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幫助孩子學會傾聽的六個方法
關于如何幫助孩子傾聽,各路專家老師,各種書籍、論壇和博客,提出過好多方法技巧。從我個人經驗來看,下面這六個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幫助孩子學會傾聽的六個方法
1.走到孩子面前、蹲下來講話
在跟孩子對話時,身體距離和姿態很重要。如果你在廚房,想對著在房間里的孩子喊話,那十有八九是沒反應的。居高臨下地和孩子講話,會讓孩子覺得害怕,尤其是他不聽話,你的負面情緒已經上來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走到孩子面前,蹲下來,能和孩子目光對視的情況下,再開始講話。這樣的距離和姿態表示對孩子的尊重,能幫助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你想說的事情上,讓孩子明白你是和他對話,而不是訓示。給予對方尊重,會讓溝通更有效。這可以說是社交禮儀的基本常識,可當父母們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卻經常忘了這一點。
2.變換講話的語氣、語調或音量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講的話成為孩子耳中的背景噪音,你可以試著改變講話的方式。經常發生的狀況是,父母的語氣變得強硬,音量也提高了,開始對著孩子喊叫。保持這樣的方式講話,孩子會一點點失去興趣,注意力也會移走。在大家都大聲喊叫的情況下,突然轉成耳語,效果也許會出奇地好。比如有一次,我要求兒子關掉電視來吃飯,他當然不愿意。他大聲喊著“不要”的時候,我突然降低講話的音量,他只看到我嘴巴在動,卻聽不到我說什么(前提是我做到了第一條)。他停下來,問我“你說什么”。我用耳語解除了我和兒子之間緊張的氛圍,并成功得到了他的注意力。雖然這個方法不是百分之一百有效,但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也許下次你也可以試試看。
3.盡量不要重復
當對方沒有反應時,我們會重復我們說過的話。幾乎人人都會這么做。但對于父母想幫助孩子學會傾聽來說,重復并不是好方法。如果每次一句話你都會說三遍、四遍,孩子慢慢地會習慣不聽第一、第二遍,因為他知道你還會繼續重復。所以,在肯定孩子已經聽到你說的話的前提下,請只說一次。孩子沒反應的話,你要做的只是停頓和等待。要知道,有可能孩子是真的在考慮而已。如果仍然沒有回應,你可以試著將身體靠得更近一些,或者說“我會很耐心地等你回答”、“你覺得怎么樣呢”。這樣可以鼓勵孩子回應你的話,卻不需要重復你已經說過的話。
4.直接明確地表達你想說的意思
長篇大論的解釋為什么孩子這么做不對、為什么你要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做不對的事情會有后果、你不會允許他這么做等等,通常的結果是孩子聽得云里霧里,還是沒太明白你什么意思。和孩子講話時,可以試試看直接并具體地表達,比如:
①“我看到你打了妹妹的頭。”(陳述事實)
②“你覺得可以打妹妹的頭嗎?”(正面提問,別用反問句)
③一般情況下,孩子會回答“不可以”。這樣你可以繼續說“那為什么不可以呢?”(讓孩子自己回答)
④如果孩子回答“可以打”。你可以直接說“實際上,打妹妹的頭是不可以的。為什么不可以呢?”
