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一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案
2017人教版高一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試題
一、語基積累
1、下列加點詞語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
A、裊娜(nuo ) 參差(ci ) 纖腰(qian ) 蓊郁(weng )
B、落蕊(rei ) 一椽(chuan) 槐樹( huai) 馴鴿(xun )
C、淅瀝( xi ) 瞥見(pie ) 婆娑( suo ) 敕造(chi )
D、阜盛( bu ) 忖度(cun ) 簇擁( cu ) 戲謔(xue )
2、下列詞語書寫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倩影 掂記 孤僻 沒精打采
B、斑駁 幽靜 攀緣 偃苗助長
C、孽根 膏粱 愚玩 不經之談
D、抑郁 黯淡 煩躁 急不暇擇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位明星曾帶給觀眾很多快樂,不少“粉絲”競相模仿他的表演,但這次他因醉酒駕車而觸犯法律的行為卻不足為訓。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場春雨不期而遇,雖然沒有電視臺預報的降水量大,但還是讓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氣變得濕潤了一些。
C. 伴著落日的余暉,詩人緩步登上了江邊的這座歷史名樓,極目遠眺,曉霞盡染,鴻雁南飛,江河日下,詩意油然而上。
D. 這本應是一場實力相當的比賽,然而北京國安足球隊經過90分鐘與對手的激戰,卻兵不血刃,最終以3:0取得勝利。
二、 閱讀下文,完成4--7題。
江公皋傳
[清]藍千秋
江公諱皋,字在湄,號磊齋,世居桐城之龍眠山下。性敏慧,弱冠舉于鄉。未幾,成進士,除瑞昌令。
瑞昌隸九江,負山帶湖,民疲苶多盜,逋賦①日積。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輩,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歸,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罷遣前令,歸其妻孥。縣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貲筑堤,為完久計,民號之曰“江公堤”。是時閩、楚告警。瑞昌與楚鄰,奸民乘間行剽劫,吏議發兵剿,公曰:“此輩迫饑寒為盜,撫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因勒鄉堡長宣諭利害,督丁壯材勇者巡察,時刺取其渠魁②擊殺之,盜遂息。
未幾,遷鞏昌守。時大軍入蜀,道鞏昌,軍興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驕悍,或竊出漁奪,無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見數騎馳突過車,斥止驗問得實,立縛送大帥斬以徇,由是兵衛肅然莫敢犯。
越四歲,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獷悍。時新收粵西,兵留鎮柳州,軍中多掠奪婦女,哭泣思歸。公白大府,繳營帥籍所掠赴郡訊之,思歸者量遠近給資遣還,凡數百人。明年,柳帥卒,餉不繼,士擐甲嘩軍門,公遽出,與期匝月給,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馳書告臺省趣發餉。餉應期至,軍乃戢。粵西山峻削,柳尤邃險,萬石離立,斤斧所不及,頗多巨木。時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問所產巨木地,令前導,公騎偕使者往視木。行數里,至絕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臨崖谷,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難色。公日:“上命也,木茍可出,守臣當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兩小吏先登,使者強隨之,半崖路絕,無置足所。公仰視木顧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賴使者為上言不可取狀。”使者遂還,奏免,柳民歡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聲績。為人孝友恬淡,通達時務,習吏事。始終潔白一節,賢達皆嘆仰之。 (有刪節)
[注]①逋賦:拖欠的賦稅。 ②渠魁:首領 。③軍興旁午:軍隊征斂繁多。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檄營帥籍所掠赴郡訊之 籍:登記
B.即馳書告臺省趣發餉 趣:通“趨”,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將要
D.公仰視木顧使者曰 顧:回頭看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江皋“所在有聲績”的一組是
①性敏慧,弱冠舉于鄉 ②為完久計,民號之曰“江公堤”
③時刺取其渠魁擊殺之,盜遂息 ④餉應期至,軍乃戢
⑤守臣當先以身殉 ⑥柳民歡呼戴上恩德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皋到瑞昌任縣令時,當地貧困多盜,百姓長期拖欠賦稅,前任縣令也因此受到牽累。江皋慨然承擔所拖欠的賦稅,讓前縣令和妻兒離去;又率先捐出俸祿集資修筑河堤,造福當地百姓。
