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記錄和評課稿

時間:2024-06-12 19:25:55 藹媚 五年級下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記錄和評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評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記錄和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記錄和評課稿 1

  一、初讀課文

  T:我們今天來學習一篇新課文。一起讀課題:《我和祖父的園子》

  T:這是園子,如果這個園種菜,是——生:菜園。 T:如果種花,是——生:花園;T:如果種果樹,是——生:果園。

  T:通過預習,你對祖父的園子有什么了解?

  S:有小白菜。 S:有許多昆蟲,樣子美。 S:有許多菜

  T:(請一位不舉手的小女孩)你對園子有什么了解?——S:樣樣都有。 T:非常豐富。

  S:在園子非常自由。

  【評:利用學生已掌握的常識,采用問答法引入課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體會我的自由

  1、T: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輕聲讀課文。

  T:同學們讀書非常專心,非常投入,堅持下去,終身有益。

  【評:雖不是與課文內容有關,但魏老師善于抓住時機向學生進行情感、學習態度教育,從這微小的一點就可以看出魏老師教學經驗非常豐富。】

  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

  S:一起澆菜。——就澆菜,從早澆到晚——還有種小白菜。鏟地……——還有澆菜(笑),你再看一看,不要看我臉,看書,我和祖父一天在園子里,干什么?——我和祖父一起載花、我和祖父拔草、我和祖父鏟地、 ——你能連起來說嗎?——(學生做了很多事,探討,拾谷穗,和祖父一起玩,祖父還收拾殘局——)

  板: 栽花、拔草、下種、鏟地、澆水…… (對種的字音的提示、還有可以用省略號)

  【評:對易錯字“種”相機正音,反饋非常及時。】

  T:寫了一天里,我和祖父在地里,祖父栽花——我也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鏟地——我就鏟地;祖父澆水——我也澆水;祖父抽煙——我也(笑) 我不能抽煙。這樣寫說明什么?

  S:我和祖師父關系好。 T:不能用好。 S:用親密

  S:祖父愛我,我也愛祖父。

  S:說明有新鮮感。

  S:我是祖父跟屁蟲。

  S:覺得很有趣。

  S: 我對祖父有一種親切感。

  【評:從幾個“祖父XX——我也XX”入手,引導學生感受“我”和祖父的關系非常親密,為下文分析“我”之所以自由的原因做鋪墊。】

  2、T:祖父勞動,我也在勞動嗎?快速默讀,用了哪些詞寫我在勞動。關鍵詞請你畫下來。再用心體會,在我的表現當中,你體會到什么?

  T:先請讀一讀。同樣是鏟地,澆水,我的祖父有什么不同?

  S:讀有關段落。“瞎鬧”可以看出不是勞動,在玩耍。

  T:板“瞎鬧“。怎么寫的,你看出來了?

  S:踢飛。

  T:哪里在下種,不但沒有平,反而踢飛了。 注意,這里用了這樣的句式:“哪里……反而……”(板書:哪里……其實) 還有嗎?

  S:讀,……其實是鏟……往往……。作者用鋤頭亂勾一陣,可以看出不是鏟地,T:板“亂勾”。 該勾的沒勾,不該勾……這里又用了一個“哪里”.繼續

  S:亂叫,下雨了,下雨了。 作者不往菜上澆,可以看出不是勞作,是玩。

  T:可以看是,是亂鬧。跟誰鬧——祖父。

  T:不管是……,都是在瞎鬧、亂勾、亂鬧。

  T:作者在這里的童年生活是什么?

  S:快樂的, 自由的、 無拘無束、 愉快、 有趣、 爛漫(在學生回答中,教師沒有說一個字的評價)

  T:概括得非常得當。如果是你,你這樣會怎樣?

  S:會受到批評。 S:如果是我,我也會幫倒忙。

  T: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祖父。

  【評:由蕭紅的在園子里勞作的動詞入手,體會她童年的頑皮,進一步感受她在園子童年生活的“快樂的, 自由的、 無拘無束、 愉快、 有趣、 爛漫”,值得注意的是,魏老師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沒有做任何評價,他并不決定學生的思維走向,而是讓學生自己閱讀,讓課文內容去啟發學生。】

  T:這里面有一段對話。我們來讀讀看,看讀出什么來?

