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

時間:2024-11-05 09:05:34 志彬 三年級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準備好課件,開展教學工作,課件可以生動、形象地描述各種教學問題,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快來參考課件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精選5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 1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搜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懂課文大意,弄清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2.學生交流。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理解“名堂”。教師同時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誰玩出了名堂?他玩的是什么?他玩出什么名堂?

  【這是一個比較干凈利落的揭題設計。揭題過程既為學生的閱讀掃清了一個障礙──理解了“名堂”一詞的意思,又讓學生緊扣文眼“玩”,有目的地走進文本。】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1)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2)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2)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

  (3)小老師教生字,開火車熟悉生字。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1.多遍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2.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3.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4.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發現該用什么語氣朗讀這一自然段。(贊賞的語氣)

  四、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1.練習寫生字。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3.當堂展評。

  五、課后作業

  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文中引號的用法。

  2.細細品讀課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3.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

  1. 聽寫生字詞。

  2. 用自己的話說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

  二、繼續讀書,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師引言:列文虎克就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們繼續學習、研究。

  2.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現了什么?

  (2)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感想。

  3.交流討論。

  (1)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

  (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

  (3)有新的發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

  4.轉換角色想象。

  組內交流: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

  5.朗讀體會感情。

  6.表達感悟。

  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畫龍點睛地點撥、肯定)

  三、欣賞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2.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3.交流討論:“小人國”指的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4.指名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議議發現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5. 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現?(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獲

  1.教師引述。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

  3、 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

  4、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獲寫下,準備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會上講一講。

  【語文課堂應該回歸生活,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生活中主體內化、主體自悟,真正實現對學生生命的喚醒、點撥與鼓舞,并促進學生主體的終身發展。】

  五、替換朗讀、理解引號

  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么?

  1.引導學生說說“小人國、居民、玩具”在課文中分別是指什么?(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

  2.讓學生把“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和文中的“小人國、居民、玩具”進行替換,朗讀。

  (通過朗讀感悟用“小人國、居民、玩具”比用 “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更加生動、形象、有趣,從而讓學生明白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六、教師總結

  小結: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科學創造和發明的出發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鐘表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后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同學們會對這些事例有所了解,可以交流交流。

  七、作業設計

  小練筆:

  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 2

  一、教學內容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玩出了名堂》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奇想,把兩片放大鏡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現,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明創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

  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啟發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可能會有所發現,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

  二、通過本節課學習擬達到以下目標:

  1. 會認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待、閱”5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3. 了解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磨鏡片的,想象他當時的想法。

  三、教學重點:

  通過放手讓學生自讀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

  四、教學準備

  1. 電腦制作的生字.課件。

  2.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里的內容。

  教學流程

  談話導入

  1. 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

  2. 學生交流。

  3. 教師導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 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誰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a. 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想辦法讀準。

  b.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

  2. 學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在交流中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下搜集的有關列文虎克的資料。

  逐段朗讀,探究發現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a. 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b.議一議。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c. 語言引述: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就是在玩中產生的。下面,我們就來進一步了解他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嗎?

  ]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 讀一讀。指名多人次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師重點指導讀準多音子的讀音。

  b. 說一說。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聯系自己的“玩”,談談你對他的這種玩法的看法。

  e. 帶著贊賞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指導寫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堂、鏡、閑、待、閱”。

  2. 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 仔細觀察發現特點,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4. 學生寫字。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 3

  【學習目標】

  1、認識閱、固、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等17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

  3、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或制成的電腦課件。

  2、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的內容。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1、同學們,你們愛玩嗎?平時都玩些什么呢?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并讀題)讀題后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是誰玩出了名堂?他喜歡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二、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⑴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多音字多讀幾遍。

  ⑵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在交流中可順便讓學生介紹一下搜集到的列文虎克的有關情況。

  三、逐段朗讀,探究發現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⑵議一議。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們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呢?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⑶語言引述:在科學,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就是在玩耍中產生的。荷蘭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們來進一步了解他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嗎?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⑴讀一讀。指名多人次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師重點指導讀準多音字的讀音。

  ⑵說一說。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⑶想一想。從列文虎克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玩中做。

  ⑷聯系自己的玩,談談你對列文虎克的這種玩法有什么看法?

