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秋游》教后反思
《秋游》教后反思一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記敘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游的情境,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安排第一教時就是讓學生認識并且學會正確書寫本課的生字,以及正確、最好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是,單調的朗讀往往會讓孩子對課文失去興趣,所以,針對學生的愛比較的心理,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很多具有激勵性的過渡語,孩子以比賽的`形式來進行朗讀,效果一次比一次好,而且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氛出奇地好。
只要有了興趣,就是良好開端的一半。有了第一教時學習興趣的基礎,在教學第二教時的第二自然段時,我通過課件讓學生理解“一望無邊”,讓學生說說還有什么也可以說是“一望無邊”的?學生都能舉一反三了。但是在讓學生說說填空美在哪兒,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天空的顏色,“藍藍的”“白”關鍵字,而忽視了對白云形狀的觀察。這是需要老師指導的,關鍵還是應該抓住關鍵詞“有時像……有時像……”,讓學生感受白云的變化多端、千姿百態,在練習用“有時像……有時像……”這組關聯詞造句后,在讓學生說說天空美在哪,就簡單些了。最后就是朗讀,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后有感情地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這篇課文非常的簡單,而且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要比一年級時強得多了,所以學生學起來輕松,老師也教得開心,效果也很好。
在今后的教學中,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做的還是從學生的自身考慮,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因為這樣才能使你的課堂事半功倍。
《秋游》教后反思二
〈秋游〉這篇課文是蘇教版第三冊中的,也是我們上的“三課一議”的課文,我是最后一個上的,應該說教案是準備的最充分的一個,我自己是這么認為的,至少在備課、在多媒體的準備上,我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修改。“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關鍵還是要看上課的情況。
從這堂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同學們的表現還不錯:上課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師生配合得也不錯!回想這堂課,我覺得還有兩個方面還需要改進:
1.在教完了課文2、3小節后,原來我在教學設計中沒有讓學生背誦,但由于時間充裕,我臨時決定讓學生進行背誦課文。于是,我說道:我們把這些美景深深地印下來。不知是學生沒有聽懂我的意思,還是我說得不明白。學生竟然開始復述課文了。
2.看完秋天果園的多媒體后,我出示一段話讓學生進行說話練習,而很多學生只說類似“蘋果紅了”之類(《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反思)的語句。如果我上課時再點一下,“那像什么呢?”也許講得會更優美些!
因此,我覺得在低年級,老師的語言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首先要把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清楚;其次,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運用一些教學機智。只有這樣,一堂課才會更完美!
【二年級上冊《秋游》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青蛙看海》教后反思06-14
二年級上冊《青松》教后反思三則06-15
二年級上冊《水鄉歌》教后反思06-16
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教后反思06-15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云房子》教后反思06-16
五年級上冊《所見》教后反思06-13
語文《船長》教后反思01-11
《“閃光的金子”》教后反思精選04-05
《問銀河》教后反思精選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