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課件,課件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課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課件,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⑴ 學習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基本計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⑵ 學習商是純小數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在探索小數除法計算過程中感受轉化的思想方法,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發展初步的歸納推理概括能力,培養估算意識和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三峽工程的宏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口算:
二、出示信息窗,發現信息,提出問題:
師:三峽工程不但雄偉壯觀,而且還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蓄水發電,造福 人類,誰再來為大家繼續介紹三峽大壩的蓄水情況?
出示信息窗,找信息。(生答)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么數學問題?(生: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三、解決問題。
1、學生列式。9.84÷3=
師:同意嗎?想一想,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生答)
師:小數除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小數除法
動腦想一想該怎樣算呢?
(1)估算
師:先估算一下,3天上升了 9.84米,平均每天上升了多少米呢?你是怎樣估算的?(生答)
師:3米多一些還是少一些?多多少呢?還需要精確的計算,有辦法嗎?
(2)筆算。
師:接下來呢,老師就給同學們一個交流的機會,小組合作,討論一下,這道題應該怎樣算?注意小組合作的要求,第一,在組內交流你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小組長負責做好記錄,最后每組選出兩名同學準備在全班交流,清楚自己的任務嗎?開始活動。
① 小組合作。
② 全班交流。
(一)9.84×100=984
984÷3=328
328÷100=3.28
師:對于這種做法,你有什么疑問嗎?(生答)
誰來評價一下,這種方法怎樣?(學生評價)
同學們的認同是對你們最高的評價。
(二)9.84÷3=3.28
豎式
師:你是怎樣做的?(生答)
③師結:這樣看來,這兩個小組的交流就不謀而合了。大家都是把小數除法轉化成了整數除法來做的,你知道嗎,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都運用了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轉化(板書),把9.84擴大到它的100倍,結果還要縮小到它的.板書
這種方法叫什么?
轉化有什么好處?
你們都用哪種方法?(學生舉手)
③ 講解豎式。
出示豎式:
師:想一想,商里的小數點為什么點在這?小數點能隨便點上去嗎?討論討論,小數點為什么點在這?
(學生討論)
交流:1.從轉化成整數的角度分析的。
2.從計數單位的角度分析的。(數位對齊,小數點也應該對齊)
師結:你能說出各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嗎?同位兩個先說說看。
(課件出示)
同位交流
全班交流
師結:數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小數點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結果是3.28.和前面估計的3米多差不多。估算可以幫助我們大致了解一下商的取值范圍。研究到這,你感覺一下,小數除法在計算的時候,最關鍵是要注意什么?(生答:小數點對齊)為此,老師準備了一個小練習。
你能快速給下面各題的商點上小數點嗎?(課件出示)
學生做,并說明為什么點在這?
師:你現在會做小數除法了嗎?
(3)練習。
① 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
② 生講是怎樣做的。
③ 糾錯(學生的錯題)
四、小數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廣泛,接下來,老師帶同學們到超市里面看一看。
(課件出示)
1.哪種彩筆更便宜?
(1) 學生獨立完成
(2) 交流
2.四人共花了32.08元,平均每人花多少元?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
3.小小對抗賽。(課件出示)
分三大組做
交流
師:三個豎式展示
觀察三個豎式,你有什么發現?(小數點對齊)
根據剛才的發現,讀題,根據5823÷3=1941的商,口算下面各題。(課件出示)
五,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掌握尋找簡單事件的組合數并用符號表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養成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2、讓學生經歷從眾多表示組合的方法中,體驗數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最優化。
3、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培養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序地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養成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難點:
有序地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闖關卡、評價卡、星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邀請大家一起去數學城堡中玩闖關游戲好嗎?
生:好!
師:準備好,出發!
師:(播放幻燈片)咦?想進數學城堡可沒那么容易,打開城門是需要密碼的。密碼提示(1):“密碼是1、2和3組成的兩位數。”大家猜一猜密碼是多少?
