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
多媒體教學課件是指根據教師的教案,把需要講述的教學內容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視頻、音頻、動畫)圖片、文字來表述并構成的課堂要件。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做一片美的葉子》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一片樹葉
教學過程:
一、實物展示激趣揭題:
1.簡單介紹自己所帶的這片葉子。
2.觀察手中的樹葉,小組討論:葉子有長得完全相同的嗎?
3.教師:你們喜歡葉子嗎?覺得葉子美嗎?愿意做一片葉子嗎?
4.板書激趣:
做一片美的葉子
二、初讀課文。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形態各異乳汁奉獻整體位置輸送茁壯
中間肥美飄零回歸蔥翠嫩綠
2、自由讀,說說哪些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5、讀句子,指導長句有破折號的句子的讀法。
(1)無數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2)每一片葉子形態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3)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四、感知全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相機強調“美,奉獻,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葉子”等詞句。
3、學生質疑,教師歸納。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作業設計: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 欣賞作者詩一般的語言,感悟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在之美,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內涵。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收集并了解有關葉子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自然知識。
2、有關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異奉置輸
2、讀句、讀文。
二、細讀課文。
(一)欣賞葉子和大樹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2、談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語句也寫出了葉子的“美”?
(1)找出有關詞語。
(2)讀句子。
(3)再次欣賞錄像片或一些優美的圖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詞語,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葉子和大樹的美。
4、指導朗讀。
(二)感悟葉子和大樹的關系,體會葉子的內在之美。
1、讀題,師質疑。
大樹和葉子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2、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加以體會。
3、“葉子的工作”:葉子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樹都很美,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這句話。
(三)由物及人,體會葉子精神。
1.再讀題:做一片美的葉子
2.給題目加主語(誰)“”做一片美的葉子
3.怎樣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讀文讀句(9—11自然段)
4.人和葉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讀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們的工作不同,但都是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獻,為他人服務。普通,平凡)
古往今來,哪些人使生活這棵大樹更加茁壯、蔥綠?
(愛迪生、李時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業的人們)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華,總結全文。
1、齊讀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樹葉都為大樹默默地奉獻,為大樹而生,而每個人,也都在為人類默默地工作著,奉獻著。無論偉大,還是平凡,都是為人類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讓我們都來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讓生命之樹常綠!
3、齊讀
【教學總結】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第四課《做一片美的葉子》,這是一篇散文詩,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大樹和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在之美。由物及人,由“大樹”和“葉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啟迪人們要學習葉子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對學生來講,這種文體比較少見,對于文中一些重點語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課前,就給學生布置了預習的作業,熟讀課文,學生完成較好。學習葉子的外形之美,我著重帶領學生細細品味了課文的第4、第6自然段,幫助學生查找“無字詞典”,理解“形態各異”的意思,借助采集到的樹葉,使學生知道,每一片葉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即使在一棵書上,也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通過朗讀,讀出葉子的美。第6自然段,就以一個問題引領學習,“你喜歡那個季節的葉子,為什么?”學生暢所欲言,表達了自己對不同季節葉子的喜愛。有的說,喜歡春天的葉子,因為它長得嫩綠嫩綠的,讓人不忍心碰它;有的說喜歡夏天的葉子,因為夏天的葉子長得很肥美,很茂密,我們可以在樹蔭下乘涼、游戲;有的說喜歡秋天的葉子,因為樹葉黃了飄落下來,我們可以采集做標本……可唯獨沒有人喜歡冬天的葉子。于是,我趁熱打鐵,轉到了葉子內在美的學習。通過理解“生命的乳汁”、“回歸大樹地下的根”,使學生知道,綠葉為大樹而生,把陽光、水分變成營養奉獻給大樹。即使是冬天,也是葉落歸根,對大樹毫無保留。
