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司馬遷的有關常識,了解了作者寫作《史記》的背景資料,大家在老師的指導和借助工具書的情況下,能讀準字音和停頓,并且我們還初步學習了一些文言字詞
五、課后作業
1、完成“思考和練習”二
2、預習剩余語段,注意重要詞義,會翻譯
板書設計:
陳涉世家
司馬遷: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3000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
魯迅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知識與能力:學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能達到疏通文意,解決疑難的目標
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整理歸納出本文的重點字詞
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能達到疏通文意,解決疑難的目標
難點: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整理歸納出學習本文所必要的重點知識
教學步驟:
一、檢查復習
復習《史記》相關的文學常識,聽寫字詞解釋
二、繼續疏通文意(乃行卜——文末)
(學生先提出有疑難的語句,全班集體解疑具體方法:一個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或句子,教師鼓勵其他同學給這位同學解說明白;學生都不能解釋的,教師再講解)
1.落實下列詞義
卜者知其指意:意圖 念鬼:考慮,思索
此教我先威眾耳:威服 乃丹書帛曰:用丹砂;寫
陳勝王:為王 置人所罾魚腹中:用網捕
固以怪之矣:本來;同“已”,已經;認為……怪異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暗中;去,往;臨時停駐
夜篝火,狐鳴呼曰:用籠子罩;學狐貍叫
卒中往往語:到處 皆指目陳勝:用手指;用眼看
吳廣素愛人:平時 廣故數言欲亡:故意
忿恚尉:使……惱怒 尉果笞廣:用竹板打
陳勝佐之:幫助 并殺兩尉:一道,共同
借第令毋斬:即使;僅;使;不要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 從民欲也:順從,依從;愿望
為壇而盟:盟誓 比至陳:等到
徇蘄以東:攻克 皆來會計事:集會議事
將軍身被堅執銳:親自;同“披”,穿
復立楚國之社稷:國家 刑其長吏:懲罰
2.翻譯下列語句
茍富貴,無相忘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將軍身被堅執銳
(學生一人一句翻譯課文,教師略作評價或點撥)
3.同桌互譯
4.學生再次朗讀課文
5.整理文中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
(學生組內合作,然后請一名學生寫到黑板上)
一詞多義整理如下:
故:廣故數言欲亡 故意
扶蘇以數諫故 緣故
道:道不通 道路
伐無道 這里指封建社會所認為好的政治
令: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 命令
陳守令皆不在 官名,縣令
數:以數諫故 多次
卒數萬人 數詞,幾
次:皆次當行 編次,依次編排
之次所旁叢詞中 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書:乃丹書帛 寫
得魚腹中書 字條
乃:陳勝、吳廣乃謀曰 于是,就
乃公子扶蘇 用在判斷句中,相當于“是”
為:皆次當行,為屯長 做、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