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時間:2024-06-24 09:10:13 素材 我要投稿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事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跡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么事跡怎么擬定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1

  潘衡,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維保總公司電焊工高級技師。參加工作29年來,他用一顆赤誠的愛崗敬業(yè)之心為公司各種設備及壓力容器的日常維修、維護揮灑著辛勤的汗水,同時也練就了精湛的焊接技術本領。他多次代表公司參加省石化系統(tǒng)及合肥市舉辦的焊接技術大賽并取得驕人的成績,并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安徽省“江淮工匠標兵”、“安徽省職工技術狀元”、“合肥市職工技術能手”、合肥市“廬州工匠標兵”等稱號。

  29年來,憑著對焊接技術的熱愛和高度敬業(yè)精神,潘衡不畏寒暑、潛心鉆研,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逐步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焊工、高級技師,匠心凝聚。他用心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技術難題,帶領團隊對公司關鍵設備壓力容器、管道等進行及時返修、焊補,讓這些價值不菲的設備發(fā)揮最大的作用,累計維修設備近億元,節(jié)約費用達千萬元。

  他精湛的技術和務實奉獻的精神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敬佩,被譽為設備“守護神”。20xx年,在公司工會的支持下,他領頭成立了“潘衡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在立足傳統(tǒng)優(yōu)良技術手段傳承的同時,他不斷研究新材料新技術和產品創(chuàng)新發(fā)明,讓焊接維修工作更安全更高效更環(huán)保。這一年,他先后攻克了鎳材、鈦材等特種材料的焊接難題,并與工作室的同事們一起參與了一種新型量子泵的制作、安裝,完成了一種戶外鈦板焊接氬氣保護罩的制作,且成功申請了專利。“潘衡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在公司打造三個高地(人才高地、創(chuàng)新高地、創(chuàng)效高地)戰(zhàn)略目標的引領下,積極探索,帶人育人,創(chuàng)造新的操作技術方法,培養(yǎng)出了一支技術過硬的團隊。

  多年來,潘衡及潘衡勞模工作室開展技師培訓、案例講座、現場帶教等超600人次,培養(yǎng)出技師8名,高級工15人,多功能工人100多名。在20xx年合肥市職業(yè)技能大賽焊工比賽中,他帶領的團隊取得優(yōu)異成績,多人取得技師職業(yè)資格和技術能手稱號。20xx年,“潘衡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繼續(xù)砥礪前行,開展了《降低逆變直流焊機的損壞率》QC課題,通過長達半年的努力,最終將公司逆變直流焊機從季度最高損壞率41.2%降到了11.8%,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大幅度地降低了維保費用。20xx年,潘衡帶領工作室成員潛心研究,1月至6月就已提交三項實用新型專利——《臥式換熱器管束安裝方法》、《臥式U型管換熱器管束拆除方法》、《鋼管水壓試驗器》,目前取得了申請受理函,預計在年末三項專利都可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潘衡以開拓進取、精益求精的創(chuàng)新精神深深扎根在工作一線,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奉獻青春與汗水,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的中國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2

  徐立平,男,1968年出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fā)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國家高級技師、航天特級技師。

  自1987年入廠,徐立平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fā)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固體燃料發(fā)動機是戰(zhàn)略戰(zhàn)術導彈裝備的心臟,也是發(fā)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發(fā)動機固體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藥,極其危險,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

  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火藥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發(fā)動機點火之后,火藥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發(fā)動機就很可能偏離軌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體發(fā)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這讓他的師傅都望塵莫及。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3

  袁媛,女,1982年出生,于20xx年進入農業(yè)科學院信息中心工作,20xx年任職于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辦公室。15年來,袁媛同志始終懷揣一顆熱忱的“匠心”,一步一個腳印的勤懇奮斗在每一個崗位上。多年來,她始終把思想政治學習擺在突出位置,吃苦耐勞、勤勤懇懇、敢說實話的精神和能辦實事的優(yōu)良品質,工作作風嚴謹,能夠嚴守黨的紀律,自覺遵守廉政準則的.各項規(guī)定,在工作中嚴格按規(guī)矩辦事,積極樂觀、踏實肯干,對待工作盡心盡力。