B.江皋能體諒民情。他反對發兵剿滅“迫饑寒為盜”的平民,只殺掉了賊寇首領,消除了盜患;對軍中被掠奪而思歸的婦女,量遠近給資遣還,凡數百人。
C.江皋處理政事冷靜果決。有軍人驕橫兇悍,漁奪百姓,他嚴厲懲治,使軍隊不再擾民;駐柳州軍隊因欠餉喧嘩軍門,他迅速應對,設法應期發給軍餉,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曉吏事,做事靈活有謀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來粵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親臨巨木產地,其地勢險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據實奏免,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此輩迫饑寒為盜, 撫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3分)
(2)斥止驗問得實,立縛送大帥斬以徇,由是兵衛肅然莫敢犯。(3分)
(3)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課內)(3分)
三、默寫,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1分)
8、(1) 捫參歷井仰脅息,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掛倚絕壁。
(3)畫圖省識春風面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濁酒杯。
(5)此情可待成追憶,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四紀為天子,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此時無聲勝有聲。
(8 ) 東船西舫悄無言,______________ 。
(9)同是天涯淪落人,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未成曲調先有情。
(11)子曰:君子坦蕩蕩,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湖口送友人
李頻
中流欲暮見湘煙,岸葦無窮接楚田。去雁遠沖云夢①雪,離人獨上洞庭船。
風波盡日依山轉,星漢通霄向水懸。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注:①“云夢”是有名的大澤,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內。
9、(1)“中流欲暮見湘煙,岸葦無窮接楚田。”一聯選取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境界?(3分)
(2)“去雁遠沖云夢雪”一句中詩人寫了大雁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
五、文化經典、文學名著閱讀(21分)
10、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①,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②,則誰與③?”子曰:“暴虎馮河④,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篇第七》)
【注釋】①舍之則藏:舍棄就藏匿,意即隱退。舍,舍棄,不用。 ② 行三軍:指揮軍隊。行,率領,指揮。三軍,古代大國有三軍,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這里指全軍。③誰與:和誰一起。與,一起,共同,動詞。④暴虎馮(píng)河:赤手空拳與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徙步過河。馮,通“憑”。
(1)對上面這個選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認為,用就去做、不用就隱退只有顏淵能做到。這表明了孔子對顏淵的贊賞,也體現了孔子的謙遜。
B、子路假設孔子統帥三軍,問孔子將和誰一起,其實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與本領。
C、“暴虎馮河”是赤手空拳與老虎進行搏斗,徒步過河,這樣缺少“謀”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賞的。
D、“勇”是孔子道德范疇中的一個德目,在這里,孔子用“與”和“不與”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2)孔子還說過“勇而無禮則亂”,結合上面選段和這句話,請簡要說明你對孔子“勇”的理解。(3分)
11、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敘述有誤的兩項是( )( )
A.愛斯梅拉達被誣陷刺殺弗比斯,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判處絞刑。在劊子手行刑時,加西莫多挺身相救,勇劫法場,把愛斯梅拉達救到圣母院,用心照顧保護她。從此,加西莫多成了愛斯梅拉達的忠實朋友。
B.成千上萬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來攻打巴黎圣母院,營救愛斯梅拉達。不明真相的加西莫多怎容這些人沖入教堂,他從樓頂上扔下巨大的石條石塊,翻倒灼熱的金屬液體,企圖驅散眾人。勇敢的乞丐終于攻破大門,救走了愛絲美拉達。
