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優(yōu)選【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 篇1
轉(zhuǎn)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媽媽又把我叫去包餃子了。
開始包餃子了,只見小姨提來了一袋面皮,二姨與媽媽分別提來了肉和一些調(diào)料。
開始包了,只見我拿起一個面皮,扯大,再放了一點肉進去。因為不會合起來,我心里一動,把皮像包東西一樣,把四個邊對折,一扭,成了一個大麻花。乍一看,倒像個包子上頂個大麻花,我大笑起來。我在每個面皮上放了一堆餡,合不上了,又用了一個面皮合上,把它包成了一個荷包蛋。我心想:媽媽看了一定會被氣死。可我還是笑了笑,又去包別的“餃子”了。
餃子一出鍋,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炸得發(fā)黃的`“荷包蛋”。原來媽媽發(fā)現(xiàn)了,以為它是面餅,就和小姨的面餅一起炸了。
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 篇2
春節(jié)里,爸爸、媽媽和我去了一次地壇廟會。
那天,陽光明媚,我們坐著車興高采烈的來到了地壇廟會,剛進大門,我看到到處都是人,簡直就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看到這么多人,我便問媽媽:“媽媽逛廟會的人怎么這么多?”媽媽回答道:“因為這是我國的傳統(tǒng)啊!所以人肯定會很多。”我們隨著人流往前走,走著走著,我們就到了一個娛樂的地方,我對爸爸說:“爸爸,我們?nèi)ネ姘桑俊薄昂冒。≡蹅兘裉炜凑l能得獎!”這個娛樂中心人還真多,每個項目前都擠滿了人,我們好不容易擠了進來,準備玩了一個拿沙包扔鐵罐子的項目,我看了一下規(guī)則,就是拿沙包在一定的距離打鐵罐子,一共三個沙包,要把所有的鐵罐子全部打下桌子,鐵罐子是摞起來的,如果一次打中給一個大的毛絨玩具,第兩次打中給一個小一點的毛絨玩具,第三次打中就給一個小的毛絨玩具,沒打中則沒有毛絨玩具。了解了規(guī)則后,我們就排隊準備玩,媽媽第一個投,爸爸第二個投,我就是第三個投了,因為能吸取經(jīng)驗啦!開始啦!媽媽輕輕一投,沒想到只打中了一個罐子,第二次、三次也一共打中了3個,還差4個。
接下來是爸爸,第一下爸爸打中了4個,第二次把剩下的雖然打中了,但是有一個沒有打下桌子,真是可惜啊!終于輪到我了,經(jīng)過爸爸、媽媽教訓,我吸取了經(jīng)驗,我心想:要打下面,才容易全部打中。于是,我使勁一投,打中了五個,這使我異常高興,還差5個就能得到獎品啦!我心里沒默念:加油!第二次打中啦!誰知有一個不爭氣的.罐子,差點就掉下桌子,可是沒掉下去。
我最后一投,把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最后一次終于把剩下的全部打下來了!雖然只得了一個小的毛絨玩具,但是這是經(jīng)過我的努力得來的!這次逛廟會使我也體驗了自己的成果得來的東西!
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 篇3
在我一天天的期盼中,新年終于到了,春節(jié)來了!這天晚上,時不時會有幾聲鞭炮聲;有時還有幾個調(diào)皮的小孩也來湊熱鬧,手里面拿著“甩炮”,往地上扔去, 害得大地疼得畢畢剝剝地“叫”著,各家各戶都把燈打開,有的人在家津津有味地看精彩的春晚;有的人在家吃團圓飯;還有人在家里開家庭演唱會。天上是五顏六色的火花結(jié)成彩,地上是萬萬千千的燈火一片紅,好不熱鬧!
