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璽
(璽)
xǐ ㄒㄧˇ
◎ 印,自秦代以后專指帝王的印:玉~。掌~大臣。~書。~節(印章)。~綬。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璽
璽、壐 xǐ
〈名〉
(1) (形聲。從玉,爾聲。本義:印章。古時尊卑通用。自秦以后,多指帝王印璽)同本義 [seal;imperial seal]
璽,王者印也。所以主土。從土,爾聲。籀文從玉。——《說文》
貨賄用璽節。——《周禮·掌節》
璽書追而與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始皇九年四月,繆毐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作亂。——《史記·秦始皇本紀》
皇太子妃璽,以黃金,方一寸,龜鈕。——《隋書·禮儀》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李商隱《隋宮》
(2) 又如:璽冊(璽策。玉璽和冊命文書);璽封(蓋上璽印的文書封口)
字形


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