  辦公室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要保證政令暢通,面面俱到,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袁媛同志始終將“勤、慎”作為自己工作的標準牢記心中。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做好各項工作,加班加點,隨叫隨到是辦公室文件工作的常態(tài),只要工作需要,她一定在第一時間趕到單位。在處理日常繁雜工作中,她認真思考,在文件管理方面,她精益求精、以心“護文”的職責使命,嚴把辦文環(huán)節(jié),確保全院公文的準確、規(guī)范、嚴謹;接收各級來文數十萬余件,發(fā)送各類通知近萬余件,將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貫穿于文件保密、簽收、登記、簽發(fā)、傳閱、歸檔、督辦、落實等環(huán)節(jié),使我院公文運作工作多年來無延誤、無遺漏。多年來,嚴把文件運轉“時”“度”“效”三要素,對全院重點工作事項,尤其是對省領導批示、院領導批示,把握聞令而動求“時”、通權答變求“度”、走深走時求“效”,進行了“點對點”“一對一”式督辦落實,累計開展督辦事項千余次,真正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在服務管理方面,堅持“嚴謹、高效、規(guī)范”的原則,始終堅持規(guī)范化,堅持“小事不小”的原則,有序開展網絡信訪疏導工作;加強統(tǒng)籌協調,保障處里常態(tài)化工作有條不紊。

  袁媛同志除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對待同事熱心幫忙,多次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并獲得“三個好把式”的榮譽稱號。獲得了領導的認可與廣大同事們的好評,面對大家給予的認可,她懷揣一顆感恩的心,勤奮鉆研。始終以歸零的心態(tài)認真學習,用心琢磨、悉心對待“新時代、新形勢”下的“三服務”工作。堅持匠風,精益求精。把高標準要求自己,用力用心做好每一項服務工作。力爭辦文辦成精品、辦會辦成樣板、辦事辦得圓滿,為全院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最有利的保障!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4

  洪家光始終秉持航發(fā)人“國家利益至上”價值觀,以實干踐行初心,在生產一線創(chuàng)新進取、勇攀高峰。航空發(fā)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yè)“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壽命和安全性取決于葉片的精度,他潛心研究葉片磨削加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自主研發(fā)出解決葉片磨削專用的高精度金剛石滾輪工具制造技術,經生產單位應用后,葉片加工質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發(fā)動機自主研制的`技術進步。憑借該項技術,他榮獲20xx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工作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了300多個生產難題,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飛機打造出了強勁的“中國心”。

  他以國家級“洪家光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省級“洪家光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為平臺,先后為行業(yè)內外20xx余人(次)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親授的13名徒弟均成為生產骨干,其中1人獲“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yè)技能大賽第一名。他先后完成工具技術創(chuàng)新和攻關項目84項,個人擁有8項國家專利,團隊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助推航空發(fā)動機制造技術水平提升,積極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動力夢”貢獻力量。

  作為新時代產業(yè)工人的楷模,他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20xx年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洪家光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宣讀倡議書。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5

  劉湘賓參加工作40多年,在精密加工事業(yè)部數控組當了22年的組長,他所帶領的團隊主要承擔著國家防務裝備慣導系統(tǒng)關鍵件、重要件的精密超精密車銑加工任務,加工的慣性導航產品參加了40余次國家防務裝備、重點工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大型飛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長征系列火箭導航產品關鍵零件、衛(wèi)星、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重要部件生產任務。

  他率領團隊在行業(yè)內首次實現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打通該型號研制的關鍵瓶頸。研究成果可推廣應用于航空、船舶等重要部件的硬脆材料精密加工,為我國新型防務裝備、衛(wèi)星研制生產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他還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改進工藝方法,開展了大量試驗,成功將陶瓷類產品的加工合格率提高到95.5%以上,加工效率提升3倍以上。

  劉湘賓職工(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先后完成“半球動壓馬達柔性制造系統(tǒng)改造”等管理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18項;累計提出合理化建議100余條,涉及生產管理、工藝技術、減本降耗、安全生產等多方面內容,并依據此合理化建議優(yōu)化工藝50余項;22項攻關成果和研究課題解決了公司最關鍵最迫切的。技能難題,創(chuàng)造直接經濟效益百余萬元。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6