一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來到了東湖公園游玩。眼前的是一片片熱鬧的景象:許多人一家大小來到了東湖公園游玩。公園里響著新年音樂,草坪上有許許多多的.小兔裝飾品,很好看。瞧!小鳥也來湊熱鬧,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好像在給我們拜年。媽媽幫我照了很多我跟“兔兔”的相片。每個小兔裝飾品都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如:步步高升、吉祥如意、大展宏兔、招財進寶等等的吉祥名。照完相后,我去玩了許多游戲,其中有一個叫“颶風飛椅”的游戲很好玩,你坐在可以動的椅子上,不一會兒,系著椅子的一個大圓圈飛速地轉(zhuǎn)起來,椅子便越飛越高!我緊緊地抓住扶手,手心都出了汗,眼睛嚇得閉上了。等我適應了之后,慢慢地睜開眼看一看,頓時嚇出了冷汗:“哇,好、好高啊!”椅子竟然飛到了颶風飛椅的管理處!我害怕我的腳會碰到管理處,把腳抬得高高的。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其實我是“杞人憂天”,因為我前面的叔叔的腳比我還長,他都不怕,我怕什么?于是我放松全身,慢慢閉上眼,幻想著自己能飛。好舒服……但突然間,椅子停下來了!原來是游戲結(jié)束了。真好玩!
玩完了游戲,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看到了一窩兔子,好可愛!兔子們有的在睡覺,有的在吃東西,也有的在跑步。我看見兩只兔子睡覺的造型好搞笑:兩個頭挨在一起,可身子卻甩在一邊,真像^型!我第一次看見了小兔子跑步,好好看!前腳先出步,然后后腿蹦一步,跑起來,真的是一蹦一跳啊!我大膽地摸了一只小兔子,只覺得小兔子的毛好舒服,好柔軟!這件事就是我在春節(jié)時的一件趣事。
不知不覺,就5點多了,我們依依不舍地回家。游戲真好玩,裝飾品真好看,兔子真可愛,更有趣!
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 篇4
翻開日歷,短短二十多天的寒假眨眼之間流逝,行程被安排得細密緊湊,如同一臺強而有力的壓榨機,擠壓著我們少得可憐的時間。蒼白中,我不禁懷疑除了睡覺自己還做了什么?時光倒流,在細細密密得夾縫中似乎是有那么一走在空曠的街道上,屋檐上、樹枝上那星星點點紅色暗示著春節(jié)的來臨,但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又似乎于此相互矛盾,令我不禁想起記憶中的.那片紅家家戶戶得屋檐下掛滿了紅燈籠,在皎潔的月色下放著噼里啪啦的紅鞭炮;小孩子們緊緊攥著手中來之不易的大紅包興奮得一塌糊涂,老婆婆和老公公身穿紅色的唐裝互相攙扶著欣賞煙火。
相比之下,今年的春節(jié)顯得有些“寒酸”,可能是被“世界金融危機”打擊得一蹶不振,又或許是被胡書記提倡的環(huán)保節(jié)約所影響。可再怎么說也是中華民族的大節(jié)日,大年三十晚的煙花爆竹聲照樣不絕于耳;家家燈火照樣熬過通宵;該收的紅包照樣一文不少。但怎么說呢,感覺上就是少了過年的感覺。想想看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到了今日已經(jīng)不知是多少個年頭了,與其說是慶祝,不如說是一種習慣。
小年夜的晚上,我這樣問媽媽:
“為什么總感覺沒有過年的氣氛?”
“那是因為你長大了,沒有壓歲錢可以收啦!”
媽媽所說的或許只是一句玩笑話,卻讓我恍然大悟。
突然想起不久之前的一句網(wǎng)絡用語“過的不是年,是寂寞”,可能它沒有多么高的真實程度,但確確實實說到人心坎兒里去了。
不妨想想此刻在福利院里的老人、在外打工的游子的感受,對于他們來說的“年”,相對的他們親人又會過個怎樣的“年”?
總有一天小孩子會長大,中年人會變老,老年人會死去,上蒼是很公平的,賜予人們每個年齡段的煩惱,讓他們有不同的過年感受,過年其實就是一種排泄煩惱的方式。
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 篇5
自放了寒假,從每天“噼啪”不停的鞭炮聲中,從每天的生活中細節(jié)中,我感覺新年正邁著輕快地步伐,一天天向我們走來。
一大早,門鈴便響了起來,是誰呀,這么早就敲起門了?我快速打開門才知道是社區(qū)的阿姨為我們送春聯(lián)了,想得還真是周到哦。
我看著紅紅的春聯(lián),又拿起大大的“福”字,上面還畫著可愛的小白兔,最搞笑的是“20xx”這幾個字上,“0”字上長出了兩只長長的兔子耳朵,而“11”就變成了兩根帶著笑臉的紅蘿卜。讓人們不由自主地想起可愛的小兔,難怪,再過幾天就要到兔年了,小兔本來就惹人喜愛,這到了兔年,更成了"寵物"了,自然到處都能看到它的活潑樣。
看著紅紅的春聯(lián),感覺兔年正向我們走來!
