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童年的朋友》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理清課文內容,感受外祖母慈愛的形象。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種方法。
3、品味并積累飽含深情的語言,感受文學作品的寫作特色。
【教學重難點】
1. 文章中重點語句的揣摩,以及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2. 感受外祖母慈愛的形象,培養學生對家人的熱愛,體會親情。
【課前準備】
1、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
2、掃除閱讀障礙,并積累文中優美語句。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師動情朗誦歌曲《朋友》中的部分歌詞 “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話 一輩子 一生情 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單過 一聲朋友 你會懂 還有傷 還有痛 還要走 還有我”
提問:“誰是我們童年的朋友?”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了口語表達的機會。)
二、簡介作者及其作品《童年》
1.你們了解到高爾基的哪些情況?
2.你們知道《童年》的`內容嗎?
先由學生先說一說,教師補充說不到的情況。
(設計意圖:為解讀課文,特別是外祖母的形象做鋪墊。)
三、生字詞語音檢查(加點字注音)
先由教師出示課件,列出下面詞語,提問學生。
咕噥( )噗噗( )發綹( )顫動( )胸脯( )兜起來( )馬鬃( )詛咒( )兩頰( )鑲銀( )嗅煙草( )
然后由科代表,教學生拼讀這些詞語,并當場聽寫出“噗噗”“發綹”“兜起來”“馬鬃”“詛咒”這幾個詞語。
(設計意圖:掃除閱讀障礙,積累字詞。)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朗讀形式多樣)
思考:作者童年的朋友是誰?作者對其作了哪些描寫?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能力)
五、分析人物形象、揣摩重點語句
請談談對“好朋友”一詞的理解,或者說說你們擇友的標準。
學生自由討論,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最后教師再作補充和小結。
作者把外祖母當成自己的好朋友,那么從他朋友的描寫中,可知作者的擇友標準是什么?這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看出來?
提示:抓住外祖母的描寫的語句來分析。
四人小組討論并發表小組見解,師概括:
(1) 尊重對方、平等對待別人(動作、語言)
(2) 可將內心話與其交流,知心(語言)
(3) 不袒護對方,有錯也會責備和批評(語言)
(4) 關心、愛護對方(語言、動作)
(5) 其良好的品質或性格等能影響或觸動、鼓勵對方(外貌、動作、語言、議論)
歸納外祖母的性格特點?這對“我”有著什么樣的影響?從哪些語句可看出來?
誦讀最后一段,并理解其意思。
(設計意圖:體會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種方法,品味并積累飽含深情的語言,感受外祖母慈愛的形象,培養對家人的熱愛)
六、課堂互動
抽出本班的兩個男生,要求學生當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
寫,進行比賽,看誰寫得快,描寫得象。
七、課后練習
1、對課堂進行的外貌描寫進行補充完善。
2、默寫最后一段。
【高爾基《童年的朋友》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高爾基《童年的朋友》教學實錄03-04
高爾基童年好詞好句01-18
高爾基《童年》好詞好句07-22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04-08
讀高爾基的《童年》有感04-04
高爾基《童年》讀有感04-14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11-27
我和高爾基比童年06-03
讀高爾基的《童年》有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