C、琴應邀在報上發表了主張女子剪掉辮子的文章,得到女同學的贊同。一位女同學剪掉了辮子,她很羨慕,因為有顧慮而沒有剪去。回家后征求母親的意見,母親極力反對,她難過地哭了。
D.王熙鳳議論林黛玉:“少說些有一萬個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話的男人也說他不過。”
E.覺民和覺慧從張家出來,遇到了劍云,便邀一起回家。不想劍云卻被克定邀去賭錢,讓覺慧很氣憤。回到家里,覺民在房里寫日記,覺慧一個人覺得無趣便信步在過道上走著,無意間聽見鳴風和婉兒談論馮老太爺要在她們中挑一個做姨太太的事。覺慧很著急,鳴鳳就向他賭咒,即使選了她,她也絕不去跟別人。
12、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有誤的兩項是 ( )( )
A.……王夫人點頭嘆道:“這話雖然如此說,到底我心不安。”寶釵嘆道:“姨娘也不勞念念于茲。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他幾兩銀子發送他,也就盡主仆情了。
這段文字選自《紅樓夢》第三十二回,寶釵因聽說金釧被攆出后跳井而死,怕王夫人心里難受,急急趕來勸慰。果然,王夫人正因自責而暗自垂淚。善解人意的寶釵,則以金釧是失足落水等語細細解勸;又拿出自己的新衣為金釧殯殮,著實盡了一番心意。
B.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道:“禪門第一戒是不打誑語的。’’寶玉道:“有如三寶。”黛玉低頭不語。
寶玉見到薛姨媽,看她對自己不像從前親熱,不禁滿腹猜疑。和黛玉談起這件事,又說到寶釵病了自己沒有去看看,被黛玉說了一通。寶玉聽后呆了半晌,便說了“天地間沒有我便干凈”,黛玉聽了這話,也拿禪語回敬他,直到寶玉說出“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樣的誓言后,黛玉才低頭不語
C.旺兒媳婦來求賈璉和風姐,要太太屋里的彩霞當兒媳婦。因彩霞及其父母不愿意,才來找賈璉和風姐,希望他們出面去和彩霞父母求親。賈璉和風姐答應下來,遂遣人叫來彩霞的父母,他們本不情愿,但看到是賈璉和風姐出面,只好答應了。
D.風姐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寶釵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史湘云接著笑道:“……”
寶釵過生日請戲班唱戲,十分熱鬧。其中一個小戲子長相似黛玉;眾人明白,卻只有心直口快的湘云說了出來。這不禁使黛玉自尊心大受傷害。寶玉對湘云使了一個眼色,更令黛玉和湘云氣憤。
E.薛蟠調戲柳湘蓮而被打后,傷痛雖日漸好轉,然而自覺無臉面見親友。想著裝病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便想以做買賣的名義出去逛個一年半載再回來。薛姨媽本怕他生事不愿他去,又想著讓他出去鍛煉一番或許能改了他這性子。思量一番,也就聽天由命任他去了。第二天與寶釵說,寶釵也十分同意。
13、“埋香冢”“訴肺腑”“讀西廂”都是有關寶黛的精神片斷,請選擇其一簡述之。
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題
走進騰格里(節選)
學群
①這是我第三次走進沙漠。每一次,沙漠總是讓我變得跟一個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騎在駱駝上往沙漠里走。就這樣,沿著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個世界遠遠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東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進行。兩只饅頭,一瓶水,再加上一點取自沙漠的野菜,就這樣幾樣東西。面包、水和鹽,人的生活,最基本德無非就這幾樣東西。幾千年幾萬年,真正支撐起人類歷史的,也就是這幾樣。
④晚飯之后,夜色漸漸從沙地的低凹處爬上來,漫過沙丘,將天空也浸入其中。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體上的黑色,這是幽邃深遠的晦暗,是億萬光年的未知領域。滿天星光在閃爍。多少年不曾見過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這么多年的星光一齊拿到這里來閃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斷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處,靜靜地、靜靜地面對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張大地剩下來的就只有寧靜,原來這寧靜中有著永恒的東西。、
⑥月亮升起來。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過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詠里傳遞千年的月光,有著嫦娥和桂花樹的月亮。我們大老遠地趕來,來到沙漠中間,就是為了這輪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樣簡單地面對,面對月亮,面對天空,很多年不曾 這樣靜靜地面對。天空是靈魂一樣的藍色,一輪明月就懸在靈魂中央。與身后無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從那里傳過來的光輝,卻把大地照亮--對于我們來說,是這么遼闊的大地。月光就像濃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這喂養靈魂的乳汁!