預設:
生1:12、13。
生2:21、23、31、32。
師:密碼到底是多少呢?密碼提示(2):“密碼是組成兩位數中的最小兩位數。”
生:12!
師:你的反應可真快,答對了。送給你一顆樂思星!
(播放幻燈片)歡迎進入數學城堡來闖關!
二、探究新知:
第一關:用1、3、7、9 這四張卡片能擺出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
1、出示闖關指南(一):
(1)、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第一關的題。
(2)、保證不能重復,不能遺漏。
(3)、每小組選出一名組員板演匯報。(要求:說出是怎樣擺的。)
闖關成功的小組可得一顆星!
2、學生在小組內擺一擺、說一說,記錄員負責在闖關卡上進行記錄。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3、利用展板展示匯報:
預設:
小組一:邊演示邊匯報:我們小組用1、3、7、9這四張卡片能組成13、31、17、71、19、91、37、73、79、97、39、93這十二個數字。
小組二:我們小組也能排出十二個數字:31、79、71、37、19、73、13、39、97、17、91、93。
小組三:我們小組和那兩個小組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我們是這樣做的:先確定十位上的數字是1,然后十位上是1的數字有13、17、19,完成后十位上再換成3,能組成31、37、39,十位上是3的數字擺完后再把十位換成7,組成71、73、79,最后再把9放在十位上,可以組成91、93、97。一共組成了12個不同的數字。
師: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這三個小組的答案都是正確的,對比一下,大家覺得哪個小組的方法更好?為什么?
生1:我覺得第三組的方法更好,因為他們這樣做就不容易遺漏,也不會重復,更節省了排列的時間。
生2:我也覺得第三組的方法好,因為他們是按順序排列的,這樣不僅沒有落掉數字,也沒有重復。
師:嗯,大家說得很有道理,那我們獎勵一、二組各一顆星,獎勵第三組兩顆星,并且請為第三組同學的精彩表現鼓掌!
4、教師小結方法:
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向第三組的同學那樣進行演示,先確定十位上的數字,完成后十位上再換一個數,從小到大,按順序依次排列,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第二關:用0、1、3、5可以擺出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
1、出示闖關指南(二):
(1)、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第二關的題。
(2)、要按一定順序,保證不能重復,不能遺漏。
(3)、每小組選出一名組員板演匯報。
闖關成功的小組可再得一顆星!
2、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第二關的題,教師巡視指導。
3、各小組派組員匯報。
預設:
小組一:我先選一個數字寫在十位上,但十位上不能是0。然后把十位上是1的兩位數寫完,它們分別是:10、13、15。十位上再換一個數字3,組成的兩位數有30、31、35。十位上是5的兩位數有50、51、53。十位相同,個位不同的兩位數各有3個,所以一共有9個兩位數。
……
師:這幾個小組的同學可真棒,他們都按順序完成了排列,并且做到了不重復、不遺漏,順利的闖過了第二關,為他們每個小組都加一顆星。
4、比較總結:
師:第一關和第二關都是用4個數字組成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第一關能組成12個不同的兩位數,而第二關卻組成了9個,為什么結果不同呢?
生:因為十位上不能是0。
師:你的眼睛真亮,為你加一顆發現星!
三、知識運用:
1、師:下面老師想考考大家,快速思考:用0、2、4、6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呢?
生:20、24、26、40、42、46、60、62、64。
師:大家還不快送上掌聲!你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按順序完成排列,并且不重復、不遺漏,太厲害了,送你一顆智慧星!
2、第三關:唐僧師徒四人坐在椅子上。如果唐僧的位置不變,其他人可以任意換位置,一共有多少種坐法?
(1)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可以將唐僧師徒四人編上序號,分別為① ② ③ ④,其中③的位置不變,然后按順序排列為:① ② ③ ④;① ④ ③ ②;② ① ③ ④; ② ④ ③ ①;④ ① ③ ②;④ ② ③ ①。一共有六種坐法。
四、小結,教師寄語:
師:祝賀大家,闖關成功!
