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

時間:2024-03-07 16:45:20 偲穎 三年級上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

  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1

  作者簡介

  杜雪瑩,女,大學本科學歷,1998年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十二年來,于大同市城區二十三校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學工作。工作以來,兢兢業業,愛崗敬業,被評為大同市教學能手、大同市教學標兵、大同市優秀教師,多次榮獲城區優秀教師、城區優秀班主任稱號,曾承擔公開課,多次在各類賽講中獲獎,并有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省、市級論文評選中獲獎。授課以趣味性、知識性、條理性、文學性見長,深受學生喜愛。

  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了翔翔和小伙伴們在草地玩耍時,把帽子丟在了草地上,結果帽子被松鼠帶到了高高的松樹上,他們發現鳥兒要在帽子里做窩,就決定把帽子送給鳥兒的事。文章旨在教育學生要愛護動物、保護自然。本文故事性強,富于童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道理也易懂,學生樂意讀。因此,在教學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學習。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字,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翔翔對帽子的喜愛之情,從而感受他對小鳥的愛護.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引入

  1、齊讀課題。

  2、說說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3、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學,到課文中找答案。

  【設計意圖】課文淺顯易懂,貼近學生生活,以這種方式解法學生的探索興趣,并易于再現自己的生活場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只要大致說清楚就給予肯定,說不完整的請其他同學幫助補充)。

  3、歸納:課文講的是翔翔的帽子丟在草地上,結果被松鼠帶到了松樹上,鳥兒要在帽子里做窩,翔翔就決定把帽子送給鳥兒做窩的事。

  【設計意圖】對課文形成整體感知。

  三、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并且邊讀邊圈出本課生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和難讀的地方多讀兩次。

  2、學生自由學習生字,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記字。

  3、學生交流識記方法。

  4、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注意遇到的多音字“挑(tiǎo)下來”。同學間互相指正點評。

  【設計意圖】生字會成為理解課文的絆腳石,所以重點突破。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區別“藍”和“籃”、“耍”和“要”的字形。

  “帽”字右上不要寫成“日”或“曰”字,它的'中間一橫和最后一橫都與左右豎畫相離。

  “慌”字不要多寫一點,“竿”字第二橫比第一橫長。

  【設計意圖】由于課文較長,部分學生可能形成閱讀障礙,所以繼第三個環節之后,強化記憶,直接突破。這樣有利于品讀課文。

  五、細讀課文

  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句子與同桌一起讀,讀出感情,互相解疑。

  【設計意圖】利用最后五分鐘,將已學會的生字融入課文當中理解,并且通過質疑為第二課時做準備,還可以激起學生課余討論的話題。

  六、作業

  1、抄寫字詞。

  2、朗讀課文。

  3、查找有關鳥兒搭窩的資料。

  板書設計

  帽子和鳥窩

  讀問思

  作業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語。

  耍()冒()坡()何()藍()

  要()帽()波()河()籃()

  二、請在正確的讀音上打“√”。

  慌(huānghuànɡ)纏(chánchǎn)坡(pōbō)

  孵(hūfū)吊(diāodiào)鼠(shǔsǔ)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朗讀,引入新課

  1、指名朗讀各段課文。

  2、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檢驗學習效果,為進入新課做準備。

  二、深入研讀,突破重難點

  1、全班齊讀課文結尾兩段,說說帽子的結果如何。

  2、學生就結尾提出問題:

  翔翔不喜歡自己的帽子嗎?不想要自己的帽子嗎?

