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記敘文的作文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敘文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記敘文的作文 篇1
臘八節是進入農歷12月的第一個節日,也可以說是春節的先導,它起源甚早,有些節俗今天已經成為文化化石,有些則依然流傳著。
臘八節的名稱是建立在“臘月”這個稱謂的基礎上的',那么,農歷的十二月為什么要叫臘月呢?臘是一種古老的歲末祭祀儀式,也叫蠟,而實際上,臘與蠟還是有所區別的。臘就是“獵”,獵取百獸來祀先,而蠟則是“索”,是聚集萬物來敬神。“臘祀先祖,蠟報百神,同日而異祭也。”
古時臘日的習俗除祀神祭祖之外,還有“儺”。儺是一種驅逐疫鬼的儀式,我曾經在江西婺源看過民間儺舞表演,十分震撼。史料中記載,表演者一般頭戴面具裝成金剛、力士、方相等,持刀執鉞,眾人擊鼓呼噪,以逐除厲鬼、疫病,這也叫做臘鼓驅疫,傳說能保小孩平安健康。后來在民間轉換了形式,變成吃炒豆、炒麥等,無論豆、麥,要炒熟炒爆,然后讓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現在知道這些習俗的人已經很少了,對于臘八節,大多數人知道的就是要吃臘八粥。民間傳說,臘八粥也叫“防風粥”,喝了這粥可以御寒。至于臘八粥的起源,一般認為源自佛教,所以也叫“佛粥”。關于臘八粥的配料、制作、食法的談論很多,而最詳盡的是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的描述: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等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用則傷味。每至臘月初七,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
而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地方做的臘八粥,無論食材或制作工序,都是百無禁忌,隨意搭配,這些就是所謂的現代改良版了。
記敘文的作文 篇2
我是個挺愛讀書的小學生,我的生活中幾乎少不了書。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性格十分膽小,不愛與別人說話,但是,在我讀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要當好孩子》的書,卻改變了這一切!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要當好孩子》的書。卻改變了這一切。
我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十分喜歡里面的`小主角---金玲。她就是一個剛升六年級的小學生,雖然成績不怎么好。但她性格活潑,有許多好朋友,我非常羨慕她。當金玲因生病請假而落下功課時,都會有同學及時地幫她補習,當她遇到困難時,身旁也總是會有好朋友的幫助。
這與我剛好相反,因為我不太愛說話,所以交不到這么要好的朋友。因此,我想從現在開始,多與別人說話,使自己的膽子變得更大一些,試著去交更多的朋友。甚至在上學的路上都學著主人公習慣地和路邊的人打招呼。
在讀《我要當好孩子》的日子里,同學們對我的一舉一動都感到好奇,一個個的都問我“你這幾天怎么變的這么熱情,性格也變得這么開朗?”之后,我就向大家推薦了這本書,和大家一起分享書中有趣、精彩的內容。
書改變了我的性格,把我從一個膽小、不愛說話、害羞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開朗、大方、自信的小學生。這本書寫的特別真實,讓我也融入到了整個故事中,使我感受到了另一個世界中的自己。
書就像是一種神奇的“藥物”,它可以使一個內向,不善于表達的人成為一個陽光、開朗的“社會成員”。
記敘文的作文 篇3
家風,就是家里的風氣。我認為一個有好家風的家,便是一個創造人才的地方。家里的風氣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有好家風的家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父母遵守家風孩子也會模仿父母去做,這樣的孩子以后定有作為,良好的家風也會這樣,一代一代沿襲下去。
《朱子家訓》是一種家風。雖然只有寥寥百字,但字字如金,告訴了我們良好的家風是什么。如這一句: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就是我們提到的反對那些鋪張浪費的理念。這同時告訴我們,不要過度的追求物質,應當勤儉節約。這才是優良的家風。
我的家自然也有著家風。我們家第一條便是:勤儉持家,節約一切。勤儉節約,固然重要。一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不去節約,反而鋪張浪費的話,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越來越貧困。但是需要買的還是得買。如果你買了閑置物品則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金錢,一舉兩失。
第二條,也是我認為最最重要的一條“孝敬長輩,尊敬父母,愛護晚輩”。因為這是孝道,也是做人之道,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孝是極為重要的,也有著極高的地位,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哪怕你博學多才,對社會有極大的奉獻,愛幫別人,如果不孝,只能做社會的。因為他連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的話,還能干什么呢?孝道同時也是一種做人之道。
第三條,重視學習,崇尚知識。學習與不學習的`人,在每天看來沒有任何區別 ;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但好像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就是觀念的巨大分野。等到1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這就是積累的力量。一直在我眼里,最溫馨的家庭畫面莫過于我、先生還有兩個女兒在一起,捧著喜歡的書悠閑地沉浸在自己的書海中,我喜歡這樣的場景,也努力營造著。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有能量的書,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是我對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
這些只是我們家風的一部分。 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人們終身的財富。孩子們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會經過耳濡目染接受影響,按照良好家風的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人生習慣,成就美好的人生。
記敘文的作文 篇4
記得有一次,在我的提議下,我們家進行了一次“喜、怒、哀、樂”表演賽。
吃過晚飯后,我們一家三口就拉開了比賽的帷幕。經過猜拳,最后決定,裁判由媽媽擔任。她一聲令下:“喜!”只見爸爸舉起右拳,向空中一揮,說:“噢耶,今天釣魚釣了好多,大豐收!”這滑稽的表演,逗得我“撲哧”一聲笑了起來。
媽媽又大喊一聲:“怒!”爸爸先是一愣,接著馬上反應過來。他把牙一咬,眉頭一皺狠狠地說:“氣死我了!”
