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課文原文
《孔子拜師》閱讀民間故事,可以滋潤你枯燥的日常生活,愉悅你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可以充實你的民間知識。一起來看看課文原文,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典故
項橐(tuó),是中國古代的神童。年僅7歲就當了孔子的老師。《孔子項橐相問書》敘述的就是孔子拜項橐為師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國,四處講學,宣揚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車趕路,發現有三個小孩正在玩,其中一個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這個小孩就是項橐。車被城擋住了,走不了了。可是這個小孩仍然在玩著,興致勃勃,就像沒有看見一樣。孔子下車,微笑著說“你怎么不知道車來了要讓路呢”項橐這才抬起頭來拿起大人的口氣說:“從古至今,只聽說車要繞城而過,那有城要避開車的道理?”孔子聽了非常詫異,小孩如此能言善辯,而且像成年人一樣鎮定自若。孔子對這個孩子產生了興趣,決定要考考他,就問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沒有石頭?什么水中沒有魚?什么門關不上?什么牛沒法生牛犢?什么馬不能生馬駒?什么刀上沒有環?
什么火沒有煙?什么樣的男人沒有妻子?什么樣的女人沒有丈夫?什么時候白天短?什么時候白天長?什么樹不長杈?什么樣的城沒有使者?什么人沒孩子?”孔子一口氣提了40多個問題。項橐認真聽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門,泥牛,木馬,砍刀,螢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樹,空城,小孩。。。”這些問題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現象,家庭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內容廣泛,項橐都能對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連說六個“善哉!"
項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人們所尊敬的孔子,就反問了幾個問題,結果孔子一個也答不上來。連嘆到:“后生可畏也”。孔子又說:“我車中有棋,咱們賭一盤吧。”誰知項橐一本正經地拒絕,振振有辭地說:“我不賭博,天子好賭,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諸侯好賭,就無心思治理國家;官吏好賭,就會耽誤處理文案;農民好賭,就會錯過耕種莊稼的好時機,做學問的好賭,就會忘了詩書禮儀,小孩子好賭博,該挨揍。賭博原來是無聊、無用的事,學它做什么?”孔子聽了這些話,由贊賞變成了敬佩,他拜項橐為師。七歲的孩子從此名聲遠揚,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恥以孩童為師,其舉動也為天下人稱贊 。
課文原文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第二。“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春秋戰國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別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獲得別人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人:要么在社會上公信力較高的,如“老師”;要么就是較有道德的貴族;孔子、老子屬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并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圣”,孟子為“亞圣”。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時精通易經《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卷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
【孔子拜師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03-23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01-02
孔子拜師勵志故事11-05
孔子拜師 教學反思12-24
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課文(5篇)01-04
孔子拜師語文教后反思06-27
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孔子拜師讀后感精選12-14
《雷雨》課文原文01-15
《蘭蘭過橋》課文原文06-05
《我為你驕傲》課文原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