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選修《萬事通》導學案
教學目標
1.學生閱讀小說,能了解作品中人物的基本性格,了解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以及形成這種性格的生活背景。
2.學生能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進一步了解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
3.學生通過學習實踐,逐步掌握鑒賞小說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1.題解
Mr.Knowall,即Mr.Know-all,英語俗語,中文譯意為“萬事通先生”,最開始的時候是用做褒義,表示對學識淵博的人的尊稱,后來常常被用來諷刺那些自以為什么都懂的人。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百度知道這類WIKI的興起,Mr.Knowall又逐漸成為學識淵博的代名詞。
2.作者 作品
毛姆(1874-1965)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戲劇家。他出生于律師家庭,曾在倫敦情報部門工作,戰后周游世界各地。他一生共創作了長篇小說 8部、短篇小說 100多篇、劇本近30 部。
毛姆主要的成就在小說創作上。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1897)即根據他作為貝可醫生在貧民區為產婦接生時的見聞用自由主義寫法寫成。他的長篇小說有:《人生的枷鎖》(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大吃大喝》(1930)和《刀刃》(1944)。《月亮和六便士》揭示了天才、個性與現代物質文明的矛盾,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藝術的追求。《刀刃》中的主人公執著地探索人生的道路,歷盡艱險,終于在印度的宗教中找到了人生的歸宿,是西方迷惘的一代的典型形象。
毛姆擅長于寫作短篇小說,是英國二十世紀寫實主義短篇小說的代表。他的短篇小說集有:《葉的震顫》(1921)、《卡蘇里納樹》(1926)與《阿金》(1933)等。毛姆主張客觀冷靜地描寫,他的小說題材廣泛,形象鮮明,風格樸實,情節曲折,頗具吸引力。使他贏得了“英國莫泊桑”的崇高聲譽。
毛姆的劇作以風俗喜劇為主,受王爾德影響較深,多以家庭愛情生活為題材,代表作《圈子》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摹頗為獨到。
毛姆的作品除在英美暢銷外,還譯成多種外文。1952年,牛津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榮譽侍從”的稱號。
1965年12月16日在法國病逝。
3.故事情節
小說的主人公“萬事通先生”一出現,便嘮嘮叨叨,因此惹人生厭,不過他博學多聞,為人熱情,幫乘客解決了許多問題,表現出了“金子般的心”。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毛姆式的小說”。全文分兩部分:前半部分仔細描繪了柯拉達先生————;后半部分選取路途發生的插曲------------。小說塑造了一個------------------------------商人形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的面貌。
在很多作品中,毛姆不但善於展現英國人的幽默、諷刺,同時對於異國情調的`塑造也高人一等,因此閲讀毛姆的作品無疑是一大享受。
4.生字詞
( ) jiàn
邋 遢 淡 素 平生 談笑風
dié dié lún
不休 超群絕 指手 腳 如 往
不絕 口若 河 滿志
( ) ( ) ( ) ( )
慍意 漲紅 扣襻 ( )不通 暈倒
第二課時
1.故事情節
故事發生在作者的旅游途中,當時大戰剛剛結束,“我”從 去 ,好不容易弄到一個雙人艙位,同艙人就是小說的主人公 。
作者詳盡描寫了兩人 、 、 、 等幾個極平常的生活細節。刻畫出柯拉達先生的 的個性特點。突出他俗不可耐的商人本質。同時,又通過他和蘭賽這一典型情節。刻畫出柯拉達 、 的性格的另一側面,從而成功地塑造出“萬事通”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商人典型。
2.柯拉達有哪些舉動讓大家稱呼為“萬事通”?
3.柯拉達無所不知,精明過人,從不放過一次可以炫耀的機會。然而明明看出蘭賽太太的那串項鏈是真品,他為什么突然改口說是假的?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小說并沒有寫柯拉達的內心活動,你能根據作品的內容大致推測出他的心理活動的軌跡嗎?
第三課時
[目標]:藝術手法
1. 本文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比如:圍繞人物人性設置情節;運用細節刻畫人物個性;運用“善與惡相共,陰影與光明相共”的方法塑造人物。請結合文章列舉一二來鑒賞:
2. 本文最主要的藝術特色是成功運用了“觀感寫人”的藝術手法。“觀感寫人”是一種利用人和人的觀察感受,以及觀察感受的變化為手段來塑造人物的人物描寫手法。這種手法包括多種表現形式。本文是采用由反感轉好感這種形式的。試結合文章說明
3. 本文在結構上表現出“引而不發、善藏善露”的特點。
【高二語文選修《萬事通》導學案】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選修《絕地之音》導學案06-14
高二選修《在酒樓上》導學案06-19
高二選修《更衣記》導學案06-16
高二選修《安定城樓》導學案06-07
高二選修《云南冬天的樹林》導學案06-15
高二選修《方山子傳》導學案06-27
高二選修《木假山記》導學案06-23
蘇教版選修語文《雷雨前》導學案06-14
高二選修《商山早行》導學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