像平時一樣去惠康買來饅頭準備吃飯,拿起一個饅頭才發(fā)現(xiàn),饅頭上都戴上了小紅帽——每個饅頭上都點了個小紅點,小紅點還真增添了節(jié)日的喜慶。紅紅的小圓點似乎微笑著告訴我們:過新年了,我也要打扮的漂亮點!
中午爸爸回來,拿了幾枝柏枝,大聲問媽媽是現(xiàn)在就插門上還是等到貼對聯(lián)時再插上。查電腦后才知道: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長年青翠。這可是新年的又一個風俗。
小叔從遙遠的東北回來了,可因為工作的原因,他要在過年前趕回東北。小叔長得很帥,說話風趣幽默,我很喜歡他。今天小叔帶我瘋玩了一天,還專門帶我去吃了肯德基,又拿出錢給我說是壓歲錢,我連忙說還沒有過年呢,小叔樂呵呵地說:“壓歲錢提前發(fā),你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已經(jīng)拿上了壓歲錢,似乎真的到新年了。
今天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超市大采購,我們推了輛小車,飲料、花生、肉、干貨……樣樣都要買些,就這媽媽還說先買這些,過兩天看需要什么再來買。
我們買了年糕,爸爸說是象征著年年高升,還買了蓮菜、魚,預示著連年有余。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原來還有這么多風俗哦。就連媽媽平時不讓我多吃的糖和巧克力,媽媽也允許我隨便挑,我開心地買了一大推。
哇,過新年的感覺就是不一樣耶!
【拓展閱讀】
年味兒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在稀稀拉拉鞭炮聲的伴襯下,就這樣例行公事般地在人們身邊溜走了,甚至沒有留下什么令人難以忘懷、值得回味的記憶。
年三十晚間,一大家十五六口人照例圍坐在電視機前,嗑著瓜子,吃著水果,看著春晚;而除了89歲高齡的老爸和年長的哥嫂,余下的人手中幾乎都拿著一個手機在那里匆匆地發(fā)著微信、短信,也多是例行公事般地給領(lǐng)導、同事和親朋好友們送上一份節(jié)日問候和祝福,并回復著手機中那紛至沓來、接續(xù)不斷的成套拜年話。頗有諷刺味道的是,電視里,歌手郝云正在聲情并茂地演繹著那首后來被觀眾公認為很接地氣的他的原創(chuàng)歌曲《群發(fā)的我不回》。
當春晚里過年的鐘聲咚咚敲響時,守在電視機前的晚輩們蜂擁而起,扯大嗓門給老人和長輩拜年,你一句我一句,脫口秀一樣,與外面的鞭炮聲交織在一處,也難聽出個數(shù)。接下來是吃餃子,這個年也就算過去了。細細品來,現(xiàn)在的春節(jié),竟真的有那么一點令人索然乏味的感覺。
在我的腦海里,能夠搜尋出來的關(guān)于春節(jié)的美好記憶還要追溯到隨爸爸走“五七”到農(nóng)村插隊落戶的那幾年。那時的國家物質(zhì)不豐富,多數(shù)農(nóng)村還處于貧窮落后時期,家里有點好東西要留著過年吃,省出點錢也要等到過年花。然而,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人們過年的心勁兒卻很足。那時的春節(jié)人氣旺,樂趣多,從吃的、穿的、玩的、貼的、掛的都會給你很多新鮮感,釋放出許多“年”的味道。
——殺年豬
在農(nóng)村,幾乎家家都養(yǎng)豬。而大多數(shù)村民殺了豬,只留下豬下水和很少一點肉,大部分豬肉要拿到集市上賣掉,換來錢辦點年貨,其余的要貼補來年一家人的生活。
入鄉(xiāng)隨俗,我家每年春天也要去集市抓一頭小豬羔,平時的刷鍋泔水再加些糠皮野菜什么的,到春節(jié)前也養(yǎng)得一百二三十斤重。由于爸爸是掙工資的,所以我家養(yǎng)豬基本上是殺了自家吃。殺豬在農(nóng)村是地地道道的手藝活,開始的兩年,都是請村里專業(yè)的殺豬師傅來。一頭豬殺下來,從剃毛到灌血腸,常常要小半天時間,給你拾掇的利利索索,而殺豬的報酬則是那一圈豬血脖肉,大約也有六七斤重。從第三年開始,爸爸就試著自己殺豬了。
