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10個小策略

時間:2023-08-21 15:51:31 毅霖 感恩勵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10個小策略

  讓孩子學會心存感恩,對他未來性格的形成與人際交往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平時生活中,你可以采取一些小策略幫助孩子了解感恩、學會感恩。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讓孩子學會感恩的10個小策略,供大家參考借鑒。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10個小策略

  1、讓孩子從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應該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噓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樣顯赫,怎樣日進斗金,卻不愿講父母真實的工作狀況。事實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錢是何等的來之不易。

  據資料調查顯示70%的小學生認為父母的付出是天經地義,沒什么過意不去的。在這種情況下,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父母的工作現場,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讓其親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父母對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在他成長過程中,讓他學會接受愛心,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是不可缺少的一課。

  2、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學會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動場所,孩子經歷著、感受著家庭的一日生活所帶給他們的一切體驗。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利用這一契機,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識恩、知恩,培養他們的識恩、知恩的能力和心向,必將取得很好的效果。

  首先,孩子總認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覺的,因此,家長可以借此采用移情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識別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控制消極行為,從而引導孩子做出互助、分享和謙讓等積極行為。其次,作為家長,應盡可能在家中創設感恩的氛圍,并且為孩子提供多種實踐機會,在各種實踐活動中,有意識的抓住時機,啟發、誘導孩子對別人的利他行為進行識別和感受。另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講短小精悍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或名人名家的傳記。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

  如果父母總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沒有機會插手幫忙。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無條件地滿足了,理所當然地認為什么事情都應該先滿足他,認為別人的給予都是應該的。

  父母學著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夠做的事情就讓孩子去做,讓孩子去吃苦就是讓他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

  4、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動、好模仿、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無意中孩子都會看在眼里,慢慢地記到心里,并逐漸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因此,作為父母,在對孩子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秉持“以身作則“的原則,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懷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圍一切,還要用自己的愛引導孩子、感染孩子。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關愛或幫助父母時,父母應敏銳體察,適當感謝和鼓勵孩子。父母的這種感恩方式,不僅言傳身教,使孩子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也使孩子體會到了施恩的快樂。因此,父母的表率行為,對引導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5、充分利用各種節日作為教育的載體

  利用各種節日的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如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并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

  教師節,讓孩子親手制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愿;父親節和母親節,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不一定感謝爸爸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

  6、讓孩子知道父母并沒有想要孩子回報

  父母們常常會在孩子面前說:“爸爸媽媽這么辛苦都是為了你!”表面上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強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實恰恰相反,這給孩子造成了心理負擔,它暗示了“我付出給你,你要償還”,這樣孩子就算回報也不是出于真心的,孩子會以“形式對形式”來感恩。

  7、教育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關心集體,培養孩子對集體、家庭的責任,進而在孩子心目中才有對社會、國家的責任。總之,讓孩子懂得奉獻,懂得關心別人,他才能學會感恩。

  8、讓孩子從點滴小事做起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質、好行為是不斷培養出來的。父母要讓孩子從細微處人手,從小事做起。為了讓孩子懂得主動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從“謝謝、晚安“開始培養孩子講禮貌的習慣。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孩子知道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待。若自己有能力,要懂得付出和服務,而當別人有恩于自己時,要懂得感恩。也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學會感激親人給予他的一切,懂得感激在他成長過程中支持和幫助過他的每個人。

  9、教會孩子掌握好溝通與交流的方法

  父母可以通過良好的溝通,開啟孩子的心靈之門,并善于營造溫馨、充滿關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愛父母、愛家庭,并通過父母的“榜樣”,促發其感恩之心。聽過一位母親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們的世界,大門為你們敞開,你們不想進來;你們的世界,我們想進去,你們又不肯。”可見,不能良好地溝通,就無法讓孩子走進父母的內心世界,無法讓孩子了解父母的付出與辛苦,就很難讓孩子有顆感恩的心。

