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男孩子的方法
男孩子往往被父母和家族寄予更高的期望,到底男孩子怎么教育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長教育男孩子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從小就要讓男孩知道,他是個了不起的男子漢
男孩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他已經知道自己是個小男子漢,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其男子漢的作風:
男孩跌倒了,告訴他:自己爬起來;
男孩膽怯了,告訴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錯誤了,告訴他:好漢做事好漢當;
男孩不聽話了,告訴他:不給父母添麻煩,是男子漢的一種榮耀。
值得注意的是,讓男孩從小就具有男子漢意識,父親的作用是巨大的。無數事實證明,媽媽過多的保護和擔心,會削減男孩的男子漢氣概;而父親更顯嚴格的規則、更顯寬松的約束,則會賦予男孩無與倫比的堅強與勇氣,進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男子漢。
千萬別對男孩來”硬“的,要和他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很顯然,他們最怕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支持,以及沒有自由。男孩最不怕什么?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脅迫,"越打越犟"是他們的長項。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記這樣一個教子箴言:如果你現在不和你的孩子成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會把你當作“敵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實很簡單:給男孩更多自己選擇的權利;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樂;尊重你的男孩,并放棄“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觀念;時刻讓男孩感受到你不溫不火的關愛,巧妙約束但不強硬控制。
別讓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們所說的“富有”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父母太多的溺愛和包辦,一個是錢財的充裕。有的父母特別寵愛男孩,一切事情都依著男孩;有的父母很有錢,他們給男孩很多零用錢;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們都會包辦。
然而,父母這種讓男孩過于“富有”的做法,又會給男孩帶來什么呢?
父母的過度寵愛讓他們變得自私而沒有責任感;太多的金錢讓他們只想用“奢侈消費”的方式去消耗體內過多的睪丸素,從而忘記了自己還要學習;父母的事事包辦則讓他們喪失了勞動的能力、應對困難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從不會讓自己的男孩太過"富有”,他們會把“愛”藏起來一半,他們會尋找和創造機會讓男孩去體驗貧窮!
男孩的成功特別需要從小培養
生活中,男孩家長常常會有許多的無奈:教他勇敢,他做事卻總是唯唯諾諾;教他堅強,他屢次輕易放棄;教他果斷,他還是拖拖拉拉。
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男孩的家長總會這樣自己安慰:“等他長大后,他自然會懂得……”可事實卻往往與家長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個一直都輕言放棄的男孩,長到18歲后,忽然一下變得堅強起來,這現實嗎?如果你希望一個一直都畏畏縮縮的小男孩,在20歲之后,忽然像個出色的外交家一樣去交際,這可能嗎?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錢大手大腳的兒子在25歲之后,能像理財專家那樣去理財,這只能是你的一個美好夢想。任何一個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長的夢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腳踏實地地引導他去積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質。
孩子生氣會打我怎么教育?
孩子和家長玩游戲時,孩子只能贏,不能輸。孩子喜歡什么,家長就想方設法送到他們的身邊。漸漸地孩子從小在家中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慣,變得自私欲膨脹,絲毫不懂得感恩;再加上現在網絡游戲、宣揚暴力的圖書、影視等的不良影響,還沒有學會對自己負責的孩子,往往會選擇以暴力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當孩子試圖用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發泄內心的焦慮、憤怒時,父母必須盡快制止其暴力行為。
首先要制止孩子的攻擊行為。抓住他的手,說“不能打我”。孩子一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就反復的做這樣的行為,讓孩子逐漸理解。
當孩子出現攻擊家長的行為時,家長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我很疼”、“我很生氣”,讓孩子學會表達,逐漸孩子就會明白,生氣的時候可以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要用行動傷害別人。
生活中,成人要約束自己,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小孩是大人的影子反應,很多時候,小孩會出現些我們想不到的暴力行為,想想我們做家長的,是否影響到他呢,自己說話的語氣,教小孩時候的行為,要多注意。
昨天小孩在鬧,我輕輕的打了一些他,既然反應說,你敢打我?思來想去,為什么小孩會有這樣的反應呢,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立場的,小孩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克制不要打小孩,不然小孩會學到有什么解決不了,會打人。
我們要多想些活動,通過某些事情,引導小孩尊重別人,對別人要謙讓,付出比控制別人,暴力解決問題要好的思想。小孩有打人行為時候,除了立刻制止外,靜下心來好好教導,教他換為思考。
孩子生氣了就打媽媽怎么辦?