殺豬非同小可,一家殺豬全村人都知道,因為豬與其他牲畜不同,從捆綁開始,它就在圈里左沖右竄,捆綁之后更是不停地掙扎嚎叫,聲嘶力竭,傳的很遠。待我和哥哥幫助爸爸費了很大的力氣把豬四蹄雙雙捆上,仰面向上綁在院中央的小炕桌上,均已是滿頭大汗。之后的過程很順利,盡管是第一次主刀,但爸爸有前兩年搭下手的經(jīng)歷,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記得很仔細,既是大師傅,又是總指揮,媽媽和我們則給他搭下手,跑前跑后,也還算是忙而不亂,只不過是多用些時間而已,大半天的功夫,用現(xiàn)在的話說:也“搞定了”。媽媽把豬鬃整理好,捆成一小捆,又把豬毛洗干凈晾上。這兩樣東西是可以拿到供銷社賣錢的。
那里有個習俗,殺豬當天要做殺豬菜,鄰居之間殺豬還要互送殺豬菜。我家切了六七斤豬肉燉了一大鍋白肉血腸酸菜,血腸自然是純淀粉和著豬血灌的,實實惠惠給房東劉大爺家端去了一大盆,自家也放開肚量海吃了一頓。而幾天后,劉大爺家殺豬,也回禮樣的給我家送了一盆殺豬菜,卻很少有幾片肉;菜是夏天晾曬的小干白菜,血腸里灌的是蕎麥面和豬血。我家知道,他們殺一頭豬不容易,肉是不舍得自己吃的,這已經(jīng)是很奢侈了。
因為殺了豬,過年那些日子,從年三十到初一,還有破五、正月十五,爸爸給我們做了扒肘子、扣肉、拆骨肉、酸菜血腸,炒的菜里面也多了些肉,一年的饞癮都在那時過了。過完了年,天將暖時,媽媽就把剩下的豬肉烀熟了,一塊塊放到了大醬缸里。夏秋農(nóng)忙時,我家有時就會吃到在醬缸里腌咸了的豬肉,切成一片片,在鍋里蒸熟,每人火柴盒大一小片,就著大餅子和苞米面粥。這么多年過來,我再也沒有吃過那么香的肉。
——穿新衣裳
我家下鄉(xiāng)的地方屬于老少邊窮地區(qū),光山禿嶺,土地貧瘠,十年九旱,是地地道道的窮山溝。民以食為天,吃飯是頭等大事,穿新衣裳也就擺不上日程了。
那時的`農(nóng)村,即便是上學的孩子們,平時也很難看到有人穿新衣裳。很多家的孩子一年到頭就是那身黑棉襖褲,天暖了把里面的棉花拆出來,洗一洗,仍然是那套黑襖褲,可以繼續(xù)穿。我念高中時住校,一個宿舍炕上住8個人,冬天時,有農(nóng)村孩子十七八歲了,下面就穿一條棉褲,里面竟然連褲衩也沒有,襯衣襯褲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那時候孩子們盼過年,喜歡過年,除了能夠吃上好東西外,很大一個原因是可以穿上一套新衣裳,很多孩子的新衣裳也都是過年時才做的。而大姑娘小媳婦對過年的期盼就更是可想而知的,她們會在趕集時或是去供銷社給自己扯上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過年時拜年或正月十五看秧歌的人群中搶眼撩人的肯定是她們。
記得那時媽媽每逢過年都要給我們哥幾人做套新衣裳。我印象中,當時的供銷社里,最上檔次的布料要數(shù)趟絨了,有黑的、藍的、古銅色的,一般人家是不舍得買的;再者就是斜紋布,也要貴一些。媽媽給我們做衣裳的布料多是黑色和藍色的平紋布,薄薄的,相對便宜些。做了新衣裳后,還要給每人做一付新套袖。穿上新衣裳,帶上新套袖,衣裳袖子就不會弄臟。那年月,無論城里還是農(nóng)村,套袖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有了新衣裳,也要盼呀盼的,直盼到年三十晚間,媽媽才會拿出來看著我們一個個穿上。
——撒年糕
農(nóng)村過年,家家都要撒年糕,蒸黏豆包,烙黏糕餅子,我家也不例外。
說到撒年糕就順便提一下推碾子。一進臘月,生產(chǎn)隊就開始在幾個碾坊套上公家的驢,為本隊社員排號磨米磨面。各家都會按照隊里安排的日期和大致時間,扛著米袋子,端著大笸籮和籮篩,在就近的磨坊排班磨大黃米和小黃米面。毛驢天生就是干活的命,套上夾板,戴上蒙眼兒,餓了喂點草,渴了飲點水,它會在磨坊里一條道走到黑,一磨就是十天半月的。后來大隊有了加工廠,磨米磨面只要付一點手工費即可省卻了推碾子的勞苦,但很多村民仍是不舍得花那并不算高的加工費。
