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特點及中心論點。
2、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含義。
3、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的論述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 目標1、3。
【教學難點】 目標3。
【教學方法】 閱讀、揣摩、品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提問學生對待自己的學習態度入手。
1、回顧作者:
關于作者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
2、了解寫作背景:
《敬業與樂業》寫于1922年,是梁啟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依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
二、整體感知
1、預習提示:
、拧≡鯓永斫狻皹I”的含義?
“業”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⑵ 怎樣深入理解“敬業”精神?
敬業,就是要熱愛自己的事業,要干一行,愛一行,不能蔑視普通職業,尤其體力勞動。
、恰≌撟C上的最大特點:
、佟∫媒浀、格言論證自己的觀點。如儒家的《禮記》、《論語》、《老子》、《莊子》等。
、凇∨e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如:孔子、朱熹、曾國藩。
明確:“合理的生活”指什麼?
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對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認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發現了樂趣,而不是發牢騷。
2、掌握字詞:(小黑板) 旁騖(wù) 褻(xiè)瀆(dú) 斷章取義(yì)
言行相顧(gù) 強聒(guō)不舍 佝(gōu)僂(lóu)
不二法門: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褻瀆:輕慢,不敬。
駢進:一同前進。
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 3、細讀課文,思考:
⑴ 掌握文章的中心論點?
⑵ 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恰∥恼伦詈笤鯓涌偨Y的`?
以上提綱挈領性的給學生了提示的問題后板書即可,不必詳細。
三、探究賞析
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理解不同的職業我們應該怎樣對待?)
四、拓展延伸
1、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梁啟超所提出的“敬業”精神?
2、作為學生,請你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敬業樂業”的理解
五、小結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為自己的使命而努力,無論我們將來干什么職業,我們都要做到“敬業”,并努力達到“樂業”,這樣才能活出自身的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
六、布置作業 相應的資料練習。
七、板書設計 以字詞為主,隨及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