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被讀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
2、“神舟五號”的順利發射及其偉大意義。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多媒體向學生出示楊利偉穿著太空服的圖片。教師激情導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板書課題)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系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數千年來的飛天夢是怎樣變為現實的,在說說自己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2、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輪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線索,教師相機用課件出示: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3)把大屏幕上的話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誰來試試?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4)教師小結:
飛天夢的實現是靠幾代人、數十年的努力,才使夢想變為現實。你們是從哪體會到的?這種在具體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既有說服力,又具體感人,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寫作方法。文章舉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筆墨,而是做到了詳略得當。
4、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我們的航天工作人員付出了哪些努力?仔細讀課文有關部分,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勾勾畫畫,做上批注。
5、學生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1)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最”:巨大的困難和挑戰,黨中央的決心和勇氣,航天員將付出的代價。
(2)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一百一十多個、三千多個”:規模大,人數多:可追問這么多人要完成一件事,需要什么精神?(團結協作)
(3)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主進醫院;有的年輕人雖然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夜以繼日”是什么意思?從“夜以繼日”你讀出了什么?(忘我精神:默默奉獻)
體會這個排比句的作用:具體寫出了航天工作人員付出的努力與代價,抓重點詞四字詞語。說說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更多人的代價),仿照排比句說說。
(4)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剛才研究的這一組句子,你能感受到了什么?(團結合作、同心協力、忘我工作、不懈努力、默默奉獻……)
(5)(播放課件)師:這座烈士陵園安息著600多航天烈士,他們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雖然一座座豐碑不會說話,但銘記著航天人感天動地的獻身精神?此時此刻,你的心中浮現了怎樣的字眼?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心中的感情吧!
(6)隨著神舟五號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向學生出示楊利偉穿著太空服的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楊利偉在走下飛船接受采訪時候說的三句話。(課件出示)飛船飛行正常。 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范讀)你怎么理解這三句話?(學生交流)簡單的三句話,讓我們明白了(出示句子):沒有他們的辛勤努力,就不會有這飛行正常,使人感覺良好的飛船,就不會有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
楊利偉的三句話:看似平淡,對幕后英雄包含著崇高的敬意,對祖國飽含著無限的熱愛。
6、教師小結:
是啊,正是中華兒女堅持不懈、鍥而不舍才使得中華飛天夢從古到今一刻也沒有停歇過;正是中國航天工作人員有著團結協作默默奉獻的精神,使的幾千年的飛天夢在今朝實現。
四、補充拓展,深化情感
1、千年的歷程,千年的努力,才迎來了這夢圓的一刻,就讓時光倒流到2003年10月15號,我們一起回顧神五飛天激動人心的一刻。(播放神五飛天的視頻)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2、作為炎黃子孫中的一員,你不想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嗎?(齊讀課題)
3、“千年夢圓在今朝”,我們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解放軍軍官作家蔡桂林在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實現了之后創作了一首詩《炎黃飛天夢》 (配樂朗讀)
4、雖然我們的千年夢圓了,但我們依然沒有停止追夢的腳步,在載人航天事業上,我們又取得了哪些成功?(請生介紹)
5、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了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我們還想圓哪些夢?(請學生說)出示句子(接讀):登臨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遠的太空。
6、有夢就有希望,有夢就有追求,圓夢的任務將落在你們的肩上,讓我們為中華民族更高遠的夢想,時刻準備著吧!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魅麗、慘重、魄力、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增強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2、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質疑引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啟發表達。
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生自由發言)
3、出示課文題目,質疑問難。
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飛天夢。(板書課文題目:千年夢圓在今朝)一起讀課文題目。說說你從課文題目中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生質疑:千年的“夢”是指什么?“圓”是什么意思?千年的.“夢”是怎么圓的?為什么說千年的“夢”今朝圓了?)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1、學習提示: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思考提出的問題。
(2)認讀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詞典,聯系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2、出示詞語:
瑰麗 嘗試 火箭 捆綁 慘重 穿越 振奮 規模 協作 精細 概括 評價 魄力 嫦娥奔月 炎黃子孫 積勞成疾 風華正茂
(1)指名認讀。
(2)交流不理解的詞語,自由選一個詞語說話。
(3)學生齊讀。
3、通過讀文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
4、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中國人為了飛離地球、遨游太空進行了不斷努力,最終成功的事。)
三、深入挖掘,研讀感悟
(一)出示探究提示:
1、默讀課文思考:這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變成現實的?(提示:古人→萬戶→??)人們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2、找一找,畫一畫,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好批注。
(二)學生交流匯報:
1、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愿望
2、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1)從萬戶乘坐火箭飛天的事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中國古代人們已經開始嘗試飛天的夢想了。他勇于實踐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2)萬戶的火箭飛行是以失敗告終,那么炎黃子孫放棄了這飛天夢想了嗎? 出示句子: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卻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這句話有幾層意思?