媽媽又馬上改口說:“樂!”爸爸反應真快,一抹臉就“哈哈”笑了起來。
“哀!”媽媽搞了個突然襲擊。爸爸立刻裝出了愁眉苦臉的樣子,逗得我和媽媽笑彎了腰。
輪到我表演了,我一會兒裝出高興的樣子說:“耶,我語文考了91分!”一會兒生氣地說:“誰把我的鋼筆弄壞了!”一會兒又裝出很悲傷的表情說:“完了,今天我被老師罵了。”最后我歡呼的蹦了起來說:“我跑步比賽得了第一名!”逗得爸爸媽媽都合不攏嘴。
“喜怒哀樂”表演賽結束了。媽媽宣布:“爸爸得了99。5分。”聽到這兒,我緊張的不得了。媽媽說:“雯雯嘛,不錯,100分。”“噢!”我開心的.一下子蹦了起來。
瞧,這就是我既開心又甜蜜的一家子,我們的生活總是這樣笑聲不斷。
記敘文的作文 篇5
當我們摔倒時,父母會伸出手扶起你,教你如何面對;當我們受欺負時,回家向父母傾訴,他們會幫你消除煩惱;當我們遇到挫折時,父母也會與我們并肩前行。這一切一切,都蘊含著點點滴滴的親情,需要我們去感受、體會。
親情,帶給我無窮無盡的力量,因為親情就像瓊漿蜜露般滋補著我,使我每天的精力都特別旺盛,給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力量。
有一次,我本以為期末考一定會有很好的成績,但出乎意料的是成績一瀉千丈,排名也退之萬里,實在令人難受。從這以后的一段時間,我都為此而煩惱,也一直不敢向母親如實說明這些。但畢竟還是逃不出母親的“火眼金睛”,被她看穿了。母親卻沒有責罵我,而是耐心地指導我如何改進。終于,在下一次的考試中我的成績果真更上一層樓。難道這不是親情的'力量嗎?
親情是風,吹動著我前進的步伐;親情是雨,補充著我的能量;親情是閃電,時刻警醒著我的所作所為。
記得在我六年級的時候,因將面臨畢業考,所有的學習都得變得緊張,時間也被安排得密不透風。雖說這是人生中必定要經歷的階段,的確很辛苦,但有了我的父親母親日月的支持,也不是覺得很疲憊,反而認為這是一種幸福。在挑選以后所要學習的中學中,我也有了自己的目標。于是就報考了那間中學,因為競爭大,壓力也隨之加重,但我的心中依然保持著平和的心。出了成績后,自我的猜測應該能進入那中學吧。但……意想不到的是,它早已與我無緣,離我千里之遙,我失敗了。不但毀滅了自己的愿望,還辜負了父母的一番心思,怎能不傷心呢?接下來的日子更不用說了,于是自己沉默了好多天,也沒胃口吃飯,脆弱的心已擊垮。這當然讓我的父親母親十分擔憂。最后,我的父親實在看不下去了,狠狠地給了我一個巴掌,剎時我驚住了,這是我的父親第一次打我,多么重手啊。不過還是要謝謝這一巴掌,它令我在氣餒中拉了出來,不讓我再沉浸在傷心中,使我繼續前進,最終也獲得了成功。
親情是飄飄灑灑的春雨,親情是寫在臉上的笑臉,親情義無反顧的響應,親情是一絲不茍的配合。親情帶給我們力量,親情帶給我們溫暖,親情帶給我們領悟。愿人間處處充滿親情,人人都能感受到親情所帶來的一切!
記敘文的作文 篇6
面對名和利,人們往往是爭名逐利。而有的人選擇了讓步,僅僅讓出一小步,卻贏得了另一片廣闊天地!