撒年糕。撒年糕用的面是大黃米磨的。大黃米在五谷中是最黏的一種,農(nóng)村臘八時煮臘八粥主料也多是用的大黃米。蒸鍋是那種家家戶戶都有的像城里馬葫蘆蓋大小的黑鐵鍋,鍋多大蒸出的年糕就多大。撒年糕時鍋叉上放置一個鋪著屜布、兩邊系著耳繩的大蒸簾,先撒上一層煮熟的紅豆,才開始往上撒面。撒年糕用的大黃米面是要經(jīng)過加濕處理的,方法很簡單,但把握適度卻不容易。在大笸籮中的干面上噴灑適量的水,而后用手反復搓拌,至大黃米面潮濕而不粘連為宜,也就是說要不干不濕,否則撒在鍋里都會影響透氣,蒸出的年糕會出現(xiàn)一塊塊干面或是稀囊的感覺。撒年糕是技術(shù)活,待水燒開蒸簾上氣后,先均勻地撒面,然后哪里上氣往哪里撒,有時要兩三個人才能忙得過來,這樣越撒越厚,隨灑隨熟,至兩寸厚即可,凹處可補面,以使年糕整體薄厚均勻,之后蓋上鍋蓋計時。撒年糕大多燒秸稈和干草,火勢文而不硬,鍋底受熱面大且均勻。大黃米面撒出的年糕蒸熟后呈金黃色,兩人手提蒸簾兩側(cè)的耳繩,慢慢拎起,一屜年糕就這樣出鍋了。年糕的吃法也很多,最普通的是用蒸鍋餾一餾,蘸糖吃;也可用油煎或餾熱了炒吃,還有埋在火盆中烤的。在農(nóng)村,年糕是諸多黏品中的上品。
還有蒸黏豆包、烙黏火燒。黏豆包和黏火燒用的面是小黃米面,黏度比較大黃米要差一些,有時還攙兌一些玉米面,太黏了很難包得住餡兒。餡兒用的是紅小豆,烀熟了用飯勺在瓦盆中揣碎了,加上糖精拌勻。黏豆包和黏火燒的面事前要和好,放在大瓦盆里發(fā)酵,待發(fā)到有酸味時才可用。因此通常吃的地道的黏豆包和黏火燒都是有一點酸酸的味道。蒸黏豆包、烙黏火燒在農(nóng)村是比較普遍的,每家都要蒸幾鍋。
年糕和黏豆包、黏火燒是靠季節(jié)儲存的。人們通常把蒸好的年糕放在屋外冷卻并凍至四五成許,切成長方形一片片,放在缸里凍上,可一直吃到化凍。而黏豆包和黏火燒則要放在用高粱穗桿編扎的蓋簾上,待凍實后,儲存在外面的缸里。只要不出正月,無論到誰家吃飯都不會少了這幾樣的。
——放鞭炮
說來并不奇怪,早些年的鞭炮遠沒有現(xiàn)在的品種多、檔次高,但鞭炮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卻遠比現(xiàn)在多得多。
我印象中,每每過年時,爸媽給買的鞭炮都是不偏不倚,平均分給幾個孩子,而爸媽給的那點零花錢也禁不住誘惑的幾乎都讓我們買了鞭炮。那時放的最多的是小鞭兒,有紅的也有綠的,五十響、一百響、二百響、三百響,大多沒有包裝紙,一排排看起來很誘人的。也有成千上萬響的,還有十響一咕咚,但都是大人們?nèi)虺跻弧⒊跷宀艜诺摹7判”迌菏呛⒆觽兊囊淮髽啡ぃ砂夙懙男”迌翰簧岬靡黄鸱诺簦前牙拆開,啪、啪的,一個一個點著了扔著放。孩子們放鞭也沒有固定時間,隨時隨地,晚間則拎著一個燈籠,玩到哪里放到哪里。遇到誰家成掛放鞭炮,還會像過去窮人家的孩子撿煤核一樣跑去爭著撿里面沒炸響的鞭,從中撅斷,露出火藥,用火柴點著,拿在手里看著往外嗤嗤噴火,竟是那樣的開心。還會買些雙響,也叫“二踢腳”,立在地上點著了就跑,遠遠地看著它砰、啪地由地上響到天上;膽大一點的還會用手拿著放,要的是那種感覺和刺激。那時放鞭似乎很有安全感,不像現(xiàn)在,心里一點底都沒有,不知什么時候弄不好就被自己放的鞭炮崩著。
那時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大桶小盒、低空高空、繽紛五彩、斑斕四射的花炮。當時的花炮很簡單,只有穿天猴兒一種,那算是最先進的了,農(nóng)村人也管它叫“起花”,拿在手里點燃后,一聲日日的哨響,伴隨著一道亮光竄到天上,隨即便消失在茫茫夜空中。還有手里拿著放的哧花,點著了刺啦刺啦作響,一圈圈的揮舞著,在黑暗中像電焊爆出的火花,四處飛濺著,很是耀眼好看。鞭炮這東西,不論貴賤,只要點著了,聽了響,看了景,瞬間的功夫即焰散煙消,因此村里人們也戲稱它為“撒手窮”。