這篇課文由物及人,隱含了深刻的道理。我引導學生比較樹葉和人相似的地方,學生很快明白了,綠葉為大樹而生,有了每一片葉的工作、美麗,大樹才會生長得組茁壯、蔥翠;我們人也是如此,有了每個人的工作、勞動,我們的社會才會這么美好,我們的生活才回如此的幸福。而我們每個小朋友也都是一片葉子,只要我們思想棒、學習棒、身體棒,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學校也就會像一棵大樹,生機勃勃。
也許是對課文的理解不深,學生對課文的朗讀,總是找不到感覺。為了解決這哥問題,我打算過段時間,在班上舉行一個“詩歌朗誦會”,鼓勵學生借助優美的音樂或在同學的幫助下,將學過的適合朗讀的課文進行品讀,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另外,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觀察葉子,搜集葉子,畫畫葉子,欣賞葉子的外形之美。課后還應該再指導學生搜集資料,說說葉子的功能,進一步感悟葉子的內在之美。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學會查“無字詞典”
。ǖ谝徽n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第2至第5自然段,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驕陽似火”的意思,初步體會“無字詞典”的意思,并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用“驕陽似火”一詞,用“總——分”的構段方式,描寫夏日天氣的炎熱。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讀書時我們經常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嗎?
2、 學生交流:
3、 教師引導辨析:
。1) 遇到不 理解的字——查字典
(3) 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查詞典
4、 除了同學們交流的這些方法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外,老師這兒還有一種新的方法,大家想學習嗎?
板書:學會查“無字詞典”
5、 讀題,
6、 引導質疑
(1) 詞典怎么會“無字”?什么是“無字詞典”
。2) 怎樣查“無字詞典”?
7、教師小結:同學們,根據課文題目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這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本領。在初讀課文題目的時候提出了什么是無字詞典和怎樣查無字詞典的疑問,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兩個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學習來回答這兩個問題。
二、引導初讀課文
1、 初讀要求
。1) 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看看后面的拼音,多讀幾遍,試著把課文讀準確, 讀通順。
。2) 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
2、 檢查初讀情況;
。1) 出示帶拼音的課文生字,請同學們再認一認, 記一記:
帽 蹦 解 釋 斷 撞 裂 嚷 僅
查 詞 典 聰 突 濤 岸 巖 音 味
(2) 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3) 出示詞語,(7) 讀詞語:
查詞典 聰明 突然 驚濤拍岸 巖石 聲音 意味深長 波濤 情景 詞語 驕陽似火 烈日當空 山崩地裂 解釋 不斷 不僅 撞擊
3、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正字正音
4、 思考圈劃:請學生默讀課文,看看爸爸幫助聰聰理解了什么詞語的意思?請用“——”勾出來。
5、 板書“驕陽似火”、“驚濤拍岸”, 并讀一讀,讀準字音。
三、理解“驕陽似火”(即課文第2——5自然段)。
1、課文哪幾自然段是介紹“驕陽似火”的,一起讀一讀。
2、默讀課文,思考:對“驕陽似火”這個詞語,聰聰是怎樣理解的?爸爸是怎樣理解的?請分別用“——”和“~~~~~”勾出來。
3、引導交流:對“驕陽似火”這個詞語,聰聰上是怎樣解釋的?爸爸又是怎樣解釋的呢?
(強烈的太陽光像火那樣熱。)
(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嗎?)
。1)齊讀爸爸說的這個句子,試著改一改,不用問號,但句子的意思不變。
。2)交流: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這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
(3)思考:他們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聰聰是背的詞典上的解釋。
爸爸是結合身邊的事物來解釋。
(4)教師引讀:對“驕陽似火”這個詞語,有字詞典上是這樣解釋的:——(生接讀:強烈的太陽光像火那樣熱)
而“無字詞典”上又是怎樣解釋的呢?——(生接讀: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
。5)分角色朗讀課文第2至第5自然段,引導注意提示語,才能讀出味道。
4、通過這個例子,你覺得怎樣查“無字詞典”?
