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司馬遷發憤寫》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司馬遷發憤寫》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說教材: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歷史人物故事。本單元的主題是“有志者事竟成”,課文講了漢代史官司馬遷在遭到殘酷的刑罰之后,不忘父親囑托,忍辱負重,耗盡13年時間,寫成輝煌巨著《史記》的事。全文內容概括性強,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司馬遷的贊美。
說教學目標:
結合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詞語,理解生詞含義。
3、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 目標3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我會通過反復朗讀法,圈畫批注法,抓關鍵語句品讀法,補充資料等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運用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分為五大環節來完成。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我的導入語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有這么一本書,被稱為“二十四史之首”,魯迅先生曾稱贊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本書就是-------, 接著引入課題,指導理解發憤的意思,引導質疑,以“司馬遷是怎樣寫出這一偉大著作”來設置懸念,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史記的史學價值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而且激發了學生強烈的閱讀期待。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我主要分兩步完成。
1、檢查學生的生字詞掌握情況。我會利用課件來分組呈現,并有針對性地從音形義三方面進行指導,在糾正學生易寫錯的字時,我會重點指導“飛來橫禍”的橫,(讀四聲)這樣就為閱讀課文掃清了障礙。
2、指名分小節讀課文,以檢查學生是否讀得正確,通順。
3、引導學生用精煉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
品讀感悟,深入探究。
這一環節,我主要以“發憤”為主線,以“讀”為抓手。引導學生逐步走進司馬遷的內心。我主要設計了三個步驟。
一、感悟發憤源自少年時追夢。
學生讀第1小節,找出司馬遷年少時心中漲涌著什么夢想,又是怎樣追夢的?交流時引導學生通過“激動,四處游歷”等語句體會司馬遷的英雄之夢,史家之夢,從而感受到司馬遷對歷史的熱愛。
二、感悟發憤源自于父親臨終時的承諾。
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小節,讀出父親的悔恨,遺憾。抓住“牢記囑托,每天忙著”等詞語感受司馬遷不忘父親臨終囑托,發憤寫史記。
三、悟發憤源自于人生的價值。
就在司馬遷義無反顧地編寫史書,向偉大的史家之路邁進時,一場飛來橫禍降臨了,讓學生默讀課文第三小節,想想他遇到了什么樣的飛來橫禍?交流時補充資料“李陵事件”,讓學生知道司馬遷受到的宮刑,感受這場災難給他帶來的巨大的身心傷害。接著追問:受到酷刑的司馬遷,內心是怎樣想的?抓住“悲憤交加,血濺墻頭”等體會司馬遷極度恥辱痛苦的心情。再補充閱讀司馬遷在受到宮刑之后在一篇文章中袒露自己生不如死心情的資料,現在的學生內心肯定充滿了對司馬遷的同情,再來指導學生讀出這種痛苦心情就水到渠成了。
隨后拋出問題,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他選擇了——接著出示人固有一死的名言,讓學生比較司馬遷怎樣的死是輕于鴻毛的,怎樣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引領學生走進司馬遷的內心世界,并抓住兩個‘一定要’創設情境,想象當他深陷牢獄時,當他遭受恥笑時,他忍辱負重,一定要完成史書的決心,指導學生讀出其內心的堅定。
四、感悟發憤締造奇跡。
讓學生讀最后一個小節,思考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引導通過“13、52”這兩個數字,體會史記的字數之多,內容之詳盡和編寫時間之長。再引導深思:司馬遷僅僅是在用筆寫嗎?最后讀好這段話。 環節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出示戰勝逆境的名人名言,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進一步受到了思想教育。
五、布置作業。
推薦閱讀戰勝逆境的文章,將課堂的學習延伸到課外中去。
【五年級語文下冊《司馬遷發憤寫》說課稿】相關文章: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06-28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閱讀與理解09-20
關于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閱讀與理解09-20
名人勵志故事:司馬遷發憤寫史記07-03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說課稿06-25
五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橋》07-16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五年級讀后感06-11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神奇的克隆》說課稿01-16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游園不值》說課稿01-16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通用11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