然而能讓出這一步的,絕非等閑之輩!
眾所周知的田園詩人陶淵明,深知官場的黑暗,朝政的腐敗。于是,他遠離鬧市,回到鄉村。生活艱苦卻怡然自得!在這里他創作了出了《歸田園居》等佳作。他的讓步,使他遠離了高官厚祿,拋棄了紙碎金迷,卻成為了田園詩派的鼻祖,他收獲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得!我們也應像他一樣,淡化名利,選擇喜歡。陶淵明先生的讓步實屬難得,他的獲得讓世人仰慕,他讓自己保持了一顆至真至純的心靈,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試想: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坐在濃密的樹蔭下,溫一壺清茶,細細品味,思緒隨清風流水漂移,想到妙處賦詩一首……
陶淵明的讓步,讓他與大自然如此親近,達到了一種難得的境界!
與其相比華盛頓的讓步,成就了一個強盛的國家!
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戰爭,使美國獨立。當國家需要裁軍時,他第一個離開,毅然回到故鄉。這是何等的胸懷?他的讓步,還表現在放棄終身制總統,實行換屆制!他的讓步使美國不斷發展,富強!他的讓步,改變了一代人的價值觀,讓人懂得國家利益永遠高于個人利益!這樣的氣度令我們折服,我們的讓步雖沒有華盛頓的影響力,但依然會優雅,快樂。因為你的`一點點退讓,會使很棘手的問題得以化解。
這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嗎?
讓步使人陶淵明、華盛頓擁有人生的最高境界,沒有讓步的黃巢得到了什么呢?
據說黃巢八歲就能做詩,長大后參加科舉考試卻未能題名。黑暗、腐敗的朝廷,唯利是圖的官吏,沒有選中才華橫溢的黃巢。落榜的黃巢,在憤憤不平中寫下《不第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后來,沒有讓步的黃巢選擇起義。但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他的確做到了“我花開后百花殺”,他擁兵自立,殺害敗興,天下大亂!黃巢得力爭,使他失敗。他的得與失已成為歷史,假若他能像陶淵明一樣退隱山野,吟詩作賦,彈琴吹簫,也不會有那么多無辜百姓生靈涂炭。讓步后的黃巢定會成為更為人們所稱頌的另一位文豪!可是他沒有!
有時候,讓步,讓出的不僅僅是一步,而是另一種生活境界!
生活中的你、我、他,也許,你不經意的讓步,會使你收獲新的機遇!不要為日常瑣事羈絆,高姿態的退一下,對我們都有利。我們的讓步,不是無能和軟弱,而是平凡與偉大!因此,讓步,使天更藍,使水更綠,使花更紅,生活更美好!
記敘文的作文 篇7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我們都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是的,人人都需要勇氣。我們需要它來面對一切成功與失敗,我們需要它來面對一切是與非,我們需要它來面對一切一切的事物。
自幼我就知道昭君出塞的故事。她的精神一直深深地感染了我。是什么驅使她不顧宮中金銀珠寶,錦繡綢緞,舒服奢華的生活,來到環境惡劣,渺無人煙的邊塞?這是一個人說做就做的事嗎?誰都知道,去了邊塞是一去不返的選擇,是不可能再回過頭來的事了。昭君想過嗎?她想過,是什么讓她這樣做,是勇氣!
當年曹操兵敗赤壁,狼狽不堪地逃到華容道,但他還是中了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之計,而等候與他搏斗的卻是與他有過君臣交情的關羽。關羽滿骨子里都是剛強與正義。這時,關羽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擒曹操回去,獲取功名。二是放掉曹操,回去受罰。而關羽已在軍師面前立下軍令狀,必須擒曹,否則一死。但是他擒住曹操是違背良心的事,畢竟人心是肉做的,曹操待他不薄,人有情呀!所以,他最終放掉曹操,回去領死。當他做出選擇的這一剎那間,是什么讓他這樣做,除了他本身的正義,還有勇氣。這關系到個人甚至國家安危,是需要勇氣才能做出來的`。
同學們,當你面對一個選擇時,你有勇氣去選擇?去面對嗎?當你上講臺在老師同學面前讀一篇演講稿。你有勇氣嗎?當自愿競選班干部的時候你有勇氣嗎?把你的勇氣拿出來吧!每一件事,當你決定要做時,那已是成功了一半,因為你有勇氣去做它,你很有膽量。古往今來,有多少件事不是因為有勇氣才去做的?可能寥寥無幾。小鳥飛過大海,它一定能飛過去嗎?那必須要嘗試。在嘗試之前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每當你做一件事時,把你的勇氣,把你的膽量,把你的信心拿出來吧!擁有了這些,你已經站在比起跑線遠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