  突破:課文的哪些文字告訴我們翔翔喜歡自己的帽子?邊讀邊講。反復讀,表現出急切的語氣。(從“驚叫”“無可奈何”等詞語可以看出翔翔急于拿回帽子,心里很著急,原因也許是他很喜歡這頂帽子,也許是他害怕媽媽責備,也許是帽子有特別的意義……)

  3、直入重點

  翔翔那么喜歡他的帽子,卻為什么要把帽子送給鳥兒做窩?此時他是怎樣想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先分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翔翔的確愛自己的帽子,可是他更愛鳥兒,帽子能幫助鳥兒做一個舒適的窩,這使翔翔感到高興和自豪。)

  4、重點朗讀

  讀下面的句子,結合課文體會翔翔和小伙伴的心情。

  ①翔翔一摸腦袋,驚叫起來:“帽子!我的帽子丟在草地上了!”(要讀出著急的語氣。)

  ②松鼠!一只大松鼠!(驚喜、激動)

  ③翔翔說:“我不要帽子了!讓鳥兒在里面做窩吧。”(要讀出高興、自豪的語氣。)

  5、擴展研讀。

  課文里有許多寫得很有趣的句子,這些句子既具體又生動,你能找出來嗎?找出來多讀幾遍,能背下來就更好。

  學生讀文找句,教師隨機指導。

  你喜歡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嗎?為什么?

  6、總結延伸: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關心它們,愛護它們。翔翔用自己的帽子為鳥兒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窩,你們要為鳥兒做些什么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牽一發而動全身,由結尾入課,引起課堂討論,進而深入理解課文的細節,是為“庖丁解牛”之法。

  三、實踐作業

  1、辦一期手抄報,以保護鳥兒為主題。

  2、做一件有益鳥兒的事情。

  【設計意圖】將課文的主題升華,融入生活實踐,緊扣時代脈搏,使孩子的故事從簡單的故事情節走到廣闊的生活當中,使文章不單單成為文章,而是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板書設計

  帽子和鳥窩

  鳥窩

  帽子拖走追逐挑放棄

  作業設計

  課文理解和句段練讀

  翔翔和小伙伴舉起又細又長的竹竿,挑哇,挑哇,眼看就要挑著帽子了。忽然,一只美麗的鳥兒銜著幾棵干草,飛進帽子里。“這只鳥要干什么?”“它要在帽子里做窩。”“做窩?是要下蛋嗎?”“下了蛋,是要孵小鳥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翔翔說:“我不要帽子了!讓鳥兒在里面做窩吧!”

  “聽翔翔的,我們聽翔翔的!”

  孩子們丟下竹竿,又一窩蜂地跑下山去。

  1、照樣子寫詞語。

  又細又長又_____又_____又_____又_____又_____又_____

  2、翔翔既然這么喜愛自己的帽子,為什么又不要帽子了呢?他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

  3、如果在回家的路上,你看到一個小男孩兒抓著一只小鳥,正拔它的羽毛,你會怎樣做?用一段話寫下來。

  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2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字,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翔翔對帽子的喜愛之情,從而感受他對小鳥的愛護.

  教學用具:

  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和詞語、根據題目質疑。

  教學步驟:

  一、帖圖導入,學習“帽”和“窩”:

  1.帖圖(帽子):問同學:這是什么?

  板書:帽子

  學習“帽”:怎樣記?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帽”的字形,強調“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帖圖(鳥窩):問同學:這是什么?

  板書:鳥窩

  學習“窩”:引導學生思考:“窩”是什么偏旁(是穴寶蓋,不是寶蓋頭。)

  [對于生字的學習與理解,應掌握適當的時機,不一定固定某種模式,如講讀課文前,或分析課文之后。可以順情、順勢而學。老師板書到這兩個生字時,學生注意力集中,此時學習生字既能印象深刻,又有助于理解意思。]

  二、出示課題、質疑:

  1.板書: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的題目。

  2.齊讀課題:帽子和鳥窩。

  3.問: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引導學生根據課題思考,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意識的能力。避免學生漫無邊際地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發現,勇于提出問題的學習習慣。學生可能會問:鳥窩與帽子之間有什么關系?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會。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他的字音是否讀準,一邊思考:課文講的是誰,干什么的事?

  3.糾正字音:

  4.指名回答問題:課文講的是誰,干什么的事?(翔翔和小朋友們把帽子送給小鳥做窩的事)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評議學生發言訓練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說清課文內容。]

  5.解答問題:現在知道為什么題目叫做“帽子和鳥窩了嗎”?

