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現代詩歌鑒賞

時間:2024-09-03 07:07:16 勵志詩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現代詩歌鑒賞范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起著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現代詩歌鑒賞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現代詩歌鑒賞范文

關于現代詩歌鑒賞范文1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文學賞析

  這首詩以樸素明朗而又雋永清新的語言,唱出一個詩人的真誠善良。抒情主人公想要做“一個幸福的人”,愿意把“幸福的閃電”告訴每一個人,即使是陌生人他都會真誠的祝愿他“在塵世獲得幸福”。詩人想象中的塵世,一切都那樣新鮮可愛,充滿生機與活力,字里行間透出積極、昂揚的情感。整首詩乍看是以淳樸、歡快的方式發出對人的真誠祝愿。

  這首詩的第一段,全部是述說“我”;而第二和第三段,也就是第二部分,全部是述說“我和他人”。第二部分第一句是“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從這里開始, “我”的溝通范圍不斷擴大,從親人到每一個人,到每一條河每一座山,最后到陌生人,隨著范圍的擴大,否定性和矛盾性逐漸滲入詩歌,直到最后形成“祝愿”與“只愿”的對立。

  在第一段結尾,“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顯得積極樂觀,在整個詩句內部沒有否定性的因素,這所房子令人陶醉,她裝滿幸福,朝向廣闊的海,她的溫度是春天,面容是鮮花。作為第一部分的總結,這一句勾畫出明天的.“我的幸福”。當只涉及“我”的時候,“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與世俗生活是和諧的,親密的,它們共同構成我的幸福,我的幸福既有喂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在第二個部分,當涉及到我在“世界中”與他者發生不好的時候,就出現了某種分裂,他人與我形成了某種對立,在這種對立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不能與世俗生活和諧一致,反而成為“我”離開世俗生活之后的庇護,是“我”最后的立足之處,最后的溫暖、最后的安慰。因此,“我”的矛盾是因為出現了他者,在他者出現之前,明天都是和諧美好的。

  在第一段,“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我的世界的狀態,是滿心歡喜的總結,而在結束時,它成為我的最后一片天空和立足之地。當我試圖把春天的溫暖播撒給世界的時候,突然發現,我的陽光只有我自己才真正需要。整首詩歌,主語全部是“我”,主體間的交流是缺失的,我向外傳遞,放光,撤回。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想象、動作和表情。

  從詩歌的第二段開始,詩歌的主題詞就是交流,從告訴到祝福,然而,一切都是單向的,只有“我”,沒有主體間的對話,甚至沒有對其他主體的想象,因此這個世界是陌生的。本來也屬于第二段中的“每一個人”,從語義的角度,他們是同樣的人,然而卻與“我”構成了兩種不同的關系:一種是要傳遞幸福的每一個人,另一種是“也為你祝福”的陌生人。

  在時間上,這是一首從明天開始的詩歌,三個詩段第一句都是祈使句,祈使的對象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向自己發出的召喚,詩歌的開始就是站在明天的角度召喚自己的行動,召喚自己的幸福和世界的幸福。這首詩的前面兩段的動作都是屬于將來的時間,而在第三段,則進入了當時。

  前面兩段的祈使句都是具體的動作,“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以及“和每一個親人通信”,這都是“我”規劃中的動作,第三段的祈使句卻使詩歌進入想象性行為,為山河取名,這不是需要“明天”完成的動作,在“我”寫下這句詩的時候,取一個溫暖的名字就已經完成。同樣的,祝福和愿望也是所想即所成,都是在想象的同時完成,而不再需要“明天”。

  詩歌從明天開始,卻走向了今天,當最后說“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回到了我的心靈的現實。我真正能夠愿望,能夠得到的只有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那是只住我一個人的房子。詩歌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完成了一個循環,空間上走向外面的世界,最后回歸自己的小世界;時間上從明天走向今天。

  在這個空間擴散的過程中,詩歌中的時間無可奈何地失落了,本來屬于明天的世界轉變為在空間上不可及的世界,一個不可能的世界。時間被放棄。時間向空間的轉換在這首詩最重要的句子也表現出來。

  這首詩真正的哀傷之處,不是述說當下的不幸福和對明天的寄托,而是對明天的放棄,“我”最終感受到我設想中的行動對于世界沒有價值,甚至于想象中也不再有我的行動的位置。“只愿”是一個肯定,對當下的肯定,然而這個肯定是以對明天的否定為代價的。

關于現代詩歌鑒賞范文2

  那掛上紅燈馳來的

  是最后的一班車

  你輕輕躍上去,不要回頭

  我看得見你的影子

  真奇怪啊,為什么冬天竟會不冷

  為什么,一份聯想永不能被分割

  縱然那懸著紅燈的車已駛來,載你離開

  而我的歸途上,雨落著

  有人豎起大衣的領子……

  賞析:

  林泠作品通常帶有一種冷冷的色調,她很擅長把這種冷變為豐富的意象,轉化為詩進行情感的表達,如《散場以后》、如《造訪》、再如這首《送行》,幾乎都是冷冷淡淡的`,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清涼澄澈,如風如水。這種冷調子并不會使人寒冷,而是清清爽爽的,如一杯涼水,從口到喉,再經過食道到達胃里,它總會讓人慢慢回味。

  這首詩正是如此,“那掛上紅燈馳來的/是最后的一班車/你輕輕躍上去,不要回頭/我看得見你的影子"朋友風別也好,親人分別也好,本應該是依依不舍的,這里作者卻說不要回頭,只愿看著你的影子就好。“為什么冬天竟會不冷”,“而我的歸途上,雨落著/有人豎起大衣的領子……”,真的不冷嗎?那為什么會豎起領子?這里作者是矛盾的,把這種冷調子渲染得極為特別,讓人讀起來反而暖暖的,這是林泠許多作品都有的一個現象。

關于現代詩歌鑒賞范文3

  《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文學賞析

  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后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為后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心頭蕩漾。”這節詩實寫的是康河的美,同時,柳樹在古詩里“柳”——“留”,留別有惜別的含義,它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牽掛用“在我心頭蕩漾”,把牽掛表現得非常形象。他運用的手法是比擬(擬人、擬物)。

  這節與第三節詩聯系緊密:“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第三節詩突出了康河的明靜和自由自在的狀況,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時表現一種愛心,那水草好像在歡迎著詩人的到來。還有,它并沒有完全脫離中國詩歌的意境,它和中國的古詩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

  第二節是化客為主,第三節是移主為客,做到兩相交融,物我難忘。這兩句詩正好表現出徐志摩和康橋的密切關系。這就是所謂的:確定了理想,步入了詩壇,美妙的風光中,抒發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第四節是轉折點:“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這節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實”是景物的描寫,“虛”是象征手法的運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來,“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紅光,是實寫。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擋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紅,有的綠,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

  這個"揉"寫的很好,同時也是自己夢想的破滅。聞一多先生紀念他的長女夭折時寫了一首詩,曾用了一個比喻:“像夏天里的一個夢,像夢里的一聲鐘。”說明夢境是美好的,鐘聲是悠揚的,然而是短暫的,所以彩虹似的夢似美麗而短暫的。1927年徐志摩的夢想破滅了,又與陸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節,“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這節詩是徐志摩對往昔生活的回憶、留戀。他在康橋生活了兩年。他那時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實的,對明天懷著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輝”來比喻那時的生活,帶有象征的意味。

  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回到現實仍然是哀傷,所以“悄悄是離別的笙蕭,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第六節詩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現了徐志摩對康橋的情感,集中表現了離別的惆悵。這節詩就需要聯系別的詩,包括古詩來理解。

  “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蘇軾的《前赤壁賦》中描述了蕭聲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聲是歡悅的,所以“簫”來比喻“悄悄”來說明詩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動作帶有詩人的感情,接著"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詩歌講究精練,一再重復“沉默”“悄悄”“輕輕”,是強調重點,并不是浪費語言。

  其實“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中的語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再如蘇軾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他回憶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憶他們相見的時候“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此處無聲勝有聲”,還有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使用反襯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開,可惜好友欲離我而去。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下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意在言外,旨在象內”。“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往往用在評價詩,意思詩不說愁,卻把愁表現得最為恰當,看著朋友走掉,長久孤立的站著,表現感情的深厚。如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即抒情”。所以“唯見長江天際流”有很深長的意蘊,又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都是這樣的好詩詞。

  說沉默時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達時機、船都已走了,但送別的人佇立不動,若有所思。結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康橋尚且如此,詩人何以堪?實際反襯了詩人對康橋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帶著詩人的主觀感情了。

  第六節:“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夢,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帶走,因此再別康橋不是和他母校告別,而是和給他一生帶來最大變化的康橋文化的告別,是再別康橋理想。

【現代詩歌鑒賞】相關文章:

現代詩歌的鑒賞09-13

現代詩歌的鑒賞05-16

經典現代詩歌鑒賞09-13

精選現代詩歌鑒賞09-13

現代詩歌鑒賞09-14

現代詩歌鑒賞:諜中諜09-12

《繁華》現代詩歌鑒賞09-12

麥田現代詩歌鑒賞09-13

贈予現代詩歌鑒賞09-13

傳說現代詩歌鑒賞09-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天天狠狠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 色依依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