  秦世俊:0.01毫米較量背后是20年鍛造技術的支撐

  從事數控加工20年間,秦世俊潛心鉆研,實現了鏜削加工精度面粗糙度達到Ra0.13(表面粗糙度)至Ra0.18(表面粗糙度)的鏡面級,誓讓中國制造更具話語權。先后參與生產加工多個型號飛機零部件的科研等幾百余項任務,多次參加同行業(yè)技術交流、國內外技術深造,學習推廣數字化制造、3D打印技術等前沿數控加工技術,為提升企業(yè)技術進步和國家航空裝備制造水平做出了卓越貢獻。

  鄭志明:普通鉗工到研發(fā)專家,伴隨中國制造闊步前行

  從事鉗工工作23年,始終奮戰(zhàn)在生產一線,將鉗工技能練得爐火純青,將手工銼削的'精度控制在“航天級”的0.002毫米,還帶領團隊改進和研發(fā)生產設備,其中集成機器人自動焊接、液壓自動整型、檢測和矯正等多工藝復合型自動機器人后橋殼焊接生產線,更是填補了中國的技術空白。完成創(chuàng)新項目1100項,交付自動化工藝裝備2190臺(套),并解決多個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生產難題。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7

  近年來,郭佰濤同志緊緊圍繞工作職責,做好事務管理工作,發(fā)揮職能作用,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堅持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該同志始終把加強黨務學習作為提高素質和能力水平的重要保障,認真學習,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切實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為做好各項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思想保障。

  二、求真務實,開創(chuàng)工作局面

  他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主動,積極勤勉,協助推進工作作風建設,貫徹落實工作作風整頓工作的各項要求,提升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充分發(fā)揮辦公室“承上啟下、溝通內外、協調左右、聯系四方”作用。及時取得匯報、協調、落實,相關處室的暢通聯系,經常到相關處室走訪,請教問題,掌握信息,抓住上級工作重點,指導工作。加強內部協調,管理內部事務,做好政務接待工作,在接待工作中本著嚴謹、節(jié)儉、周到、熱情的原則,圓滿完成了各項政務接待任務,較好地展示了我院良好形象。發(fā)揚團隊精神,形成工作合力,完成政務、車輛、事務綜合管理等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三、做好會務與接待工作

  他堅持立足本職,嚴謹務實。聚焦主責主業(yè),協助院領導及各相關處室組織召開了全院工作會議、國際漢麻等系列重大會議活動;接待了國家、省市重要領導調研指導工作,年均對接考察調研任務近40次;協助院領導組織召開了院黨組會、院長辦公會及領導干部座談會百余次,協助相關部門召開學術研討會、工作協調會、工作部署會及其他會議活動五十余次,能夠做到事前謀劃,周密部署,主動服務,確保了各項活動井然有序開展。

  四、做好信訪和車輛管理工作

  他圍繞辦公室工作,突出服務職責,牢固樹立為領導服務的超前意識,正確貫徹領導的工作部署,當好辦公室主任參謀和助手。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登記,對來訪者和信訪人員的各類訴求做了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將矛盾分類化解,使每次反映的`問題都能得到圓滿答復,推動問題解決,維護我院職工合法權益。加強車輛管理工作,明確了機關車隊用于機要通信、應急保障、業(yè)務調研、公務接待、會議活動等公務活動的用車范圍,提高運行效率,節(jié)約運行成本,增強服務保障能力,結合《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機關市區(qū)內公務出行費用報銷管理暫行辦法》,完善了機關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切實保障公務出行用車,嚴禁公車私用。在機關車隊在人員緊缺、車輛老舊嚴重的情況下,統(tǒng)籌安排車輛使用,為機關公務用車提供服務保障。

