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賞析

時間:2022-08-15 15:07:57 高二上冊 我要投稿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賞析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詞人馮延巳的詞作。此詞以細膩、敏銳的筆觸,描寫閑情的苦惱不能解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賞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鵲踏枝

  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擲久,

  每到春來,

  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為問新愁,

  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

  平林新月人歸后。

  賞析

  “閑情”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你難以確指它是某一種感情的事情,是每當你空閑下來,只要你有閑暇的時間,就無端涌上心頭的這一種情緒。

  “誰道閑情拋擲久”在語序軸上是怎樣說的呢?你看他的轉(zhuǎn)折。“閑情”是這句的主要內(nèi)容,我曾經(jīng)掙扎,曾經(jīng)努力,要把這閑情拋擲。這是第一層意思。我不但努力要拋擲,還努力了很久,是拋擲久,這是第二層意思。可是,開頭兩個字“誰道”,是誰說我真的拋擲了?是想拋沒有成功,做不到,這是第三層意思。他說的時候,是盤旋轉(zhuǎn)折著說進去的,所以,馮延巳的詞是最有盤旋郁結(jié)情致的。

  他接著說“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他這個圈子是一直轉(zhuǎn)下去的。我以為我的閑情拋擲了,可是當春天回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的那一份感情——惆悵還依舊,彼此呼應(yīng)。他對感情時執(zhí)著的,是拋棄不掉的,是“日日花前常病酒”,還“不辭鏡里朱顏瘦”。這是一份固執(zhí)的執(zhí)著不改變的,雖然在痛苦之中也不放棄的一種感情的境界。

  “不辭鏡里朱顏瘦”,它表現(xiàn)了幾點特色。一個“不辭”,告訴我們馮延巳是有悲劇精神的`,因為他是在艱苦困難之中,有一種奮斗有一種掙扎的努力。這是“不辭”這兩個字所表現(xiàn)的這種執(zhí)著的在苦難中掙扎的精神。“鏡里”兩個字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自覺,是一種反省,馮正中的悲劇的性格是帶著反省色彩的。“朱顏瘦”就代表他在掙扎奮斗之中所付出的這種代價,這種努力。自己能清楚的看到,那就放下,既然是痛苦的,那就不要病酒,不要賞花了,但他說“不辭”,這正是馮延巳詞在感情的意境上的一個特色。

  馮延巳在中國詞的發(fā)展商,在中國的詞史之中,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人物。他一方面承繼著五代的這一種傷春怨別的小詞的傳統(tǒng),而他的意境卻是“堂廡特大”。他的詞寫的是一種深摯的感情的意境。正是馮正中的開拓,使北宋初年的有一些大作家,除晏殊、歐陽修以外。像范仲淹、宋祁等,都是學(xué)問、道德、功業(yè)不可一世的人物,都寫了小詞。

  下半闋第一句“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與前半首是互相呼應(yīng)的。“河畔青蕪堤上柳”呼應(yīng)上片“每到春來”;“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所說的愁,是閑愁,是惆悵,又有一個新愁,呼應(yīng)了前半首的“惆悵還依舊”,呼應(yīng)了“誰道閑情拋擲久”。這個新愁就是舊愁,就是想拋沒有拋掉,到了春天又長出來的愁。

  “獨立小橋風滿袖”,橋,是沒有屏障的,沒有蔭蔽,沒有保護的所在,站在小橋上,風的寒冷的侵襲是何等的強烈。饒宗頤先生說這一句詞,可能就暗示了他在南唐朝廷中所受到的周圍政敵的攻擊。我們可以不確信,但是我們可以說,他在這種政治地位環(huán)境之中,內(nèi)心深處自然有這么一種悲哀的感受,甚至于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平林新月人歸后”每個人都有一個歸宿,每個人都有他的保護,每個人都有他的溫暖,所有人都回家了,我為什么還站在這里呢?

  這首詞直到結(jié)尾,也沒有明寫是什么感情,寫得這么深沉感動的這么沉郁這么盤旋的一種感情是什么?沒有。只是一種意境。

  詞句注釋

  ⑴鵲踏枝:詞牌名,即“蝶戀花”。清王鵬運《半塘丁稿·鶩翁集》云:“馮正中《鵲踏枝》十四首,郁伊倘怳,義兼比興。”

  ⑵閑情:即閑愁、春愁。拋擲:一作“拋棄”。

  ⑶病酒:飲酒過量引起身體不適。

  ⑷敢辭:不避,不怕。一作“不辭”。朱顏:這里指紅潤的臉色。

  ⑸青蕪:青草。蕪,叢茂的草。

  ⑹平林:平原上的樹林。新月:陰歷每月初出的彎形月亮。

  白話譯文

  誰說閑情逸致被忘記了太久?每到新春來到,我的惆悵心緒一如故舊。為了消除這種閑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飲,讓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體消瘦,就算對著鏡子自己容顏已改也無悔。

  河邊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樹成蔭。見到如此美景,我憂傷地暗自思量,為何年年都會新添憂愁?我獨立在小橋頭,清風吹拂著衣袖。只有遠處那一排排樹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綽綽,與我相伴。

  創(chuàng)作背景

  馮延巳生活在南唐前中期,其詞內(nèi)容多是些閨閣園亭之景,傷春怨別之情。這就是一首表達孤寂惆悵的言情詞,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本事不明,創(chuàng)作時間難以確證。

  名家點評

  清人陳廷焯:“起得風流跌宕。‘為問’二句映起筆。‘獨立’二語,仙境?凡境?斷非凡筆。”(《云韶集》卷一)“始終不渝其志,亦可謂自信而不疑,果毅而有守矣。”(《詞則·大雅集》)“可謂沉著痛快之極,然卻是從沉郁頓挫來,淺人何足知之。”(《白雨齋詞話》卷六)

  近人俞陛云:“詞家每先言景,后言情,此詞先情后景。結(jié)末二句寓情于景,彌覺風致夷猶。”(《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近人梁啟超:“稼軒《摸魚兒》起處從此脫胎。文前有文,如黃河液流,莫窮其源。”(《藝蘅館詞選》引)

  近人俞平伯:“‘為問新愁’,對前文‘惆悵還依舊’說,以見新綠而觸起新愁,與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所謂‘春風吹又生’略同。(《唐宋詞選釋》)

  近人唐圭璋:“此首寫閨情,如行云流水,不染纖塵。起兩句,自設(shè)問答,已見凄惋。‘日日’兩句,從‘惆悵’來,日日病酒,不辭消瘦,意更深厚。換頭,因見芳草、楊柳,又起新愁。問何以年年有愁,亦是恨極之語。末兩句,只寫一美境,而愁自寓焉。”(《唐宋詞簡釋》)

  作者簡介

  馮延巳(904—960),五代南唐詞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終太子太傅,卒謚忠肅。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xué)問淵博,文章穎發(fā),辯說縱橫”。善作新詞。雖受花間詞影響,多寫男女離別相思之情但詞風不像花間詞那樣濃艷雕琢而以清麗多彩和委婉情深為其特色,有時感傷氣息較濃,形成一種哀傷美。有《陽春集》傳世。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的賞析06-06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詩詞04-06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的原文及其翻譯06-06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的賞析04-03

古詞學(xué)習:馮延巳《鵲踏枝》04-06

誰道閑情丟棄久的散文01-15

誰道閑情丟棄久散文隨筆12-08

鵲踏枝古詩詞閱讀鑒賞03-30

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宋詞鑒賞04-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本到欧美国产亚洲 | 日本免费一区不卡 | 性做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福利 | 日本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