⑧月光牽動人最深處最悠遠的東西。早在生命出現之前,月光就已經牽動海潮;早在我們出現之前,月光就已經牽動母性的血液。現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牽動我。我感到,我所要表達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沒法把你心里的東西說出來,月亮靜靜地把你要說的全部都鋪在你面前。你一動,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線條跟著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牽動。
⑨在我駐足的沙丘上,月光顯得特別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蟲爬過的痕跡顯得格外醒目,六條腿,每一條都拖著一道帶痕。在我的眼里這就是一部沙之書,一部自然的圣經。在這里,一只蟲子的吟詠,一縷風,一一株草,還有這充騫天地間的寧靜,都帶著哲人的意味。
⑩沿著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類的世界在地平線以下閃爍。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鬧的星群。我知道,我還得會到那個世界里去,用自來水沖洗身上的汗漬和沙粒,然后把襪子和鞋穿上,用漢堡包、用啤酒填滿腸胃,用燈光和電視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沒有辦法像那些蟲一樣一直生活在這里,不能像一根駱駝刺把根扎在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駱駝。我只能回到剛剛詛咒過的物資中去。不能留下,就把這里的天空,這里的沙漠,這里的夜裝進胸間,帶回去,讓它照亮我的精神,讓靈魂有一個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刪節)
【注】騰格里:位于內蒙古西南部和甘肅中部邊境交界處,面積4.27萬平方公里,為我國第四大沙漠。
1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第②段“身后的那個世界”是指喧囂的物質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東西”指的是物質的東西。
B.第④段連用“爬”、“漫”、“浸”三個動詞來寫沙漠夜色漸漸加深的過程和個人的個人的感受,形象生動,讓人有親臨其境的感覺。
C.第⑦段寫月亮與無限的宇宙相比雖然渺小,但它的光輝卻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雖然渺小,但可以創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寫月光,突出了在寧靜中,對大自然的永恒、人類歷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義的.思考,內涵豐富。
E.文章以時間為順序,依次寫了作者進入騰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靜觀、從沙漠返回等片段,每個片段都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悟。
15.文章第⑧段劃線的句子“月光牽動人最深處最悠遠的東西”這“最深處最悠遠的東西”有哪些?請聯系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4分)
16.文章第10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談談你的看法。(6分)
七、作文70分
17、 平常的生活中,也許有那么一瞬間的感動,像雨巷的丁香,像屋角的高天,也許你的心弦在這一刻開始輕吟。請以“偶然”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C (A、纖應念xian;B、蕊應念rui ;D、阜應念fu)
2、D (A、應為惦記;B、應為揠苗助長;C、應為愚頑)
3、A (B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不合語境。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處。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 望文生義。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不合語境。)
