碎還是瓦全?他們毅然做出了選擇。出示課件:最后一部分。

  哪個小組來交流對這一部分的收獲。

  A、品“屹立”

  你們認為“屹立”這個詞語最能表現出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哦,屹立就是站得很直。有點道理,你還有補充?就是像山一樣筆直不動搖的挺立著。非常準確。

  是啊,此時五們壯士屹立在頂峰,像山一樣雄壯、巍峨。這是怎樣一幅畫面?(出示畫面)(師引讀課文)

  B、品“望”

  讀了這一段,還有哪個動作感動著你?請接著交流。

  說得非常好,同樣是一望,意義不同,感情也不同。眺望遠方,他們看到了成功轉移的部隊和群眾,這是滿懷深情的一望;

  回頭望望,他們看到了正在向山頂爬的敵人,這是無比輕蔑的一望。

  想像一下:他們還望到了什么?

  是的,想到群眾和部隊已經成功轉移,面對死亡,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這就是―(視死如歸)

  來,帶著你的感受,讓我們把這幅畫面讀進心里。

  C、品讀“跳”

  同學們,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此時此刻,假若能再給他們一點點的時間,你認為他們會想些什么?

  小結:說得真好!在祖國和生命之間,他們毅然選擇了前者,這種精神、這種氣概,正是來自于對祖國,對人民深深的愛呀。同學們,讓我們懷著對烈士深深的敬仰,再讀這一段。(生齊讀此段)(開頭到‘相繼從懸崖上往下跳”)

  D、理解最后一句

  引讀:此時,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小結:這豪邁的聲音告訴我們,這是怎樣的五位壯士?

  這就是我們的――(生齊讀課題)舍生取義的《狼牙山五壯士》

  此時,讓我們把這五位壯士的名子深深刻在心里,他們是:(課件出示)

  五、拓展升華,激發情感

  1、五位壯士的英雄壯舉,徹底征服了瘋狂的日本鬼子。在五壯士的跳崖處,他們列隊向五壯士行了日本軍禮!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勝利嗎?

  讓我們用朗讀來告訴他們:這就是我們英雄的狼牙山五壯士!(生齊讀此段)

  2、五壯士的英雄壯舉創造了奇跡:葛振林、宋學義被一棵樹卡在半山腰,奇跡般的生還。這奇跡的發生難道不是被五壯士的英雄壯舉所感動嗎?

  讓我們用朗讀來告訴世界:這就是我們英雄的狼牙山五壯士!(生齊讀此段)

  3、讓我們一起背誦這段,把這幅畫面銘刻在心里吧。(出示畫面,背誦)

  六、課堂總結,推薦閱讀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帶著一份感動,重溫了七十多年前那難忘一幕的幾個片斷,對五位英雄的品質有了進一步了解,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在八年的戰史上,還有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值得我們學習,課后,同學們可以通過讀書和上網,繼續去感受他們的英雄形象。出示課件:

  1、拓展閱讀:

  《北國雄師――趙尚志》

  《中國陸軍戰神――張自忠》

  《中華空軍勇士――閻海文》

  《甘將熱血沃中華――趙一曼

  五壯士雖然跳下了萬丈懸崖,但是他們奮勇殲敵,英勇跳崖的壯烈場面卻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他們那熱愛人民、仇恨敵人、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激勵著無數革命戰士拋頭顱、灑熱血。同學們,讓我們再去讀一讀第五段,再去細細地體會體會五壯士堅強不屈,英勇豪邁的偉大精神吧!

  2、五位壯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學們你們想對五位壯士說些心里話嗎?想說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學們的心情非常復雜,想通過朗讀把自己的心情給表現出來嗎?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吧!讓我們帶著對五壯壯士無限崇敬之情,帶著對敵人無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讀課文第五段。(生讀,音樂起)

  3、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例句: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仿寫: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帶著__________________,帶著__________________壯烈跳崖。

  4、學完課文,你一定有更多的感悟,將這些感悟寫下來吧,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五壯士說的最讓你難忘的一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讓你刻骨銘心的一個鏡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想課文的敘述順序,并填空

  接受任務――()――()――()――跳下懸崖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3

  情景說明:

  通過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為革命,為人民寧死不屈,勇于獻身的精神,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刻苦學習(zh0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體會五壯士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慨和不畏犧牲的精神。

  4、提高閱讀速度。

  教學重點: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和語句;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提高閱讀速度。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抗日戰爭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很多同學都看過《狼牙山五壯士》這部電影,都被壯士們那種不怕犧牲精神所感動,那么,我們今天就進一步的體會五壯士那種偉大的獻身精神(板書課題 狼牙山五壯士)

  二、 整體感知課文

  1、 快速默讀課文,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回答

  3、 點撥:本文記敘的`是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的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完成任務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三、 初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大聲讀,默讀、小組合作讀……),讀后討論: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畫出使你感動的句子,并說出理由。

  1、 生讀課文

  2、 討論問題

  3、 師: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圖片,請同學們看看五壯士的光輝形象。

  圖片一、

  1、請同學來讀一讀畫面的話

  2、這段文字是第2自然段的,本段中哪些句子你最感動?為什么?

  A、班長:下命令狼狼地打

  B、副班長:大吼

  C、宋學義;掄

  D、胡德林和胡福才:臉繃得緊緊的

  4、 你體會到五壯士對敵人怎樣的情感?恨

  5、 指名讀

  圖片二

  1、 師讀文字

  2、 你認為這句話中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兒?

  例句: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部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

  “走”字鏗鏘有力,表現出班長態度堅定,判斷果斷

  3、 從中表現出什么精神?(自我犧牲,愛人民)

  4、 指生讀本段,突出重點詞

  圖片三

  1、 生自己讀文字

  2、 4、5段中啊句話最能打動你?為什么?

  例句: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猛、有力,體現殺敵決心和與敵人血拼到底的英雄氣慨。

  3、 帶著豪情讀

  圖片四、

  小組讀,看哪些詞用得好?交流五壯士怎么樣?(不怕死,英勇頑強)

  小結:五壯士熱愛人了,熱愛祖國,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zh09),讓我們還著欽佩的心情,再來領略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吧!