  ⑸帶著自己所產生的情感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堂、鏡、閑、待、閱。

  2、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4、學生寫字。

  五、課后作業

  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上堂課學的生字新詞。

  2、說一說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鏡、玩放大鏡的。

  二、逐段朗讀、探究發現

  1、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語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鏡,玩出了樂趣。那么在玩放大鏡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讓我們跟隨著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嗎?

  ⑵讀一讀:

  這一自然段內容很長,我們采用分組輪讀的辦法來讀,第一排讀第一、二、三、四句,第二排讀第三、四句,第三排讀第五至八句。

  再指名三位同學分讀這一自然段。

  ⑶引導發現。讀了這么多遍,同學們對列文虎克的玩又有什么發現,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⑷交流發現。讓學生說說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發現了什么。

  ⑸讀到這里,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

  ⑹帶著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讀這一段。

  2、學習第五自然段:

  ⑴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⑵說一說。讀到這里,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嗎?引導學生閱讀資料袋中的資料,大致了解微生物,從而體會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很了不起。

  ⑶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三、總結回顧

  1、師問:讀了課文,你對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

  2、學生交流。

  四、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還有許多像列文虎克那樣在玩在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們能來說一說嗎?

  2、小練筆:平常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吧。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 4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認“閱、固、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討論、查閱資料等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

  引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學習列文虎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品質。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

  理解“名堂”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引號的用法。

  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習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演示法相結合。通過多媒體演示幫助學生理解顯微鏡的原理和微生物的'形態,引導學生在朗讀和討論中理解課文內容。

  四、教學準備

  1.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列文虎克和顯微鏡、微生物的資料。

  2.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包括列文虎克的圖片、顯微鏡圖片、微生物圖片和視頻資料等,制作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3分鐘)

  1.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嗎?你們都玩些什么呢?(引導學生自由發言)

  2. 教師接著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里,有一個人也很愛玩,他玩出了大“名堂”,你們想知道他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嗎?(板書課題:玩出了名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7分鐘)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生字認讀情況。

  認讀生字:“閱、固、調、皇、俄、拜”,正音后,讓學生口頭組詞。

  3.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文中的新詞,如“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指導學生認讀理解。

  4. 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20分鐘)

  1. 學習第1 - 3自然段(8分鐘)

  學生默讀第1 - 3自然段,思考:列文虎克是怎樣玩鏡片的?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喜歡玩鏡片”“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等關鍵語句,了解列文虎克玩鏡片的過程。

  教師提問: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體會列文虎克的善于動手、愛思考)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放大鏡和簡單的鏡片組合,幫助學生理解列文虎克磨鏡片的原理。

  2. 學習第4 - 5自然段(12分鐘)

  指名朗讀第4 - 5自然段,思考:列文虎克玩鏡片玩出了什么名堂?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發現了微生物”等關鍵信息。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顯微鏡的圖片和微生物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顯微鏡的構造和微生物的形態,幫助學生理解列文虎克的發現。

  教師提問:列文虎克是怎樣發現微生物的?你從他的發現過程中受到了什么啟發?(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匯報交流)

  教師總結: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不斷探索,才玩出了這么大的名堂。

  (四)拓展延伸(5分鐘)

  1. 教師引導:列文虎克玩鏡片玩出了名堂,你還知道哪些人在玩中也有了新發現或發明呢?(鼓勵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如愛迪生孵小雞等)

  2. 教師提問:從這些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引導學生懂得在玩中要善于觀察、思考和實踐,才能有新的發現和創造)

  (五)指導書寫(5分鐘)

  1. 教師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堂、鏡、閑、待、閱、腿、隨、調、簡、拜、訪、具”,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

  2. 教師重點指導“堂、鏡、腿、隨”等字的書寫。

  “堂”:上下結構,上面是“尚”,下面是“土”,注意“尚”字的筆順。

  “鏡”:左右結構,左邊是“钅”,右邊是“竟”,書寫時要注意左右比例。

  “腿”:左右結構,右邊先寫“退”,注意里面的“艮”的寫法。

  “隨”:左中右結構,中間是“有”,注意三個部分要寫緊湊。

  3. 學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書寫姿勢和書寫規范。

  (六)課堂小結(3分鐘)