幼兒生氣了打媽媽是常見的現象。孩子都會有情緒,幼兒有情緒會本能地遷怒于媽媽,因為媽媽是整個世界,小幼兒打,可以說他想打掉的是目前這個不開心的狀態。
對于小幼兒,家長要握住孩子的手,堅持一會,等到孩子放棄,就勢抱住他,用堅定平靜的態度幫他渡過。經歷過來,他會明白,媽媽比自己強大,這樣也會給孩子安全感。
對于大一些的孩子,比如4、5歲以后,如果還這樣,家長必須嚴肅地讓他明白這樣不可以,嚴肅的程度要保證他真的認識到了這種行為是不適合的,是不被允許的。
我們常說對孩子要接納、要共情,這并不表示家長不可以生氣,而是要學會有控制地生氣。我們有時有必要讓他看到你真實的情緒反饋。如果媽媽一味控制自己、過于溫和,孩子和爸爸接觸的機會又少,那么孩子的激烈情緒,碰到的好比是軟綿綿的虛空,他沒有感受到邊界在哪里,沒感到觸碰到真實的媽媽,反倒更加憤怒和恐懼。這只能讓他以后行為升級。 家長要給孩子自由,同時也有界限。
對孩子的教養,家長要有對孩子的主導地位,你不僅僅是他的朋友,你更是他的家長。
讓孩子認識到這種表達方式給別人帶來的影響。平時隨時就小事,教孩子識別和表達情緒,教他如何疏導情緒,同時一起分析,逐漸提高認知水平。并且記得多多積累積極情緒。這些都要堅持去做。
要讓孩子全面均衡發展。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讀書或知識學的過早,可能導致和同伴交往有難度,因為沒有共同語言,沒有玩伴能玩到一起。那么,太多的知識本身對孩子的大腦就是挑戰,缺少玩伴和體能活動,也可能會導致情緒問題更多,因為缺乏和別人的互動、能量沒有疏導渠道。
平時要帶動孩子時常幫媽媽做事,幫做家務活,給媽媽洗個水果之類的,大人對孩子不吝惜地表達愛,同時也要給孩子機會表達對家人的愛。行動上做出來,也會帶動孩子的心理的成長。
很多暴脾氣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天分,好勝心強,比較好斗。對于在某方面有天分的孩子,并不是不要讓他學,如果孩子接觸的事情和活動過于簡單,孩子也會覺得無聊。所以,帶孩子發展一兩項擅長喜歡的項目,讓孩子感受到挑戰,激發斗志,滿足孩子的好勝心,同時也引導孩子的情緒以合理的、更有意義的渠道宣泄。多運動,也是合理宣泄能量的渠道,在運動中往往有一些規則的限制,讓孩子體會到凡事都有界限。
讓孩子多跟爸爸玩,讓他感受到男性的力量,同時爸爸的身份以及爸爸和孩子的互動方式,也讓孩子體會到既安全,又有界限。
媽媽們要學習與男孩互動的方式,多和孩子一起做事,一起玩。隨著年齡的增長,給孩子更多空間和自主權。不要過分事無巨細地照顧孩子,給孩子留一些自己發揮和成長的空間。
家長自己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能夠不斷給孩子帶來新的資源,讓孩子感到與父母互動永遠都充滿挑戰和樂趣,孩子會對家長心存敬佩并感到驕傲。
當孩子在你的引導下,提高自控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學會考慮后果,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所有這些成長,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感激你、尊重你!
你們家寶寶生氣時打你嗎?
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到了一個新環境都希望自己能在新環境里取得一定的威信,對于孩子來說就會出現打人、爭搶玩具等現象,另外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會覺得學到了很多本領,很多事情都不用大人幫忙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會用打人等方式來吸引老師的在注意力,這時,家長就要引導孩子友好地與人交流,愛小朋友可以親戚抱抱,但是不能動手打人。
另外三歲左右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有限,他們的要求還不能完整地用語言表達,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是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孩子上了幼兒園或者有了好朋友之后,相對于家里的單獨教育,孩子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的機會會大大增加)就會用打人或者哭鬧來解決,不過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會模仿其他人打人,他們會覺得打人很好玩,不會覺得打人是件不對的事情,所以他們也有了一定的集體意識,因此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在集體中造成的影響。
【家長教育男孩子的方法】相關文章:
單身媽媽對男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方法03-31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08-19
男孩子怎么教育03-18
如何教育男孩子03-23
家長必看教育孩子的方法03-21
家長教育孩子的浪漫方法08-11
家長教育孩子小方法03-16
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03-16
家長常見的教育方法誤區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