  S:當祖父……(認錯谷穗的事)。

  T:完了,我請你繼續讀下去。

  S:繼續讀,(吃黃瓜、追蜻蜓有關寫三心二意的一段)

  T:現在完了,你從對話中,有什么發現?

  S:祖父非常疼愛作者。如他看到把狗尾草留下,一般家長會責備。

  S:祖父有耐心。雖然……他教我區別谷子。

  S:祖父喜歡,我三心二意

  S:作者很天真。她很小。

  T:因為有了祖父的愛,她天真。

  【評:問題一步步深入,最后幫助學生總結,作者的天真是由于祖父對她的愛】

  S:我是作者,我感到祖父很愛我。

  S:作者淘氣。

  T:這里寫了三心二意。我們來看怎么寫的。先讀一讀。

  S:讀。

  T:好像寫我三心二意,其實是寫我的生活。

  S:輕松有趣。

  S:淘氣。

  S:豐富多彩 。

  S:沒有煩惱 (無憂無慮)。

  S:愉快而自由。

  T:我們可以看出童年的生活是快樂的、自由的、幸福的。同時板書:快樂的、自由的、幸福的。

  【評: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關鍵詞:快樂的、自由的、幸福的。這樣有助于學生抓住課文內容重點。】

  T:這些感受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師指板書和學生一起復述課文,幫助學生回顧課文內容)

  【評:適時回顧課文,不僅能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整理思路,而且能為學生順利地理解下文內容做鋪墊。】

  這就是作者的生活,自由的、快樂、幸福。

  T:除了寫自己的生活,還寫了景物。用了兩段話。為什么寫生活,還要寫景物呢?讀這兩段,看你讀出了什么?

  T: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

  S:自由的。 快樂的 既自由又快樂 美麗、 生機勃勃 漂亮、 多姿多彩

  很大,什么都有(應有盡有) 快樂、空氣中彌漫著花香 豐富多彩

  T:他是怎么寫出這個美麗來的?

  S:從我家有個大園子,……樣樣都有。 看出美麗,因為美,所以吸引昆蟲。(昆蟲和你一樣,喜歡風景,是嗎)

  S:一切都活了……看出這個園子是自由的。

  T:這句話,我們一起讀一讀。

  S: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

  T:他怎么寫出“活“,聯系上下文看看?

  S:花開了,就像睡醒了。 T:花活了嗎? S:開了——活了嗎——沒活——開都開了,還沒活——活了。(下面老師笑)

  S:鳥飛了——活了嗎——活了。

  T:它沒寫:花活了,鳥活了,蟲子活了……是怎么寫的。

  S:是三個擬人的手法寫出了。

  【評:學生回答得好,一個“活”字點出了園子的生機勃勃的狀態,教師引導得好,抓住“活”字做文章,將文章用擬人手法寫出園子的特色的寫作特色】

  T:你讀。 S:生讀得拿腔拿調。

  T:挺可怕的。 S:生讀較好。

  T:這個自由是怎么寫出的。你讀給大家聽。

  S:愿意怎么樣,就怎么樣……(萵瓜、玉米、蝴蝶) 看出自由,隨便他們怎么樣?

  T:你有沒有發現他們的自由的句子有特點嗎?

  S:愿意怎么樣,就怎么樣,要怎么樣,就怎么樣,一起來讀一讀,看看自由不自由。

  S:讀。

  T:怎么讀才自由。

  S:萵瓜隨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T:讀出自由。 一起讀。

  T:這里愿意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句一句地連起來寫,這是排比。

  除了一個隨意,還有什么詞?

  S:一會兒……一會兒……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到誰家去。

  T:從一會兒,一會兒,只是天空藍…… 為什么要寫這句話?

  S:藍天也是自由的。

  S:隨意就是自由的。

  S:連太陽都不知道在哪里。

  S:又高又遠說明他們自己。空間給他們很多自己。

  T:生活的空間,心靈的空間都是自由的。

  T:同是寫自由。我做這些事是自由的。這里寫誰是自由的?

  S:所有的東西都是自由的。

  T:作者寫這些事物的自由和童年生活自由有聯系嗎?為什么寫這些話呢?