  五、廉潔自律情況

  任現職以來,該同志嚴格遵守黨紀黨規(guī),不斷增強法制觀念,履職盡責、務實擔當,常思人民的養(yǎng)育之恩,常想集體的扶助之恩,常念組織的培養(yǎng)之恩,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鋼鐵長城。他自覺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研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省委“九項規(guī)定”和院“十不準”要求,廉潔自律,馳而不息抵制“四風”。他始終堅持“一心只為做好事”的工作信念,在默默工作和無私奉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三是力爭做表率,嚴格自律,清正廉潔,一心為公,珍惜黨和人民給予的榮譽和權力,為同志們帶好頭、做好榜樣,以實際行動維護機關辦公室的形象。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8

  徐立平是航天科技集團特級技師,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30余年一直從事固體火箭發(fā)動機藥面整形工作,該工序是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生產過程中最危險的工序之一,被喻為是“雕刻火藥”。多年來,他承擔的戰(zhàn)略導彈、戰(zhàn)術導彈、載人航天、固體運載等國家重大專項武器裝備生產,次次不辱使命。安全精準操作,工藝要求0.5毫米的整形誤差,他卻始終控制在0.2毫米內。在重點型號研制生產中,他經常被指定為唯一操作者,在高危險、高精度、進度緊等嚴苛的生產條件下,經他整形的產品型面均一次合格,尺寸從無超差。

  多年來,除帶領班組完成日常科研生產任務外,他先后數十次參與發(fā)動機缺陷修補型號攻關,并創(chuàng)新實現了真空灌漿、加壓注射等修補工藝。在某重點戰(zhàn)略導彈發(fā)動機脫粘原因分析中,他憑借扎實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氣,鉆入發(fā)動機腔、精準定位并對缺陷部位完成挖藥、修補,修補后的發(fā)動機最終成功試車,保障了國家重點戰(zhàn)略導彈研制計劃順利進行,為國家挽回數百萬元的損失。為查明某重點研制型號發(fā)動機缺陷原因,需要使用金屬鉆頭從藥柱表面打孔以取得預定樣塊,取樣部位距金屬殼體僅5mm,稍有不慎就可能因鉆頭與殼體摩擦引起燃燒爆炸,作為主操作的`他,一次成功、安全精準取出預定樣塊,順利找到病灶,成功攻克型號研制的“攔路虎”。

  為解決手工面對面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徐立平帶領班組開展機械整形技術攻關,推動實現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內的20余種發(fā)動機遠距離數控整形,填補了國內行業(yè)技術空白。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9

  王懷奇,新查莊公司維修工區(qū)大班班長。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努力學習業(yè)務,刻苦鉆研,開拓創(chuàng)新,多次獲得公司“先進工作者”稱號,是集團公司“崗位帶頭人”,本崗位的技術能手。

  電氣設備的特點是更新換代特別快,特別是20xx年35KV變電所原來用過的過流繼電器、時間繼電器為淘汰產品,改為微機保護裝置,微機保護裝置接線與原來設備接線相對應,廠家來的設計圖紙與實際不相符,王懷奇同志帶領供電組人員認真研究,攻克難關,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順利完成任務,得到領導一致好評。

  公司先后對井下-500泵房、-350泵房、-550泵房和-250泵房進行水泵自動化排水改造,自動化排水是煤礦質量標準化的要求,能實現無人值守、節(jié)省人力,水泵自動化改造是項比較復雜的工程,新設備與原來的控制設備實現對接,王懷奇同志對廠家提供圖紙仔細研究,與圖紙不符的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行改造,確保自動化排水系統(tǒng)施工正常進行。

  由于北風機開采煤柱面,北風機不能正常使用,中央風機原來2×110KW軸流式風機改為2×500KW兩臺軸流式風機,風機對礦井意義非同一般,本次施工時間緊、任務重,施工難度大,本次施工機械部分由外包工程隊施工,供電部分由供電組施工。接到任務后,王懷奇同志帶領供電組人員研究施工方案,敷設電纜,研究圖紙接線,經過共同努力,按質按量完成任務,通過礦組織驗收,為礦節(jié)約資金5萬余元。20xx年以來,他大修KJZ-400開關11臺,節(jié)約資金5.5萬元。對35KV變電所串電阻選線裝置,解決了6KV線路接地故障難查找的問題。對礦內充填站進行供電改造,確保了充電站安裝工作的順利完成。