4、B 趣,催促。5、B ①是說江皋生性聰明;⑤是江皋故意對使者說的話。
6、A 是前任縣令中有三個因此受到牽連,其中一個還因為受牽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擔所拖欠的賦稅,讓前縣令離去,讓牽累死去的縣令的妻兒回了家。
7、(1)這些人是為饑寒所迫淪為盜賊的,安撫他們很容易,如果威逼,就會使他們跑到楚地去依靠強盜了。
解析:注意“迫”、“撫”、“走”、“藉”的翻譯。
(2)(江皋)呵斥他們停下來,審問得到實情,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里斬首示眾,從此駐軍紀律嚴明,沒有誰敢危害百姓了。
解析:注意“斥止”、“斬以徇”“由是”“肅然”的翻譯。
(3)略
參考譯文:
江公名皋,字在湄,號磊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龍眠山下。生性敏捷聰慧,不到二十就在鄉試中中舉。不長時間,成為進士,授官瑞昌令。
瑞昌隸屬九江,背靠山以湖為衣帶,民貧困多盜,百姓長期拖欠賦稅。江公到的時候,以前的縣令因為收不上賦稅被囚系的有三任,其中一個竟然因為受牽累死去,妻子兒女不能回家,江公慨然稟告府縣,自身承擔拖欠的賦稅,讓前任的縣令回家,讓牽累死去的縣令的妻兒回了家。縣里的城郭連著河,河岸崩潰堵塞了原先的河道,江公捐出俸祿首先倡議集資筑堤,作為完完長久的計策,百姓號稱它叫“江公堤”。這時閩、楚告警。瑞昌與楚地相鄰,奸民乘機行剽劫之事,慣例吏提議發兵圍剿,江公說:“這些人是為饑寒所迫淪為盜賊的,安撫他們很容易,如果威逼,就會使他們跑到楚地去依靠強盜了。。”于是勒令鄉堡長宣諭利害,督促有才能勇敢的丁壯巡察,刺探取的他們的首領擊殺,盜賊于是平息。
不久,升遷鞏昌守。當時大軍進入蜀地,取道鞏昌,軍隊征斂繁多,百姓疲困,士卒越發驕悍,有的私下出去搶奪民財,沒有敢呵止的。江公巡行郊外,見到幾個騎兵騎馬越過車隊,江公呵斥他們停下來,審問得到實情,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邊斬首示眾,從此駐軍紀律嚴明,沒有誰敢危害百姓了。
過了四年,調任柳州刺史。柳州地方偏僻穿著蠻服,民俗獷悍。當時剛剛收收粵西,軍隊留鎮柳州,軍中經常掠奪婦女,婦女們哭泣著想回家。江公稟告大府,命令營帥登記掠奪的婦女到郡中訊問,想回家的婦女衡量路的遠近給錢遣還,總共數百人。第二年,柳州的統帥去世,糧餉不能接繼,士穿著盔甲在軍門喧嘩,江公立刻出來,與他們約定一個月供給糧餉,士卒相信江公,慢慢散去。江公立即派人騎馬送信稟告臺省催促發餉。糧餉應期至,軍乃安定。粵西的山險峻陡峭,柳州尤其深邃險峻,數萬石頭分散挺立,斧子砍伐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巨木。當時皇上正修建太和殿,使者采購木頭將要到柳州,柳州的百姓非常恐慌。不長時間,使者來到,江公就招呼柳州的百姓問產巨木的地方,讓他們做向導,江公騎馬偕同使者前往看木頭。走了數里,到了陡峭的山下,山石嶙峋,樹木繁密挺出,下面臨近崖谷,馬不能向前走。江公解下馬鞍,坐在地上稍微休息,徒步邀請使者登山,使者面有難色。江公說:“這是皇上的命令,木頭如果能運出,我應當親自做示范。”于是穿著短衣拿著手杖,扶著兩個小吏先登,使者勉強跟隨,到了半崖道路斷絕,沒有放腳的地方。公抬頭看著樹木回頭對使者說:“怎么樣?”使者咋舌,大呼立刻回去,說:“這是不能運出的。”江公曰:“木頭都在這里,依靠使者對皇上說不能取的的情形。”使者于是返回,上奏免除采購木頭,柳州的百姓歡呼感激皇上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歲,在康熙乙未年去世。江公生性廉明,故任官的地方都有聲績。為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生性恬淡,通達時務,熟悉吏事。自始至終品格高潔堅守一種節操,賢達的人贊嘆仰視他。
8、略
9、(1)此聯選取了“暮靄(湘煙)、岸葦(蘆葦)、楚田(田野)”三個意象,(答對兩個就得1分)營造了一種闊大的意境,氣象雄渾,(1分)而用彌漫著凄冷壓抑的氛圍。(1分)(意思對即可)
(2)大雁孤飛于飛雪暮靄中,天地蒼茫,孤苦伶仃,(1分)象征著友人歸鄉旅途的寂寞艱辛,(1分)表達了作者的傷別之情(對友人歸鄉的不舍和擔憂)。(1分)
10、(1) A(孔子認為,只有他和顏淵才能做到。)
(2) 孔子主張的“勇”,要智勇兼備,而且要符合禮,缺少智、悖于禮的“勇”是蠻干、亂干。
【參考譯文】
孔子對顏淵說:“用就施行,不用就收藏,恐怕只有我和你能這樣了!”子路問:“先生如果率領三軍作戰,誰作你的助手。”孔子說:“赤手搏虎,徙步過河,死也不后悔,我不會和他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格外謹慎小心,善于謀劃而后再做決定的人。”