  S:寫所有東西自由,一起寫,可以襯托我的`自由。

  T:好,他體會出襯托。

  S:自由和自由在一起,更自由。

  T:前面寫的是自由,有沒有出現自由。但現在,這里寫了。這里是借這里的自由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這叫借物抒情。

  T:現在請大家借助“要怎么樣,就怎樣”,發揮想象寫出作者的快樂、幸福。會寫嗎?(學生思考如何寫)

  T:想象一下還可以怎么樣?

  交流讀一讀。

  S:我愿意摘花就摘花,愿意睡覺就睡覺,愿意吃芒瓜,要怎么就怎么玩,玩到深夜也沒人管(那是有人管的)。

  S:種花、 踢飛種子,愿意吃柿子,就把柿子樹吃完(那不行),想玩電腦多久就多久。(你寫著寫著寫到自己身上了。)

  S:鏟地、拔草、讓生活充滿花香。愿意澆花就是澆花,把花淹死也沒人管。

  S:我的生活是自由的。我愿意摘花,把所有的草都留著, 睡覺……若把他們嚇跑了,沒關系,我知道他們會回來的,因為這里是自由的……

  T:他注意先寫中心句。

  S:……一會兒……,一會兒……

  S:童年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愿意玩耍就玩耍, ……即使……一會兒……(寫得和課文內容很像)。

  【評:引導學生發現課文中體現“自由”的詞句,用自己的充滿感情的朗讀讀出“自由”,最終能夠感受“我”童年的“自由”,這一過程非常流暢自然,得益于教者問題設置巧妙,同時,作者還注重利用文本中的實例,適時地介紹“排比”、“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領會寫作的方法和精華。“要怎么樣,就怎樣”的句式練習,反應了教學要求,不僅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趁熱打鐵,更能夠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創作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T:如果每個同學用這樣的寫法,寫你現在的生活能寫出來嗎?

  T:寫不出來 為什么?

  S:我們沒有文中作者那么自由。

  S:我得寫出來,我爸爸媽媽是民主的。

  T:你看,他的爸爸媽媽是民主的,你的爸爸媽媽不民主。

  T:作者因為有祖父。所以開頭這句話是這樣寫的。讀一讀。

  S:呼蘭河小城里住了我的祖父……。

  T:你發現作者寫得很特別嗎?呼蘭河小城里就住著他的祖父。

  S:還住他的父母。

  T:我想問一個問題,是不是就住著他的祖父?有沒有親戚?——有啊,他的姑媽住在這樣。

  S:——可能是因為有大園子(笑)。

  S:因為主要描寫的是我和祖父。

  S:主角是我的祖父。

  S:祖父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

  S:祖父非常疼愛我的,又引出下文。

  S:祖父對作者非常疼愛,開頭就想突出祖父。

  T:在我眼里只有祖父。因為他給他幸福的童年。作者蕭紅,從小父親不喜歡她,媽媽去世了,后媽更不喜歡她。再讀。

  T:這里寫出了祖父的愛。

  T:所以課題寫《我和祖父的園子》。

  T:如果你一天,兩天,如果一直在園子里,會有什么感受。別回答,先去看看《呼蘭河傳》,看完后,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文章是要用一倍子讀了。

  【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閱讀經典,從新的角度審視“我”的園子,鼓勵學生去發現,去感悟,去挖掘。】

  T: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讀一讀第13自然段,再次感受下蕭紅筆下珍藏的園子。

  S:生隨音樂齊讀。

  T:蕭紅的園子里充滿了愛,有愛的天地真好,在你們的童年里有這樣的天地嗎?

  師生漫談童年趣事。

  【評:利用多媒體教學,將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在美好動聽的背景音樂中富有感情地朗讀,再次以自己的朗讀表達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評課:

  前幾天,我有幸聽到了一節與眾不同的課——董一紅老師執教的《我和祖父的園子》。《我和祖父的園子》是蕭紅的作品,寫得至真至純。短文以“愛”為核心,讓“趣和樂”貫穿在祖父的園子里,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幸福、快樂的家園,是“我”成長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鄉。