  四、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卡片。

  2.強調易錯字:

  慌:右邊容易加點。

  耍:與“要”區分。

  撓:右上邊不要加點。

  五、指導書寫“鼠”

  1.引導學生觀察整體形狀:長方形。

  2.分析字的間架結構:上短下長;上窄下寬。

  3.難寫部分研究:下面豎提、豎提、斜鉤及四點之間的間隔要均勻。斜鉤要長。

  4.學生練寫,實物投影展示、師生評議,修改。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3.查找關于小鳥做窩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感悟課文中的詞語,體會任務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談話: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鳥窩》這篇課文的內容,知道了課題中的'帽子是誰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給小鳥做窩,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這些語句畫出來。

  三、分組討論交流。

  四、小組匯報討論情況,學生補充,教師點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句。

  1.感悟一:課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丟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丟在草地上了。

  指名對比讀句子,感受語氣上有什么不同。

  啟發想象:翔翔心里怎樣?他在想什么?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問:在這之前他們什么心情?朗讀第一、二自然段,體會發現帽子丟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練習朗讀。

  2.感悟二:

  (1)課件出示:

  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幫翔翔去找帽子。

  (2)結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時他們一定覺得怎樣?(累、渴)

  (3)聯想自己玩累時的感覺,說說如果你的帽子不見了你會怎樣?

  (4)練習讀三自然段。

  3.感悟三:

  (1)課件出示:對比朗讀,感悟孩子們追的時間長,路途遠,始終沒有停下歇息。從而體會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孩子們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樹林里。

  孩子們追到松樹林里。

  (2)指名朗讀、評議。

  4.感悟四:

  (1)課件出示:

  孩子們望望拖著帽子蹲在樹上的松鼠,撓撓腦袋,無可奈何地下山了。

  (2)理解“撓撓腦袋”:為什么撓腦袋?心里怎么想?

  (3)理解“無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樣子,表演體會。

  5.感悟五:

  朗讀6、7自然段。以讀代講,評議理解翔翔和小朋友著急的心情。重點體會:“幾根”、“又細又長”、“舉起、”“挑哇,挑哇,”等詞所表達的心情。

  6.歸納:

  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這頂帽子了。他們不僅當天不顧勞累不顧饑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還做了充分的準備去夠帽子。眼看就要夠著了,結果卻怎樣呢?

  五、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對小鳥的愛心。

  1.出示文字課件:

  我不要帽子了!讓鳥兒在里面做窩吧!

  聽翔翔的,我們聽聽翔翔的!

  2.合作朗讀,感受心情。

  3.總結:雖然翔翔和小朋友極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對小鳥,他們放棄了。由此看出他們更愛什么?

  4.你們喜歡翔翔和小朋友嗎?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5.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說說如果拿回帽子,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培養學生查找、運用資料的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業:

  1.必做: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做:

  (1)自己也為小動物做一件事。

  (2)收集關于愛護、保護動物的故事。

  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科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翔翔和小伙伴的表現。

  2、過程與方法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里與精神品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翔翔和小伙伴們對小動物們的一片愛心,感受他們的活潑可愛。

  (2)激發學社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重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詞句

  難點

  抓住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可愛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具準備

  圖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小鳥的'家像我們服裝中的什么物品?(帽子)今天這節課來了幾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他們心愛的帽子被小鳥當成了家,我們來看看小伙伴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是怎么做的。

  板書:帽子和鳥窩

  二、問題導讀,體會人物的可愛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并回答問題。

  (1)你覺得翔翔和他小伙伴們可愛嗎?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找出相關語句,用()標出來。

  (2)翔翔為什么會驚叫起來?他當時的心情怎樣?

  (3)翔翔為什么不要帽子了?

  2、學習第一段

  (1)解釋:痛痛快快

  (2)找到表現小伙伴可愛的句子。

  (3)認識關聯詞“直到......才”感受伙伴們的活潑貪玩。

  (4)理解比喻句“一窩蜂似的跑下山去”想象小伙伴們爭先恐后地跑下山的情景,感受他們的活潑可愛。

  3、學習第二段

  回答問題二,有感情的朗讀答案

  4、學習第三段

  (1)小松鼠在那里?發現松鼠時,孩子們的心情如何?

