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六年級匆匆課件

時間:2021-03-31 14:14:21 六年級 我要投稿

六年級匆匆課件

  《匆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文章通過燕去燕來、草木枯榮及對生活瑣事中時間匆匆流逝的形象描寫,引發出作者本人對時間流逝的思考,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六年級匆匆的課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匆匆課件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帶著自己的理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初步感知抒情散文的特點,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文章的語言美,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和人生哲理,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積累語言并學習運用。

  3. 通過限時思考、限時交流,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使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作者對時間逝去感到的無奈、惋惜和不甘虛度此生的情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按大賽組委會統一要求,學生準備如下:

  1. 預習生字、新詞,讀讀課文,查找并篩選相關資料。

  2. 借助課后思考題或閱讀提示把握課文大意。

  3. 針對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擬定問題。

  教師準備

  1. 摸清文脈,細讀文本。

  2. 查閱并收集相關資料。

  3. 設計教學環節。

  教具準備:幻燈(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 檢查預習。

  1. 揭題。

  (1)板書課題,提醒學生注意書寫正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書寫習慣。

  (2)圍繞文題談話,學生交流自己對文題的理解。教師了解學生對課文大意的把握情況。

  2. 初步了解作者,為閱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好鋪墊。

  (1)學生談談預習中對作者朱自清的了解。

  (2)出示幻燈: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詩人,清華大學教授。他的散文語言精煉、情感豐富,被譽為“現代散文典范”。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3. 學生圈畫出不易讀準、讀懂的字詞,整體感知本課文體特點。

  (二)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1. 聽讀課文。

  (1)聽課文配樂范讀。

  (2)學生自由表達聽課文配樂朗讀后的初步感受。

  2. 學習字詞。

  (1)學生根據自學提示交流彼此不易讀準、讀懂的字詞。

  (2)統一訂正。理解詞義,學習生字。

  (三)品讀句段,悟情明理。

  1. 輕聲讀文,整體感知。

  學生輕聲讀文,整體感知本文與以往敘事為主的課文的差異。

  2. 嘗試匯報,指導學法。

  (1)出示自學提示

  (2)以第一自然段為例,指導讀書方法。

  ①學生默讀自學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從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讀懂了什么。在感受深的或喜歡的詞句旁批注,和同桌交流。

  ②引導學生品讀句子,抓關鍵詞語,交流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師生互動,讀議結合。帶著體會有感情地朗讀。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引導學生感受三個“再”與“一去不復返”的強烈對比,體會作者字里行間的惋惜之情與自然法理,反復朗讀。

  ③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④回顧、總結品讀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遷移運用。

  3. 遷移運用,自主閱讀。

  (1)學生默讀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選擇自己感受最深或特別喜歡的句子細讀并批注。

  (2)根據學情,確定全班交流的句段。鼓勵學生自由表達,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中體會感情,讀中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體會作者在時間不經意間匆匆而去時的心情;關注“頭涔涔”、“淚潸潸”、“嘆息”等詞語以及“挪移”、“跨過”、“飛去”、“溜走”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仿照課文的寫法說一說,加深體驗,學習作者如何捕捉細節,感悟生活。

  (3)通過作者對生活中時間匆匆流逝的具體形象描寫,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學會在平凡的生活中受到啟迪。

  (4)朗讀句段。

  4.學習方法,嘗試背誦。

  通過學習上、下文,引導學生找出文本前后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快速背誦課文。

  (四)回顧全文,悟情明理。

  1. 再次引導學生從整體審視全文,理清文章的結構脈絡,追蹤作者的情感線索,回歸“匆匆”二字。

  2. 揭示全文情理交融的寫作特色,悟情明理。

  (五)總結收獲,布置作業。

  1 .總結本課學習收獲。

  (1)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收獲。

  (2)提出問題,為進一步研讀做準備。

  2. 布置課后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2)搜集關于珍惜時間的詩文、名言警句。

  (3)選擇下面的一個內容寫一寫:

  ①按照課文后的第 3 題要求寫幾句話。

  ②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教學反思:

  《匆匆》一文是我國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他以清新的文風,細膩的刻畫,精巧的構思,雋永的文字而著稱,影響了我國幾代人,凡學生對此篇佳作無一不知,我在教學此課前,在備課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縱觀全文,作者善于從客觀事物中捕作形象,抒發自己的情懷。燕子來了又去了,楊柳枯了又青了,花兒開了又謝了,這本是自然界的一種自然現象。作者確觸景生情,追索生命的價值,發出惋惜的慨嘆。作者又依托大自然可感的景象,使抽象轉化為具體,思緒化為形象,增強了文章的美感,可讀性。這些都得益于作者奇妙的構思。

  這篇課文的含義應該說很抽象,對于小學生閱讀是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讓學生學會體會,在體會優美句子上狠下功夫。“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又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作者不僅是為了寫美景,是為了與時間一去不復返形成鮮明的對比,還要體會到,世上好多事物都能再來,唯獨時間不會再回來,繼而讓學生學會珍惜時間。

  小學 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基礎知識的教學,本文巧妙的用詞使句子變得優美,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句子更生動,更能感染學生。“伶伶俐離”、“跨”、“飛”幾個詞的運用,使看不見的時間一下子成了活潑可愛的孩子,既天真又調皮。設問、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運用,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

  在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把這篇優美的散文背下來。由于學生對文章體會較深刻,雖然文章較長,大部分同學在一天的時間內都能很完整的背誦下來。

  小練筆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課后,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寫一篇短小的文章,把自己對珍惜時間的新認識寫下來,既鞏固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學習了習作,效果還是不錯的。

  延伸閱讀:課件制作要求

  一、 科學性

  1、描述概念的科學性:課件的取材適宜,內容科學、正確、規范。

  2、問題表述的準確性:課件中所有表述的內容要準確無誤。

  3、引用資料的正確性:課件中引用的資料正確。

  4、認知邏輯的合理性:課件的演示符合現代教育理念。

  二、 教育性

  1、直觀性:課件的制作直觀、形象,利于學生理解知識。

  2、趣味性: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新穎性:課件的設計新穎,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4、啟發性: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具有較大的啟發性。

  5、針對性:課件的針對性強,內容完整。

  6、創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或探究式學習模式。

  三、 技術性

  1、多媒體效果:課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當運用了多媒體效果。

  2、交互性:課件的交互性較高。

  3、穩定性:課件在調試、運行過程中不應出現故障。

  4、易操作性:操作簡便、快捷。

  5、可移植性:移植是否方便,能否在不同配置的機器上正常運行。

  6、易維護性:課件可以被方便地更新,利于交流、提高。

  7、合理性:課件是否恰當的選擇了軟件的類型。

  8、實用性:課件是否適用于教師日常教學

  四、 藝術性

  1、畫面藝術:畫面制作應具有較高藝術性,整體標準相對統一。

  2、語言文字:課件所展示的語言文字應規范、簡潔、明了。

  3、聲音效果:聲音清晰,無雜音,對課件有充實作用。

【六年級匆匆課件】相關文章:

《匆匆》課件11-23

匆匆說課稿的課件02-05

匆匆的課堂課件11-10

人教版匆匆課件02-02

匆匆的說課稿課件02-06

匆匆說課課件02-06

西師版《匆匆》課件02-03

六年級下冊匆匆課件02-04

人教版六年級匆匆課件02-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