  董老師執教的《我和祖父的園子》有兩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問題情境的巧妙設置,善于以問促“情”。教者深知本文以一個“情”字貫穿始終——蕭紅對“園子”的懷念之“情”,對祖父的敬愛、想念之“情”,祖父對“我”的關愛之情。魏老師緊緊抓住這條情感線索,通過一個個連貫的問題,通過學生們的回答,這些情感漸漸清晰為同學們所理解,所感動。董老師善于提問,而且邏輯性極強,看似“離題”,卻是巧妙有章的。往往待到下一個問題出現,你才恍然大悟,之前的那些問題只是鋪墊,沒有上一個問題的巧妙的鋪墊,課堂教學就會停滯受阻,情感無法進一步升華,由此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個準確巧妙的問題情境設置能大大推進教學的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者提問的時候,善于按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適當幫助引導學生去說去總結。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去提不同難度的問題,保證了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

  其次,董老師善于抓住具體的語言文字適時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訓練。學生通過讀書,抓住了“愿意……愿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詞語或句式進行反復的品位、以達到不斷積累和最終的運用。在魏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通過讀書又從10個“就”字上理解,對課文的認識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對課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語文教學首要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而語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過讀的訓練,魏老師這節課至始至終地重視和落實了這一點。同時,董老師對文本的解讀很到位,也很獨特,對語言文字訓練的點抓得很準。只有教師讀懂了文本,讀懂了作者的心,做好了文本作者的知音,力求做作者的代言人,在課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導學生讀懂文本。正像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們自己的文本需要我們自己解讀。”,我們教師在解讀文本時一定作好充分的準備,該注意的語言文字訓練點要預設明確的練習點,訓練方式、方法,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有備無患,訓練到位扎實。總之,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讓語文學科姓“語”,引導孩子在文本的解讀中,達到到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文學性的互融互進,憑借豐富動人的語言文字敲擊孩子們的心靈,讓語文的“語言”的魅力打動孩子們的心。而董老師也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輔助他的教學過程,很多需要學生朗讀的部分,他用幻燈片展出來,學生以直觀的印象,這樣就節省了課堂上的時間,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記錄和評課稿 2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8課。齊讀課題。

  師:作為高年級的同學,一定有辦法認識生字新詞,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出示課件:

  1.“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溜平。”指一生讀。

  師:“下種”指什么? 指一生答。

  2.“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桿,祖父就把那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那鋤頭的‘頭’來鏟。”指一生讀。

  師:“桿”還有哪個讀音?指生答。

  師:你認為課文中還有那些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

  生:……

  師:瀏覽課文,這到底是個怎樣的園子?用一個詞形容一下。

  生1:這是個自由自在的園子。 師:板書:自由自在

  生2:這是個充滿生機的園子。 師:板書:生機

  生3:這是個快樂的園子。 師:板書:快樂

  生3:這是個熱鬧的園子。 師:板書:熱鬧

  生3:這是個幸福的園子。 師:板書:幸福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么短的時間就有這么多的感悟。走進課文,看看哪個鏡頭,哪個句子詞語能體現這是個自由自在、快樂的園子?動筆畫一畫有關的句子。

  生自讀課文。

  師巡視。

  師:同學們很擅長默讀,那就在畫的句子旁邊寫下你的讀書感受。

  生自學。

  師:現在我們來做交流。交流的時候要先讀句子再談感受。

  生1:“當祖父下種……踢飛了。”

  師:哪位同學能把這段話讀出自由和快樂?

  一生讀。

  師:自讀12段,大聲讀,談談你的感悟。

  生1:……

  生2:……

  師:大聲喊出來。“下雨了!下雨了!” 生齊讀。

  師:再讀讀有沒有更深的感悟?

  生1:……

  生2:……

  師:祖父在教我干什么?指生答。

  師:祖父為什么要教我辨認狗尾草和谷穗?

  生1:……

  生2:……

  指生讀句子。師:小作者真是個搗蛋鬼!把種子踢飛了,把韭菜割掉了,把禾苗當狗尾巴草鏟掉了……為什么我在這里這樣自由自在和快樂呢?

  指生說。

  師:放聲讀,把描寫祖父的語句畫下來。

  指生讀句子。

  師:我為什么在這里瞎鬧,簡直是肆無忌憚?

  指生說。教師板書:愛

  師:你從哪兒看出祖父愛我?