  (2)觀察句中的標點符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5、學習四、五自然段

  (1)解釋無可奈何

  (2)孩子們為什么無可奈何的下山了?

  6、學習六、七自然段

  (1)聯系上下文說說孩子們在議論什么?

  (2)解釋七嘴八舌

  (3)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七段

  7、學習最后三個自然段

  (1)回答問題三

  (2)想象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怎樣?

  (3)體會翔翔和小伙伴們對鳥兒的喜愛與愛護之情

  (4)分角色讀句子

  三、總結課堂,啟發明理

  1、總結:多么可愛的一群孩子,為了讓鳥兒做窩,讓鳥兒有個家,他們放棄了自己心愛的帽子

  2、談話:那你們平時又是怎么對待鳥兒的?

  四、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課文主要寫翔翔——帽子,于是他就和小伙伴去——帽子——帽子——帽子——帽子給小鳥做鳥窩。

  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4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要愛護鳥類。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詞,體會文章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重點

  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結合課文體會翔翔和小伙伴的心情。

  教學

  課時兩課時

  帽子和鳥窩

  山坡上有一片青青的草地。一群小男孩兒在草地上翻哪滾哪,痛痛快快地耍鬧著。[句導讀:這兩句點明了地點和人物。“翻、滾、痛痛快快、耍鬧”說明孩子們玩兒得很盡興。]直到報時鳥叫“不早了,不早了”,他們才想起已經是下午了,于是就一窩蜂地跑下山去。[①“一窩蜂”這個詞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段導讀:寫孩子們玩兒得非常起勁兒,直到下午才急匆匆地跑下山去。

  突然,翔翔一摸腦袋,驚叫起來:“帽子!我的帽子丟在草地上了!”[②如果把“一摸腦袋”四個字去掉,也不影響意思的表達,你覺得能去掉這四個字嗎?]

  段導讀:寫翔翔發現自己把帽子丟在草地上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了翔翔把帽子丟在了草地上。

  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幫翔翔去找帽子。還好,帽子還在草地上。咦(yí)!那是什么?[③“咦”字寫出了孩子怎樣的狀態?]蹲在帽子里,朝孩子們一探頭,又一探頭。孩子們嚷(rǎnɡ)起來:“松鼠!一只大松鼠!”[④句中的一個“嚷”字寫出了孩子們怎樣的性格特點?]

  段導讀:寫孩子們回去找到帽子時,發現帽子里有一只松鼠。

  孩子們的叫聲太大,把松鼠嚇跑了。松鼠跑得太慌張,腰被帽子上的綢(chóu)帶纏(chán)住了。它一跑,帽子也被拖走了。孩子們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樹林里。[⑤文中連續用了三個“追”字,說明了什么?]松鼠更慌了,急忙爬上一棵松樹,帽子也被帶到樹上去了。

  段導讀:寫帽子被松鼠帶上了松樹。

  孩子們望望拖著帽子蹲在樹上的松鼠,撓撓腦袋,無可奈(nài)何地下山去了。[⑥文中哪幾個詞語能體現“無可奈何”這個成語的意思?]

  段導讀:通過對孩子們動作及表情的描寫,把孩子們眼看著帽子卻拿不到帽子的這種失望、無奈的心情體現出來了。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寫孩子們返回山坡找帽子,而帽子卻被松鼠帶到了樹上,孩子們只好下山去了。

  第二天,翔翔找了幾根又細又長的竹竿(gān),約了他的小伙伴,走進松樹林,要把松樹上的帽子挑[tiǎo]下來。[⑦這句話說明了什么?]他們走到那棵松樹下面一看,松鼠不在了。這回,那只大松鼠可沒有再把帽子帶走,綢帶掛在樹枝上,帽子像一只籃子似的吊(diào)著。[⑧寫孩子們慶幸松鼠沒有再帶走帽子,可帽子吊在了樹枝上,與下文有什么聯系?]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寫第二天,孩子們準備找回帽子,結果發現帽子吊在樹枝上。

  翔翔和小伙伴舉起又細又長的竹竿,就想去挑帽子。忽然,一只美麗的鳥兒銜著幾根干草,飛進帽子里。[句導讀:帽子看似馬上就到手了,沒想到忽然有鳥兒飛了進去。真是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這只鳥要干什么?”“它要在帽子里做窩。”“做窩?是要下蛋嗎?”“下了蛋,是要孵(fū)小鳥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⑨這一連串的問句體現了孩子們怎樣的心理?]