(兩層意思,一方面承接上文,用萬戶火箭飛行的失敗說明中華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夢想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遭遇了很多的失敗和挫折;另一方面開啟下文,說明中華民族并沒有因為失敗放棄飛天的夢想,而始終堅定執著,不斷努力。)
3、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4、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1)載人航天工程是怎樣的工程?
出示句子: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三個“最”字可以體會到這項工程難度是非常大的,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決心非常堅定。“跨世紀重點工程”可以看出這項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2)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為了完成這跨世紀的重點工程,工作者們都做了哪些努力?
①出示句子: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一百一十多個單位”“三千多個”這兩個龐大的數字可以看出這項工程是非常復雜的。中國人民是非常團結的。)
②出示句子: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夜以繼日”這個詞語讓我們看到了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苦戰情景,體現出他們忘我的工作精神。)
③出示句子: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從“積勞成疾”這個詞語可以體會出工作人員為了研究,長期勞累,幾次住進醫院。可能還沒有康復就又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了。
從“風華正茂”“華發早生”可以看出他們本應是人生中最好的時光,卻長出了白發,他們付出了太多。
從“猝然長逝”這個詞語可以體會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中國航天人為了
實現飛天的夢想不惜付出僅有的一次生命,他們太偉大了。
從這個排比句可以體會到為了實現夢想,航天人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忘我地工作,默默奉獻的精神。板書:默默奉獻)
5、“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1)隨著“神舟五號”的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
(2)孩子們,楊利偉在走下飛船接受采訪的時候用三句話概括了他21小時的太空旅行,這三句話你們找到了嗎?
出示句子: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
(3)楊利偉在告訴我們什么?
(三)情感升華
1、提升感悟:“神舟五號”的成功航天飛行,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許多單位和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這么多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完成同一件事,需要的是什么精神?(勇于實踐、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
2、小結:是啊,為了“神舟五號”,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獻,他們付出的是時間、是智慧,甚至是——生命。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3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神舟五號”發射與飛行過程的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同學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交流“神舟五號”有關資料,課件出示“神舟五號”發射與飛行過程的錄像。
2、這節課讓我們走進課文追尋奮斗者的足跡,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探求去考慮。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看看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哪些閱讀建議。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系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三、圍繞提示,自讀自悟
1、同學圍繞閱讀提示中的考慮題“數千年來的飛天夢是怎樣變為實際的,在說說自身從中感悟到了什么?”來自主學習。
2、同學在小組內交流自身的學習心得。
四、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學習體會,教師組織同學就重點內容進行全班交流與研討。
1、關注追尋飛天夢的'人們帶給我們的思索和啟示。
2、關注語言,句式,具體的數字。
3、關注文章的敘述順序,文章的詳略。
五、總結收獲,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學交流學習收獲,可從文章內容和表達方法等方面談。
2、搜集資料,辦一張關于“以中國航天事業”為主題的手抄報。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抓住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2、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3、體會中國航天人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鍥而不舍的精神。
第一點是重點,第三點是難點。
情感基調
敬意——激動——自豪
總體思路
尋夢——嘗夢——追夢——圓夢
教學流程
格言導入,滲透說理
利用麥克尤恩的一句格言“很多人從不失敗,因為他們從不嘗試”導入,讓學生概括出粗淺的道理。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則名言,想與大家共勉“很多人從不失敗,因為他們從不嘗試”,誰能說說麥克尤恩想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
師:正如你們所說,將要學習的這篇文章也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種聲音。板書:千年夢圓在今朝
一、快速掃描,理清條理
1、學生說主要內容。
2、圍繞圓夢寫了幾件事。(古人奇思妙想——萬戶飛天——人造衛星上天——載人航天上天)
一、精讀精品,體悟精神
1、夢圓時刻:(大屏幕)看畫面——說感受——讀——再說感受——讀
2、拓展空間:看楊拍回的俯瞰地球畫面——說登空意義
3、內化情感,與楊心靈交流。
假使楊利偉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對他說點什么?