  生說。師:這名同學聯系上下文,抓住了一個細節。

  出示課件:“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 師:從笑聲中你聽到什么?

  生:祖父很愛我。

  師:祖父深愛著我。那么我呢?出示句子:“祖父一天都在園子里邊,我也跟著……拔草。”

  師:祖父在園子里,我就在--------齊說。

  祖父拔草,我就----------齊說。

  祖父扇扇子,我就--------齊說。

  師:這讓我們感受到祖孫之間深深的愛。除了這些,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我的快樂?

  出示:“太陽在園子里是顯得特別大…….又高又遠。”

  大聲讀此段。

  師:園子里生命的自由自在,就是僅寫這些小生命的自由自在嗎?

  生:借助寫園子里各種生命的自由自在,寫出了我的自由自在。

  師:這就是借物抒情。板書:借物抒情。

  師:默讀這一段,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寫出了這種自由自在?

  生:排比,擬人 夸張。

  師:借助這種手法寫一寫作者的自由自在。換一個句式更好。拿起筆來寫在本子上。

  全班交流。

  師:正是有了祖父對我的愛,我才在園子這么自由自在。

  出示作業:閱讀《呼蘭河傳》,同學之間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快樂。

  師:下課。

  板書設計: 18、我和祖父的園子

  自由自在 生機

  快樂 熱鬧 (愛)

  幸福

  評課:

  今天,聽了徐老師執教的《我和祖父的園子》,受益匪淺。

  徐老師抓住了文章的靈魂“自由”一詞構筑執教理念。讓學生讀中體會園子中的趣聞趣事,讓學生感受祖父的包容與疼愛,從而找到令蕭紅自由的真正的原因;徐老師破題的'著眼點放在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先從園子中的動植物說起,通過朗讀了解到園子帶給諸如“黃瓜”“蜂子”“蝴蝶”“倭瓜”“玉米”等生物的自由,轉折到,人在這個自由的環境中也同樣無拘無束,隨心所欲。景與情交叉在一起,物與人融合在一起,因此,在這個專屬于祖父和我的世界中,神馬都是開心的、美麗的、充滿童話情節的。

  徐老師努力給學生創設自由的學習環境,不拘泥于按部就班地逐層推進,而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孩子們將體現“自由玩鬧”的段落讀到哪,課堂就推進到哪,不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在走,而是學生駕御著老師的課堂在行進。可以先讀最后一段,也可以先讀中間一段,還可以前后輪流轉換著讀,一切的一切,體現著民主里集中,集中里民主。

  此外,文中祖父的“笑”的細節頗耐人尋味,所以教學中徐教師抓住了祖父那個特別親切的表情——“笑”來撥動學生的情感心弦。通過對祖父的“笑”的想象、言說,引導學生感悟祖父一次次笑容背后的真正內涵。學生從“笑”字中讀出祖父的和藹、慈祥、寬容和愛。把祖父的笑讀活了,祖父的形象就會躍然紙上,對園子愛的理解就能水到渠成。

  一般狀態下的語文課堂程序是質疑——釋疑——總結,但在徐老師的課堂中我卻看到了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徐老師在學完全文后,話鋒一轉,提出了一個問題“呼蘭河城那么大,為什么寫住著的人就只是祖父呢?”。說老實話,一般情況下,我們學完全文了就不再進行更多的提問了,而這個問題卻不能回避,是的,在蕭紅的世界里,祖父是唯一能給她自由與快樂的人,所以,蕭紅的經歷越坎坷,對祖父的懷念會越深。這個問題不是多余的,而是必須的。

  求同、存異、探索、創新……這就是今天徐老師的課堂教學給予我的啟示。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多向徐老師學習,不求能達到她的教學水平,哪怕是提高那么一點點課堂教學效率也就心滿意足了。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記錄和評課稿】相關文章:

精選《我和祖父的園子》評課稿(通用11篇)02-18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06-16

[經典]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04-15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03-30

《我和祖父的園子》課堂全程實錄(精選5篇)05-19

祖父的園子作文07-08

【經典】祖父的園子作文09-06

老祖父和孫子09-21

聽課評課心得03-11

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05-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特一级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在线一区视频二区三区 | 思思九九热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 |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鲁 | 日韩OL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