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的角度安排訓練的重點:體會抓住景物、風情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綜合運用
這是一組比較輕松的單元,安排本單元的一個目的,是希望能增長學生的認識,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多元文化。
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四年級下冊第一個單元“走遍萬水千山”已經做了安排。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是季羨林先生1980年11月率領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赴德國參觀訪問后寫下的,距離1935年他第一次出國留學德國,已經有幾十年啦。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描寫風情類的散文,就是作者在描述奇麗景色的同時,也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讓人讀后深受啟發。教學中,要抓住幾個難理解的句子,引導學生認真讀書、體會。
《威尼斯的小艇》是本學期學的第二篇馬克.吐溫的作品。也是一篇傳統課文,編排在這個單元,要達到兩個目標:一是了解文章的表達方法,抓住事物(小艇)的特點/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并把人們的生活同景物結合起來描寫,不僅僅局限在單純描寫事物(小艇)的特點/有點兒類似《桂林山水》的景物描寫的方法;二是弄清楚事物(小艇)的特點、人們的生活以及景物三者之間的關系,感受小艇和威尼斯這座古老城市和諧共處的關系。
“閱讀鏈接”的處理,可以提出比較閱讀的要求:課文寫的威尼斯的小艇,鏈接中的短文寫的是威尼斯的夜晚,學習了課文和短文,簡要說說威尼
斯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也可以推薦其他作家描寫威尼斯的文章拓展閱讀。
除了“閱讀鏈接”里喬治桑寫的《威尼斯之夜》,冰心和朱自清也寫過威尼斯的文章:
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常有人把它比作中國的蘇州。但是蘇州基本上是陸地上的城市,不過城里有許多河道和橋梁。威尼斯卻是由一百多個小島組成的,一條較寬的曲折的水道,就算是大街,其余許許多多縱橫交織的小水道,就算是小巷。三四百座大大小小的橋,將這些小島上的一簇一簇的樓屋,穿連了起來。這里沒有車馬,只有往來如織的大小汽艇,代替了公共汽車和小臥車;此外還有黑色的、兩端翹起、輕巧可愛的小游船,叫做Gondola,譯作“共渡樂”,也還可以諧音會意。(冰心)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島的東北角上,是一群小島,外面一道沙堤隔開亞得利亞海。在圣馬克方場的鐘樓上看,團花簇錦似的東一塊
西一塊在綠波里蕩漾著。遠處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這里沒有什么煤煙,天空干干凈凈;在溫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國人到此,仿佛
在江南的水鄉;夏初從歐洲北部來的,在這兒還可看見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綠,那么釅,會帶你到夢中去。(朱自清)
從不同作家的描述里,我們能感受到:描述同一個事物,作家的選材、選取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表達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教學中,曾經有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現在的水上交通工具已經很多了,有許多比小艇更快捷、更舒適,為什么我們現在還需要威尼斯的小艇?回答的角度可以是:(1)文化的傳承;(2)小艇和威尼斯這座古老城市和諧共處的關系。
西歐洲一些國家,如法國、意大利、德國,吃的是文化飯,對文物保護的力度非常大。
《與象共舞》和《彩色的非洲》都是這次新選入的課文。學習《與象共舞》,可聯系《威尼斯的小艇》,兩者都是選取最能體現景物風情特點的事物,并把人的活動和事物緊密結合起來進行描寫,在威尼斯,人們的生活與小艇息息相關;在泰國,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大象。這樣的描寫,使文章充滿了生活的情趣,讀來興趣盎然。《彩色的非洲》展示了七彩的非洲風情畫卷,圍繞“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介紹了非洲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法,脈絡清晰,文字通俗,應以學生自主讀書、充分地交流和討論為主。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八組“異域風情”教學建議全部內容,希望大家會喜歡,如果你們喜歡小編的推薦,請繼續支持語文迷網,謝謝大家。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