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的作文集合(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記敘文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敘文的作文 篇1
過年了!鞭炮聲聲辭舊歲,狗聲汪汪迎新春!地球又繞著太陽公轉了一圈,時間真是不等人呵。鐘聲已經敲響了,真的進入了20xx年了!
20xx年,曾經是一個遙不可即的一年,可現在,不知不覺20xx年已經來臨了,也就是說再過2年北京就要舉辦奧運會了。真不敢想象。
在鞭炮聲中,我既感覺高興可又有一些害怕。為什么呢?因為:新的一年又來了,我又長大了一歲,可是在長大的同時,我的童年也漸漸消失了,走遠了,真是有些舍不得哦!童年時是天真的、有趣的,不過現在也非常好呀,長大了、懂事了,懂得了更多……
回想已過去的一年里,真是歡樂不斷,因為我有小荷,有那么多兄弟姐妹、好朋友,幫助我成長、進步,讓我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進步,我高興極了!現在知道了交朋友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說一說。
在小荷里,我看到了XINGQIHUI的`智慧、開心公主的可愛、我是女生的善良、LIUSIJING的活潑、冰之雨的調皮、菜包子的開朗、倚蕾、QIN的友好、小穎子,穎英的愛心、陽光BABY與陽光寶貝的向上……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會向他們學習到更多!
今年與每年有一些與眾不同,因為我有小荷,在鐘聲敲響之前,我還在小荷上與朋友們聊天,真是高興極了,希望無論以后何時何地,小荷都會在身邊,好朋友們都會在身邊!雖然只能在屏幕上相見,但是我們的友誼會直到永遠!
鐘聲響起的時候,下雪了,真是瑞雪兆豐年!不僅是兆豐年,也希望自己在長大的同時,在新的一年里我的進步會更多,大家也都會進步多多!
記敘文的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今天我家的風俗就是傳統的北方特點,我媽媽今天給我們包粽子、煮大蒜等等。
今天姥姥和媽媽都在我家包粽子。見姥姥拿起一片粽葉,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個漏斗形的,然后就把糯米放到了里面,一疊,用細線一裹,就扔進了鍋里。我也蠢蠢欲動,想試試怎么包粽子。我也拿起一片粽葉,卷呀卷,卷呀卷的,卷成一個漏斗形。我把米放進去,可是,我放進去的米一會兒就漏光了。姥姥說:”楠楠啊,你都沒有把粽葉卷好就把糯米放了進去,你不漏光誰漏光啊?”我一看媽媽,真的,下面一點都沒有縫隙,再一看我的,一個小洞。怪不得咧!我又拿起一片,卷的好用力好用力。終于沒有了縫隙。我終于自己做了一個粽子,吃起來一定很香!
媽媽又在煮蒜了,我一看就沒有了胃口。蒜那么辣,怎么可能一口氣吃下去一個蒜呢?姥姥、爸爸、媽媽、姥爺,甚至我那可愛的弟弟——笑笑吃的也那么香。我嘗試性的拿起一個,小心翼翼的剝開,放進嘴里一嚼,嗯……面面的.,甜甜的,還有一絲辣味。真好吃!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總是吃不膩,真好!
姥姥往笑笑受傷掛香包,一會兒也給我做了一個。姥姥說:“你必須戴完今天,不然就不吉利了。”我順從的點了點頭,說:“遵命!”姥姥和大家都笑了。
我們又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記敘文的作文 篇3
北坡公園、人民公園、植物園是青銅器之鄉小有名氣的的幾個景點,現在單講人民公園。
從體育館直走,就可以看到一幢古式的大門,旁邊有兩只石獅子挺立,大門上寫著“人民公園”。
剛進倒人民公園,就涌出擁進了人流,雖是嚴冬之季,可人們的游興不減,向前走,就可看見一片湖,湖中央劃船嬉水的人們,成了外面還未解凍的湖中的一條無比亮麗的風景線。湖上有一座石拱橋,過去就是游樂園。
向西走,就到兒童的樂園,孩子們在這里嬉戲,歡笑聲、嬉戲聲、喊聲響徹云霄。
再向北走,就到了彎彎曲曲的假山,假山上的一條五彩的飄帶在緩緩流動,假山石階旁偶爾有幾株迎春花露出了花骨朵兒,再向北走,迎春花沒了,卻出現了碧綠的松樹,往上走,就到了第一個亭子—千禧亭,這座亭子上面尤如小閣樓,下面的好似一大片彤云,彤云中間有許多淺綠色的祥云,隨著亭子往下走,松樹漸漸稀少了,露出了冬青樹的笑臉,再往上走,就到了世紀廊,廊中有許多好似敦煌壁畫的圖案,栩栩如生,妙筆生花。廊中有許多長椅,老人在里面寫生、拉二胡,一些年輕人坐在長椅上靜靜地傾聽。繼續往下走,會發現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仿佛在尋找迎春花姐姐說悄悄話,可是留給它們的只是一個失望。走著走著,可以看見在蒼松翠柏中有一座矗立的“小寶塔”,往前走,就可以發現原來“小寶塔”就是容月亭,聽著“容月亭”這三個字,我便編起這個名字的由來:每當傍晚時分,月兒躲到這兒來休息,陪伴著這美麗的亭子,唯恐怕它寂寞。往下走,蒼松翠柏消失了,旁邊是巨石嶙峋,腳下的石階也坎坷不平起來,這些石頭的形狀有的像云朵,有的像猴子,還有的像山羊……真是千姿百態。
下山后,又可看見一片湖,這片湖的冰已經解凍,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光,在輕輕地流動,據說上面那座山就是挖這座人工湖挖出的土形成的。在湖上有一座造型優美的石拱橋。
從石拱橋上下來,向右走,就到一片透窗前,透窗后就是竹子的.棲息地。繼續往前走,就到了魚池,池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活蹦亂跳,爭著向游客們游過去,真是一番其樂融融的景象,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微笑。
這時,又可看見一座石拱橋,從橋上望下去,湖水上有一塊有一塊的冰,如果你不仔細看,還以為是湖面上散落的一塊塊玻璃呢。
從橋上過去,就是幽靜的小樹林。小樹林里種著冬青樹、松樹,還有臘梅花,時不時發出誘人的香味,游客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湊近去聞一聞、看一看。在一片碧綠的林子里,加上臘梅花的芬芳,你在這樣的地方散步是否感到別有一番情趣呢?
啊!好一幅天絕美景、自然風光的圖畫!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