  四、 感情升華,拓展延伸

  同學們,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卻是像五壯士這樣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如今面對壯士豐碑,你想對壯士說些什么?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

  ,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板書設計

  頂峰殲敵

  引上絕路

  英

  誘敵上山

  勇

  接受任務

  跳

  崖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4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初知課文寫了什么,是按什么頤序寫的,指導讀懂“學習提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講述:

  在八路軍某部七連,至今還傳頌著抗日時期中的這樣一件事:每天早晨,當連隊集合舉行莊嚴的點名儀式時,連長點到“馬寶玉!”,沒有“到!”的回應,“葛振林!”也沒有回應。“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都沒有回應。只見全連戰士身子挺得更直,低垂著頭,全場氣氛肅穆……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就會明白。

  2、提問:

  “壯士”什么意思?在文中指誰?

  二、自學課文。

  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注意讀難多音字。

  2、思考:為什么稱五戰士為“壯士”?

  3、按課文后第二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三、檢查自學。

  1、檢查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①生字字形難點:“晉”(與“普”的區別)、“寇”(與“冠”的.區別)、“撤”(與“撒”的區別)。新詞主要幫助理解意思,有些可在理解課文時結合進行。

  ②指名試讀課文。

  ③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分幾段?(按課后提示分)。這是按們什么順序寫的?

  四、指導讀懂“學習提示”。

  1.讀第1、2句,告訴我們什么?

  2.《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什么順序安排材料?安排了哪些材料呢?(讀3、4句)

  3.怎樣讀懂這類文章?(讀最后一句)。

  4.《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了五個材料,重點寫了哪些?(2、4、5段)。

  五、完成作業本1、3題。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讀悟結合,了解五壯士“頂峰殲敵,壯烈犧牲”的英勇豪邁,體會五壯士愛人民,恨敵人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英雄的崇敬和還念之情。

  2練習重音鮮明,節奏有變化地朗讀課文四、五自然段,學習用朗讀來表達心中所感。

  3了解四、五自然段是通過詳寫五壯士的神情、動作、語言來表現五壯士的英勇豪邁。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初讀課文,讀通讀順;學習積累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

  分成(接受任務,誘敵上山,選擇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5段);結合課后練習補寫小標題;學習1、2自然段,憑借讀悟結合初步感受五壯士的“英勇豪邁”。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二、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4第5自然段。繼續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本色和壯士情懷還體現在哪里?

  三、學第4段,以悟促讀

  1、默讀第4。5自然段,思考:在頂峰殲敵的戰斗中,寫得最詳細的,五壯士最令你感動的舉動是什么?

  (用石頭砸)

  2、出示畫面,每一個讀這篇課文的人都會被里面五壯士“砸石頭”的舉動所感動。

  a請你再一次讀一讀課文,課文哪些地方描寫了這一畫面?

  “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錢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砸去。

  b再一次默讀課文,課文是抓住五壯士的什么把他們砸石頭寫具體的?請拿起筆,一起來圈一圈

  c除了抓動作,還抓住什么來寫?“同志們,用石頭砸”,這是什么?這個是五壯士的語言。

  d讀得怎么樣?堅決嗎?有力嗎?肯定關注了這個感嘆號!誰再來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e總結:抓住動作,語言寫具體的。哪些句子令你感動?

  3、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砸去。

  出示原句與縮寫句:

  ●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砸去。

  ●石頭向敵人砸去。

  a不用比較,這兩句話,你們肯定喜歡上面那一句。你還有什么發現?

  讀出了五壯士對日寇的憎恨。

  讀出了速度。

  b總結:此時,他們的決心是什么?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點?

  c那中國人的仇恨又是什么?

  (補充資料,日本人對中國的殘害與屠殺的人口數目)看著這些觸目盡心的數字,你想說什么?

  d怎么讀,才能體現五壯士的'英勇豪邁?自個兒讀,反復讀。

  讀得真堅毅,從你們的臉上讀出了堅毅。

  從你的朗讀聲中讀出了決心與堅毅。

  e師小結:這才是英雄本色,這才是壯士本色,英勇頑強,血戰到底,這樣的戰士才稱得上“壯士”。

  四、學第5段,以練激情

  1、生邊默讀5段邊思考:五壯士是帶著怎樣的思想感情跳崖的?

  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錢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砸去。

  a怎么讀,才能體現五壯士的英勇豪邁,請自個兒讀。反復讀。

  讀得真投入,從你們的臉上,我讀出了堅毅。

  我從你們的朗讀中讀出了你的決心,你的堅毅。

  b我有個建議,力量全部集中在第二個砸字上(范讀)將我們的朗讀將日寇砸個粉碎。

  2、生憑借練習在課文中尋找依據,試著填寫句子。(課件顯示: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以后,帶著—————帶著————,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a師范讀6、7自然段

  b懷著崇敬的心情從第6段中找找,五壯士帶著怎樣的情感昂首挺胸,相機跳崖。

  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以后,帶著—————帶著————,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老師認為讀這個句子的時候輕緩一些,帶著對祖國人民的眷戀,一起讀。

  為什么臉上會露出勝利的喜悅?

  還從第6段中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3、匯報交流,相機深度開掘:從哪兒體會到的五壯士帶著“勝利的喜悅”?填“帶著口號”是否恰當?是自己的搶砸不砸?

  不能把武器留給日寇繼續殘害我們的同胞,這就是英雄本色,這就是壯士情懷。

  砸搶是對日寇的憎恨,那么口號呢?

  從另一句口號可以體會到什么?

  4總結,帶著對黨的熱愛,帶著對日寇的憎恨,跳下懸崖,這就是英雄本色,這就是英勇豪邁。帶著這樣的感情,讀一讀最后一段。

  5師播放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電影片段;再次激發情感,師生誦讀第6自然段,達成情感共鳴。

  深情誦讀是一種緬懷,電影也是一種緬懷,讓我們一起用電影來瞻仰五壯士的一舉。

  看了電影,你們想說什么?

  相信大家一定被五壯士的跳崖的情節所感動,跳崖的時候表達的是一種“勝利的喜悅,對黨的熱愛,對日寇的憎恨”

  五、補充閱讀,激情勵志

  呈現五壯士的后續信息,再次激勵學生對壯士崇敬和懷念,激發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結合讀寫例話《詳寫和略寫》學習課文,知道哪些材料是詳寫的,哪些材料是略寫的,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份。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一篇文章怎樣安排詳略,為什么要安排詳略。

  【教具準備】

  錄像帶、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復習引入

  昨天,我們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課后小標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成了五段,請讀一讀。另外,還仔細學習了第一、二段。請回想一下,這一詳一略的兩段都是圍繞題目中哪個字寫的?“壯”字是什意思?

  板書:

  勇敢、不怕犧牲。請再回憶一下,在學習一、二段時,主要采取了哪兩種方法?(生答后出示小黑板)請齊讀。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這兩種方法學習課文的三、四、五段。

  二、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用“”勾出直接寫五壯士的句子:

  ⑴寫班長的是哪個句子?