4、經典瞬間:
師:看大屏幕,楊利偉真的來了。(找一生上前)
師:你現在就是楊利偉,你來讀讀這三句話。
生讀
師:你是個鎮定(驕傲)的楊利偉,能說說你為何如此鎮定或驕傲嗎?
生:
齊讀:
師:這段話還可以怎樣讀?
生:
師:說說緣由。
生:(當學生回答身后有強大的祖國時,相機引導學生談具體些,引出下文)
5、體悟精神:有的人…… 這部分內容引導學生結合資料、結合語句、結合排比來理解無數的人們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愛國愛家、默默奉獻、忘我工作……)
師:同學有感情的讀——
6、紀實文字,升華情感
師:(讀完文字)請同學們再次深情朗讀,獻給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生讀
三、點線面結合,強化主題
引讀第九自然段后,千年的夢想在這一天圓了。(手指板書)既然寫夢圓,為何還寫了其他的部分?
生答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溯歷史,找尋詳細的答案。
生就略寫部分進行匯報。
四、個性感悟略寫部分
古人——夢想(的`起點)
萬戶——嘗試 ( 結合資料匯報)
人造衛星,——執著 (體會第一次的激動)
師小結:這一個個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一個個點,串起來就是一條線,組成了千百年來炎黃子孫大膽嘗試,執著追求,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的畫面。
師: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我國繼神五發射成功后,又相繼發射了神六、神七,將來還可能發射——
五、激情朗讀,自然鏈接
生激情朗讀《炎黃飛天夢》
六、布置練筆,讀寫結合
1、練筆時刻
給航天員楊利偉的一封信,談談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用上本課學到的時間順序、首尾呼應的寫法。
2、 動手天地
利用手中的資料,制作一期以航天航空為主題的墻報。
3、鄭重推薦
閱讀航天航空類的書籍期刊,讓知識的翅膀帶著你飛翔……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通讀課文,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難點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以及最終實現夢想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學生扮演老師聽寫第18課的個別詞語。
二、激情導入
1、學生朗讀相關資料(神舟5號發射材料)。
2、教師現場采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
3、教師導讀后出示課題,學生質疑課題。
三、小組合作,自讀感悟
教師展示教學目標,提出自讀要求
1、讀通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作者介紹了哪幾個代表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歷史階段及事件?
3、課文主要寫什么?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實現靠的是什么?劃出相關的語句并有感情地
朗讀。
四、集體反饋,品讀感悟
1、學生對詞語相互質疑、解疑,教師點撥。
2、小組反饋。
3、教師小結,并導讀。
4、學生說主要內容,劃語句。
5、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的語句。
6、教師小結并板書要害詞語。
五、總結全文,暢談體會
1、引導學生歸納寫作方法。
2、學生齊讀“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
3、教師設問后學生談體會。
4、教師總結全文。
六、布置作業小練筆:接過航天事業的接力棒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攬、焰、驅”等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
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激發情感。
課件播放神舟五號升空的視頻:
1.同學們,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學生交流)
2.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
3.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交流:
(1)出示生字新詞,掃清字詞障礙。
(2)課件出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齊讀)
數千年的夢想終于實現了,中華民族是何等的自豪。
三、課文學習,整體感悟。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夢?想一想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圓”的?
