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評課稿
《玲玲的畫》評課稿1: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是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已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告訴我們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
張老師上的第一課時,整堂課思路清晰,自然流暢。張老師從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入手,逐步分析了壞事是什么?好事又是什么?壞事是怎么變成好事的?最后回歸到“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這個道理上來。
張老師的朗讀指導也非常到位。從“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地一下掉到了紙上,玲玲哇地哭了起來”傷心難過,到“第二天,玲玲的畫得了一等獎”的高興。張老師通過指名個別讀,進行準確的評價后,再讓學生模仿讀的好的同學,還不失時機地進行范讀,本堂課的朗讀指導可以說是十分成功。
《玲玲的畫》評課稿2:
上周五,我校又開展了這學期“自主 高效”觀摩課的活動。在這次聽課的.過程中,我反復思考,認真揣摩,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從中又有了新的收獲。
觀摩的這五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都體現出了自主高效。孩子們在小組內,有秩序地交流、討論,以及小組在班里的展示,都讓我們聽課的老師感受到了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在這五節課中,以《玲玲的畫》為例,談談我的感受和建議。
這節課是一節非常扎實的語文課。紅霞老師年齡不大,在課堂上能夠揮灑自如,儀態大方,顯得成熟又老練。那一口標準而清晰地普通話,一手漂亮而端莊的粉筆字,讓我們感覺到這是一名高素質語文老師。
在這一課中,李老師扎實的落實了語言訓練,注重朗讀指導,進行多種形式的讀,自由讀、分角色讀、齊讀,講故事復述課文等形式,使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功底。李老師還能從題目中識字,減緩識字難度。課后能很好的進行拓展訓練,在課堂中會利用《拓展閱讀》這本教材進行拓展閱讀,做到內外兼容,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語文課。
建議:
1、在指導人物對話練習時,把人物說的話從文中這個大語言環境中抽出來單獨練習,沒有提示語,光靠老師這樣一步一步引,好不好!如:“怎么了孩子?”沒有提示語,沒有了大的語言環境,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很難把握人物對話語氣的,總讓人感覺有些脫拐,像是無源之水。
2、課文學完,有一個環節是講故事訓練,可我們看到的是這兩個孩子 都是看著書讀下來的,既不是講,也不是說。既然是講故事,就應該脫離課文,把內容變成自己的話把故事情節講出來。因此,在指導朗讀對話時,把爸爸和玲玲的話再重現一下,讓孩子們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也為這里的講做一下鋪墊。這樣更利于孩子的口語表達。
【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評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玲玲的畫》評課稿05-09
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教案精選05-04
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教案02-22
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教案04-25
二年級下冊語文《玲玲的畫》課文05-09
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05-09
《玲玲的畫》說課稿03-16
二年級語文下冊《玲玲的畫》教學設計01-09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玲玲的畫教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