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媼
ǎo ㄠˇ
1. 老婦人的通稱。《說文解字》:“媼,女老偁也。”《戰(zhàn)國策•趙策四》:“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北史•卷四十三•邢巒傳》:“及代,吏人父老及媼嫗皆遠(yuǎn)相攀追,號泣不絕。”
2. 稱謂。母親。《廣雅疏證•卷六下•釋親》:“媼,母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薄疑歸言之媼也,曰:‘衛(wèi)君之愛疑奚與媼?’媼曰:‘不如吾愛子也!’”
3. 用以稱已婚婦女。《史記•卷一一一•衛(wèi)將軍傳》:“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wèi)媼通,生青。”司馬貞·索隱:“媼,婦人老少通稱。”
4. 地神。明•張自烈《正字通•女部》:“媼,地神曰媼。”
詳細(xì)解析
詳細(xì)字義
◎ 媼 ǎo
〈名〉
(1) (形聲。從女,昷( wēn)聲。本義:對老年婦女的敬稱)
(2) 同本義 [old woman]
白發(fā)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 長安君。——《戰(zhàn)國策·趙策》
(3) 又如:媼嫗(年老的婦女)
(4) 對婦女的通稱 [woman]
昂年五歲,乳媼(奶母)攜抱匿于廬山。——《南史·袁昂傳》
(5) 母親 [mother]
衛(wèi)君自請薄媼。——《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字形



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