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級收獲作文匯編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收獲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1
今天我要參加一個關于河北省小學生專注力的訓練營,天蒙蒙亮的時候,我就醒了,在床上輾轉反側。早晨我穿著整齊的衣服,來到集合的地點,很多小同學都已經到了,我無比激動。
老師先帶我們去參觀了木工坊。一路上歡聲笑語。我揮手和新朋友打招呼。天空是蔚藍色的,白云飄飄,不時地飛過幾只小鳥。
到了木工坊,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有鋸子,刨子,鑿子。然后我們分組進行了體驗,有的拉磨,有的磨豆漿,有的推刨子……
下午,我們的專注力體驗課開始了。我們的宣誓聲震耳欲聾。同學門第一次感受到了首席講師李老師課堂的魅力。他耐心的講解,我們聚精會神地聽,正確的回答問題。每一個同學回答正確了,雷鳴般的掌聲就會響起來。也許是老師講的很生動,也許是我們聽的很專心,也許是安排的課程很有趣,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學習到了燈火通明。
我渴望學到更多的先進的記憶方法,我渴望明天的學習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我渴望明天的學習時間早一點到來,我渴望以后美好的每一天……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2
我是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以前在五年級甚至連差生也算不上,只是盼下課,盼放學,偶爾盼上學也只是為了和伙伴玩。
我每天虛度光陰,老師家長怎么勸也不聽,最后老師放棄了我,我也不著急。直到后來一次的期末考試才慌慌亂亂的努力起來,因為這意味著我要升六年級了,我要給老師一個好印象,希望考高分,不讓老師再放棄我了。
可是自學又能學到些什么呢?考試風波過后,我接到試卷,嚇傻了眼,其實對我來說這時的成績也不算差了,我承受著老師的羞辱,父母的怒罵,在角落里偷哭著。我也想做一個好學生,后悔以前沒好好學習,可又有誰知道好學生難做啊。
升六年級了,我坐在新教室里難過的嘆息著,以為老師根本不會注意我這個壞學生,如以前一樣無所事事。某一天我和以前一樣玩著,老師突然注意到了我,叫我去黑板上做題,可我掛在黑板上什么也不會,老師無奈揮手叫我回去,我低著頭回去了,不敢正視老師。
當我回到座位上,老師厲聲問我為什么不會,她明明仔細講過了我還不會,她當然生氣了。我不說話,同桌站起來幫我解釋:“老師,她近視。”老師嚴肅的臉才慢慢的“多云轉晴”。老師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我還是低著頭,老師嘆了口氣,叫我和同桌去第一位,我驚呆了,心想;我這么高,也可以來第一位啊!"
于是,心生感激,為了報答她,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已成績回報她。可是她也在不時的潑冷水,我的心涼透了,可是我一定要報答她。后來,六年級的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我竟然破天荒的超越了極限,第一次考了82分。
我興奮透頂了,可是,心中的激動與感恩搞得我好幾天睡不著覺。能有今天的努力成果,都是老師從一開始沒有放棄我,如果她放棄了我,我可能都已經墮落的不成樣子了吧!
老師,謝謝你沒有放棄我!也謝謝你對我的鞭策和鼓勵!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3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中午,媽媽帶我去炎帝園內的野戰訓練營。想鍛煉鍛煉我這個沒經過風雨的“小樹苗”。
訓練營里有很多訓練項目:單雙杠、爬云梯、蕩秋千、走吊橋……媽媽為我選擇了“爬高網”。我極不情愿地走向它,抬頭望了望,繩墻高度足有15米。我動手摸了摸這又軟又細的麻繩,又使勁拽了拽,繩墻立馬擺出一副猙獰的嘴臉,好像要把我吃掉。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皺著眉頭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這繩子又軟又細,根本支撐不了我的重量,一點也不安全!”媽媽摸著我的頭,又指著正在爬的幾個孩子笑著說:“別擔心,你看那幾個小朋友都安全地爬上去了,媽媽相信你會和他們一樣勇敢!”媽媽的安慰稍稍讓我踏實了許多,也給了我勇氣。
于是,我開始了漫漫“爬高之旅”。還沒到5米,我就發現我處境相當危險,麻繩隨著我的攀爬,也在“搖頭擺尾”。遠遠看去,我像是一片卷入風中的落葉,貼在繩墻上,搖搖欲墜。不一會兒,我胳膊又酥又困、腿腳酸軟,快要堅持不下去了。我不斷地給自己打氣,提醒自己不要往下看,可是,眼睛還是不爭氣看向地面,越看心里越恐懼,萬一沒抓牢,那摔下去不就粉身碎骨了嗎?正在我筋疲力竭又怕得要命的時候,媽媽的聲音飄了上來:“寶貝,加油!不要放棄!你一定能成功!”