預設: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現——艱苦的努力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2.抓住具體事例和重點語句體會交流感悟深刻的句子,體會圓夢的艱辛和不易。
相機引導體會寫法。在談體會的過程中,重點點撥理解以下句子。
(1)出示: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圓夢的艱辛和不易?(無數 慘重 始終)
(2)出示: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經過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
這句話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列數字,這龐大的數字讓我們體會參加到研制、建設、發射的單位及工作人員之多,體會他們的同心協力、團結合作)
結合“不懈努力”這個詞體會到了什么?(大家默默奉獻、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3.隨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飛行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楊利偉用3句話概括了他21小時的太空旅行:
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
你怎么理解楊利偉的這三句話?
(楊利偉對飛船的評價,也是對研制飛船的航天人的贊揚。這說明“神舟五號”飛船是很安全、很穩定的,也說明我國的航天工作人員的水平很高。)
讓我們懷著對航天人的崇高敬意和民族自豪感大聲齊讀這三句話。
4.教師小結: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實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這真是——千年夢圓在今朝。
四、拓展朗讀,升華情感
千年夢一次又一次地圓了,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了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遠的大空。(配樂:在《超越夢想一起飛》歌聲)
同學們讓我們接過先輩的旗幟,把航天精神發揚光大。相信你們一定會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科學技術建設的大潮中去。未來,中國航天事業的接力棒就交給你們了!
板書設計
千年夢圓在今朝
奇妙想象—勇于實踐—鍥而不舍—夢圓今朝
教后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重視對文章所表達的精神的體會。針對本課的體會中華兒女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的體會,這里的學習,我是這樣設計的,先讓學生理清課文的順序,奇妙想象—萬戶飛天—衛星上天—載人航天工程—神五飛天,再具體抓住關鍵句段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邊感悟,其實作者所要說明的道理就在文中。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瑰麗、嘗試、捆綁、慘重、協作、積勞成疾”等詞語。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2、難點: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五”“神六”載人飛船發射的有關情景。
3、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二、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神五飛上太空的偉大意義
2、師:同學們,看了這壯觀的.一幕,你最想說什么?
3、小結并板書課題:現在就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搭上時空飛船,一起去尋覓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飛天夢。
三、初讀課文,自定目標: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結合本單元學習重點和課文前的提示,自己來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
2、全班交流,共同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
3、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思考學習目標中提出的問題
2、小組合作,互檢互評自學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選代表輪讀課文,師生共同糾錯正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思路,相機板書: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神五”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3)、結合課文具體語句交流本文在表達方法上有哪些特點
五、拓展交流,升華認識
1、“神五”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3、說說:現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個人努力,還需要什么?
4、全班齊讀“閱讀鏈接”詩歌,結束學習
布置作業:
想象“神六”發射太空的情景,寫一個片段
板書設計:
千年夢圓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團結合作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默默奉獻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勇于探索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鍥而不舍
“神五”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8
【課前解析】
關注“精讀”與“略讀”: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本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正所謂精讀學方法,略讀習得之,教學時教師應該盡量放手,讓學生綜合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去自主閱讀,使學生在閱讀科普類文章時習慣運用“質疑-提問-解決”的策略。
關注“時間軸”:
依據時間順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聯起來,形成相對完整的記錄體系,其最大的作用是把過去的事物系統化、完整化、精確化。本文在講述“圓夢”時恰恰以時間為軌跡,尤其是寫新中國成立以來航天事業的成就時更為典型,非常適合學生借助“時間軸”理清脈絡。
關注航天夢想第一人:
萬戶本名陶成道,在歷次戰事中屢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賞“萬戶”,是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他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雙手舉著2只大風箏,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結果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為紀念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萬戶”命名。
關注專業術語:
人造衛星: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運行的無人航天器,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航天器。“東方紅一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
航天探測器:又稱空間探測器或宇宙探測器,是對月球和它以外的天體或空間進行探測的無人航天器。探測對象有月球、行星、小行星、小天體等。
載人宇宙飛船:能保障宇航員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執行航天任務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神舟五號”是我國首次載人發射,宇航員“楊利偉”的名字已載入航天史冊。
【教學目標】
1.認識“鵬、攬”等10個生字。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中華民族飛天夢想是怎樣逐步實現的。
3.查找資料,了解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最新成就。
【教學重點】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中華民族飛天夢想是怎樣逐步實現的。
2.查找資料,了解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最新成就。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章,題目是《前年夢圓在今朝》。
出示課件1: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先來看看閱讀提示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出示課件2:
預設: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兩個任務要求,一是說說中華民族飛天夢想是怎樣逐步實現的;二是查閱資料,了解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最新成就。
(設計意圖:閱讀提示在略讀課文的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靶心定位”作用,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關注提示,提取信息,明確目標。)
二、讀課文,掃清生字障礙。
1.學生自讀課文,關注生字新詞。
2.教師出示詞語,檢查掌握情況。
出示課件3-5:
(1)學生認讀
(2)強調字音:穹、懈、載、鯤
(3)追問詞義:鯤鵬、蒼穹
三、憶學法,做好自讀鋪墊。
1.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關于這篇課文,你會提出哪些問題呢?