  “走!”(板書)是人物的什么?語言(指小黑板)

  “!”說明什么?(班長堅決果斷)還有哪個詞也可以看出了?

  “斬”怎樣理解?“截”是什么意思?整個詞呢?課文中指什么堅決果斷?(把敵人引上絕路)“絕路”就是什么?(死路)班長毫不猶豫地把敵人引上死路,說明他怎樣?

  (扣壯士──勇敢,不怕犧牲。)

  滲透學法:從這里看出,理解成語,要先弄清重點字的意思,再理解整個詞的意思,最后結合上下文深入理解。

  ⑵寫戰士們是哪些句子?這兒為什么不逐個描寫?從哪個詞看出心情一致(熱心沸騰)從哪個詞可看出他們行動一致?(緊跟)(板書)刪掉“緊”也說得通,能否刪,為什么?

  滲透學法:從這里看出,理解詞語還可以用刪詞同原文對照比較的方法。

  2、戰士們要把敵人引上絕路,難道他們面前只有絕路一條嗎?從哪個句子看出?

  3、扣“壯”:

  生路就擺在戰士們面前;可為了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的安全,他們毅然選擇了絕路。多么勇敢的選擇啊!真不愧為壯士!

  4、小結:

  ⑴這段寫了什么?

  ⑵表現了五壯士怎樣?(勇敢)

  ⑶他們的這種品質通過什么來表達的?(語言、動作)

  ⑷這段寫得詳細還是簡略?過渡:剛才我們主要采取了這兩種方法(指小黑板)學習的。下面繼續采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四段。

  三、學習第四段

  1、五壯士來到頂峰,居高臨下地把敵人打得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可班長負傷,只剩下唯一的一顆手榴彈!

  ⑴這時,班長是怎么做的?請用圓點標出他動作的詞:

  板書:

  搶、奪、舉。“搶”說明他動作怎樣?(快)“奪”又說明他動作怎樣?換“拿”好嗎?為什么?“舉”、“喊”都說明了什么?(很勇敢、很有力量)看插圖,誰是班長?你怎么看出的?

  ⑵班長已經負傷了,為什么動作這樣快?力量這么大?所以,他高聲喊道──

  (齊讀、導讀、引讀。)

  2、再看插圖,四位戰士與班長的行動怎樣?課文是怎樣寫的?請齊讀。(板書:像雹子)說明什么?

  3、戰斗就這樣持續著,當又一群敵人上來時,班長是怎么做的?齊讀。

  4、扣“壯”:

  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敵人血肉橫飛,我們一定會大聲喊道:打得──好!五位戰士真勇敢,不愧為是壯士。

  5、這段寫班長、戰士以外,還寫了誰?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寫敵人?

  6、小結本段:

  ⑴主要寫了什么?表現了五壯士怎樣?寫得詳還是略?

  ⑵我們抓什么分析了人物的思想品質?

  (動作、語言。)

  四、學習第五段

  過渡:唯一的.武器都用上了,五壯士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他們又是怎么做的?

  1、放錄像并配音:

  五位八路軍戰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血汗交織的臉上洋溢著勝利者的喜悅,他們昂首挺胸,眺望遠方,邁著艱難而又堅定的步子向著懸崖的邊緣走去……

  2、請看課文,齊讀第一句:

  “屹立”可換哪些詞?能否換?為什么?“眺望”呢?

  滲透學法:

  抓寫五壯士動作、神態的詞,我們用換詞同原文對照比較理解到本句既寫出了五壯士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又寫出了他們與父老鄉親,與親密戰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3、齊讀第2句:

  “回頭望望”含有什么意思?五壯士勝利完成了任務,所以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

  4、班長是怎么說出這種喜悅的?指導讀。他是怎樣做的?“縱身”看出什么?

  5、戰士們是怎么做的?說明他們怎樣?

  6、扣“壯”:

  誰不珍惜年輕的生命?可是,為了人民,為了黨,為了祖國,五壯士毫不猶豫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多么偉大的壯舉,他們崇高的精神,必將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7、請聽聽吧,他們在跳崖時高呼的口號,至今還回蕩在我們耳邊。請齊讀,指導讀。引讀。

  8、小結本段。

  五、總結全文

  1、全文主要寫什么?表現了五壯士什么品質?

  2、這五段中,哪些段寫得詳哪些段寫得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3、另外,我們還學會了兩學習方法,請讀一讀。今后我們要繼續運用這些學習方法。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7

  設計說明

  崔巒老師說過:“在閱讀教學中,要從語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內容,體會情感而得意。更要關注語言形式、表達方法而得言。”本課教學設計采用“先教后學,以教導學”的設計思路,運用“讀文——勾畫描寫人物的詞句——品讀人物品質——朗讀——總結表達方法”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品悟語言的同時,習得閱讀方法。在感受五壯士英雄氣概的同時,領悟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提高了表情達意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制作《狼牙山五壯士》影視片段課件;搜集狼牙山相關圖片。

  2.搜集抗日背景資料、抗日英雄故事。

  學生準備:

  1.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2.搜集狼牙山五壯士資料,讀有關抗日戰爭的故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背景導入,激發情感

  1.多媒體出示狼牙山風光圖片。(板書:狼牙山)

  2.教師深情介紹:狼牙山在河北省易縣,這里峰巒疊翠,奇峰林立。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在這里寫下了壯麗的詩篇,他們就是——狼牙山五壯士。(出示狼牙山五壯士的圖片,同時補全課文題目)

  3.學生齊讀課題。

  4.引導思考:題目中哪個字應重讀?(“壯”字重讀,讀出豪邁之情。)

  5.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教師相機補充。

  1941年秋,日軍集中兵力進犯晉察冀根據地的狼牙山地區,由于我軍主力部隊轉移到敵后打擊敵人去了,只留下一個連的兵力防守狼牙山,這個連就是七連。七連經過一個多月的英勇奮戰,給了敵人沉重的打擊,但由于敵我力量懸殊,我軍決定轉移,由這個連的六班擔任掩護任務。《狼牙山五壯士》這個可歌可泣、傳誦至今的英雄故事就是在完成這次掩護任務的過程中發生的。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激情導入和背景簡介,激發學生對五壯士的敬愛,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其內心的情感,引導學生盡快進入情境。通過解讀課文題目,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豪邁之情。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填一填:

  接受任務―→(    )―→(    )―→(    )―→跳下懸崖

  (2)在小組內自學生字,交流會寫字的讀音、字形、字義。

  (3)小組內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運用聯系上下文或查詞典的方法進行理解,學做必要的筆記。

  (4)閱讀重點段落,把不理解的語句標出來,與同桌討論。

  2.學生按要求自主學習。

  3.匯報交流自學成果。

  (1)讀準字音。(投影生字、新詞卡片)

  ①文中帶音節的詞語:

  繃得緊緊的(běnɡ)崎嶇(qí qū)

  嘰里呱啦(ɡuā)嗖的一聲(sōu)

  ②會寫字中的關鍵字:

  日寇(kòu)一副(fù)手榴(liú)彈(dàn)

  掄(lūn)一圈全神貫(ɡuàn)注堅強不屈(qū)

  晉察冀(jì)

  (2)認清字形。

  區分:“副”與“幅”,“寇”與“冠”,“掄”與“倫”。

  (3)課件出示詞語:

  居高臨下斬釘截鐵全神貫注熱血沸騰

  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昂首挺胸大舉進犯

  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嘰里呱啦紛紛滾落

  ①以接龍的形式讀詞語。

  ②聯系課文語境或查詞典,理解這些詞語。

  ③觀察這些詞語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歸類理解詞語,感受詞語的感情色彩。

  (前7個詞語都是描寫五壯士的詞語,使我們感受到了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后5個詞語是描寫日寇的,表達了作者對侵略者的憤恨與不滿。)

  ④齊讀詞語。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想象當時激烈的戰斗場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采用自學與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學習字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合作能力,為學生創建自主、和諧、平等的學習平臺。分類出示詞語,讓學生讀出不同感受,既是詞語積累的需要,也是深刻感悟文字、培養語感的好方法。

  三、梳理脈絡,概括小標題

  1.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字音讀得是否準確,句子讀得是否通順。(相機點撥評價學生的朗讀)

  2.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這篇文章寫的是五壯士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轉移,和敵人英勇作戰,把敵人引上絕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3.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哪些段落敘述得比較詳細,哪些段落敘述得比較簡略?(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果的順序記敘的。經過部分詳細,發生和結果部分簡略。)

  4.指導學生根據課文記敘的順序試著概括小標題。

  導學:

  (1)一段圍繞一個意思。

  (2)段中一般會有概括這段意思的關鍵句或關鍵詞。

  (3)確定小標題。

  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畫出關鍵語句歸納概括小標題的方法。

  例: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小標題:誘敵上山,痛擊敵人)

  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小標題:接受任務——(誘敵上山,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板書小標題)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讀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梳理文章脈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發現概括小標題的規律,有效突破難點,準確概括小標題,同時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

  四、整理課文,布置作業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內容,并簡單寫寫自己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摘抄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看誰寫得多。

  設計意圖:回顧、整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提升學生思想感悟;搜集相關資料,豐富學生的積累,為下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4.提高閱讀的速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觀看電影資料《狼牙山五壯士》。

  2.學生簡單談感受,教師小結:

  在抗日戰爭年代,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八年中,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現了千千萬萬個民族英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15課《狼牙山五壯士》,就是發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區狼牙山區的一個真實故事。

  3.板書課題

  “壯士”指什么人?(指豪壯而勇敢的人)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預習課文

  (1)學會生字新詞,從音形義三方面說說應該注意的問題。

  (2)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五壯士是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任務的,課文是怎樣描寫五壯士跳崖的,畫出最使你感動的句子。

  (3)質疑。

  2.交流預習收獲

  (1)讀生字組詞

  (2)讀讀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3)注意“尸、斬、磨、罷、豪”5個字的部首。

  (4)組詞:

  寇()晉()揮()葛()尸()

  冠()普()暉()藹()戶()

  崖()斬()磨()豪()屈()

  涯()嶄()魔()毫()掘()

  (5)指名讀課文,說說五壯士的英雄事跡。

  (6)質疑,解決部分疑問。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指名讀課文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哪些段落比較詳細,哪些段落比較簡略?

  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提高閱讀的速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感情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出示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1)課文為什么要把五位戰士稱做“五壯士”?

  (2)他們有哪些勇敢的表現和壯烈的舉動?表現了他們的`什么精神?

  (3)讀讀最使你感動的句段,談談感受。

  2.分小組學習討論。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1)讀原文。

  (2)談感受,大家補充。

  (3)感情朗讀。

  4.有感情地朗讀五壯士跳崖的部分,試著背誦。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表現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

  3.總結中心。(板書:英勇頑強,勇于犧牲)

  4.觀看情景朗讀,再次受到感染。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2.搜集、摘抄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越多越好。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狼牙山五壯士》是統編語文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寫了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連隊主力及群眾的撤退轉移,在完成拖住敵人的任務后,為了不讓敵人追上部隊,毅然決定放棄回到主力部隊的機會,將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棋盤陀繼續痛擊敵人,最后壯烈跳崖的故事。

  本單元的大單元學習主題是“重溫歷史場景,傳頌革命精神”。《狼牙山五壯士》是這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課后習題有三:一是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借助流程圖引導學生先以小標題梳理課文脈絡,再進行簡要復述;二是重在引導學生借助神態、動作、語言等描寫,體會五壯士的英雄氣概;三是要求學生品味“點面結合”寫場面的好處,旨在落實單元閱讀要素“了解課文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

  基于大單元學習情境,學生在這一單元啟動課上已經完成了打造“紅色傳承館”的初步設想,本節課將圍繞“英雄故事我來講”這一活動開展學習。

  學生對這一課的學習小情境,邀請低年級小朋友來班級參觀“紅色傳承館”主題墻,給他們講講英雄人物故事,比較感興趣。從簡要講到生動具體講,通過四人小組學習、推薦,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掌握語言的秘妙,領悟點面結合描繪壯士形象的表達方法,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對接。

  學習目標:

  1、借助《作業本》第3題,梳理課文,再簡要講講這個故事。

  2、讀第二自然段,結讀合重點語句,感受五位壯士的英雄氣概。

  3、通過講故事方式,體會課文既關注群體,又聚焦個體的寫法,既能感受整體又能突出個體的特點。

  學習重點:通過講故事方式,體會作者點面結合等描寫場面方法的好處。

  學習準備:課件、板貼詞卡等

  學習流程:

  情境導入:邀請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我們打造的“紅色傳承館”主題墻,當當紅色宣講員,給低年級的小朋友講講革命英雄故事和歷史場景。

  這節課,我們先來當當《狼牙山五壯士》這個故事的宣講員。我們都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ppt背景資料)

  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主角就是七連六班的五名壯士,他們分別是(集體說)——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板貼五壯士名字)

  學習活動一借助圖示梳理,整體感知故事

  1、出示《語文作業本》第3題

  五位壯士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在文中圈重點詞),最后他們完成了任務,英勇跳崖。這中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讀讀課文,把關鍵詞語圈出來再填寫。

  2、各自完成圖示,相互看看填的內容

  3、填寫的時候覺得哪一格有困難,用手指告訴大家?

