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1
“哦,端午節里藏著這么一個悲傷的故事”!我不禁想,好了,我們結束了。現在是時候在籠子里蒸了。十分鐘后,我們會聞到一股香味。我們還沒說完,我的門鈴就響了。我急忙去開門。原來是我阿姨和表姐。他們手里拿著一捆艾葉。我媽也說:“我昨天想買,但是賣完了。沒想到你會發。恰好插在里面。”我媽拿出剛做好的雞蛋招待,我嫂子讓我和我表妹摸鴨蛋。誰先打破它們,誰就來讀詩。這個提議不錯,我們幾個人高興地歡呼起來。在艾葉和粽子香味的影響下,我們每個人都帶著情感大聲朗讀,仿佛在參加一場詩歌朗誦比賽。真的很好玩,粽子熟了,真的很香,吃自己包的'粽子感覺不一樣。”“沒錯,我的寶貝今天又開悟了!”媽媽笑著說寶貝,以后記得給爸爸打電話,讓他在外面吃好!"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不僅吃了自己的餃子,還和小表弟一起比賽詩歌朗誦。雖然沒輸贏,但心情很愉快。把下半年留到明年。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那就說說吧。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2
盼啊!盼啊!端午節終于到了。夏歷五月初五,民間在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紀念兩千多年前的楚國詩人屈原。
今天是星期天。我突然聽到了叮鈴鈴的電話聲,我馬上跑到電話跟前,接起電話。只聽見奶奶親切地說:“寶貝兒,端午節了,你們過來包粽子吧!”我激動地說:“好啊!好啊!”掛下電話,我催促著媽媽趕快走。
一進門,就感覺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地上擺滿了為包粽子準備的材料,有粽葉、棗子和糯米。只見奶奶在旁邊兩手捧著米和粽葉,全神貫注地包著粽子,媽媽連忙去洗手,急著也要包。
我仔細觀察奶奶包的粽子,發現粽子有四個角。粽子用翠綠的粽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我情不自禁地下手準備包。奶奶無論如何都教不會我,我包的粽子總是三個角,奶奶不厭其煩地教著我,看著她和藹可親的樣子。我感到一種幸福。這時,我才發現奶奶的手已經被水泡成白色的了,我的淚珠差點從眼眶里掉下來,我拼命把它忍了回去,我調整了一下情緒,故作歡笑地說:“奶奶,您真厲害啊!我怎么學不會呢?”
粽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的粽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紅、白、綠三色互相映襯,特別好看。
以前,媽媽也給我買過許多粽子。但我還是覺得奶奶包的粽子最香最甜,是因為這里面傾注著奶奶的愛。
奶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一看就知道,她一定很高興,看著她幸福的樣子,我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們和奶奶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3
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五月初五。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插艾葉或菖蒲驅邪、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今天早上,媽媽給我煮了粽子,一陣濃郁的糯米夾雜著粽葉的香味兒把我從夢中喚醒,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就往飯廳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興奮不已,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鮮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棗粽……數都數不過來,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饞得我直咽口水。我趕忙坐下來,顧不得擔心冒著熱氣的粽子燙到手,匆匆地剝開一個粽子碧綠的“外衣”,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一個黃燦燦的飯團就像一個吃飽了的小貓肚子一樣滾圓,把粽子掰成兩半,露出了里面鮮美誘人的.肉餡,我再也受不了種誘惑,大喊一聲“吃粽子嘍!”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吃完鮮肉粽,我感覺還沒解到饞,又剝開了一個我最愛吃的白粽,輕輕沾上一點糖,然后大口咬進嘴里,哇!那甜蜜的感覺直浸肺腑,真是絕世精品呀!