出示課件6:
預設:題目中的前年之夢是什么夢?它是如何實現的?
啟發互動:誰能試著回答一下這兩個問題?
預設1:閱讀提示里已經點明,這是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之夢。
預設2:文章開頭寫道“飛離地球、遨游太空是中華民族很久以來的夢想”,從這句話也可以得知,是人類像實現飛上天空的夢想。
點撥:看來,在閱讀時結合上下文理解,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
2.回顧其他幾篇課文中的主要學習方法。
教師: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除了學會質疑提問之外,由于文章的內容不同,寫作方式不同,我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來學習。哪位同學能來談一談?
預設:
《琥珀》——我們抓住了一組以表示“時間”的短語,了解了琥珀的形成過程。
《飛向藍天的恐龍》——抓“關鍵句”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搜集相關資料,加深理解認知。
3.以時間為線,劃分段落結構。
今天我們就借助以上學習方法進行思考、交流。首先請大家也以“時間”為線索,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分別講了哪些內容?
出示課件7:
4.將主要事件和時間節點標注在“時間軸”上,使過程一目了然。
(1)小組互動,完成標注。
(2)教師巡視指導,點名到黑板上板書。板書(時間軸點上的具體內容)
5.借助“時間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中華民族飛天夢”的大致歷程。
出示課件8:
(1)同桌之間互相講述
(2)全班交流,互動點評
(設計意圖:借助“時間軸”這一直觀地視覺載體,既可以理清文章脈絡,又可以輔助學生講說飛天歷程的大事件,真可謂“一舉兩得”。)
四、細讀文,探討成就原因。
1.中華民族之所以取得這樣偉大的成就,絕不是一兩句話就成說清的。
接下來請大家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勾畫關鍵詞句,還可以結合你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來理解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一會我們來交流。
出示課件9:
2.學生默讀課文,勾畫相關語句,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匯報交流,先說勾畫的關鍵句,再談自己的想法。
預設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黃子孫于千百年的歲月流轉之中,不斷地嘗試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望。”——激情、夢想,是飛天夢的源頭。
(此時學生還可以補充課前查閱到的其他資料,如敦化壁畫里的“飛天”,《西游記》故事當中的“騰云駕霧”……)
預設2:“數百年來,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在實現飛天夢想的過程中,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從中讀出了堅韌不拔和永不妥協。
預設3:“經過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團結協作至關重要!
(此環節,建議教師引導學生補充課前查閱到的其他資料,進行輔證說明)
出示課件10-11:
4.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關鍵詞,進行小結。
板書(激情夢想勇于探索堅持不懈團結一心……)
五、尋足跡,繼續拓展延伸。
1.正是因為中華民族富有不竭的激情和超凡的想象,在黨中央的領導和關懷下,團結努力,萬眾一心,才使得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呢?
學生讀文或用自己的話講述。
預設1:“神舟五號”宇宙飛船順利進入太空并成功返航。
預設2:成功發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探測器,“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著陸。
(教師此時可以播放相關圖片、新聞或紀錄片,加深學生對這些歷史性時刻的記憶,同時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懷。)
出示課件12-13:
2.分享學生課前查閱的其他資料。
3.課下觀看《厲害了,我的國》或影片《白晝流星》,感受偉大祖國在科學技術領域日新月異的成就和發展。
【課后反思】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略讀課文。課文展現了中華民族追尋“飛離地球、遨游太空”飛天夢想的歷程。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更是令人矚目!
