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如何規劃,才能不留遺憾
轉眼,又逢一年新生入學季,一批和曾經的我們一樣,將大學定義為「象牙塔」,滿懷著憧憬和希望的新鮮面孔,即將迎來嶄新的大學生活。那么,大學生活又該如何規劃,四年后,才能不留遺憾呢?
一、學習篇
高考后進了一個二流的大學,選擇了一個不如意的專業,就注定要渾渾噩噩,過著二流的人生么?
很多人直到畢業才意識到,找工作,不一定要對口。高考時沒選對專業,在大學里,還可以通過修雙學位、考證、跨專業考研等等途徑,來改變命運。不要把畢業看成 是一件離自己還早的事情,這樣,只會讓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四年里過得渾渾噩噩,等到畢業時,喊著迷茫,從眾,選擇了一個全然未知的將來。
專業基礎不扎實,成了很多人擇業難的源頭。早早在大學里找到就業方向,打好專業基礎,要知道企業最看重的就是員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60分萬歲掛在嘴邊,掛科了,也總覺得無所謂,只會讓畢業時的你,錯失保研機會,并一次次和好工作擦肩而過。
二、宿舍篇
都說,大學會讓你遇到這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同時,也會讓你了解到,什么樣的人,這一輩子,都不值得深交。
剛進大學的時候,往往都是四人行,一起去食堂,一起去上課,可慢慢熟悉之后,來自五湖四海的幾個小伙伴身上的差異,就會越來越明顯,進而演變成各種難以調節的矛盾和分歧。
半夜煲電話粥影響別人休息的,大有人在,隨意亂動別人東西,自己東西喜歡亂丟的人,也不在少數。一個人去圖書館學習,說不定還會被別人嘲諷幾句:假用功。
都說,宿舍,是墮落的開始,合群,是失敗的源頭。很多人,慢慢才明白,有時候,適當的孤獨,也是大學必經的一個成長過程。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強迫自己去合群,放棄了很多自己的追求,這樣的合群,不要也罷。
三、考證篇
不少人是到了大三那會兒,找工作的緊迫感迎面而來,才開始瘋狂考證。不少人考證,是沖著考證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和能力,從而讓企業另眼相看去的。這一點,無可厚非。
但考證也不是多多益善即可,近幾年每逢畢業季,都能曝出類似于大學拿了100多張證書,還找不到工作的新聞,大家無限唏噓的同時,不禁對考證產生了質疑。考證真的有用么?到底有什么用?
證書,貴在精,而不在于多。具體,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專業、興趣以及將要從事的行業而定。除了最基礎的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二級證書之外,一定的目標和規劃也是必要的。
比如會計專業的學生,更多的是把重點放在CPA、ACCA這些有著廣泛認知度的證書上面;法律專業的學生則把重點放在司法考試上。這些專業性較強的證書,在找工作時,分分鐘可以為你增加不少的籌碼。
?四、戀愛篇
都說,離開校園后,再想談一場純粹的戀愛,幾率就不大了。因而,很多人一度宣揚,大學一定要談一場戀愛,不然,就不完整。
什么樣的圈子,什么樣的高度,往往決定著你能找到什么樣的人。努力從各方面提升自己,你才能有更大的機會,遇到那個對的Ta。
如果只因為寂寞,或是身邊沒有更合適的,而草草開始一段戀情,最終只不過是浪費彼此的感情和精力,這樣的戀情,經不起考驗,別談畢業分手了,一點小風小浪,說不定就會鬧到老死不相往來。
因此,談一場又一場,低質量的戀愛,倒不如,適當的利用好你的單身時間,那將是,最好的一段自我提升期。
大學四年,說長也長,說短,轉瞬即逝。不想畢業時留下遺憾,只有好好珍惜四年的生活,讓充實成為生活的主旋律,這樣,才能無愧于心,在畢業時,不會徒徒感慨,感覺四年白學。
大學四年的規劃
大一,了解情況,端正態度。
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對大學的生活充滿了向往,但同時也存在著困惑。我們希望能夠在這一片新天地里找到屬于自己施展才能的空間,我們希望大學生活是人生的 一個新的開始。但當大學的生活沒有我們幻想的那么美好時,很多人產生了厭倦的情緒。所以,大一剛開學時,就要問問自己,讀大學究竟讀什么。
每個人來到大學都懷有不同的目標和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自我,是我來到大學的很重要的目的。端正了自己的態度,才能在開始 時做到不拋棄不放棄,能夠要緊牙關堅持下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態度決定一切”向我們傳達的就是這樣的思想。
大二,適時而變,全面發展。
如果說大學是人生發展的黃金時期,那么大二就是大學發展的黃金時期。經歷了大一的青澀和懵懂,大二的生活更多的是成熟和穩重。大二是整個大學的積累期, 在大二時,應該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并為大三奠定基礎。同時,大二是一個考慮自己未來的時期,這時我們應該考慮選擇考研還是選擇工 作。這樣在最后做決定時才不會摸不到頭腦。
大三,著眼動態,努力實踐。
進入大三,意味著大學的生活已經過去一半。經歷了大一大二的酸甜苦辣,應該用“蛻變”來形容我們的大三。在大二考慮畢業方向的基礎上,大三應該確定下來 自己的發展方向。并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更多的關注社會上有關就業或者考研的信息。同時,利用一部分課余時間進行相關的社會實踐。最 后,不斷學習依然是不能放棄的。大三的時間相比之下又充裕了很多,學習一門小語種,進行普通話、對外漢語等方面的資格考試,使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擇業方向。
大四,主動選擇,提早動身。
走過了大學三年,大四終于到來。考研或是擇業,已經迫在眉睫。學會主動出擊,為自己留出多種選擇。選擇的方向有很多:出國留學深造,繼續考研鉆研專業知識,亦或是直接參加工作,這些選擇都需要我們主動選擇,提早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