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

時間:2021-05-22 15:50:33 七年級上冊 我要投稿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

  一、語言積累運用及表達(29分)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

  1、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枯涸 棲 息 liáo 亮 zhù 蓄

  chénɡ 清 肥shu 清liè 醞niànɡ

  2、結合語境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響亮:

  (2)……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天氣,干啥還希望別的呢!

  慈善:

  3、下列詩句朗讀節奏不正確的是( )(3分)

  A.七八個星/天外 B.江春/入/舊年

  C.幾處/早鶯/爭暖/樹 D.斷腸人/在天涯

  4、仔細揣摩下列加點詞語,簡析其表達效果。(4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2)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5、根據所給的句子,續寫。(30字左右)(3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面對夕陽,我卻

  6、把下面三句話壓縮、組合成文字簡潔、語義清晰的一句話。(不超過40個字)(3分)

  ①拋物線與它對稱軸的交點叫拋物線的頂點。

  ②橢圓與它對稱軸的交點叫橢圓的頂點。

  ③雙曲線與它對稱軸的交點叫雙曲線的頂點。

  7、默寫。(8分)

  ⑴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⑵ ,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⑶《次北固山下》中,表現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律的詩句是 , 。

  ⑷《觀滄海》中最能表達作者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 ; , 。

  二、閱讀詩歌《錢塘湖春行》完成9-11題。(9分)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8、這首詠西湖的詩,形象地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繞湖而行,從孤山寺到 最后到 ,對沿途景物展開描寫,描寫中還選擇最能體現春色的景物: 、 、 、 ,從而突出了環境和季節的特征。(3分)

  9、請試說說“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漸”和“才”有怎樣的表達效果?(3分)

  10、“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兩句體現出詩人怎樣的心境?(3分)

  三、現代詩文閱讀(32分)

  (一)閱讀《濟南的冬天》選段,完成11-14題。(16分)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回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11、請簡要概括這段文字的內容。(3分)

  12、賞讀選段中的畫線句,回答問題。(6分)

  (1)“這件花衣”指的是:

  (2)怎樣理解“更美的山的肌膚”?

  (3)風能吹得動“這件花衣”嗎?如何理解?

  13、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并說說它的表達效果。(4分)

  (1)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2)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14、作者為什么說“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16分)

  春之懷谷

  張曉風

  ①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只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混沌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云,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漂漂、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的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讓人心平氣和。

  ③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梁受盡風欺雪擾,猶自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為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④而關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在放風箏時猛然感到的`飛騰,一雙患風濕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的舒活,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紗時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在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量來為這季節命名——“春”。

  ⑤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學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于還是不敢宣布統計數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數。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⑦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囪與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15、文章從哪些角度寫了“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3分)

  16、第①段中“將冷面笑成花面”,其中“冷面”和“花面”各指什么?(4分)

  17、鳥為什么“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于還是不敢宣布統計數字”?(4分)

  18、文末“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一句的含義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四、作文(30分)

  19、不管是生活在喧鬧的都市,還是在寧靜的鄉村,每個人對大自然都會懷有濃濃的依戀之情。某一次走進大自然的行動,會給你給下難忘的記憶:也許是觀賞萬頃碧波,也許是留意田間小路,也許是仰望當空皓月,也許是諦聽枝頭蟬鳴……自然的美妙讓你流連忘返,心醉神迷。

  請以“ 讓我陶醉”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據上述提示,在橫線上填上相應內容,補全題目;②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500字。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相關文章: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測試卷01-09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測試卷及答案01-10

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05-23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單元測試卷02-22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12-04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02-22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單元測試卷02-22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測試卷(新人教版)09-03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01-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AV | 久久香蕉亚洲视频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正在播放国产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