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蠟
(蠟)
là ㄌㄚˋ
◎ 動物、植物或礦物所產生的油質,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石~。蜂~!!P!煛!!!垺!珷T。~黃(形容顏色黃得像蠟)!。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蠟
蠟 là
〈名〉
(1) (形聲。從蟲,( liè)聲。本義:動物、植物或礦物所產生的某些油質。如:蜂蠟)
(2) 動物、礦物或植物所產生的油質,具有可塑性,能燃能熔,不溶于水,是一羥基醇或固醇的脂肪酸酯 [wax]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
(3) 又如:蠟圓(蠟丸);蠟彈(蠟丸,用蠟封裹的密件);蠟查(蠟堝,蠟滓。白蠟(蟲蠟)或黃蠟(蜂蠟)的渣滓)
(4) 蠟燭的簡稱 [candle]
蠟炬成灰淚始干!钌屉[《無題》
(5) 又如:蠟火(蠟燭火);蠟煙(蠟燭的煙);蠟紅(燭花);蠟香(蠟燭燃點時產生的氣味);蠟光(燭光)
詞性變化
◎ 蠟
蠟 là
〈動〉
(1) 用蠟涂抹 [wax;polish]。如:蠟引(涂蠟于紙張或布帛上,以防水濕);蠟本(用蠟涂絹上,所臨摹的畫本);蠟紙(表面涂蠟的紙)
(2) 另見 zhà
基本詞義
◎ 蠟 zhà
〈動〉
(1) 古代祭名。周朝年終大祭萬物 [a sacrifice offered at end of the year]
天子大蠟八!抖Y記·郊特性》
(2) 又如:蠟臘(歲終祭祀);蠟壇(蠟祭之壇);蠟賓(年終祭祀的助祭人);蠟索(猶蠟祭);蠟祠(蠟祭用的祠堂);蠟宮(供蠟祭用的宮室);蠟月(指周歷十二月);蠟日(年終蠟祭八神之日);蠟祭(祭名。年終合祭萬物之神)
(3) 另見 l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