“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這是基于四年級上冊提問單元之后的進一步提升,重點在“試著解決”問題。而這篇課文有別于前幾篇文章的是它有明確的訓練側重點——要求學生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結合這一目標,課前預習教師直接聚焦“千年的飛天夢是怎樣逐步實現的”這一開放性問題,安排查閱資料,便于課上作為解決問題的輔證。
作為略讀課文,教學目標的設定可以直接從“閱讀提示”著手,我們發現編者提出了兩個教學目標。
第一,默讀全文,梳理中華民族飛天夢實現的過程。這部分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前面的學法,借助“時間軸”和“抓關鍵信息”進行梳理,任務清晰明了,教學效果頗好。
第二,了解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最新成就。除了書本上介紹的內容,教師安排學生查閱和搜集資料,對課文進行“補白”,放大了師生視角,加深了情感體驗,完成了從“課內閱讀”到“課外學習”的有效延展。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獨立閱讀,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從中體會中國航天人所體現的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激發興趣
1、這節課我們先來談論一個話題:提到祖國的航天事業,你會想到什么?(神五、神六、神七都是成功升天,并且成功著陸的宇宙飛船。而楊利偉等宇航員也成了中國的太空人。費俊龍,聶海勝 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2、同學們談論的這些內容證明了炎黃子孫千年的飛天夢想已經實現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了解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歷程。學習19課,千年夢圓在今朝。指名讀課題。課題還可以怎樣讀?
二、自讀感悟合作交流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為了實現千年的飛天夢,炎黃子孫都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同學們在讀書時要畫出相關的語句并寫下體會。開始吧。
2、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讀書體會。
3、師生共同評價。
三、了解歷程激發情感
1、誰來說說你畫了哪些句子。(我們最好按時間順序來交流)
評價一下萬戶的做法 萬戶試飛 (勇于實踐)
理解十多年 東方紅1號 (堅持不懈)
2、繼續匯報炎黃子孫為實現飛天夢想所做出的貢獻(神舟5號)
3、神舟五號能順利升天,應歸功于哪些人?研制建設發射及3000多個協作單位
最 有的 (抓重點詞語來體會句子的含義)默默奉獻 數字描寫說明了什么( 團結合作)
4、就這樣的一群人,有誰能不感動呢?誰來讀讀這段話。
5、楊利偉用三句話概括了他21小時的太空生活。這三句話是——指名讀(英雄的聲音應是洪亮的;英雄的聲音應是鏗鏘有力的;英雄的情感應是激動和自豪的。)
6、讓我們情著對航天人的崇高的敬意齊讀這三句話。你怎樣理解這三句話。
7、楊利偉說我為祖國驕傲,聯系下文想一想,他為祖國驕傲的是什么?你想用怎樣的心情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下面老師來引讀。
8、聽著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心潮澎湃,中國航天事業繼“神5”之后又有哪些喜訊。(有什么不同)
神七升天讓全世界矚目,讓全世界華人為之激動的一刻是什么時候?
看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在九萬里上空高高飄揚,你最想說什么?你想對全世界說什么?你想對所有的航天人說什么?