媽媽的鼓勵像一道閃電,驅散了我心中恐懼的陰霾。我要像《丁丁歷險記》中的丁丁一樣勇敢、堅強。于是鼓足勇氣,手腳并用,始終抬頭向上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終于爬到最高點。我高興地向媽媽揮手,大聲喊道:“媽媽,我終于成功了!我很勇敢!”
這次,我學到了如何戰勝恐懼,收獲了勇氣,我真自豪!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4
中國流傳著許多關于誠信的名言,如“人無信不立,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誠信是人們應有的基本道德,不分國籍,不分民族。可是在現代的社會里,在我們的身邊,卻總有人把誠信丟在腦后。
這是一件我和媽媽親身經歷的事情。
周六的下午,我和媽媽到好又多超市買東西,我們東挑挑西選選,不急不忙地走到了結賬的地方,人真多呀!每個收銀窗口都是一條長龍。媽媽東張西望,走到了一條人相對少的隊伍那邊,突然來了一位穿花襯衫的阿姨,恰好排在了我們后面,但是不過5秒鐘她就推著車到旁邊的另一隊去了。就在我們排著走的時候,那位阿姨還時不時地朝我們這邊望,嘴里嘟囔著“不知道哪邊的快呢?”
終于輪到我們結賬了,在我們付錢的時候,那位阿姨抱著她選好的物品突然飛快地跑到了媽媽的身后,急忙對收銀員和正準備結賬的下一位顧客說:“我剛剛就排在這個妹兒的后邊,真的!不信你問她嘛!”邊說邊看我和媽媽,說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準備把東西擺上收銀臺。我看到后邊的顧客都很生氣,心里想:“這個大人怎么這樣啊!真過分,不排隊,還說謊,還強詞奪理!”媽媽這時冷靜地說了一句話:“我的后邊一直是這個小伙子在排隊!”阿姨的表情一下子僵硬了,收銀員阿姨也拒絕給她結賬,她紅著臉,羞得無地自容,只好重新到后面排隊去了。
我想:如果每個人都遵守公共秩序,就不會浪費大家的時間;如果每個人都誠實守信,就能與大家和睦相處。我們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為什么這個幾十歲的大人卻不懂呢?
因為沒有誠信的人間,會是一個蒼涼而荒蕪的世界,所以我們要誠信待人。只有付出真誠和信任,才能收獲友誼和尊重。
今天,我收獲了誠信、勇敢,明天和以后的未來,我都將永不放棄!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5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輛自行車吧!當然,我也有,可我的這輛自行車來之不易呀!
那時,我上三年級,在一天晚上吃飯時,我鄭重其事地提出我要買自行車的要求。話還沒說完,媽媽就開始沒完沒了地嘮叨了,一會是“一個小孩不滿12歲騎什么車呀!”一會是“你不好好學 習,成天想著買這買那。”說到這里,爺爺也開口了,連平時不干預我的奶奶也發表了反對的意見。雖然爸爸支持我,但見他們都這么說,也不吭聲。一比三,我還有什么可說的。
說實話,我連做夢都想著騎自行車。我實在想不通,騎自行車到底都什么壞處。可媽媽卻總不讓我騎。可是他們以前小的時候都騎了十幾年的自行車。
我不甘心,我就是不甘心。一有機會,我就想方設法給他們做思想工作。我對媽媽、爺爺奶奶說:“小時候學走路,我是先爬還是先走?”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當然是先爬后走了。”我又問 他們:“走路是怎樣學會的?”媽媽說:“是我抱著你,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拉不好,就會摔跤。但是你不怕疼,又勇敢地站起來,繼續走。”“那不就對了,騎自行車也是一樣,不會騎,要學,摔倒 了,站起來,繼續學。”聽了我的一番話,他們都豎起了大拇指,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要求。我樂壞了,那天晚上,我連覺也睡不著。