  段導讀:寫孩子們正要挑帽子時,發現一只鳥兒銜著干草飛進帽子里而產生疑問。

  翔翔說:“我不要帽子了!讓鳥兒在里面做窩吧!”[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段導讀:寫翔翔決定不要帽子了,讓鳥兒在里面做窩。

  “聽翔翔的,我們聽翔翔的!”

  段導讀:寫小伙伴們都贊同翔翔的決定,也體現了孩子們對鳥兒的一片愛心。

  孩子們丟下竹竿,又一窩蜂地跑下山去。[“一窩蜂”在這里又出現了一次,有什么作用?]

  第四部分(第7~10自然段):寫孩子們決定不要帽子了,而讓鳥兒在里面做窩。

  1.學會本課的生字,能讀準字音并正確書寫。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生字卡片。

  一揭示課文題目

  1.齊讀課文題目。

  2.讀了課文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帽子和鳥窩有什么關系?課文圍繞帽子和鳥窩寫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新詞。

  2.獨立識字。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聯系上下文理解字義。

  3.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認讀多音字。

  (3)理解詞語的意思。

  吊:懸掛。慌張:不沉著,動作忙亂。無可奈何:指沒有一點兒辦法可想。

  嚷:喊叫。纏住:纏繞。孵:鳥類用體溫使卵內的胚胎發育成幼體。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慌”,左右結構,右半部分中間的“豎折”不要多寫一點。

  三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一群男孩兒在草地上玩耍,翔翔的帽子被松鼠拖走,帶到了樹上。小鳥要在帽子里做窩。翔翔為了小鳥,放棄了自己的帽子,和小伙伴們跑下山去。)

  3.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流利。

  1.教生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貼生字游戲。學生根據圖片找到相關的生字、詞,并在腦中形成了圖像,更利于記憶。

  2.課文中有些生字學生掌握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因此字詞的教學,教師還應該重視起來。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可結合課文的講讀進行教學,這樣既可降低學習的難度,又可提高效率。

  3.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時,重點通過翔翔對帽子的尋找,理解翔翔對帽子的喜愛,與下文翔翔放棄帽子給鳥做窩形成對比,突出孩子們對鳥的喜愛和保護。

  1.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翔翔和小伙伴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圖片,投影。

  一出示圖畫,談話導入

  1.投影課文插圖。

  認真看圖,你看到了什么?(樹枝上掛著一頂帽子,一只小鳥銜著幾根干草飛過來。)

  2.談話。這頂帽子是怎樣掛到樹枝上的呢?小鳥要把這頂帽子當作什么?大家帶著這些問題快來讀讀課文吧。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練習說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群孩子在山坡上玩耍,翔翔的帽子被松鼠拖到樹上。小鳥要在帽子里做窩。翔翔為了保護小鳥,不要自己的帽子了。)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自學提示:

  (1)翔翔的帽子是怎么掛到松樹上的?

  (2)翔翔為什么說他不要帽子了?

  (3)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們可愛嗎?為什么?

  (4)畫出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2.小組交流。

  3.匯報學習效果。

  (1)回答問題。

  讀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說說帽子是怎么掛到松樹上的。

  (2)理解句子。

  投影:

  一群小男孩兒在草地上翻哪滾哪,痛痛快快地耍鬧著。

  A.“痛痛快快”是什么意思?(玩兒得很盡興。)

  B.從這句話中體會出孩子的什么心情?(高興。)

  C.朗讀這句話。

  孩子們望望拖著帽子蹲在樹上的松鼠,撓撓腦袋,無可奈何地下山去了。

  A.“無可奈何”是什么意思?(“無可奈何”是沒有辦法可想的意思。)

  B.孩子們為什么會無可奈何?(因為樹高,他們夠不到帽子,又想不出別的辦法,所以孩子們才會無可奈何。)

  C.朗讀這句話。

  翔翔說:“我不要帽子了!讓鳥兒在里面做窩吧!”