  (頂峰殺敵)這一格你們是怎么填寫的?請六(4)班同學講解一下(找課文中的關鍵句來說明)

  4、根據圖示簡要講故事,把臺下的.同學當作是低年級的小朋友。

  指名各1人

  學習活動二:講述經典場面

  1、光這樣簡要地講述還不足以打動人。你們覺得怎樣講,可以把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講得具體生動一些呢?

  (特別動人的場面說具體,特別英勇的畫面說清楚,講清楚人物動作神態、語言)

  是呀,整件事情中,有好幾個震撼人心的場面,把場面中人物的動作、神態說出來,就能把故事講得生動形象。

  2、我們就聚焦“痛擊敵人”這個場面來練習練習吧。

  剛才說到要把場面說具體,要說清楚人物的動作神態,《語文作本》第五題就可以幫助我們梳理這個場面,讓我們把故事講得更生動。

  五位戰士是怎樣痛擊敵人的呢?把描寫戰士們動作、神態的詞句圈出來,并摘錄。

  (請一桌同學把詞語摘錄在詞卡上并板貼)

  校對

  4、這一段除了寫每個戰士的神態、動作,還寫了他們五個戰士群體的表現,用“——”畫出來(指一名在大屏幕上畫)

  校對句子,集體朗讀

  5、練習講述“痛擊敵人”的場面

  (1)四人小組的同學講狼牙山五壯士“痛擊敵人”的場面,其他小伙伴聽完

  (2)講完后每組選出一個同學來當紅色宣講員,講述“痛擊敵人”這個場面。(展示1——2)

  6、全班展示

  選1—2位上臺講述

  評:你們對他的講述有建議嗎?或者想夸夸他嗎?(表現五壯士的英勇無畏和對敵人的痛恨)

  學習活動三體會點面結合的好處

  1、這一段寫得好在哪里?在寫法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

  預設:

  神態、動作表現人物各有特點。

  用“點面結合。”方法

  表達有順序。……

  2、集體討論:

  這段話既有群體描寫,又有個體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

  (有點有面,層次感、畫面感強,既讓我們感受到五壯士這一群體的團結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戰士的英勇頑強)

  3、頂峰殺敵和英勇跳崖這兩個悲壯的場面,我們到下節課再去講述,再次體會點面結合的寫法。

  板書設計: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跡,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視侵略者,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寇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準備】

  有關課文內容的錄像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語

  《狼牙山五壯士》這個英勇悲壯的故事家喻戶曉,可五壯士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正是這五位勇士,演義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傳誦至今的英雄故事,讓我們帶著對烈士的緬懷,沿著烈士們的足跡,一起走進那炮火連天,硝煙戰起的歷史中去。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狼牙山五壯士》。

  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認為哪個字最能突出五壯士的精神?再齊讀課題突出重音壯。

  上節課我們理清了課文敘述順序,請同學們回憶說一說。

  這五部分,哪部分給你的印象最深,最能體現五壯士的精神。

  小結:這三部分突出體現壯士的英勇氣概是重點部分,作者詳細敘述,上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誘敵上山”,其他部分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來學習,誰能說說你學習到了什么?

  二、學習“頂鋒殲敵”這一部分

  指名讀這一段。

  請同學們圍繞小標題提問:

  1、五壯士為什么要在頂峰殲敵?

  師追問:可頂峰三面懸崖是絕路呀,為什么非要走向頂峰?

  小結:五壯士明知有生命危險,但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甘愿犧牲自己,堅決果斷,義無返顧地走向了狼牙山頂峰。

  2、怎樣在頂峰英勇善戰?為什么用石頭砸?你們認為哪一句寫的最好?

  3、在頂峰殲敵的過程中,敵人有什么可恥的下場:

  小結:侵略者得到他們應有的下場,可這時,班長負傷了,子彈用盡了,只剩下最后一顆手榴彈,在他們的面前是大批的敵人,在他們的身后是懸崖絕壁,面對這生死決擇,此時此景,他們會怎么想?

  4、課文中是怎么講的?

  齊讀,讀完后有什么感受。

  指名讀,讀出對敵人的憎恨。

  三、五壯士在頂峰,面對著生死決擇,毅然決然地英勇跳崖

  以小組為單位自學這一段,圍繞小標題來提問:

  1、為什么要英勇跳崖?

  2、怎么英勇跳崖?

  師指導讀這一部分。學生齊讀。

  小結:同學們讀的真好,老師仿佛看到馬寶玉是那么從容,腳步是那么堅定。戰士們昂首挺胸,沒有絲毫猶豫,相繼往下跳。他們似乎不是走向死亡,而是投身于新的戰斗。伴隨他們的是回響在山谷中驚天動地的口號聲。

  (全部男生齊讀。)

  3、讓我們帶著對英雄的緬懷,再一次回到歷史中去,用心來感受他們那偉大的精神。

  師問:你覺的片中什么地方最感人?

  小結:江河嗚咽,群山肅立,五壯士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日頌歌。他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讓我們世世代代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子。

  4、再來齊讀這一段。

  四、學完這一課,你們還有什么問題?什么感受?暢所欲言。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1

  一、課前組織

  臺下來了這么多聽課的老師,不表示點什么?

  繼續咱們的課前快樂五分鐘?誰給臺下的老師說說咱們的快樂五分鐘都有什么?今天想給所有聽課的老師展示什么呢?