9、是呀,作為一個中國人,誰都會為中國航天事業的蒸蒸日上而感到驕傲,一首小詩表達了這樣的心情,共同欣賞閱讀鏈接中的《炎黃飛天夢》。
自由讀 指名讀 讓我們帶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齊讀這首詩。
四、再讀課文體會寫法
1、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歷程,我們知道飛天夢想的實現離不開所有科學家的這些科學精神。板書:科學精神。而這些科學精神的.體現是作者通過在具體事實的描述中說明的。這種用具體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我們第一次學習。老師簡稱為敘事說理。
2、課文除了運用這種寫作方法以外,還運用了哪些寫法?(首尾呼應詳略得當)。這些寫法我們今后在習作中也要運用。
3、快速瀏覽全文,就內容上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五、板書設計
萬戶試飛 勇于實踐
東方紅1號 堅持不懈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神舟5號 默默奉獻 科學精神
神舟6號 團結合作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
《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篇課文主要為孩子們介紹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重點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文章的教學目的是一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從中體會中國航天人所體現的團結合作,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學習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設計教學的時候我按照教學建議進行了教學,先讓學生自學:千年“夢“指的是什么?怎么圓的,為什么能圓在今朝?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中進一步理解課文。
在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前兩個問題理解得比較好。但是夢為什么能圓在今朝,他們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更主要的是這些農村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因此沒有多大的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因此理解對他們而言難度就更大了。
經過思考我覺得可以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覺得應該讓孩子帶著驕傲自豪的思想感情去學習這篇課文。在導入課文的時候通過課件的展示為孩子們介紹中國在航天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讓孩子們自讀課文,找找課文中為我們介紹了中國在航天事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包括明代的官員萬戶,盡管他的實驗失敗了,但是為后人打開了思路,也是值得驕傲的。最后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體會最深的句子,體會是如何從句子中體會到驕傲自豪的,談談感受。
我想這樣設計教學的話,也許可以更大的程度的挖掘學生的潛力,把驕傲自豪的感情具體話,不再是空洞的說教,這樣的話比較適合孩子們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嫦娥奔月、炎黃子孫、嘗試、火箭、捆綁、探索、慘重、穿越、蒼穹、振奮、規模、協作、精細、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猝然、宛若、概括、評價、魄力”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員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中國航天人員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課前預習并發動學生搜集關于中國航天事業的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夢”導入,理解題意。
1、同學們,你們有夢嗎?
1)你們一定有很多夢,你們知道我們中華民族圓了哪些夢嗎?
2)神舟五號飛天,征服珠穆朗馬峰、申奧成功、奧運舉辦成功……
2、今天我們就來回顧我們的飛天之夢
(1)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學生讀課題)
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學生讀課題)
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學生讀課題)
3、讀了題目后,你想提出什么疑問?誰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二、整體感知。讀通讀順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
三、集體反饋,品讀感悟。
1、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詞語,讀一讀,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
嘗試、火箭、捆綁、探索、慘重、穿越、蒼穹、振奮、規模、協作、精細、猝然、宛若、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
你覺得字的讀音或易寫錯的要提醒大家?
2、通過預習,你知道哪些事實說明“千年夢圓在今朝”呢?
(神5、神6、神7)
3、你從哪里知道的?(文中、網上、練習冊)
4、如果讓你和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太空對話,你會說:——
5、千年夢圓在今朝除了個人的努力,還需要什么?(板書: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
6、你從哪里知道的?(文中、網上)
從兩個方面展開:
(1)是過程方面,千年的尋夢過程中,中國人民充分表現了炎黃子孫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
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感情朗讀。
(2)是探索方面,“神舟五號”的研制過程,充分表現了中國的航天工作人員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重點研讀第七自然段。)
(3)用自己的方式朗讀這些語段。
7、你讀了這些語段,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四、回歸整體。
大家都預習得很好,請快速默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五、暢談體會,升華情感。
1)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有何意義?
2)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祖國強大、自豪)
3)千年夢圓在今朝,是中國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體炎黃子孫自豪的事。請同學們用高興、自豪的感情一起朗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炎黃子孫還有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登臨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遠的太空。未來中國航天事業的接力棒就交給你們了。
七、質疑:學了課文后,你有什么疑問?
八、作業布置: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辦一份以“中國航天事業”為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
千年夢圓在今朝
勇于探索、堅持不懈、鍥而不舍
團結合作、忘我工作、默默奉獻
【《千年夢圓在今朝》優質教案】相關文章: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設計04-06
《千年夢圓在今朝》說課稿11-26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04-03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設計04-10
《千年夢圓在今朝》的教學反思范文04-28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范文08-07
《千年夢圓在今朝》練習題08-07
《千年夢圓在今朝》的語文教學反思01-21
《千年夢圓在今朝》同步練習題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