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含義。
2、理解“引經據典”的論證方法,積累經典語句、格言。
3、初步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4、體會演講稿的的語言特色。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自古至今,從中到外,有許多對自己的職業充滿著無限的熱愛的人,比如,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對職業精益求精,受到高度贊揚。
再比如,諾貝爾,全心研究炸藥,一次,發生了爆炸炸死了他的父親和弟弟,他從爆炸的煙霧中跳出來,還高興的喊“我成功了……”
今天我們學習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
二、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年),廣東新會人。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宣傳“窮而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他說:“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他主張摧毀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科舉制度,大力培養人才,革新中國的政治制度。梁啟超的文章,文筆犀利,飽含激
,影響了許多愛國者。老一輩革命家吳玉章回憶說:“當我讀到康、梁(特別是梁啟超)的痛快淋漓的議論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們信徒,一心要做變法維新的志士,對于習八股、考功名,便沒有多大興趣了。”梁啟超在上海擔任《時務報》主筆期間,發表《變法通議》等論文,猛烈抨擊封建頑固派的因循守舊,闡述變法圖存的道理。他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變亦變,不變亦變”;日本以“自變”而自強,印度以“不變”而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只有實行變法才是救亡圖存的唯一出路。梁啟超一生著述甚豐,所遺留《飲冰室和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三、學生通讀課文
完成:
1、借助工具書,給文章的生字生詞注音并且解釋。
2、思考問題:
⑴作者在文中先后談論了幾個問題?
⑵找出文章中表明作者的觀點的語句。
⑶劃出文章中作者引用的古今名人的語句,并讀懂它們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自學結果展示:
什么叫“敬業”?
為什么要“敬業”?怎樣做才算敬業?
1、一點也不旁騖就是敬。
2、為什么要敬業?
A、人生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B、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就是功德,不勞作就是罪惡。
3、怎樣做才算敬業?
──唯一的就是忠實,忠實從心里上發出來就是敬。
凡作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是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視做生命的事和他交換。
4、要樂業──作者寫“要樂業”的思路是怎樣的?為什么說:“凡職業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是有的。”
第一:
⑴變化進展千姿百態。
⑵奮斗中快樂的分量加增。
⑶因為競勝而得快樂。
⑷省得無限閑煩惱。
第二:孔子的語言行為,堪稱“樂業”的楷模。
思路:提出錯誤的觀點──反駁錯誤的觀點──樹立正確的觀點──講道理做引用進行論證。
第三:拓展。
你能舉出“樂業”的例子嗎?試講出故事:
學生自己根據積累講出故事互相交流。
第四:敬業與樂業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有業。
人為什么應該有業?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
試模仿“樂業”這一段,列舉幾條理由證明“有業之必要”
小結:文章的思想內容。
作者在文中先后談論了幾個問題?
為什么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如此?”
作者先后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三個問題。文章的最后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此基礎上,要對所做的事情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要皺著眉頭,滿腹牢騷的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第三課時
〖教學任務〗
1、理解文章的語句。
2、關于文章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找出文章中能夠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
二、談談你對這些語句的理解,或者找出相應得事實對這些觀點進行證明
1、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人都要有正當的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
3、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就是社會的蛀蟲,簡直就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
4、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5、我們對于各種職業,沒有什么分別揀擇。
6、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三、從這些觀點中,找出能夠統領全文的中心論點,說出理由
1、題目的要求。
2、內容圍繞的重點。
四、關于文章的名言警句,理解意思
學生自己劃線、理解、并且歸類、熟記、積累。
五、總結寫作特色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2、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
3、情景協調。
六、談看法
1、目前有許多下崗工人,無所事事,靠打麻將度日,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2、社會上有一種人叫“息爺“,專靠一時暴富以后,把錢借貸出去或存入銀行,靠吃利息過日子,其他什么有意義的事也不做,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上述兩個問題請結合文章的有關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講點理由。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09-23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2-18
敬業與樂業優秀教學設計05-05
梁啟超《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1-23
蘇教版《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08-28
《敬業與樂業》人教版教學設計11-25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范文12-19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人教版11-23
人教版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