  好,時間到了,咱們開始上課?上課。

  二、復習導入新課

  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22課,狼牙山五壯士,請同學們讀一下題目。上節課我們學會了生字詞,還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學生說,教師板書:接受任務、痛殲敵人、誘敵上山、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三、學生讀全文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并讀出感情

  現在,老師請同學們迅速掃讀全文,看看在這幾部分中,那一部分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最令你感動,找出來,把它好好讀讀,也可以在文字旁邊寫一些自己的感受,并把這種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覺得自己讀好了,就先讀給同位聽聽,同位哪里讀得好,你要向人家學習,哪里讀得不好,給他指出來,教教他。

  四、集體交流朗讀,深入理解課文

  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學生先讀那部分,就先理解那部分。)

  1、第二部分:

  一次又一次:幾次?很多次,再讀一遍。狠狠地打:不夠狠,再狠點。大吼一聲,聲音怎樣?好,再讀一次,大吼一聲。好使出渾身的'力氣,你還有勁嗎?再使勁。加上動作試試。同學們一起試試。接著讀,讀得很準確,繃得緊緊的。橫七豎八的躺著許多具敵人的尸體。

  什么感覺?讀出來。好,非常好。同學們,也讀讀這一自然段,注意把五位戰士的不同表現讀出來。覺得不過癮,可以站起來,加上動作。

  同學們發現了嗎?作者抓住五位戰士的特點刻畫的是那樣形象,仿佛他們就站在我們眼前一樣。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象作者一樣,注意抓住人物的特點。

  2、第三部分:

  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后,會有什么后果?三面都是懸崖絕壁,有退路嗎?不是還有一面嗎?那一面全是敵人,有三四千敵人呢!也就是說,走這條路,意味著什么?走哪條路呢?接著讀。說了一聲“走!”馬寶玉說什么?怎么說?你,你,你,他讀得跟你讀得有什么不同?你為什么讀得這么果斷、這么干脆,因為,馬寶玉是斬釘截鐵的說,理解了嗎?斬釘截鐵什么意思?對,形容處理事情或者說話果斷,毫不猶豫。馬寶玉在處理什么事情,這個“走”意味著什么?面對死亡他還能這么果斷,毫不猶豫,可以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好,再讀讀這句話。男生,女生。你接著讀。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還緊跟其后,還熱血沸騰,可以看出戰士們怎樣?再讀讀最后一句話,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3、第四部分:

  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尸體。為什么說又呢?好,接著讀。居高臨下是?只有胡福才手里還剩一顆手榴彈,他會怎么想?對,他跟你們想的一樣,可是他剛要擰開蓋子,讀。搶前一步,搶,速度應該?對,要快,讀。(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猛地舉起讀的很好,這一系的列動作是很快的。再讀讀這半句話。一起來。大聲喊道,讀。聲音夠大嗎?再來。一起。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你自己讀讀這句話,看從這句話中,能讀出什么?石頭一塊接一塊,形容石頭很多。帶著五位壯士什么決心,他們為什么那么想消滅敵人,中國人民為什么那么仇恨日本鬼子?你知道日本鬼子對中國人民都有那些惡行?日本鬼子可恨不可很?那就把這種仇恨的感覺讀出來。馬寶玉搶前一步,起。讀書一定要邊讀邊想,(板書)會讀書的人,能把文字讀成一幅畫,讀成一部電影,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看能不能把當時的情景想象出來。這樣吧,咱們演一演。我是胡福才,誰是馬寶玉?他演得怎么樣?看來你是真把文這段文字理解了。你接著讀。敵人紛紛滾落山谷,看到可惡狠的日本鬼子紛紛滾落山谷,什么感覺?痛快啊!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2

  教學要點:

  細讀課文第一、三段,了解作者在這兩段中安排的材料,總結課文,完成作業。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段。

  二、學習第一、三段。

  五壯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任務的?

  (一)講讀第一段:(接受任務)

  1.指名讀。

  共有幾句話,每句話什么意思?

  2.五壯士是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任務的?

  (使學生明白:“敵人大舉進犯”,我們只有“五個戰士”,在這樣的形勢下,接受掩護任務是多么艱巨!這不是五位戰士豪壯的氣慨,勇敢的精神的表現嗎?戰士們為完成掩護任務,主要用“拖”住敵人的辦法,這在上節課我們己知道,戰士們在誘敵上山的路上,引敵上山這“引”——是為了拖住敵人,在狼牙山頂峰勇殲敵人,這“打”——也是為了拖住敵人,戰士們又是怎樣把敵人引上這絕路的.呢?

  (二)講讀第,三段:(引上絕路)

  1、戰士們為什么這樣做?

  默讀、思考:

  ①兩條路是怎樣的兩條路?

  ②戰士們為什么要選擇絕路?

  2、哪幾句直接描述五壯士?

  (“走”一個字表達了堅決、果斷、毫不猶豫;做好了自我犧牲的準備。“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表現了英雄置個人生死度外的崇高思想境界。

  3、齊讀此段。

  三、總結課文。

  1.小結:

  本文是以“壯”貫全文,為了說明“壯士行為”,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了“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這五個材料,重點寫了“誘敵上山”、“頂峰殲敵”、“跳下懸崖;三個事例,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完成作業

  1.用簡短文字寫出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感受。

  2.完成作業本2、4、7。

  板書設計:

  4狼牙山五壯士

  頂峰殲敵

  (搶、奪、插、舉、喊、拔、擰、擲)

  引上絕路

  英勇跳崖勇敢頑強

  不怕犧牲

  誘敵上山

  (沉著、吼、搶、全神貫注)

  接受任務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20個詞語的意思:能辨析“掩護”和“保護”、“打擊”和“痛擊”、“屹立’’和“站立”的意思。

  3.感受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不惜為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壯烈獻身的精神。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了解五壯士的英勇豪邁,體會五壯士愛人民、恨敵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讀書方法的指導,運用“初讀想象畫面──品讀體會感情”的讀書方法練習朗讀課文第四、五段,邊讀邊體會詞句的意思。

  3、帶著對五壯士無限崇敬之情,重音鮮明、節奏有變化地有感情朗讀課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讀水平。

  4、熟讀成誦,能背誦課文第五段。

  【教具準備】

  幻燈片、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上節課,有好多同學要求老師講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們這些同學愛學習、愛了解,這是非常可貴的。不知道同學們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指名說。)

  好了,剛才同學們講了不少故事,不難看出,我們這個集體是一個勤奮好學的集體。其實,學知識,我們就要像剛才這些同學一樣,平時注意多讀課外書籍,多注意積累,這樣才能多長見識。那么有時間,老師再和同學們講一講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一、復習鞏固,簡筆畫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請同學們仔細看老師寫課題,同上節課一樣,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拿出筆來和老師一起寫。(板書課題)同學們,你們看寫得怎樣?別人都說,顧老師的字寫得很好,但是你們知道嗎?顧老師寫出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我都是認認真真,一筆一畫地寫。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五位壯士勝利完成掩護任務,正準備轉移。此時,它們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通向連隊主力方向的路,走這條路可以很快地追上連隊,可是敵人卻緊跟在身后;另一條是絕路,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那么,究竟走哪條路呢?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馬寶玉的身后,把敵人引上了絕路。(簡筆畫)到了狼牙山頂峰,五位壯士是怎樣英勇殲敵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二、學習第四段,以情促讀,總結讀法

  1、先請同學們初讀課文第四段,一邊讀,一邊想象五壯士在狼牙山頂峰殲敵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出示讀書方法:

  初讀想象畫面。

  2、學語文,就是要好好讀書,邊讀邊想想畫面:

  下面,我請一個同學把這一段話再讀一遍,其他的同學閉上眼,靜下心來,想一想,你腦海里浮現出五壯士怎樣的形象?