——貼春聯(lián)兒、粘掛簽兒、買年畫兒
農(nóng)村過年時家家都要貼春聯(lián)兒、粘掛簽兒。春聯(lián)兒也叫對聯(lián)兒、對子。掛簽兒又叫“掛錢兒”,是貼在門媚上的一種長方形、下沿剪成齒狀的剪紙,五顏六色,上沿貼牢,下面則隨風擺動。圖案有神仙、玉皇大帝、連年有魚、吉慶豐收等,也有的在上邊剪字的,以福字和喜字為多。掛簽兒是和春聯(lián)兒搭配著貼的,表示一種祝福、吉祥如意,也象征著富裕。
以往過年時,村里各家都要到集上買春聯(lián)兒貼,自打我家落戶后,爸爸每年春節(jié)都買些大紅紙,義務給村民寫春聯(lián)兒。爸爸年輕時經(jīng)常寫毛筆字,談不上書法,但卻像那手流利的鋼筆字一樣,秀氣大方,自成一體。那幾年,村里很多人家,包括生產(chǎn)隊里的,甚至生產(chǎn)隊牲畜圈的春聯(lián)兒都是爸爸給寫的。
貼年畫兒也和春聯(lián)兒、掛簽兒一樣,是過年時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那年月,寓意喜慶吉祥,色彩火爆熱烈,構(gòu)思唯美夸張的年畫兒作品很時興,比較春聯(lián)兒和掛簽兒又上了一個檔次,而且每年都會有新穎題材的年畫面世。在供銷社、集市上,特別是縣里的新華書店,年畫始終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春節(jié)前,灑掃庭除之后,幾乎家家戶戶都要換上少則一兩幅多則四五幅的年畫,給老舊的房屋和封閉的山村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和現(xiàn)代氣息。
總之,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類似的“年”文化、“年”的元素、“年”的味道,無一例外的都是傳統(tǒng)民間文化的積淀,包括這里提到的和更多沒有提到的,都或多或少承載了人們對“年”的期盼和對幸福的追求,詮釋著“年”的厚重內(nèi)涵,在那個生活困難的年代里,毫無疑問地給人們帶來了不盡的樂趣,也是對當時純真質(zhì)樸的民間生活的真實寫照。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種種的這些曾經(jīng)給人們帶來希望和歡愉的“年味兒”,卻正在變得越來越淡,越來越少,有些則已蕩然無存。因此也就引發(fā)了人們的深思:“年味兒”也在與時俱進,對于“年味兒”也要歷史的、客觀的分析和評說,否則就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
我們應該看到,我們小時過年的很多樂趣是社會不發(fā)達和生活貧困的產(chǎn)物。比如孩子們期盼過年能吃好的、可以穿新衣裳,這在現(xiàn)階段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如果單就吃穿而言,現(xiàn)在月月可以過年,甚至周周可以過年。即便是在農(nóng)村,改善生活在大多數(shù)家庭也已經(jīng)不是春節(jié)的期盼和興奮點了。
我們應該看到,我們小時過年的那些能帶來樂趣的活動已經(jīng)被更多的、更新穎的、更刺激的娛樂活動所替代。還是說年青人和孩子們,他們現(xiàn)在的娛樂休閑載體和平臺太多了:看電視、看電影、玩游戲、旅游、吃飯、逛街、購物;他們可以在平安夜按照商家的精心策劃,蜂擁而至,摩肩接踵,整宿地消磨著自己的時間,消費著自己的積蓄;他們也可以在光棍節(jié)守著一臺電腦或是拿著一個手機,瘋狂式地秒殺,大手大手地花錢;此外還有國外國內(nèi)的情人節(jié),對他們而言也是具有一定誘惑力的。而春節(jié)在他們的眼里除了放那幾天假之外,卻再也勾不起更多的興致。
