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風俗六年級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風俗六年級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此時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枇杷樹邊,有著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著到山上來,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此時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著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此時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此時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后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的風俗六年級作文2
我還在睡夢中,一陣鼓聲伴著人們“嘿嘿”的喊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一年一度的它終于如約而至。
今天便是端午節了。是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在我的家鄉,人們在這天里都會劃龍舟·包粽子·放孔明燈·帶香包·放煙花等等。
我剛把目光集中到那桌上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陷上,就被破門而入的小伙伴將我拉到樓下去。
更多小伙伴在等我呢!我還一臉茫然,就被小伙伴拉著就跑,他們洋溢著笑臉,嘴里不停吐露著:“快跑”。在路上,我們還遇見了敲鑼打鼓的游行部隊在馬路上整齊劃一地走著。他們帶我來到大橋上,當時人海如潮水般涌入,我們被圍的水泄不通,不過我是奮力地挪移到了欄桿邊。橋下有五條龍舟,旁邊還有個大鼓,真是壯觀。
隨著時間的挪移,一聲鼓聲震耳欲聾。龍舟比賽開始了!雖然每個龍舟的外形不同,但前面的龍頭都顯得霸氣威武,氣壯山河。五條龍舟差距不大,而隊員們卻不相上下賣力的劃著。隨著比賽越發激烈,人們的喊聲也越來越高,有的人驚天動地的喊著加油,有的人竊竊私語在討論花落誰家……
下午,千門萬戶都在包粽子,站在陽臺上,都能聞到大街小巷的粽子味。我們家的餡料非常豐富,一眼望去,就深深扯著了我的眼球,不禁令我垂涎欲滴且眼花繚亂:有肉餡·紅豆餡·板栗陷·咸鴨蛋陷,更甚至還有包含上面四種材料為一體的精華之棕。我的奶奶把一個大葉片疊成一個甜筒狀,就往里面放醬汁糯米及各種餡料,轉幾圈,像變,魔術似的,打個結,粽子就完成了。
晚上,我手掛著香包,吃著粽子去卓望山廣場散步,粽子中醬汁·餡料·糯米的靈魂搭配在我口中四溢,唇齒留香。
這時,上空傳來一陣響聲,許多五彩斑斕的煙花紛紛綻放開來,猶如一朵朵鮮艷美麗的花朵欣然怒放。煙花過后,天空又升起千萬盞孔明燈,如天上的繁星般璀璨奪目,簡直是美妙絕倫。
端午節在龍舟比賽的高呼聲中、在棕香中、在明燈中完美落下了帷幕……如上,便是我家鄉的端午。
端午節的風俗六年級作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首簡單的兒歌,道出了端午節的風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最有儀式感的事情,莫過于包粽子了。
去年端午節,老師特意邀請了幾位家長,全班同學“一家人”一起包粽子。那天,幾位媽媽如約而至,將準備好的的材料放在講桌上,有新鮮的粽葉,細繩子,調好的糯米,還有豆沙、紅棗、葡萄干、大棗等配料。
我們分好組,并按組發好材料后,林靜希媽媽就開始講解、示范了。只見她先把粽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后夾了一塊豆沙,放在中間。接著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后,把繩子扎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見阿姨包得這么麻利,忍不住手也癢癢的。老師一聲“開始”,我和同桌就迫不及待地擼起袖子開始包。唉,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我們的粽子不、是糯米放多了,從粽葉縫里冒出來,就是放得太少了,癟癟的。要不就是包完才想起忘了放豆沙、紅棗。看著亂七八糟的桌面,和奇形怪狀的粽子,我們都有些灰心喪氣了。林靜希媽媽見了,過來手把手教我們,還鼓勵我們說:“凡事孰能生巧,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氣餒,慢慢來,就能越包越好。”聽了阿姨的話,我們放慢速度,小心地又包起來,果然,包出的粽子也越來越有模有樣了。
煮粽子的時候,我問老師:“臘八節喝粥,冬至吃餃子,為什么端午要包粽子呢?”于是,老師給我們講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抱石投汨羅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為了不讓魚兒去吃他,就把粽子投在江里。以后,每年端午,就有了龍舟競渡、粽子飄香、喝雄黃酒的風俗。
聽著聽著,一股誘人的粽香鉆進我們的鼻孔,饞得我們直流口水。阿姨給我們每人分了一塊粽子,我解開繩子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吃著香甜的粽子,聽著老師的講解,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在端午節認真地包粽子、吃粽子,也是對祖國文化的傳承。
【端午節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熱】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04-12
端午節的地方風俗習慣名人故事03-22
端午節風俗相關詩句(精選50句)04-02
實用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篇04-11
實用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四篇04-10
【精品】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四篇04-01
精選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篇03-31
關于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四篇03-31
有關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4篇03-29
【精選】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五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