終于等到星期天,我擁有了一輛嶄新的屬于自己的自行車,那種神采飛揚的樣子就別提了!有了自行車,但不會騎,怎么辦?只好學,但學起來,太難了!一不小心就會摔跤,那多疼呀!可是 不學,怎么能會?我想:“只要有恒心,有耐心,再難的事,也一定會辦到的`。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刻苦努力下,我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騎在車上,慢慢地蹬腳踏板,風從臉上吹過,那種 感覺真是美極了。
這件事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是啊,擁有一輛自行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可對我來說,從無車到有車到會騎,都是經過了一番辛苦的努力,但是我真高興,因為我有了收獲,這是一份成功的喜悅。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6
有的時候,你無心做出的一件事,也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有一天,周樂約我九點下來學騎自行車。到了時間,我站在樓下等周樂。
漸漸地,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周樂仍然沒有來。我既著急又無聊。我心想:不知道周樂什么時候來,我先自己玩一會兒吧。
我蹲在大門前的花壇上東張西望,無意間看到身邊有幾只忙碌的小螞蟻,于是我彎下腰,決定捉弄捉弄它們。
我找來一根樹枝,把其中一只小螞蟻挑起來,看它如何反應。誰知,小螞蟻只是圍著樹枝繞了一圈,便又回到花壇里去了。
我不服氣,又用手抓起第二只螞蟻,把它放在手心,它一跑,我又把它捉回來,這樣進行了無數次后,我都累了,可是小螞蟻卻仍然頑強的向前跑著。
不過,我還是不甘心找了兩塊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我想:嘿嘿!這么大的兩塊大石頭,你們是過不去的,趕快“束手就擒”,做我的”小俘虜”吧!啊!這些螞蟻竟然不上我的當,而是繞道而行。
螞蟻們繞開了我的大石頭后,來到了一些面包渣的旁邊,它們的觸角不停地扭動著,好像在議論什么。小的面包渣由幾只螞蟻單獨運回洞里。而大一點的面包渣則由幾只大螞蟻一起抬。
哇!它們可真厲害!能抬起比自己身體還重的東西。我體會到了團體的力量是如此強大。
我直勾勾地看著它們,忽然,周樂不知道什么時候來了,一直在喊我。我才回過神來。
通過這次的意外發現,我知道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只有團結一心,才可以做好事情的道理,這可真是意想不到的收獲呀!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7
人們都說:每一叢枝繁葉茂的綠植后面,總有一個每天堅持為它們澆水、施肥的養護者。但,我并不這樣認為!
那是去年夏天,舞蹈班老師送我幾粒薄荷種子。我小心翼翼地連忙接住,高興的手舞足蹈。一到家,我就趕緊叫媽媽幫忙,可她卻對我的熱情愛答不理,急促地催我趕緊寫作業!面對這樣沒有情趣的媽媽,看來只能本小姐親自出馬了。
快馬加鞭寫完作業,我就拿著鏟子、種子,飛一般地向門外的花池走去。可到花池邊一看,原來可以種好多花草植物的花池里,現在幾乎都是大蔥、韭菜、蒜苗,我的眼瞪得如銅鈴一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始鏟土挖坑,挖了大概有幾厘米深,好像有什么東西,呀!這是什么呀?一個白白嫩嫩的大蘿卜跳入我的眼簾。沒辦法,我只好另外又挖了一個坑,這才把薄荷種子倒進去,再鏟土一點一點蓋上,填平,接下來就是靜候佳音了。
因為自己沒經驗,當時竟然忘了給種子澆水。后來,也就慢慢的忘了種子還沒澆水這件事兒,更別說那我親手種下的種子了,它們在我健忘的大腦里也被一并忘記了。
大概過了幾周,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花池里的蔬菜似乎還沒品嘗雨水的甜潤,雨就小氣地停了。
雨后的一天,我在花池邊逮螞蟻,發現花池里多出來幾株小嫩芽,嫩綠的小葉子,像是在和我招手。我心里十分疑惑,就去問媽媽。她輕輕地敲著我的小腦袋說:“當然是薄荷了,你這個健忘的小傻瓜呀,瞧你這記性!”