。▽W生交流后小結:結合身邊的事物來理解詞語的意思,這就是查無字詞典。)
四、遷移練習:
1、請孩子們觀察書上插圖中的人物,能用上“驕陽似火”這個詞語嗎?
2、你會查“無字詞典”嗎?你能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回憶一下夏天烈日當空的情形,選擇一種事物來說一說。(可以說人、動物、植物等)
3、組織組內交流后全班評議
4、課內小練筆:根據同學們剛才的發言,以“今天烈日當空,驕陽似火!睘榭偲鹁鋵懸欢卧。
教學反思
2、學會查“無字詞典”(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意思,知道“無字詞典”的意思,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2. 初步感受文中提示語不同的位置及標點的用法,嘗試著借鑒運用。
教 學 過 程
一、 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一堂課我們學習了《學會查“無字詞典”》,你知道“無字詞典”上對“驕陽似火”這個詞語是怎么解釋的嗎?
2、那你會查“無字詞典”嗎?試用你的生活經歷說說“驕陽似火”的意思?能用得越多越好。(相機肯定學生優秀的作業)
3、通過這個例子,你覺得怎樣查“無字詞典”?
二、理解“驚濤拍岸”(即第6——8自然段)。
1、爸爸和聰聰來到大海邊的時候,另一種情景又出現在了他們的眼前,請大家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看著那畫面,你仿佛還聽到了什么?
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寫這種情景的?讀一讀課文,用——勾出來。
3、指導朗讀,注意“滾滾、涌來、撞擊、山崩地裂”。
4、爸爸又是怎樣解釋“驚濤拍岸”這個詞語的意思的呢?
。1) 交流:爸爸說:“我又想起了驚濤拍岸這個詞語, 你看眼前這情景像不像?”
。2) “眼前這情景”指的是什么呢?你能結合前文來說一說嗎?
。3) 再次默讀,圈畫, 交流“驚濤拍岸”的意思:
(海面上滾滾的波濤不斷涌來,撞擊在岸邊的巖石上,發出了山崩地裂的聲音。)
5、那爸爸和聰聰之間的這段對話該怎么讀呢?自己試著在組內練一練。
6、指名分角色朗讀,組織評議。
7、小結: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將自己以前知道的詞語相對照,又是查無字詞典的另一種方法。(板書)
三、整體回歸,總結課文
1、連起來讀讀課文,想想現在你對“無字詞典”是怎樣理解的?怎樣才能學會查這“無字詞典”呢?
。1)自己讀讀,想想
。2)小組里討論一下
(3)全班交流,相機小結(說說自己對“有字詞典”和“無字詞典”的理解,并說說自己怎樣運用“無字詞典”來理解詞語的意思。)
2、細讀第9段:
(1).指名讀
(2)交流:你對“意味深長”是怎樣理解的?可以說一說,也可以試著讀一讀。
(3)討論:爸爸為什么要“意味深長”地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槭裁床椤盁o字詞典”更重要?怎樣查“無字詞典”?)
。4)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意味深長”的味道。
。5) 引導練習用“不僅……還……”說話。
四、學習人物對話,初步感受提示語的作用及位置
1、 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要求直接讀人物的對話
2、 教師質疑:那課文為什么不直接寫人物的對話,那些在對話中沒有讀的內容能不能去掉,為什么?同桌之間討論一下。
3、 交流(板書:提示語)引導學生感受提示語在感情朗讀、體會人物心情等方面的作用
4、 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 看看提示語分別在句中什么位置?使用的標點有什么不同?(自己讀一讀, 畫一畫,組內討論一下。)
5、 師生之間模擬兩組對話,18、 練習用上恰當的提示語寫出剛才的對話。
五、作業布置: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上合適的提示語刻畫人們的一段對話。
板書設計:
2 學會查"無字詞典"
驕陽似火 -------樹葉曬焉 結合身邊事物
涌,撞,崩-------驚濤拍岸 結合眼前景象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讓我們蕩起雙槳》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能夠用情緒飽滿、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歌曲的學唱和背景知識的了解,使學生們感受到祖國給他們帶來的幸福。
教學難點:弱起節奏、附點節奏和前倚音的正確演唱。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影視音樂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堂
師:在上課之前,我想問問同學們都看過那些電視劇或電影呢?