我們應該看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一些傳統(tǒng)文化習俗也已經(jīng)被新的風尚、新的思想所替代或蕩滌,“年”的味道早已悄然發(fā)生了變化。而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網(wǎng)絡媒體的發(fā)達,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使原有的傳統(tǒng)鄰里關(guān)系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人們居住環(huán)境相對獨立和封閉,多年鄰居老死不相往來已是司空見慣,早年春節(jié)的親戚鄰里相聚的熱鬧場面已成為歷史。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國老百姓自己的節(jié)日。20xx年,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chǎn)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jié)申遺之爭”以韓國勝利而告終,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也看到,由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楹聯(lián)學會等單位共同發(fā)起的“20xx馬年春節(jié)春聯(lián)征集活動”反響熱烈,短短9個征集日,央視網(wǎng)共征集春聯(lián)近12萬副。正月十五前,中央電視臺繼去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又推出了為國人矚目的《中國謎語大會》,吸引了2.3億觀眾的收視,而且應廣大觀眾的強烈要求還將于近期重播。這些帶有民族性質(zhì)、國家精神的活動都預示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新回歸。
而對起源于民間,成長于民間,繁榮于民間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以及由此而生的“年味兒”、年俗,我們又應當怎樣去保護傳承、發(fā)揚光大呢?
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 篇6
新年里,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是放鞭炮。
除夕晚上,爸爸、我和弟弟去放鞭炮。我們來到了樓底下,我們要放一個像陀螺一樣的.鞭炮,爸爸點火,我和弟弟躲得遠遠地看著。首先鞭炮在地上不停地轉(zhuǎn),冒出許多火花,等它停止我們以為已經(jīng)放完,就走上前去看,沒想到驟然間鞭炮“砰”地爆炸。嚇得我們倆抱頭鼠竄,真是嚇死人了。接著我們準備放下一個的時候,只聽“砰”得一聲,天上一個接一個的煙花呈現(xiàn)在眼前,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旁邊的人在放那種大型的煙花。我看天上美麗的煙花,那顏色真好看,有黃、有綠、有紫等各種各樣的顏色,那些美麗的圖案搭配起來的煙花就是好看。
【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精選)春節(jié)的一件事的作文10-13
春節(jié)的一件事作文(精選)10-13
【精選】春節(jié)的一件事的作文11-18
【精選】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11-20
(精選)春節(jié)的一件事作文11-20
(精選)春節(jié)一件事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