  1.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課文內容,強調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是因為他的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2. 教師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也要保持一顆好奇心,在玩中學會觀察、思考和實踐,也許也能玩出名堂。

  (七)布置作業(2分鐘)

  1. 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2. 把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的故事講給家人聽,并和他們分享你的收獲。

  3. 找一找還有哪些科學家是在玩中獲得靈感的,下節課來交流。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玩入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課文內容時,利用多媒體資料輔助教學,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了顯微鏡和微生物等抽象概念,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列文虎克的發現過程。在指導書寫環節,對重點字的指導較為詳細,大部分學生能掌握書寫要點。然而,在討論環節,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鼓勵更多學生積極發言,同時在拓展延伸環節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玩與創新的關系。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 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 會認“閱、固、調”等 6 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 12 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自主閱讀、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 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 讓學生認識到玩不一定是浪費時間,只要善于觀察、思考,玩也能玩出名堂。

  2.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他們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過程。

  2. 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難點

  1. 體會玩與科學發現之間的聯系,理解“名堂”的深刻含義。

  2. 學習作者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方法

  1. 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2. 問題引導法:通過設置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理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3. 朗讀感悟法: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課文的情感,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1.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包括列文虎克的圖片、顯微鏡和微生物的資料圖片等。

  五、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3 分鐘)

  1. 播放一段孩子們玩耍的視頻(如玩玩具、做游戲等場景),提問學生:“你們喜歡玩嗎?你們在玩的時候有什么有趣的發現嗎?”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

  2.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玩出了名堂》,講的也是一個人在玩的時候有了重大發現呢!”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思考“名堂”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 分鐘)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讀音。

  2. 檢查預習情況。

  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正音。如“膝蓋(xī)”“拜訪(bài fǎng)”等。

  開火車讀詞語,鞏固生字詞的認讀。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

  3.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課文主要講了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玩出了大名堂,他發明顯微鏡并發現了微生物的故事。

  (三)研讀課文,深入理解(20 分鐘)

  1. 學習第 2 - 4 自然段(列文虎克玩鏡片)(8 分鐘)

  默讀第 2 - 4 自然段,思考:列文虎克是怎樣玩鏡片的?用“____”畫出相關語句。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喜歡玩鏡片”“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放大鏡看細微的東西”等關鍵語句,體會列文虎克對玩鏡片的癡迷。

  指導朗讀,讓學生讀出列文虎克玩鏡片時的認真和投入。

  2. 學習第 5 - 7 自然段(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12 分鐘)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列文虎克是怎樣發明顯微鏡的?他又是怎樣發現微生物的?

  小組匯報,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列文虎克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發現可以把東西放得更大,從而發明了顯微鏡;他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水、牙齒等,發現了微生物。

  多媒體展示顯微鏡和微生物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列文虎克的偉大發現。

  指導朗讀第 5 - 7 自然段,讓學生體會列文虎克發現的驚喜,讀出興奮、激動的語氣。

  (四)拓展延伸,感悟道理(7 分鐘)

  1. 引導學生思考:列文虎克玩出了哪些名堂?他為什么能玩出名堂?

  學生交流,教師總結: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一是發明顯微鏡,二是發現微生物。他能玩出名堂是因為他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充滿好奇心,并且有執著的精神。

  2. 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自己從列文虎克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引導學生明白玩不一定是壞事,只要我們在玩的時候善于觀察、思考,也能有所發現,玩出名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培養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五)課堂小結(5 分鐘)

  1.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課文內容,強調列文虎克的發現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

  2. 再次強調玩與科學發現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學習列文虎克的精神,善于在玩中發現、探索。

  (六)布置作業(課外完成)

  1. 把列文虎克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 寫一寫自己在玩中的發現,可以是一個小現象、一個小問題或者一個小發明。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讓學生在閱讀、思考、討論中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情感。同時,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玩與科學發現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對于學生的回答,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課件】相關文章:

語文《玩出了名堂》教學反思02-24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4-27

三年級上冊語文《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精選12篇)11-10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玩出了名堂》課文04-25

語文《玩出了名堂》教學反思(12篇)02-24

語文《玩出了名堂》教學反思12篇02-24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5-25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5-25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8-20

語文《玩出了名堂》教學反思合集12篇02-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正在播放最新AV一区 |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在线免费激情国产 | 午夜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