  3、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五壯士用石頭砸敵人那種英勇豪邁的樣子了嗎?對了,只要你能想出當時的情景,你就能把書讀好。不信,這次你再讀一讀這段話,肯定能讀好。

  4、下面,請同學們四個人一組再朗讀一遍,然后告訴同學們,你讀到哪些地方最感動,可以把最受感動的句子劃出來好好地品讀品讀,體會體會感情。

  出示讀書方法:

  品讀體會感情。

  5、指名讀感動處:

  劃的和這位同學一樣的請舉手。

  出示:

  “他剛要擰開蓋子……同志們!用石頭砸!”

  指導朗讀: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句話,把你讀好這句話的成功經驗給大家說說?

  (指名回答,并再讀。)

  教師指導:

  同學們,你們瞧!燒殺搶虐、無惡不作的敵人這時正攀著山壁爬了上來,現在你就是班長馬寶玉,面對著這樣的情景,你怎么讀?誰來試試。

  自由讀。

  (教師穿插:大家自由讀書的這段時間里,教室里只聽到瑯瑯書聲,大家專注的神情,讓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動。)

  同學們想讀這句話嗎?把這句話讀給你的同學聽一聽。齊讀。

  6、還有哪些感動的地方?

  出示:

  “馬寶玉嗖地一聲……扔向敵人。”

  ⑴ 還有哪一位同學想讀這句話。這么一讀,你讀出了什么?

  ⑵ 此時,班長馬寶玉,把對敵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這顆手榴彈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敵人撲上來了,現在你做著動作再讀一讀這句話。

  ⑶ 指名上臺做動作讀。同學們,你們看剛才這位同學是怎樣擰蓋子的。對了,這個動作就叫做“擰”。上節課有一位同學不明白什么叫“擰開”,現在明白了吧!

  ⑷ 齊讀:

  經過這么一讀,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說明什么了。

  7、這一段主要講了五壯士頂峰殲敵,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對五位戰士無限崇敬之情,帶著五位戰士堅強不屈,仇視敵人,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課文第四段,把五壯士的情給讀出來。

  8、總結讀法:

  學完第四段,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通過讀來理解這一段的?

  (“初讀想象畫面──品讀體會感情”。)

  三、學習第五段,運用讀法,讀中感悟

  1、運用讀書方法讀一讀課文第五段。

  2、指名讀讀感動之處。

  3、剛才,同學們找出的語句都是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實際上五壯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態和動作更為感人。不信,你們讀一讀這幾句話。

  出示: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

  4、同學們,這幅畫面就是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

  上節課,有一位同學提出不明白什么叫“屹立”。請同學們對照這幅圖,你心里感覺到“屹立”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嗎?(他們昂首挺胸,神態自若,顯示出一副堅定不可動搖的樣子)對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幾句話。

  教師指導:五位壯士望著山下已安全轉移的'群眾和戰友,對他們充滿了無限深情。請同學們帶著深情好好地讀一讀前面這句話。

  (指名讀。)

  教師指導:請同學們讀一讀后面一句話。敵人啊,敵人,你們已經上當了,我們的群眾和連隊都已經安全轉移了。瞧,你們還在向上爬,你們真可笑。五壯士充滿了對失敗者的輕蔑。讀這句話要讀出對敵人的蔑視。讀一讀。

  (指名讀。)

  5、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圖邊讀一讀第五段,在腦中想一想當時五壯士是怎樣英勇跳崖的?

  6、五壯士用自己的壯舉,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證明了中國人民是──(學生接讀),所以課文結尾說──(學生接讀)。

  7、讀了這句話,你們知道是什么“氣壯山河”、“驚天動地”呢?(指名說)對了,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五壯士的口號聲,能讀出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嗎?

  8、這一段主要講了五壯士英勇跳崖:

  有許多地方描寫得很感人,如何把它給讀出來呢?剛才同學們都做了嘗試,下面讓我們再回到那硝煙迷漫的戰斗場面,一起去感覺五壯士英勇跳崖的豪邁場面。

  (放音樂,出示掛圖。)

  9、五壯士雖然跳下了萬丈懸崖,但是他們奮勇殲敵,英勇跳崖的壯烈場面卻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他們那熱愛人民、仇恨敵人、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激勵著無數革命戰士拋頭顱、灑熱血。同學們,讓我們再去讀一讀第五段,再去細細地體會體會五壯士堅強不屈、英勇豪邁的偉大精神吧!

  10、五位壯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學們你們想對五位壯士說些心里話嗎?想說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學們的心情非常復雜,想通過朗讀把自己的心情給表現出來嗎?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吧!讓我們帶著對五壯壯士無限崇敬之情,帶著對敵人無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讀課文第五段。

  (生讀,音樂起。)

  11、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12、這一段,我們讀了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讀成誦,也就是說能背下來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試試,這么感人的文章,該背下來。

  (學生練背。)

  13、指名背誦。

  四、回應目標,總結全課

  1、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了解了五壯士痛殲敵寇、英雄跳崖的經過。同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還學會了“初讀想象畫面──品讀體會感情”這種讀書方法,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運用這種方法去讀書。

  2、布置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將這篇課文再好好地讀一讀。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戰斗,堅貞不屈,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2、能力目標:

  理解能力、朗讀體會能力的培養。

  3、德育目標:

  學習他們愛護群眾,英勇殺敵,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小組交流、朗讀體會法。

  【教學媒體】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二、以情促讀,總結讀法(自主學習第四段“頂峰殲敵”。)

  1、指名朗讀,想象“五壯士的形象”。

  2、用成語匯報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五壯士形象。

  3、概括學法:初讀想象畫面。

  4、“頂峰殲敵”的影片回顧,激發感情:放影片。

  5、自由讀,找出你最感動的語句,好好地品讀體會,并作好筆注。

  6、匯報:把你覺得感動的語句讀一讀,并說說朗讀的體會。

  7、概括學法:品讀體會感情。

  8、表演讀。

  9、小結學法:

  初讀想象畫面──品讀體會感情(找—品)。

  三、運用學法,讀中感悟(合作探究第五段“英勇跳崖”。)

  1、據學法分組合作學習:

  ⑴ 分小組自讀第五段。

  ⑵ 想象: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生自由匯報。

  3、“英勇跳崖”的影片回顧。

  4、結合課文分組合作探究:

  ⑴ 找:

  哪些語句表現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悲壯?