在談話的過程中,請充分利用停頓,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考慮。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說出做錯事情之后的后果,通常表示他真的理解整個事情,而且比較可能會記得下次不可以這么做。
5.及時解除嚴肅的氣氛
和孩子的談話結束后,請及時解除嚴肅的氣氛,把自己的各種負面情緒全部放下,正常地去做其他事情。當你這樣做時,你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即如何成熟地面對和處理與他人的矛盾。
6.練習傾聽孩子說話
現代生活有太多事物能分散你的注意力,繁忙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手機、網絡......但是當你的孩子想跟你說話時,請停下你在做的事情,認真地傾聽。當然有太多的情況你不能停下手中的事情,但至少請告訴你的孩子“能不能請你等一下,媽媽/爸爸馬上就好”。等你可以和孩子說話時,請告訴孩子你非常感謝他耐心地等你。如果你能做到認真傾聽孩子說話,很有可能你的孩子也會這么做;如果你贊揚孩子的耐心,很有可能他以后還是會繼續這么耐心。我想這就是專家們常說的,身教往往比言傳有效,正面強化也比負面強化更有效。
有效傾聽的6個辦法:
全神貫注
當孩子想要告訴我們某件事時,如果我們盯著手機或工作,最終會讓他們放棄與我們進行交流的嘗試,所以即使當時很忙,我們也應該放下手中的事,給予孩子充分關注,這樣做就會向孩子傳達強有力的信息,同時也教孩子學會傾聽。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說再過10分鐘,等我忙完了再告訴你,那我們就必須信守諾言。
還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的肢體語言,轉過身來面對孩子,直視她的眼睛以及擺出充滿期待的姿勢,這些對孩子來說勝過千言萬語,同樣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也會從孩子的肢體語言中得出許多信息。
應對干擾
每一天,總會有一些干擾和他人的需求,例如其他人的工作以及需要我們立刻處理的緊急事務,都會阻礙我們的傾聽。
突然來電可能會打斷談話,可以選擇不接電話或者告訴對方自己正忙著,待會再打回去,就能讓我們集中注意力聽完孩子的講話,否則我們就會被這些煩惱和忙碌吞噬。
有效傾聽需要我們暫時放下自己心里的事情,關注孩子,尤其關注孩子表達的任何憂慮。
表現出興趣
傾聽需要寬容,也意味著對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集中注意力。
無論是某項我們不太不太了解的運動游戲,還是我們不感興趣的電視節目,當我們對孩子的世界表現出興趣,孩子也會對我們敞開心扉。
不加批評的傾聽
批評只會毀掉我們與孩子的交流,認可孩子的觀點就會使交流走向成功,有些孩子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讓父母滿意過,而且永遠也不可能讓父母滿意,于是孩子不再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們需要做到在不責備孩子的前提下認真傾聽。
明確感受
如果能理解孩子的感受,我們在解決問題上就至少成功了一半,問題是孩子自己也并不能總是確定自己的感受,我們可以通過談話來幫助孩子。
重復孩子的話
當孩子向我們暗示某個問題或者隱約表達某種擔憂時,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我們理解他們的感受,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孩子重復讓他們感到難以表達的感受。
比如如果孩子說我再也不想上無聊的體育課啦,不要回應說別傻了,你喜歡運動啊,不管怎么樣每個人都得運動。
最好是說聽起來你好像不喜歡運動,能告訴我為什么嗎?
當我們這樣說時,孩子就不再感到只是獨自應對煩惱了,我們就進入了孩子的內心,給予了他們安慰和支持,孩子就會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如果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支持,就更可能對我們敞開心扉。
一位20多歲的姑娘談到了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會傾聽我想說的一切事情,包括學校里的檢測、朋友、工作以及我最近的煩心事,無論事情多么嚴重、或者看起來多么瑣碎。
幾天后,他們還會記得在問問這些事,隨時準備聽取事情的進展。
當我有困難時,父母會傾聽傾聽再傾聽,我感覺他們在乎我,并且能給我一些明智的建議,父母也會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有相似的經歷。
創造機會傾聽孩子
沒有什么能夠代替父母給予孩子傾聽關注,有時要花心思提前創造機會。
可以嘗試挑選一個周末,固定的用來傾聽孩子。
羅伯帕森斯在其著作<成功的關鍵>一書中描述了很多父母的糾結----他們發現與陪伴孩子相比,工作更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激勵。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有孩子的話,孩子會在我們察覺之前就長大成人并離巢而去。
帕森斯說:曾經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從而改變了他的一生。
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到他們18歲,一共是6575天,任何成功金錢或者聲望都買不來哪怕一天的時間。如果孩子已經10歲了,那就只剩下2922天。
生活在現代社會面臨著眾多壓力,但是孩子一生前半段的時間是無可替代的,如果可能的話盡量每一天都不要錯過。
傾聽孩子,并通過言傳身教,教會我們的孩子,學會傾聽他人。
【幫助孩子學會傾聽的六個方法】相關文章:
幫助孩子學會傾聽的教育方法08-21
孩子傾聽教育的方法03-19
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傾聽03-21
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六個方法08-15
教育孩子學會寬容的方法03-11
教育孩子學會細心的方法10-12
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的方法03-02
溝通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有效方法日志04-21
教育孩子學會分享的方法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