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拼音 [duān]
部首 總筆畫14
筆順丶一丶ノ一丨フ丨一ノ丨フ丨丨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duān ㄉㄨㄢˉ

 1. 正,不歪斜:~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確;c.使端正)。~麗。~然。~莊。~秀。~靜。~坐。

 2. 正派,正直:~方。~直。~重(zhòng )。品行不~。

 3. 事物的一頭:~的(dì)(a.事情的經過,底細;b.的確,果然;c.究竟。均亦稱“端底”)。~倪。~詳。事~。爭~。

 4. 用手很平正地拿:~盆。~碗。~茶。把問題~出來說清楚。

 5. 姓。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duān

〈形〉

(1) (形聲。從立,耑( duān)聲。本義:站得直)

(2) 同本義 [straight]

端,直也。——《說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廣雅·釋詁一》

以端其位。——《禮記·祭義》

端行頤霤如矢。——《禮記·王藻》

振書端書于君前。——《禮記·曲禮》

(3) 又如:端行(端正身軀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偉(筆直壯大);端端(端正;不傾斜);端身(擺正身體)

(4) 端正。引申為正直 [upright;proper]

水至平,端不傾。——《荀子·成相》

選天下之端士。——漢· 賈誼《治安策》

(5)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兒的);端一(端莊嫻靜);端士(端人;正直的人);正派;端楷(字寫得工整);端愨(端正篤實。愨:誠篤)

詞性變化

duān

〈名〉

(1) 事物的一頭或一方面 [end]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東坡右手執卷端。—— 明· 魏學洢《核舟記》

(2) 又如:兩端,末端;筆端;尖端;大端(重要方面);極端;頂端;扁擔的兩端

(3) 首;頂端 [top]

常視松端日,每稽潭上煙。——宋· 梅堯臣《昭亭別施度支》

(4) 開頭 [beginning]。如:發端;開端

(5) 征兆 [omen]。如:端兆(端倪;跡象)

(6) 頭緒 [main threads]

多端寡要(要領),好謀無決。——《三國志·郭嘉傳》

(7) 又如:端序(頭緒;條理)

(8) 邊際 [limit]。如:端涯(邊際)

(9) 思緒;心緒 [train of thought]。如:端憂(閑愁;深憂)

(10) 事由;原委 [cause]

禍集非無端。——西晉· 陸機《君子行》

(11) 又如:端原(原委;根由);端本澄源(猶言正本清源);爭端;釁端

(12) 借口 [pretext]。為了掩蓋真正意圖或情況而聲稱的目的、動機或裝出來的外表。如:借端;無端鬧事

(13) 項目;種類 [kind]。如:舉其一端;變化多端

(14) 周代禮服 [a kind of gown]

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章甫:古代禮帽),愿為小相焉。——《論語·先進》

其齊服,有玄端素端。——《周禮》

(15) 又如:端衣(古代一種禮服。多用于喪祭場合);端衰(古喪服上衣);端冕(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和貴族的禮服)

(16) 辦法 [approaches;ways;means]

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史記·魏公子列傳》

duān

〈動〉

(1) 詳審 [look sb. up and down]。如:端箭(射箭前,以一眼瞄準目標)

(2) 手平舉拿物 [hold sth. level with both hands]。如:端飯上菜;端茶送出(官員會客時,不愿地位低于自己的來客久坐,談話告一段落,端茶略飲,仆人就高喊“送客”,來客就立刻告辭);端簡(正笏。謂兩手平舉捧著手板);端盒(托盤,多木制);端菜;端碗;端盆倒水

(3) 流露 [speak out]。如:有什么想法都端出來

duān

〈副〉

(1) 確實;果真 [really;indeed;if indeed]。如:端端的的(清楚,真實);端切(確實;詳細)

(2) 究竟;到底 [after all;in the end]

這話原不須提了,總來該是夫妻,顛來倒去,自然湊著,不該是夫妻,便說合了,端只要分張。——《醉醒石》

端的同音字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亚洲午夜一区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另类图区中文字幕 | 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