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用]九年級課文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課文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心聲》是人教社課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這個單元選編的是一組寫少年生活的小說。單元學習目標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小說的主題,分析人物形象,體會藝術特色,品味小說的語言。《心聲》這篇小說是自讀課文,語言精美易懂,結構清晰明了。小說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凄楚的人物形象、纖麗的情節敘訴和令人傷感的語言表達感染著讀者,因此,它對于學生理解小說這種體裁及它的現實意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材處理】
《心聲》是一篇反映孩子心聲的兒童小說。作者圍繞一次公開課展開情節,通過心理描寫,再現了孩子的心路歷程;兩個孩子相似的身世,撥動了孩子情感共鳴之弦。文章有兩條線索,設置了四個場景,內容豐富多彩,情節跌宕起伏,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因此,我把教學設計為四個具體的活動,引導學生自讀,突破教學難點。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小說中人物的心理描寫
(2)教學難點:小說中人物情感的共鳴
4、【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梳理小說的情節,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說的主題。
(2)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辨證地看待社會問題和學校的不良現象;學習李京京執著地追求目標的態度;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平等待人的品質。
(3)過程與方法:教師激趣,學生探津。引導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
二、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采用了“啟發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根據本節課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重點突出以下幾點:
1、巧引
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用具有浪漫色彩的流星雨畫面和音樂創設情景,巧妙引入課題。
2、妙鏈
以學生熟悉的歌詞鏈接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激情。
3、暢談
精選討論話題,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盡情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深擴
拓展文本,挖掘小說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性與社會意義。
三、學習方法
由學生的特點確立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考慮到我校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好,思維較為活躍,對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也有一定的認識,在教學中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將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討論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設計理念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設計三維目標,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評價,鼓勵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
五、教學流程
活動一傾訴心聲——“我有一個小小的心愿”
教師配音:“在很久以前,人們常盼望流星的出現,因為只要對著流星許愿,你的愿望就會很快實現。現在就讓我們也對著流星許個愿吧!”展示流星劃過天空的美麗畫面,并播放歌曲《流星雨》,營造一個浪漫、神奇的想像空間。
在上課開始時,設置情境,播放學生十分熟悉和喜愛的歌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巧妙導入課題。
活動二傾聽心聲——“我在乎你的心里有多苦”
老師激發學生:剛才我們一起道出了各自的心愿,這些珍藏在我們心中的秘密就是我們的心聲。相互傾訴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了,我們的友情更深了。現在我要給你們介紹兩個新朋友——李京京和萬卡。請大家迅速走進黃蓓佳的小說《心聲》,看誰最先和他們交上朋友,體味他們心中的苦痛。
人,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
在這一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提出問題,解決不了的全班討論,旨在培養學生質疑自解自析的'能力。其次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看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
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訓練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2、看誰能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快速梳理小說的情節?
訓練學生快速閱讀,從文本中提煉關鍵語句的能力。
3、看誰能發現這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最突出的方法是什么?
引導學生從感知文章內容,到關注文章的表現形式,體會文章刻畫人物最突出的方法是心理描寫。
學生跳讀描寫李京京心理的段落,仔細揣摩李京京的心聲。讓學生猜猜他的心聲是什么?然后對著流星也來幫他許個愿!(重現流星雨的鏡頭)
將李京京的心理描寫串連成一篇內心獨白式的小文章,更進一步地體味人物感情,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4、看誰能說說李京京讀《萬卡》的心愿為什么那么強烈?《萬卡》為什么能那樣撥動李京京的心弦?
再次創設情景,閃現萬卡和李京京的生活情景片段。
第一組鏡頭
(1)萬卡被老板揪住頭發,提到院子里用皮帶狠狠地抽打。
(2)萬卡回憶和爺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3)萬卡夢中,看見爺爺坐在椅子上,小狗搖著尾巴走來走去。
第二組鏡頭
(1)李京京現在的生活:媽媽邊哭邊打京京,京京害怕的眼神。
(2)李京京的童年生活:爺爺放下水煙袋,將京京攬在懷里,給他講故事。
(3)李京京在樹林里讀書,回想爺爺抽煙的快樂情景。
兩組鏡頭的對照,學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李京京讀《萬卡》的心愿那么強烈的原因:由于李京京的身世與萬卡的身世遭遇相似,使他在閱讀《萬卡》時產生強烈的共鳴。李京京渴望讀《萬卡》是想借此宣泄自己內心的積郁,表達對爺爺和小伙伴的思念,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情景的設置,既化解了難點,又讓學生懂得在文學欣賞中,既要有生活,又要有感受,更要投入感情。共鳴是文學欣賞的最高境界。
活動三實現心聲——“讓我一次讀個夠”
設計提問:
1、李京京讀《萬卡》的心愿終于實現了,他的朗讀成為了這次公開課的亮點。李京京為什么能讀好這篇文章?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精讀課文,共同探討,分組交流。
2、你能利用朗讀“讀”出李京京的心聲嗎?
程老師最終讓李京京把《萬卡》讀了個夠,你能把《心聲》讀個夠嗎?指導學生用話劇的形式演讀課文。
活動四表露心聲——“你的心聲我最懂”
李京京借讀《萬卡》宣泄了他的心聲,讀了課文,你是否也有了同李京京一樣的宣泄欲?請你也來一次真情的表白。
話題一:你想對課文中的某個人物說些什么?請用“,我想對你說:”的句式說話。
話題二:在你的生活中,也有過類似的心理歷程嗎?說說看。
讀了這篇課文,學生都了解的李京京的心聲,我想許多學生都會對程老師、李京京的父母有許多想法,也許李京京的故事也會引起部分學生的共鳴吧。那我就給學生一個說話的機會,讓他們說個痛快!
這一環節結合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進一步挖掘文章的主題,發散學生的思維,既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又啟發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九年級課文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九年級課文語文教案12-16
小學語文《觀潮》課文原文09-04
語文《山中訪友》課文原文09-25
語文課文《目送》的賞析03-18
五年級語文課文莫高窟教案03-26
五年級語文教案《背課文》04-13
高一語文課文《勸學》教案(精選11篇)09-27
三年級語文課文的教案01-15
一年級新課文語文教案12-16
五年級下冊語文《修鞋姑娘》課文及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