真難忘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4
今天,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早上,我們就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爸爸和媽媽在廚房準備做粽子,媽媽看我也不忙,就讓我去超市買糯米和紅棗。我去到超市看到很多人都在購買節日的東西,有的在買竹葉;有的在買白糖;有的.在買糯米和紅棗。看到大家都忙的不亦樂乎,我也連忙加入采購的人群當中,不一會我就把要買的東西采購好了,我把這些買回家就忙著和爸爸、媽媽一起包起了粽子,不一會粽子就下鍋了,只聽到門鈴嘀嗒滴嗒的響了,“哇”我們家來了一大堆客人,我爸爸說:“咱們一起在我家吃粽子吧。”客人們說:“好啊。”不一會媽媽就把粽子端上來啦!客人們吃了又香又甜的粽子說:“好吃,真好吃。
客人吃完了香噴噴的粽子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然后我就下去送客人,還和小朋友在小區里一起玩了起來,傍晚了爸爸就叫我回家吃飯了,我還請了好多小朋友在我們家吃粽子,小朋友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直說:“真好吃啊!”我看著他們吃的那么開心,我得意地笑著。吃完粽子我爸爸又叫我去送了小朋友,回來了爸爸媽媽就和我說:“劉皓通,你現在長大了”我的心里也有一種幸福的感覺,第二天,小朋友還夸我爸爸媽媽很能干,連他們爸爸媽媽都夸我爸爸媽媽呢!
這個端午節我過的真的很愉快!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5
端午節到了,我們家里非常熱鬧。原來奶奶和媽媽正在包粽子呢。
我湊上前去一看,包粽子的材料可真多呀!有翠綠翠綠的竹葉,有細長細長的草繩子,還有雪白雪白的.糯米,香噴噴的鳥蛋和香菇,有熱氣騰騰的臘腸,還有令人口水直流的豬肉……
再來看看奶奶和媽媽的包粽子PK賽吧。只見奶奶那靈巧的雙手左捏捏,右按按,再把竹葉包緊,繩子一扎,一個粽子就誕生了。不一會兒,一大串粽子就包好了。媽媽也不敢怠慢,只見她加快速度,一串粽子也快要包好了。眼看媽媽就快趕上奶奶了,情急之下,奶奶也加快了速度,把媽媽甩在了后面。結果您不用猜,就知道誰贏了?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去蒸。三十分鐘后,香噴噴的'粽子就新鮮出爐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地吃起粽子,就連黑騎士也興奮地躥來躥去。
爸爸邊吃粽子還邊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傳說: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屈原的人,由于自己的國家受到侵略,非常傷心,便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便駕著龍舟,往河里扔粽子。魚蝦吃飽后就不會去咬屈原了。所以,端午節就成了人們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6
眾所周知,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和吃粽子。但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這要從戰國時期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說起,因為屈原的國家要滅亡了,他很傷心就選擇投江殉國了。人們為了找屈原的尸體,就劃了很多船去打撈,這就是塞龍舟的由來。可是沒撈到尸體,為了讓魚不吃屈原的尸體,人們把米、米粽丟入河中喂魚,這就是吃粽子的由來。
我們家是怎么過端午節的呢?爺爺去買艾草和菖蒲,把菖蒲做成寶劍形和艾草一起掛在門口。奶奶這一天是全家最忙的,因為她忙著做粽子呢!粽子怎么做呢?做粽子需要選擇上好的.糯米和粽葉。先把粽葉折成冰激淋筒形狀,上面留出一個較長的三角形葉,再在筒中放一半的米,接著放餡,然后用米繼續填滿,把三角形葉片折下來包住米和餡,最后用繩子綁好,粽子就包好了。包好的粽子就可以一起上鍋煮了。
過不了多久,粽子就熟了,有的是鮮肉粽,有的是豆沙粽,還有的是梅干菜扣肉粽。你喜歡什么口味就在里面包什么口味。一個個粽子香氣撲鼻,讓人直流口水。
我們一邊吃粽子,一邊聽爸爸講為什么門口要掛艾草和菖蒲。原因是夏天的蟲子很多,艾草和菖蒲可以驅除蚊蟲。菖蒲做成寶劍也是為了紀念屈原。菖蒲劍代表勇敢正義,它可以驅除污穢,讓人生活平安。
粽子的由來讓我感動,粽子的美味讓我回味,我愛這個紀念愛國詩人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7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五月節、女兒節、詩人節等20多個。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知道此消息后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后來,漸漸發展成賽龍舟。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原因。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雞趕免等。