  ⑵ 品:

  反復讀,體味這些語句怎樣讀才能讀出感情。

  5、檢查合作學習情況,反復品讀。

  6、小結:

  五壯士用自己的壯舉,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證明了中國人民是____,所以課文結尾說_____。

  7、比賽讀。

  8、配樂讀。

  9、積累:

  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記下這一段。

  四、回應目標,總結全文

  1、課文是圍繞著哪個字來寫?體現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而作者重點描寫了第幾次掩護任務?更能突出什么?

  2、學完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情感升華,課堂延伸

  提供網址,豐富課外知識。

  六、作業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給自己布置些什么作業?

  【板書設計】

  22、狼牙山五壯士

  頂峰殲敵

  引上絕路

  英勇 跳崖

  痛殲敵人

  接受任務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15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結合讀寫例話《詳寫和略寫》學習課文,知道哪些材料是詳寫的,哪些材料是略寫的,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份。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一篇文章怎樣安排詳略,為什么要安排詳略。

  教具準備:錄像帶、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復習引入。

  昨天,我們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課后小標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成了五段,請讀一讀。另外,還仔細學習了第一、二段。請回想一下,這一詳一略的兩段都是圍繞題目中哪個字寫的?“壯”字是什意思?(板書:勇敢、不怕犧牲)請再回憶一下,在學習一、二段時,主要采取了哪兩種方法?(生答后出示小黑板)請齊讀。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這兩種方法學習課文的三、四、五段。

  二、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用“”勾出直接寫五壯士的句子。

  (1)寫班長的是哪個句子?“走!”(板書)是人物的什么?語言(指小黑板)“!”說明什么?(班長堅決果斷)還有哪個詞也可以看出了?“斬”怎樣理解?“截”是什么意思?整個詞呢?課文中指什么堅決果斷?(把敵人引上絕路)“絕路”就是什么?(死路)班長毫不猶豫地把敵人引上死路,說明他怎樣?(扣壯士——勇敢,不怕犧牲)滲透學法:從這里看出,理解成語,要先弄清重點字的意思,再理解整個詞的意思,最后結合上下文深入理解。

  (2)寫戰士們是哪些句子?這兒為什么不逐個描寫?從哪個詞看出心情一致(熱心沸騰)從哪個詞可看出他們行動一致?(緊跟)(板書)刪掉“緊”也說得通,能否刪,為什么?滲透學法:從這里看出,理解詞語還可以用刪詞同原文對照比較的方法。

  2、戰士們要把敵人引上絕路,難道他們面前只有絕路一條嗎?從哪個句子看出?

  3、扣“壯”:生路就擺在戰士們面前;可為了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的安全,他們毅然選擇了絕路。多么勇敢的選擇啊!真不愧為壯士!

  4、小結:

  (1)這段寫了什么?

  (2)表現了五壯士怎樣?(勇敢)

  (3)他們的這種品質通過什么來表達的?(語言、動作)

  (4)這段寫得詳細還是簡略?過渡:剛才我們主要采取了這兩種方法(指小黑板)學習的。下面繼續采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四段。

  三、學習第四段。

  1、五壯士來到頂峰,居高臨下地把敵人打得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可班長負傷,只剩下唯一的一顆手榴彈!

  (1)這時,班長是怎么做的?請用圓點標出他動作的詞。(板書:搶、奪、舉)“搶”說明他動作怎樣?(快)“奪”又說明他動作怎樣?換“拿”好嗎?為什么?“舉”、“喊”都說明了什么?(很勇敢、很有力量)看插圖,誰是班長?你怎么看出的?

  (2)班長已經負傷了,為什么動作這樣快?力量這么大?所以,他高聲喊道一一(齊讀、導讀、引讀)

  2、再看插圖,四位戰士與班長的行動怎樣?課文是怎樣寫的?請齊讀。(板書:像雹子)說明什么?

  3、戰斗就這樣持續著,當又一群敵人上來時,班長是怎么做的?齊讀。

  4、扣“壯”。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敵人血肉橫飛,我們一定會大聲喊道:打得——好!五位戰士真勇敢,不愧為是壯士。

  5、這段寫班長、戰士以外,還寫了誰?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寫敵人?

  6、小結本段。

  (1)主要寫了什么?表現了五壯士怎樣?寫得詳還是略?

  (2)我們抓什么分析了人物的思想品質7(動作、語言)

  四、學習第五段過渡:唯一的武器都用上了,五壯士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他們又是怎么做的?

  1、放錄像并配音:五位八路軍戰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血汗交織的.臉上洋溢著勝利者的喜悅,他們昂首挺胸,眺望遠方,邁著艱難而又堅定的步子向著懸崖的邊緣走去……

  2、請看課文,齊讀第一句。“屹立”可換哪些詞?能否換?為什么?“眺望”呢?

  滲透學法:抓寫五壯士動作、神態的詞,我們用換詞同原文對照比較理解到本句既寫出了五壯士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又寫出了他們與父老鄉親,與親密戰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3、齊讀第2句。“回頭望望”含有什么意思?五壯士勝利完成了任務,所以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

  4、班長是怎么說出這種喜悅的?指導讀。他是怎樣做的?“縱身”看出什么?

  5、戰士們是怎么做的?說明他們怎樣?

  6、扣“壯”。誰不珍惜年輕的生命?可是,為了人民,為了黨,為了祖國,五壯士毫不猶豫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多么偉大的壯舉,他們崇高的精神,必將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7、請聽聽吧,他們在跳崖時高呼的口號,至今還回蕩在我們耳邊。請齊讀,指導讀。引讀。

  8、小結本段。

  五、總結全文。

  1、全文主要寫什么?表現了五壯士什么品質?

  2、這五段中,哪些段寫得詳哪些段寫得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3、另外,我們還學會了兩學習方法,請讀一讀。今后我們要繼續運用這些學習方法。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04-16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08-23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常用(15篇)08-23

狼牙山五壯士04-03

五年級上冊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02-24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03-08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5篇)03-10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5篇03-09

五年級語文教案《狼牙山五壯士》07-11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狼牙山五壯士》04-1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AV中文字幕在线看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精品 |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 日韩视频中文字暮 |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网站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