今天我們一起在數學城堡中順利地完成了闖關游戲,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充分的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智慧和力量,老師為你們每個人的精彩表現都點個贊,你們是最棒的!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只要你仔細觀察,留心身邊的點點滴滴,用我們的知識一定會把生活裝點的更加美麗!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3
一、教材分析:
相遇問題是和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生在前幾冊教材中已經學習了有關速度、時間、路程之間數量關系的應用題,以前研究的是關于一個物體運動的情況,而本節課要研究的是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要學好兩物體相向運動的相遇問題,關鍵是弄清每經過一個單位時間,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從教材的編排來看,首先出現了一道準備題,接著列表分析每經過1分鐘、2分鐘、3分鐘后,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然后再出示例題解答。針對教材內容和學情,應把本節課的教學突破點放在學生對應用題中關鍵詞語的理解上,對行動的體驗上。
二、設計理念:
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育理念,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注重了學生的參與,注重了學生思維的開放,注重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使教學跟隨學生的學習過程,緊貼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
2、掌握相遇問題應用題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
三、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準備采用如下教法:1、復習鋪墊法。2、直觀演示法。3、分組討論法。4、啟發講解法。5、練習鞏固法。這樣通過多種教法的交叉進行,相信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學法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的方法掌握知識,學會知識的遷移、類推。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相遇求路程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掌握相遇求路程應用題的結構特征。
五、教具學具:實物投影
六、教學流程:
(師: 同學們,在未學新課之前,老師先出一道題考考大家,比一比看誰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最好。)
(一)、復習導入
1、復習
張華每分鐘走60米,走了3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投影出示)
(1)、口頭列式解答。
(2)、這道題的數量關系式是什么?
(師:這道題是我們以前研究的關于一個人或一個物體運動時,它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假如是兩個人或兩個物體在運動,那么它們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又是怎樣的關系呢?我們看準備題。)
【設計意圖:在原有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展示教學,通過簡單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再次理解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再次感悟行程問題。】
2、準備
張華家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走60米,李誠每分走70米。(投影出示)
(1)、讀后回答 a:這里講的是幾個人在運動?
b:他們是怎樣運動的?
c:做手勢理解同時出發,相對或相向而行。
(師:請大家伸出兩只手,把兩個食指比作兩個人,讓他們同時出發,向對方走去,準備好,聽老師口令出發。看圖,兩人一起出發叫同時,不能一先一后。對面往一起走,叫相向而行或相對而行。那么兩人走的時間和路程變化情況怎樣呢?我們先填表,再理解。)
(2)、填表并匯報填表結果。
(3)、觀察表后思考回答:
a、 每經過1分鐘,兩人所走路程和有什么變化?與此相反,兩人之間的距離又有什么變化?
b、 當出發3分鐘后,兩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了多少?這說明了什么?
c、 相遇時,兩人所走的路程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
(師:出發3分鐘后,兩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了0,這表示兩人相遇了,相遇時,兩人所走的路程和就是兩家的距離。像準備題這樣的應用題,我們就叫它相遇問題,相遇問題如何解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其中的一種相遇求路程的應用題。)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學生通過手勢模擬表演,理解同時出發,相對或相向而行的`含義,為學習新知打下了基礎,不僅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了思考,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題
小強和小麗同時從自己家里走向學校,小強每分走65米,小麗每分走70米,經過4分,兩人在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1)、讀題。
(2)、分析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完成線段圖。
(師:小強經過幾分鐘到校門口?這段距離應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表示什么?小麗經過幾分鐘到校門口?這段距離應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表示什么?求什么?這道題如何解答呢?老師準備讓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根據思考題,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找出解決辦法。)
(3)、出示思考題,分組討論學習。
思考題
A、小強走的路程和小麗走的路程與所求的兩家距離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B、小強走了多少米?小麗走了多少米?
C、怎樣列綜合算式求出兩家距離?
D、這道題還有其它解法嗎?