我不禁驚嘆起來,這株小薄荷幾周都沒澆水,只是在那天下雨時喝了幾口雨水,竟然能長得這樣茁壯、可愛,我不由對它們肅然起敬。
接下來的日子,我小心地呵護著這些薄荷苗,眼看著它們由小嫩芽長出茂密的枝干和綠葉,心里是說不出的激動。過了一段時間,我和媽媽將長大的薄荷葉子摘下來,曬干,用來沖水喝,從未有過的清涼在我心里蕩漾,使我收獲了一絲成功的喜悅。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像小薄荷一樣的人,他們在逆境中成長,面對挫折和困難,他們沒有放棄努力,而是不斷地奮斗著,拼搏著,以自己頑強的生命力迎接著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終于使自己變得強大、勇敢。
這些薄荷,將會在我心里越長越強壯,陪伴我成長,激勵我不斷前行。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8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耕耘,哪兒來的收獲?古今中外,誰也不例外。
今天,我就拜讀了民間藝術家老舍爺爺的作品——《養花》,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成功,正如老舍爺爺所說:“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這句話,在我心中萌芽,是我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我陷入了沉思,想,劉翔,一開始,他也只是跨欄中的一棵嫩芽,可是,劉翔他喜歡這項運動,爭做世界冠軍,為祖國贏得金牌,正是這份動力,讓他奮勇拼搏,第一次輸了,拍拍土站起來;第二次輸了,沒關系,跌倒了,再爬起來;別人在休息時,他在忘我地練習,別人在玩樂、休閑時,他仍舊在練習,直到第三次,他終于獲得了世界級的冠軍,終于為我們中國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金牌,在這枚金牌里,匯聚著他的汗水,匯聚著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當中國國歌再一次響起時,人們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劉翔,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從此,名聲大震,成為了我們中國的奧運健兒,榮獲了好多金牌,為我們中國的奧運史再創輝煌。
只要功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不錯的,只要有了付出,就會有收獲,我也同樣如此,我小時候學過好多東西,都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了,可這次學寫毛筆字,我立誓不能放棄它,不能再半途而廢了,一定要緊緊地握住它,就這樣,我一放學,做完課內作業后,就開始練寫毛筆字,從一橫一豎,到一撇一捺……,一遍一遍地反復練習,就如同進了古時,盡情地陶醉在毛筆的天地中,毛筆揮揮灑灑地落在宣紙上,白紙黑字,顯得炯炯有神,就這樣,我學成了筆畫,開始練字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字,日益變的神氣了起來,讓我嘗到了成功的滋味,是那么的甜,那么的溫暖,像泡在蜜罐里一樣,又好象長了一對天使之翼,可以自由地翱翔在屬于自己的那一片無盡天空里,別提有多快活了,難道不是嗎?
勞動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讓人感到無比的興奮。
啊!愛她吧,愛這給人類喜悅的勞動,愿勞動、喜悅充滿每一個人的身邊!
六年級收獲作文 篇9
我從沒想過要在心中種下什么,更別說收獲什么了。但是那一天,李老師卻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神奇的種子……
那天是周五,我和牛靖涵因為上課不專心聽講而被李老師“請”去辦公室“領賞”。去的路上,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的,因為我不知道我會遇到什么,將會發生什么。
進入老師辦公室,我和牛靖涵并排站著,等待著老師的狂風暴雨。可令人意外的是迎來的并非是狂風暴雨,而是李老師心平氣和的談話。
“松霖,李經常跟豐愷一起玩,可是你知道他身上的優點嗎?”李老師飽含深情的望著我。“我……,我不知道。”我搖了搖頭,艱難地吐出了幾個字。“豐愷的優點在于他寫作業的時候一心一意,寫完后才去關注周圍發生的事情,而你卻做不到。”李老師說著,我的大腦也在飛速的轉動。是啊,他常和我一起玩,我怎么沒有觀察到呢?我的心里猛然間似乎種下了什么,但流出的并不是痛,而是在大腦之中久久停留的問號。
我在想著老師的話,李老師又給牛靖涵講起了道理。在我思考的過程中,心中已悄然長出了一株小小的嫩芽,這株小嫩芽正在飛速地生長著,離成熟只差一步了。
“我對你們寄予厚望,不同于班上其他的同學。你們與他們不同,就像深海里的魚,怎會和淺水里的魚一樣呢?你們是我最器重的學生,所以要求才會比他們更加嚴格。”李老師看著我們兩人,透過她那厚厚的鏡片,我看見了李老師對我們的殷切希望。
我的心田上那顆“谷類”也成熟了,我收獲到一個好習慣。或許現在它并不起眼,但我相信以后,它定會令我受益匪淺的。我的心里有了一份難得的收獲,我知道那顆種子是李老師的話語,而養料則是李老師那潛移默化的教育。
今天,我迎來了我心中的第一個收獲,這個好習慣是李老師贈送給我的一個不太起眼的禮物,可它卻給我以后的人生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