由于相傳端午節是惡日。因此,端午節那天,家門口都要掛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把這些東西綁成一束,然后掛在門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能治病的藥,插在門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國的文化真奇妙、豐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國人關注啊!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8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從節氣上說這天陽氣上升,達到充沛,陰氣消彌,所以稱之為端陽節。
既然是傳統節日,那就有許多風俗。比如端午節家家要包粽子,吃米糕,基本以涼食為主。據說包粽子,吃米糕不動煙火,吃涼食主要是為了紀念中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愛國,他一生只想讓中原強盛富饒,但當時的社會卻潦倒頹廢。屈原為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憤恨的投入了“羅淚江”,投江的那天就是農歷五月初五,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尸體,紛紛包粽子,壓米糕,然后把粽子米糕和各種涼食投入“羅淚江”,以供魚蝦吃,以此來紀念屈原。以后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米糕和各種涼食。其實這也正是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就是這天人們都要縫香包,給孩子們掛在脖子上,大人佩在腰間,以避邪氣入侵。
現在,人們到這一天,都會休息一天,舉家外出游玩,踏青。大吃大喝,來過這個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人們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9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屈原曾在宮廷之中做大臣,有一次他提出了一個能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采納,反而被逐出宮廷,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和帶彩色絲帶。我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都能吃到香甜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最香。”所以我們全家吃到的粽子都是用蘆葦葉包的。媽媽還對我說“在包粽子之前,要先把蘆葦的`葉子用水泡一下,再把糯米和紅棗抱在蘆葦葉中,捆好之后,把它放在蒸鍋中,大概蒸四十分鐘后就可以吃啦。”
手腳脖子帶上彩色絲帶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一件事了,因為媽媽說它可以辟邪外,帶在身上還非常的好看,我們的小伙伴們還經常在一起比誰的彩色絲帶好看了。
而在其他的一些地區還有許多不同的端午習俗,如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的風俗。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10
昨天是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在這里是第二大節日,熱鬧無比。
家家戶戶門前掛著一對艾草,艾草莖頭用紅紙包兩道,倒掛在門的兩邊,紅綠相間、芳香撲鼻、驅邪招福,增添了節日氣氛。
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糖、豆、肉、棗等做的,用一種特別長的竹葉包的,再用竹線或稻草捆住。形狀有無角的(圓柱形的)、三角形的、四角形的。有豆砂粽、肉粽、棗粽、糕粽等,以粽餡料而命名,味道各異。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加水后還要加草木灰水一起煮,煮四、五個小時才熟透,又香又甜。
清晨,村東頭鑼鼓聲、鞭炮聲響成一片。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從廟里出發,猶如一條兩里長的.巨龍慢慢向石拱橋蠕去,好不壯觀!隊伍前頭是幾位爺爺敲鑼打鼓,接著是一群身穿黑衣道士口中念念有詞,緊接著是老奶奶們手捧經盤邊走邊念:屈原頌、增壽經、消災經等,再后面就是善男信女們,她們手拿著粽子,經過石拱橋時每人都向河中投二個或五個粽子給屈原“吃”。祈求保佑人們無災無難。
今天城里要進行龍舟競賽,延平河邊的公路已是人山人海,當延平區那身穿黃衣隊來時,不小心龍舟撞到橋墩,龍舟翻個四腳朝天,人們不歡而散。
端午,古老的中國節,我們的驕傲,我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11
這個端午節你去干什么了?平凡的呆在家里?和小伙伴們玩?還是上課外班?告訴你吧,我們全家去爬山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可是到了9:30才出發,因為姐姐愛美,又是洗頭,又是照鏡子,又是抹防曬霜,時間一分一秒地就溜走了。
我們出發了,爸爸開車駛過高速公路。山里的路很長是S型的盤山公路,巔峭崎嶇,我和媽媽都系上了安全帶,還不停地在后座被漂移。我們一直尋找著九龍譚,可是卻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一路上我們摘了許多的野果子,有黃黃的小野杏,媽媽剛開始還不敢確認是杏,問了路人才知道,有沒長熟的.綠綠的核桃,還有黑紅的小桑甚和淡綠色的小山楂。我們轉悠到了伏羲大峽谷,爸爸買了門票,我們吃了午飯,買了個水槍就進去了。