  10、讓孩子在對比中學會感恩

  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孤兒院或傷殘醫院參觀,可以鼓勵、組織孩子與貧困地區的孩子結對交友等,讓孩子在對比中體會過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會珍惜的東西,改變孩子的冷漠,從而引發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發生孩子和家長在某些意識上無法達到共識,原因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不能去真正的理解父母,這一現象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了,看到這種勢頭在蔓延,家長心急如焚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抓住這一主題,我們就談談在這方面教育中,我們該怎樣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很多人說,感恩意識和家長溝通有什么關系呢?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沒有學會顧及他人的想法之前,那么他的行為都會被認定為自私。自私產生的緣由不用我說,大家都很清楚,環境的影響是最大的,如果我們家長都不去關心過度,都不去過分的滿足孩子意識上和心理上的需求,那么我們的孩子又怎會變成今天的這個樣子呢?感恩意識可以幫助孩子去關注他人的想法,去在乎周圍人的感受,可以拿快樂與別人分享,這些都是感恩意識帶給孩子的。其實在孩子該出生的時候,就應該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培養,好吃的東西,第一口要給誰吃?好看的東西第一眼要給誰看等。再后來,本來想滿足孩子的愿望,也不要馬上滿足,讓它受到一點周折,讓孩子知道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就得到的。母親是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的最佳人選。善良的個性,細膩的情感傳遞都是教會孩子愛的表達的最好條件。

  目前我們的孩子大了,沒有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那么我們就得補上這一課。在強調道德觀念的時候,首先要從生活中最基礎的東西開始做起。比如:做家務。讓孩子成為家庭中重要的成員,把孩子看成是大人,有什么事和他商量,聽取他的意見,讓他覺得他的位置的重要,把失去的責任感培養起來。當你生病的時候,鼓勵孩子去做什么,做完后,要給孩子一個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后,馬上會對此項事物樂此不疲,有這樣的心氣在駕馭著他,你還擔心孩子的感恩意識沒有嗎?

  心動不入行動,趕緊付諸于現實吧!

  如何培養感恩的心

  趙梅博士認為,感恩之心有兩個特性,一個是及時性,即在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幫助,馬上就能產生對對方的感激之情;另一個特性是滯后性,也就是當時意識不到,直到以后自己有了親身體會,才油然而生感恩之情,俗話講“生兒方知報娘恩”即是這個道理了。因此,趙博士提出,要培養孩子的感恩心,首先要讓孩子體驗一下辛苦。“現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開,總是覺得這個世界欠他的,就是因為從小習慣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無條件地滿足了,他就認為別人的給予都是應該的,也就不懂得感恩。”趙博士舉例說,山東師大附小在今年“三八”節的時候,讓孩子把雙肩背的書包掛在胸前走回家,然后做家務,體驗母親當年懷孕的辛苦,以此作為感恩教育的一個環節。

  陳勃博士認為,培養孩子的感恩心,要從身邊的人學起,老師、家長都要以身作則,對上一代的付出表達感激之情。學校平時可多搞些感恩的活動,比如,布置一個作業,讓兒童想想父母對自己的好處,再想想父母的難處,光想好處不想難處,他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就很難產生感恩的情愫。另外在教材中也要增加一些感恩的故事、童話。學校的傳統評價體系也要做出適應性調整,比如,在評比“三好學生”的時候,那些雖然學習不優秀,但對父母很關心,喜歡幫助同學的學生,也應成為“三好學生”。

【讓孩子學會感恩的10個小策略】相關文章:

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的書籍08-23

引導孩子學會感恩的金點子03-21

學會感恩,學會奉獻01-26

學會感恩的作文02-14

學會感恩作文09-01

學會感恩的征文11-17

學會感恩征文11-09

學會感恩作文08-03

教育孩子學會細心的方法10-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久久免费最新免费视频 | 天堂v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特黄欧美片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