生:(《女人心計》、《潛伏》……)
師:大家除了關注影視作品里的劇情和人物以外,有沒有注意到里面的音樂呢?
生:(有/沒有)(都有哪些呢?)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五單元影視音樂。那現在老師放兩段音樂,大家來聽一聽,同學們猜猜是那兩部電視劇里的?
生:(《水滸傳》、《大長今》)
師:那大家都是在那里聽到這些音樂的呢?
生:(電視)
師:影視音樂就是通過電視這個媒介傳播,乃至遠遠流傳。這兩首歌都是影視作品的片尾曲,而在影片開始播放的音樂叫做片頭曲,還有一種音樂,是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穿插在影片之中的音樂,大家知道,這種音樂又叫什么呢?
生:(插曲)
二、新課導入
師:接下來,老師想再給同學們聽一首流傳至今的老歌,這首歌同樣也是影視作品的插曲,相信通過學們一定聽過,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歌曲。(播放音樂、學生不唱)
師:大家知道是什么歌嗎?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首歌。大家把書翻到第26頁。這首歌,是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因為電影拍攝的年代比較久遠,你們很多同學可能不太了解。你們的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應該都看過這部電影,回去可以問問他們!蹲鎳幕ǘ洹肥切轮袊谝徊空娣从承@生活的`影片,影片通過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之間共同進步的故事。
師:剛剛老師發現好多的同學都已經會唱了,那我們現在跟著錄音把這首歌唱一遍。好嗎?
生:(好)
三、歌曲學唱
師:現在就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唱這首歌。(老師邊彈琴邊唱,學生跟著老師后面唱)
生:(學生跟唱)
師:同學們唱得真好,在樂譜的最后四行是合唱部分,但是我們今天只唱第一行主旋律。同學們看看樂譜,樂譜中有這樣三個小節,同學們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有休止符)
師:那休止符在這一小節的那個地方呢?
生:(最前面)
師:這個休止符在這一小節的第一拍上,那這一拍是強拍還是弱拍呢?
生:(弱拍)
師:那強拍被休止了,從弱拍起,我唱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空拍、輕唱)
師:樂譜中還有這樣一些小節,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節奏?
生:(附點節奏)
師:在樂譜的那些地方還出現這樣的小節呢?
生:(……)
師:在樂譜中還有一個裝飾音,大家找一找在哪里出現了?
生:(波浪)
師:這個裝飾音叫作前倚音,跟著老師的把這裝飾音唱一唱。
生:(學生跟琴唱)
師:現在我們跟著音樂完整的唱一遍。(播放音樂)
生:(學生跟音樂唱)
師:老師覺得!同學們在唱的同時啊有這樣幾個地方唱地并不是很 到位!樂譜中出現了多出一字多音地方,跟著老師琴把這些地方唱一唱。
生:(學生跟琴唱)
師:樂譜中除了出現了一字多音,那有一音多字的地方嗎?
生:(天的、悄悄的、安排、幸福的)
師:跟著老師琴唱一唱。
生:(跟琴唱)
師:那我們現在跟著音樂再唱一遍。
四、歌曲分析
師:歌曲唱完了,現在來讓我們看看這首歌產生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之下?當年影片中的小朋友用怎樣的方式演唱這首歌的呢?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呦!(播放視頻)
生:(劃船。合唱、獨唱)
師:那一段是合唱,那一段是獨唱呢?
生;(第一段是合唱,第二段和第三那段是獨唱,高潮的部分是合唱!)