(4)、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654+704 (65+70)4
(5)、比較:兩種解法哪種方法簡便?為什么?
(6)、小結:今后我們在解答這類應用題時,可以采用第二種方法,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2、看書質疑
【設計意圖: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分析比較、質疑問難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這一過程中也促進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鞏固練習
第一組
1、根據線段圖口答。
2、動筆做一做。
志明和小龍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龍每分走46米,經過5分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少米?
第二組
1、看圖列算式。
2、根據題意選擇正確算式。
3、根據算式補充條件和問題。
4、看圖編一道相遇求路程的問題。
驗收題
兩只輪船同時從上海和武漢相對開出。從武漢開出的輪船每小時行23千米,從上海開出的輪船每小時行17千米,經過20小時兩輪船相遇。上海到武漢的航路長多少千米?
思考題
小紅和小剛同時從兩家出發,小紅每分鐘走38米,小剛每分鐘走45米,經過3分鐘兩人相距100米,小紅和小剛家相距多少米?
【設計意圖: 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有坡度多層次,先表述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強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促使知識內化,然后解決與相遇問題類似的應用題,實現知識、技能和方法的遷移,最后解決已知條件有變化的相遇問題,突破固定的思維框架,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加強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在探索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具體情境中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準確地描述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溫故知新
溫故知新:做幻燈片上整數乘整數的題,找規律解決新知。
師:現在天氣很熱大家可能都買過水果,如圖西瓜2.6元每千克,蘋果3.5元每千克。
師:“買三千克蘋果多少錢?該怎樣列式計算?3.5×3表示什么?與我們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樣嗎?揭示課題“小數乘整數”
學生自主嘗試計算3.5×3,展示學生的算法
師:“這幾種算法,哪種更簡便?”
(重點探討把3.5元乘3轉化成35角乘3這種方法)
師:把3.5元轉化成35角,也就是把小數成整數轉化成了整數成整數了,接下來就可以按照整數乘法來計算了
師:那位同學能完整地說一遍?
師:一個問題,同學們就想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真了不起!你看,把不會的知識轉化成會的知識來解決,這可是我們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你想買那種風箏,要多少錢,也用這種方法算一算。
學生自主計算想購買的風箏的價錢,展示算法
二、共同探究,明理獲知
師:“剛才我們是利用進率把小數轉化成整數的,如果不是錢數,你還會計算嗎?能不能也把它轉化整數乘法來計算,并把轉化的過程寫下來.
學生自主探究例2:0.72×5的計算方法,共同交流算法。
師:我們計算小數乘整數是怎樣做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在小組里討論討論.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總結的一般方法。(1把小數轉化成整數2按整數乘法算出積3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
引導學生觀察“小數乘整數的對位與小數加減法的對位有什么不同?得出小數乘整數的對位方法:末位對齊
三、深化運用,鞏固新知
1師:同學們對風箏和很感興趣.風箏不僅是小朋友的一個玩具,更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間工藝品,代表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就是去年江蘇小朋友為奧運所做的風箏,表達著他們對奧運的期待與祝福。那你知道做一個風箏需要哪些材料?
出示信息:做一個風箏需要竹條:1.6米,膠:1.6克,布:0.25平方米,絲線:25米,做6個這樣的風箏各需要多少材料?
師:仔細觀察一下“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小結:小數乘整數其中有一個因數是小數,積末尾的零可以去掉;整數乘整數因數都是整數,積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師:“做好了風箏,現在你們最想去干什么?咱們就一起出發吧。
出示:每平方米草地每天能制氧0.035千克, 26平方米的草地的每天能制氧多少千克?集體訂正,并向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四、當堂檢測
幻燈片上的題和教材3頁得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小數乘整數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將小數轉化為整數;
② 按整數乘法算出積;
③ 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課件】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課件12-02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鯨》課件01-18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課件11-20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課件11-20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課件11-10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 課件10-19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英語課件11-20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11-18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慈母情深課件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