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課件八年級上冊
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下面是關于農業課件八年級上冊的內容,歡迎閱讀!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圖文資料了解我國農業的發展現狀和農業的重要性。
2.閱讀圖和資料說出我國農業在地區分布上的差異,并簡單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自然原因。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農業在我國的地區分布差異。
2.教學難點:農業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三、教學策略
根據課標要求,在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圖文、活動、閱讀資料等,進行形象、生動、直接的`啟發,通過問題引導、圖表分析、綜合比較,了解農業的重要作用及我國農業在地區分布上的差異。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查詢最新網絡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學生要完成的任務素材。
2.學生準備:根據教材的導學問題自學課文。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從數字中國入手,貼近學生生活,形成感性認識。
教師: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本,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每天消耗的食物量更是驚人,那么如此重要的食物來自哪個經濟部門呢?
學生回答預設:農業。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知識與學生的距離,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農業的重要性,為后續的學習做鋪墊。】
講授新課──識農業,說農業
教師:農業是我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請大家閱讀課文,說一說什么是農業?
學生回答預設:都直接或間接來源于農業;勞動對象是生物;獲得的勞動產品是生物本身。
教師:結合圖說出農業的主要部門。
學生回答預設: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資料啟發引導學生,得出農業的概念和分類。】
教師(小結):農業按照勞動對象的不同,包括農(種植業)、林、牧、副、漁五大部門,這是廣義的農業,狹義的農業僅指種植業。
教師:大家閱讀資料“多姿多彩的現代農業”,了解我國的現代農業。
教師:你的早餐吃了什么?除了“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還需要農業嗎?請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預設:衣、住、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知農業的重要性。】
教師:展示“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示意圖,請同學們讀圖(四國耕地面積和糧食總產量;世界、部分國家單位面積水稻產量),尋找證據,證明這個說法。
【設計意圖:通過自己讀圖驗證,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教師:讓學生讀“中國主要的畜牧業區和種植業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農業差異最明顯的地區是哪兩個部分?它們的界線在哪里?
2.東部和西部各有哪些農業類型?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區,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為什么在這些地區發展種植業?
4.在東部地區,各種類型的農業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
5.林業集中在我國的哪些地區?哪些屬于天然林?哪些屬于人工林?
6.我國哪個地區的淡水漁業最發達?
學生:讀圖思考回答。
教師:讓學生讀“中國東部地區的農作物分布示意圖”,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地 區
主要耕地類型
熟 制
主要農作物
秦嶺─淮河以北
秦嶺─淮河以南
學生:讀圖討論,填寫表格。
【設計意圖:讓學生讀圖得出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東部與西部的差異,南方與北方的差異),通過問題的引導一步步認識我國農業的地區差異。接著結合地形、氣候、河流等所學內容,引導學生簡單分析造成這種分布差異的自然原因,加強前后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完成活動“我國農產品主要產區的建設規劃”。
【設計意圖:加強對地形、氣候與農作物種類、耕作制度的關系的理解;了解在西部地區應當如何開展農業生產,并認識我國西部地區種植業區的常見農作物;進一步理解我國東部南北方農業的差異,為今后高中學習農業規劃打下基礎。】
【農業課件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課件09-21
八年級上冊科學課件10-22
八年級上冊語文實用課件11-20
仁愛版八年級上冊課件11-28
八年級上冊一單元課件12-03
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課件ppt09-06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件09-19
八年級上冊語文老山界課件11-18
八年級上冊數學函數課件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