師:那大家想想一想,我們剛剛看到的畫面和書上的歌詞又有什么聯系呢?讓我們再來看一遍。(分段播放)
師:歌詞與畫面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呢?(播放第一段)
分別有幾個小朋友要來演唱的呢?那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播放第二段)
從小朋友臉上洋溢的笑容,你們能看出他們當時的生活是怎樣的呢?(播放第三段)
生:(歌詞所唱的與畫面上看到的一樣)
師:曲作家呢,為了讓音樂能更好地配合影片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影片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充分利用鏡頭語言,來抒發了內心情感,這就是影視作品插曲的一大特點。
師:那同學們剛剛看了影片中的小朋友演唱了歌曲,你們覺得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去演唱呢?
生:(愉快、高興)
師:那我們也帶著這樣的心情跟著音樂再把這首歌一起演唱一遍吧!(播放音樂)
師:這首歌的作曲家劉熾不僅寫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同樣也為其他的影視作品寫了不少優秀的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接下來呢,再給同學欣賞兩首歌曲!(播放《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師:好聽嗎?
生:(好聽)
【教學總結】本課既是對生活在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幸福生活的真實描繪,同時也是對少年兒童未來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這首歌詞描述了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情景,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詩由少年兒童蕩起雙槳泛舟北海寫起,先寫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寫蕩舟湖上的喜悅心情,第三小節則以一個問題將詩歌立意進一步拓展升華。第一小節描述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宜人的自然風光。清澈的湖水,美麗的白塔,綠樹紅墻,色彩鮮艷和諧,令人陶醉。第二小節抒發少年兒童蕩舟北海的喜悅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園,“我們愉快歌唱”,盡情歡樂,引來水中的魚兒望著我們泛舟,聽我們歌唱。歌詞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少年兒童對幸福生活感到無比愉悅的真切感受,同時又充滿童趣。
首先,我以歌曲導入,在學生熟悉的歌曲聲中,啟發學生回憶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來喚起與詩中少先隊員相似的情感體驗,借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著,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加強詞句教學。本課遣詞造句準確、精當是鮮明特點。因此,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去體會這個特點。如第一小節,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漸入情境,然后,我通過“蕩、推、倒映、環繞|”等詞語誘發學生展開想象,并結合課文插圖,直觀感受北海秀麗的風光,從而感悟詩歌用詞的精妙。
然后,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例如提出問題:“紅領巾”指什么?“陽光”又喻指什么?使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紅領巾”與“陽光”的關系,體會“迎”“灑”蘊含的意思。
最后,重點理解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誰為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我先讓孩子們說說什么是“盡情歡樂”?孩子們有的說是“開開心心地玩”,有的說是“痛痛快快的玩”。“從這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們回答“幸福快樂”。在此基礎上,引出問題“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由于第二小節的詳細分析,孩子們幾乎都可以說出黨給予了我們幸福的生活。但是在進一步體會時,學生很難理解舊社會孩子們窮困潦倒的生活窘態,如果我可以結合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說說舊社會孩子們的生活并與新社會孩子們成為小主人的幸福生活形成強烈對比,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深深地去體會黨的偉大、黨對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感受到文中的“我們”對黨的無比熱愛之情。除此,還要聯系實際,說說現在的我們感受到了黨的哪些關懷?孩子們在討論交流中,聯系自己在花園式的學校里學習、免費享受義務教育等事例,切實感受到了黨的偉大與恩情,由衷地產生了對黨的感激之情和熱愛之情。兩種情感牽引,才能使得難點進一步突破,使得孩子們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被激發!
除此,本課的教學我還重視他們的朗讀,對每一小節都進行情感分析,指導朗讀,但是如果我可以示范,這樣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氣氛將更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12-22
三年級語文課件上冊12-03
三年級上冊的語文課件03-23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課件12-24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件03-23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課件03-30
九年級上冊語文課件10-12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03-27
求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