  A.翔翔為什么不要帽子了?(因為他看到小鳥銜草飛進帽子,要在帽子里做窩,所以他說不要帽子了。)

  B.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翔翔的心情怎樣?你喜歡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們嗎?為什么?(翔翔喜歡小鳥,向小鳥獻上了自己的愛心,是個懂得愛護小動物的好孩子。)

  四朗讀全文,談談體會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朗讀時語氣、語調應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讓學生進入一種與課文情境相符的氛圍中,陶冶學生的情感。然后學生自讀,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邊朗讀邊想象,讀中入境,讀中入情,讀中明理,以此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教學中,教師重點分析人物的動作、神態,將語言、動作、神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體會到人物的品格和心情。

  3.本課的重點是表現孩子們對動物的保護,教育學生要愛護鳥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深層次地挖掘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1.看拼音,寫詞語。

  màozi(帽子)shānpō(山坡)xiàdàn(下蛋)huāngzhāng(慌張)wúkěnàihé(無可奈何)zhúgān(竹竿)

  2.比一比,再組詞。

  3.猜謎語。

  小小姑娘穿黑衣,秋天去了春天回。

  房子造在屋檐下,帶著剪刀天上飛。

  打一動物(燕子)

  4.翔翔那么喜歡自己的帽子,最后為什么沒拿回帽子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因為翔翔看到鳥兒在帽子里做窩,雖然他喜歡帽子,但他更喜歡小鳥,更希望小鳥能在帽子做的窩中快樂生活,所以他沒拿回帽子。我們要保護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鳥類之最

  1.最小的鳥

  分布于墨西哥至阿根廷的短尾翠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身體比黃蜂還小。蜂鳥的飛行本領高超,可以倒退飛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動的頻率很快,所以有“神鳥”“彗星”“森林女神”“花冠”等稱呼。

  2.體形最大的鳥

  世界上體形最大的鳥類是非洲鴕鳥,雄鳥高可達2.75米,雌鳥稍小。兩翼退化,不能飛翔。它的卵很大,是現今最大的鳥卵。

  3.壽命最長的鳥

  鳥類中的長壽者不少,如大型海鳥信天翁的平均壽命為50年~60年,大型鸚鵡可以活到100年左右。

  4.飛行最遠的鳥類

  北極燕鷗是飛得最遠的鳥類。它們是體形中等的鳥類,習慣于過白晝生活,所以被人們稱為“白晝鳥”。當南極黑夜降臨的時候,它們便飛往遙遠的北極,由于南北極的白晝和黑夜正好相反,這時北極正好是白晝。北極燕鷗每年6月在北極地區“生兒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領“兒女”向南方遷徙,飛行路線縱貫地球,于12月到達南極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極燕鷗每年往返于兩極之間,飛行距離達4萬多千米。

  5.最大的猛禽

  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懸崖絕壁之間的安第斯兀鷹,是飛行鳥類中的龐然大物。大一些的安第斯兀鷹一般體長約1.3米,兩翅展開寬度約為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猛禽。

  6.尾羽最長的鳥類

  日本用人工雜交培育成的長尾雞,尾羽的長度十分驚人,可達8米以上。

【三年級第2課《帽子和鳥窩》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帽子和鳥窩教案04-01

三年級語文帽子和鳥窩教案3篇04-02

三年級上冊語文帽子和鳥窩教案2篇04-05

雨傘和帽子07-06

背囊、帽子和號角09-16

鳥窩06-27

放回鳥窩05-09

做鳥窩04-12

格林童話《背囊、帽子和號角》07-31

鳥窩里的樹08-1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播放 |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品道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 一级特黄大片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网站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焦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