我們經過了八卦臺,我還坐在上面拍了照。大峽谷里有好多好多的水,還有好多好多的小野魚、水蜘蛛。大峽谷里有很多很多的小樹,小樹的葉子翠綠翠綠的,連峽谷里的水也映成了綠色。我們路過了各種各樣的水譚,走過了一些石塊和小橋,我們就到了山頂上的龍宮,真高呀!真美啊!可惜姐姐在半山腰突然腿疼,所以爸爸陪著她都沒有上來。可是我們已經走出了景區才發現還有路沒走完,真郁悶!我下決心下次一定走完,這是我和爸爸、媽媽、姐姐在一起過的最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12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紀念屈原的節日。這一天一大早,大街小巷,所有的人都準備好了粽葉。
粽子的形狀各不相同,品種也截然不同啦!有紅棗餡的、肉餡的、豆沙餡的……我最喜歡吃的是紅棗餡的',因為咬一口下去,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我還自己親手了粽子,我把那雪白的糯米放在粽葉上,然后用繩子把粽葉包起來酒可以啦!美味的粽子出爐了,我可以日啖粽子四個呢!可不敢貪吃吃壞肚子哦!
端午節最快樂啦!小朋友們來到大街上,有的衣服拉鏈上掛了個防蚊香包,還有的褲子上也掛了一個……朋友們都樂開了花,每一個香包都有自己不同的顏色,有綠的、黃的、黑的、粉的、紫的、紅的……讓人眼花繚亂。到了下午,我又去看劃龍舟,這里人山人海,好熱鬧啊!每一條龍舟上面都有十三個人,其中有一個人在最前面指揮 一邊指揮一邊打鼓,我看見他們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個木板,他們利用木板讓船劃得更快。他們要進行比賽,聽打鼓聲一響,他們就拼命地劃,左邊的人說一,后邊的人說二,他們就不停地重復著說,最后穿紅衣服隊的隊員們贏得了比賽,穿黑衣服的隊員們遺憾地輸了。
到了晚上,我和家人們出去散步,真熱鬧啊!有粽子、西瓜、櫻桃、香蕉、各種各樣的手飾、耳飾,各種各樣的防蚊香包……可漂亮啦!
端午節給我的記憶是抹不掉的,我真期待明年的端午節何今天的端午節一樣的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13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據說是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節日,又稱重陽節。我最愛過端午節了!節日里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香香甜甜的讓人愛不釋手。
聽媽媽說:“在我的老家張掖有這樣一個習俗,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大人們都要給小孩搓各種各樣的彩繩,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上,手腕或腳上,稱為長命縷;給小孩們戴上表示在這一年里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長。”據說可以讓孩子在這這一年里去除病痛,健健康康的`。我小時候媽媽也給我搓過,每當媽媽給我戴上的時候我特別高興。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奶奶都會給我們包各式各樣的粽子,有紅棗的、蜜棗的、臘肉的等。我最喜歡吃臘肉的,它吃起來香而不膩,帶有淡淡的煙熏香味。圖個團圓熱鬧,也希望這習俗代代相傳。
我愛端午節,因為它既喜慶,又充滿了神秘的中國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14
今天是端午佳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與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把蜜棗、肉與糯米放在一個鍋里,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里,緊接著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后,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后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只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嘗,我看著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與尚——摸不著頭腦,但是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1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
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堂姐堂弟和好朋友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相關文章:
作文:三年級端午節05-11
端午節的三年級作文10-12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2-07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08-31
三年級端午節作文02-22
端午節作文三年級05-21
[精華]端午節三年級作文05-08
端午節的作文三年級下冊02-07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30
三年級端午節記事作文10-26