11、AD A項中“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判處絞刑”有誤,是法院判處愛斯梅拉達絞刑。D項是周瑞家的議論王熙鳳。
12、CE C.賈璉本答應了,后來聽說旺兒的兒子不成器便沒有再作主張,沒想到鳳姐卻已經叫來彩霞的父母,他們看到鳳姐出面才答應;E.薛姨媽怕薛蟠生事,不愿他出去,便和寶釵商議。寶釵勸說可以讓薛蟠出去鍛煉一番。薛姨媽就同意了。
13、 ①泣殘紅黛玉葬花
寶釵、黛玉一先一后夜訪怡紅院,黛玉叩門,晴雯正生氣,借故說寶玉吩咐的,不給開門。黛玉氣得哭了半夜。次日她見了寶玉也不理睬,寶玉還蒙在鼓里。她獨自一人在幽僻處葬花吟詩時,又被寶玉遇著,寶玉趕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必當初’’的沉痛傾訴,才化解了這一場誤會。(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
②訴肺腑心迷活寶玉
湘云勸寶玉留心“仕途經濟",寶玉說要是黛玉“也說這些混帳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恰黛玉聽見,很是寬慰。后因黛玉諷刺寶玉,寶玉氣急,經黛玉道歉,寶玉說“你放心!,黛玉故作不懂,寶玉剛要解釋,黛玉說“你的話我都知道了”之后,寶玉把趕來送扇子的襲人誤作黛玉,并說睡里夢里都忘不了你之類的話。(第三十二回)
③共讀西廂花紛紛
寶玉到沁芳橋邊桃花底下看《西廂記》,正準備將落花送進池中,黛玉說她早已準備了一個花冢,正來葬花。黛玉發現《西廂記》,寶玉借書中詞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覺得冒犯了自己尊嚴,引起口角,寶玉賠禮討饒,黛玉也借《西廂記》詞句,嘲笑了寶玉。于是兩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二十三回)
14、AC 從最后一段“用燈光和電視照耀空余的生命”,“讓它照亮我的精神,讓靈魂有一個呼吸的地方。”等句子可以看出第②段“身后的那個世界”既指喧囂的物質世界,也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一切多余的東西”指的不僅僅物質的東西,也指對人的精神無益的東西。故A選項是錯誤的。C選項顯然曲解文意。作者寫“月亮與無限的宇宙相比雖然渺小,它的光輝卻可以照亮大地。”暗示的是月亮能積淀民族的歷史文化,給人們帶來精神寄托。
15、【答案】①我的童年記憶(“曾在千里之外照亮過童年的月亮”);②民族的歷史文化積淀(“在李白的吟詠里傳遞千年的月亮,有著嫦娥與桂花樹的月亮”);③宇宙意識(“早在生命出現之前,月光就已經牽動海潮”);④生命感受(“早在我們出現之前,月光就已經牽動母性的血液”)
16、【答案】①對城市“物資”生活的不滿和批判(“用自來水沖洗身上的汗漬和沙粒”,“用漢堡包、用啤酒填塞腸胃”,“用燈光和電視照耀空余的生活”,“詛咒過的物資”);②對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離開的無奈(“像一根駱駝刺把根扎在這里”,“像一匹駱駝”,“把這里的天空,這里的沙漠,這里的夜裝進胸間,帶回去”,“我還得回到那個世界里去”,“我沒有辦法……一匹駱駝”,“我只能回到剛剛詛咒過的物資中去”);③對未來生活的希望(“讓他照亮我的精神”,“讓靈魂有個呼吸的地方”)
【高一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高一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試題03-07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案04-12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10-10
高一語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試題09-02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試題10-02
九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案04-24
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帶解析)10-26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試題03-31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案范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