  自集團公司開展“大學習大提升”活動后,王懷奇同志把研究問題作為創(chuàng)建學習型企業(yè)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習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切實解決安全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他根據全礦產量高,供電負荷大的實際情況,加大了對主提升、供電設備的.檢查檢修力度,發(fā)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不讓設備帶病運行,確保全礦提升、供電、排水設備的正常運行。

  王懷奇同志不但自己努力學習、刻苦鉆研,還言傳身教,把自己所學傳授給徒弟和其他同志,他的徒弟吳永鋒現任供電組組長,熟悉全礦供電系統(tǒng),不僅能獨立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團結帶領供電組全體員工完成各項任務,提前考慮采區(qū)供電,為生產接續(xù)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努力提高現有員工隊伍整體素質,把學習培訓作為提升素質能力的有效載體,努力培養(yǎng)鍛煉一批專業(yè)技術水平高的專業(yè)領軍人物和崗位工種帶頭人,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

  王懷奇同志只是公司無數機電維修工的一個縮影,在他身上體現了機電維修工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積極創(chuàng)新的意志品質和扎實務實、樂于奉獻的工作作風,相信在他這種精神帶動下,公司的機電維修工作會開展地更好。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 篇10

  謝彪從事煤礦機電設備維修工作二十余年,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安徽省技能大獎”、“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煤炭系統(tǒng)優(yōu)秀技術能手”、“淮北礦業(yè)集團首席技師”等稱號。

  自踏入煤礦這個行業(yè)開始,謝彪以特有的熱情和干勁,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把勤奮工作當成自己最大的樂趣。在工作中堅持用心謀事、務實干事,做到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主持參與多項技改革新項目,積極推行機電設備自動化、無人化技術改造。

  攻克技術難題

  20xx年,他帶領職工對鍋爐房進行變頻改造,改造后鍋爐的噸標煤產氣量平均提高11.3%,爐渣灰分正常情況下均達到72%,在煤質較好時,能達到80%左右,每產生一噸蒸汽就能節(jié)約燃煤40-50Kg,每年可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55萬元。

  20xx年初,煤炭行業(yè)跌入低谷,人員流失嚴重,謝彪和他的團隊大膽進行技術改革,對煤礦井下主要運輸系統(tǒng)進行集控和自動化革新改造,利用觸摸屏作為上位機控制,PLC作為控制核心,采用485通訊手段,將兩千米的皮帶機和6部給煤機有效結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超100萬元。

  20xx年,針對煤礦井下噴漿機原材料浪費情況,他發(fā)明并申請專利“一種水泥漿下防沉淀裝置”,有效確保了現場操作的安全性,僅材料一項,每年就可節(jié)約費用約20萬元。

  潛心鉆研技藝

  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最能體現價值。20xx年,謝彪根據煤礦生產需要,大膽提出并實施了主井裝載系統(tǒng)的.自動化、可視化方案。該方案實施后不但實現了系統(tǒng)操控無人化,還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年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近80萬元。20xx年,根據最新“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他又對提升機保護試驗進行完善和改造,大大提高了提升機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

  20xx年,中國煤炭協會命名謝彪工作室為“煤炭行業(yè)技能大師工作室”,他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對青工的培訓力度,提高青工的技能水平,讓大部分職工都能一崗多能,從而彌補人員流失造成的不利影響。他還編寫了《故障處理的方法》、《交流提升機故障分析與處理》等教材,并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使用,不斷完善煤礦機電設備的技術更新改造。同時積極開展團隊、師帶徒及職工精準培訓工作,累計培訓職工20xx余人,帶徒弟35人,團隊大部分成員都成長為各個廠礦的骨干。

【工匠精神人物素材事跡】相關文章:

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跡12-10

中考寫作素材:工匠精神08-09

有關工匠精神的論據素材:風箏大師06-02

公益人物事跡素材05-21

科技人物事跡素材11-28

著名人物事跡素材06-16

名人人物事跡素材簡短11-25

工匠精神標語12-26

工匠精神標語01-11

(經典)工匠精神標語06-1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 欧美中文字幕一级电影 |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 五月的丁香六月的婷婷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