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嘆
(嘆)
tàn ㄊㄢˋ
1. 因憂悶悲痛而呼出長氣:~氣。~息。悲~。~惋。長吁短~。
2. 因高興、興奮、激動而發出長聲:~賞。~服。贊~。~觀止矣(指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3. 吟詠:詠~。一唱三~。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嘆
嘆、歎 tàn
〈動〉
(1) (形聲。從欠(另一繁體從“口”),“難”省聲。欠,打呵欠,與出氣有關。本義:嘆息)
(2) 同本義 [sigh]
嘆,吞嘆也。一曰太息也。——《說文》
禽子再拜而嘆。——《墨子·備梯》
戲而不嘆。——《禮記·坊記》
望洋向若而嘆。——《莊子·秋水》
皆嘆惋。——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默嘆曰。——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婉貞微嘆曰。——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嘆借者之用。——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3) 又如:嘆氣嗐聲(唉聲嘆氣);嘆恨(嘆息抱恨);嘆憾(嘆息遺憾);嘆笑(嘆息譏笑);嘆悔(嘆息后悔);嘆喟(嘆息);嘆嗟(嘆息);嘆想(嘆息懷念);嘆詫(嘆息詫異);長嘆;嘆一口氣
(4) 贊嘆,贊美 [highly praise]
默嘆。——《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亟嘆其技。——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5) 又如:嘆重(贊嘆敬重);嘆獎(稱贊獎勵);嘆嘻(贊嘆);嘆駭(贊嘆駭異);嘆為觀止(贊嘆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嘆異(驚嘆)
(6) 吟誦 [chant]
嘆,吟也。——《說文》
智勇蓋當代,弛張使我嘆。——《文選·盧諶·覽古詩》
一唱而三嘆。——《禮記·樂記》
(7) 又如:嘆誦(吟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