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生應聘前臺要求月薪2萬這些學生思維正在毀掉你
學生有學生守則,職場有職場規則,可很多畢業生步入職場后,還以為在學校的象牙塔里,如果不能及時轉變觀念,這些學生思維,就會毀掉你。
“我名校畢業,高薪理所應當”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公司的HR面試了一個來應聘前臺的求職者,應聘的小姑娘表示自己的薪資要求也不高,HR剛想松口氣,小姑娘非常淡定的拋出了一句:2萬!還表示,我是名牌大學畢業的,2萬并不高。
網友們紛紛吐槽:兩萬的前臺?這前臺金子做的?名牌大學畢業的,那你應聘前臺干什么?涉世未深的畢業生啊,很快你就會被現實敲醒…
的確一些名校畢業生有天生的優越感,覺得自己拿高薪理所當然。高薪沒問題,重要的是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你要的工資,要和你給公司創造的價值成正比。如果只是收發快件、接待迎賓,人家憑什么要請你這位貴得離譜的前臺?
前臺能拿2萬的,還真有,可要求也高啊。她們不僅要外形好、能力佳、記憶力強,脾氣也要好。得記住每個部門分機電話人員;知道20幾層樓每個部門的座位;懂5種外語并能流利交流;高層的家屬、朋友、生意伙伴的臉都要記得;工作辛苦,還不能經常坐著…這樣的能力你有嗎?
網上有段話說的好:其實上大學就像坐火車,名牌大學是軟臥,普通本科是硬臥,?朴沧,民辦就是站票了,成教的只能擠廁所…雖然路途享受的待遇不同,但是到了終點站以后大家一樣都得下車,下了車去找工作,這時才發現,其實老板不關心你怎么來的,他只關心你有多大本事,能擔多大責任,能干多大事。
在入職的那一刻,你的名校光環就已過去,在職場這個新賽道,評價標準不再是考試成績,而是你的工作業績。
時間越久越發現,學歷這東西就在剛入職的時候有用,是你職場的敲門磚。而工作要看能力,職場只認業績,你創造了多少效益,才能拿到相應的待遇,這是一場等價交換,和你是否名校畢業無關,你不會因為名校畢業而增加一分薪水,也不會因為二本畢業而減少一分薪水。
“我不會,但是我可以學”
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鑒》里有這樣一個情節。上司Scarlet給海燕厚厚一摞資料,要求她一周時間看完并做一個策劃案PPT。海燕習慣性地問了句:“關于策劃案的模板有沒有什么參考?比如PPT的顏色、格式…”
Scarlet毫不客氣地打斷海燕說:“我是你老板,不是你老師,這種愚蠢的問題不要問我,該怎么做,你自己想辦法解決。”
很多職場新人和海燕一樣,還把自己當學生,不會就問,不懂就請教。殊不知,當你向老板提問的時候,就在證明你沒有思考、沒有努力解決問題,這樣的態度,老板怎會滿意?
做公司不是做公益,你已經不再是學生了,在職場每個人都很忙碌,沒人有時間、有義務為你答疑解惑。老板不是你老師,公司不是你學校,在學校你是要交學費的,而公司卻是給你付薪水的,老板沒義務教你,他要的就是結果。
你要獨當一面,自己動腦筋去解決問題。職場只有老板,沒有老師。沒人有耐心陪你成長,你要學會自己成長。
“我是新人,你要幫幫我”
前段時間,有個漫畫《關愛實習生,從帶TA吃午飯開始》火了,這是一位職場新人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了自己初入職場的經歷。她上班5天,已獨自吃了4天午飯,帶她入職的同事曾問她“你沒去吃飯啊”,她心中有很多委屈,可最后自尊心作祟,所以回答說:“我最近減肥!
同事對她,沒有眼神交流,也沒有感情聯系,甚至連取來的奶茶,都沒有幫她點一份。看來這位作者還沒轉換身份,還以為職場就是校園,同事就該如同學般友好呢。
可事實并非如此。有位網友說的好:我第二份工作時,因為壓力太大在一個同事面前哭了,她說“We are colleagues,not friend.”這句話永遠深埋我心。從那一刻我就知道了,職場是沒有朋友的。
是的,同事照顧你是情分,不照顧你是本分,善良不是他們的義務,別用你的理所當然綁架同事。大家才第一天認識而已,為什么要照顧你?你也沒給別人什么好處,憑什么人家買奶茶還要給你帶一份?
你們之間是平等的,同事不是你爸媽,沒義務去幫你,照顧你。你是新人,更應該主動邁出第一步,而不是等著同事張開雙臂迎接你。
不要把交友之心帶到職場上,不是每位同事都能成為朋友的。
“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常聽到剛參加工作的同事抱怨:“雖然失敗了,可我已經很努力了”、“我做了這么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奇葩說》里也有這樣一個辯題:他真的很努力,究竟是不是一句好話?
學生時代,這算是一句好話,只要你付出努力,即使最后的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和家長也會原諒你,因為他們看到了你的努力。可在職場,它就成了一句貶義的話,它是失敗者找的借口,更加驗證了你的無能。
就讀哈佛MBA的LEO學長曾講過他在高盛擔任投行分析師時的一件小事。LEO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高盛投資銀行部。他的第一個任務,是幫上司修訂一篇Word格式的分析報告。
當時,他還沒有使用“修訂”功能的習慣,在未問清楚上司要求的情況下,他自作主張,用紅色來標注所有修訂。而且,他以為只要修改內容即可,無需考慮其他。
當他把打著一塊塊紅補丁、格式略顯雜亂的修訂版發給上司后,受到了上司嚴厲的批評。上司說,沒用“修訂”功能,所以還得手動把紅色修訂一條條改回黑色字體。其次,修改文件不只是改內容,還應校對格式,而這篇報告的格式問題都沒改。
加班加點、通宵熬夜完成的工作,卻被猛批成無效勞動,聽著上司的“教育”,Leo的臉火辣辣的。
換位思考一下,老板關心的,是你做成了什么,而不是你在過程中有多努力。學生時代的那些“努力”、“勤奮”等優秀品質,到了職場都被忽略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收獲,一切用結果說話,如果沒有業績,沒人在意你有多努力。
在職場,“學生思維”中的“學生”二字,就是不成熟的代名詞。從校園到職場,愿你早日撕去“學生”的標簽,成為一名真正的職場人。
【畢業生應聘前臺要求月薪2萬這些學生思維正在毀掉你】相關文章:
想成為優秀職場人請先擺脫你的學生思維06-07
50個經典思維改變你的人生09-10
祖國正在騰飛08-10
12個面試加分技巧送給正在或即將求職的你08-04
正在發芽的種子09-13
這些小技巧能讓你的簡歷與眾不同09-01
20多歲的你應該明白的這些職場真相08-02
職場中典型的學生思維07-03
你覺得你應聘這個崗位有什么優勢?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